譯註:本文譯自沼井鐵太郎『台灣山岳景觀の特質』,刊於1934.5.15及6.10『台灣の山林』
沼井鐵太郎(1898-1959),秋田縣人,東京帝大農藝化學科畢業,1926年來台任職菸酒公賣局,同年參與台灣山岳會的創立,至1936年返日為止10年間,曾負責台灣山岳會的會務、編輯,也熱衷登山及開拓新路線,1927年帶隊首登大霸尖山 ,並引文「聖稜線」一詞,是台灣登山史上極為重要的人物。沼井文筆篤實而觀察細膩,本身亦是日本山岳會的有力會員,並留有多項首登紀錄。著有「台灣登山小史」、「仙人峠」等。
–內容–
序
所謂山岳景觀
台灣山岳景觀的第一次元要素
一、山岳島
二、高度
三、大小
四、配置
五、地質結構與岩石
六、地理位置與氣候
七、地覆物
台灣山岳景觀的第二次元要素
一、自然要素
甲、氣象條件 乙、光學條件
二、文化要素
甲、原始文化景(蕃人的生活)
乙、開發事業的景觀
丙、交通機關
台灣山岳景觀的第三次元要素
一、生理學的
二、心理學的
景觀上所見之台灣山岳『存在價值』
序
首先要請見諒筆者不過是一介單純持續登山的岳人
並非完全知悉山岳的所有面相
又
想攀登也非攀登不可的山無限之多
所以也是不會耽溺於過往回憶的人
處於這樣過程中的筆者
而且人生的大部分無法用在爬山上
亦即是將山岳視為趣味的經驗淺而未熟之人
要在相對上與山直接關係深的本會專家團體面前揭櫫並闊談如上的主題
實在頗不得當
然而以二十餘年的登山家身份
透過多少親身敬愛、經驗、考究及體會山岳的所得
而能在賢明的諸君面前披露有關台灣山岳的所感並惠賜批評與指教
是作為岳人的筆者最大的喜悅
另就其意義上
也想以如今仍持續攀登高峰的心情稍稍論述台灣山岳景觀的特質
以儘可能突顯出台灣山岳景觀上所謂的『存在價值』(Raison d’être)
另外還有一件想請見諒的是
此一課題
亦即透過新觀點將台灣山岳用景觀學再現的這件事
是尚未進入組織性的研究過程
而只是筆者稍微分類整理所得之貧乏、而其中又有不明暸之嫌的資料
且剛作嘗試性的一般調查(General survey)而已
必須提請注意的是
景觀學本身或如今作為新興山岳學一種分科的山岳景觀學
恐怕在有關台灣方面也尚未具備真正的骨架型態而尚待今後極大的研究
另外本篇是針對日前四月四日愛林日的最後一天在本會演講的內容所做的修改
只是通俗的演講
也尚未經彙整的草稿
尚祈諒解
所謂山岳景觀
這裡有『何謂山岳景觀』的問題
這和『何謂山岳寫真』一樣
其定義及範疇看似容易卻又很難掌握
不過至少筆者可以談談是如何處理它的
筆者認為所謂山岳景觀是:
『立足於山岳的景觀,其組成是以『山岳原始景』為基礎,並包含其他靜態或動態的景觀要素及景觀者的生理學與心理學的要素等多晶系結晶體』
此一表現相通於一般景觀
但在山岳景觀上特別需要銳利的表現法
另外如後所述
台灣的山岳特別讓人感覺有如此的景觀多元性
此外
以近年來景觀學所倡導的學說
處理上似乎是以『第ㄧ次元』要素的地形地物為主
但分析客觀化景觀的個別因子時
方便上會想把本源的東西與附加的東西
亦即第一次元與第二次元的要素予以分類
所謂第二次元要素
是指產生景觀的氣象條件、光及色彩、人類的文化縫合等
筆者另將面對景觀時人的主觀(感覺)、亦即生理、心理的條件放入景觀學的分野並將其稱為第三次元要素
此或許並非景觀學而被說成是景觀觀賞論也未可知
但在此並不做景觀的抽象性議論
所以筆者處理的態度大致上是做如此多元有機的思考來探討本主題
台灣山岳景觀的第一次元要素
一、山岳島
作爲台灣山岳景觀的第一次元要素
第一個想到的是台灣島中的山岳分布非常顯著
換言之
台灣是一個山岳島
然而它絕非是絕海中的孤島山岳
和同在太平洋的夏威夷相比
固然有火山島與水成岩的相異
但夏威夷是全然的孤島
而台灣島則有與大陸密接的關係
它是日本列島連接菲律賓諸島、南洋諸島的島嶼連鎖的一份子
此等連鎖環繞亞洲大陸
而且各島(至少是包含台灣的廣義日本列島)的山脈
與大陸的大山系有著顯著關係
而我台灣
如以大地形論之
學者認為它是亞洲大陸的一部分
而大陸真正的邊緣是位於從台灣東海岸朝太平洋中心急速增加深度的地方
如果根據上述的要素來舉景觀的實例
則在舟行就近的東海岸時
各位對台灣大概都有綿長而巨大的山岳島之感
如再從蘭嶼(紅頭嶼)、火燒島、龜山島等東方離島上
亦可看到中央山脈的雄偉景觀以及平地與海岸線不過是僅有一點點隸屬的山岳主體的風景吧
又也可從航向廈門的船客中聽到自遙遙海上眺望台灣山系時的雄偉連脈感嘆
這台灣最為古老的蓬萊之名
恐怕也是古代的支那人從對岸的海上眺望時所命名的吧
當時此一雄偉的景觀不久產生了美麗的極樂想像而變成朝台灣遠征移住的事實
此外
到對岸然後眺望台灣島亦即台灣的群山連嶺時
我想有心之人應該會深深感受出此屹立於大陸近海的美麗山岳島吧
即使現在是離島也絕無遠離而孤寂之感的事實
這也是主要因為台灣是形成大陸的實際邊緣的關係
二、高度
其次
形成台灣山岳景觀的第一次元要素的是山的高度
當然從世界上來看
台灣的山岳不能說是很高
與擁有世界最高峰埃佛勒斯峰(8882米)的亞洲中央高地或世界第二流的大安地斯、非洲的山、高加索、阿拉斯加新幾內亞等七千、六千、五千米級或在它之下的第三流的歐洲阿爾卑斯、洛磯、喀斯喀特(Cascade)火山脈相比
台灣的最高峰新高山
其高度僅3950米不到四千米
是喜馬拉雅一半不到的低山
不過如僅限於本國領土而言
台灣卻是真正的高山國
依筆者的計算
比舊日本的最高峰富士山(3776米)高的山峰
共有八座
在此要請見諒
從來要比富士山高的山峰有新高山、次高山、秀姑巒山、烏拉孟山(一直被誤稱為馬博拉斯山)、南湖大山等五座
但筆者比較對照台灣人一直隨便引以為豪的四十八座萬尺峰
如果將奇萊主山、合歡山分成幾個獨立山峰或讓鄰近的秀姑巒山及大水窟山各自獨立而科學地進行分類合理化的話
新高五山也應該各自分立
如此一來
比富士山高的山峰還要加上新高東山、北山及南山等三座
接下來
除了台灣以外的所有內地、朝鮮、北海道的帝國領土內第二高峰
是日本南阿爾卑斯的北岳(3192米)
但在台灣
比北岳高的山除了上述的八座外
還有七十餘座
這些包含原本有聽過名稱的山以及最近筆者等人所知的蕃稱或新稱的山
再者
三千米以上的山在台灣究竟有幾座?
這是以前稍微計算過的數字
有名稱的山有81座
無名山189座
合計270座
這是依照蕃地地形圖中等高線有二百尺以上差距的山視為一座山所計算而來的
如果認為這個做法過細而只取一半
則三千米以上的山也有135座
如果是一萬尺亦即三千三十米以上的話
則有133座
這就是台灣的狀況
反之
帝國領土內三千米以上的山
都位於富士山及日本阿爾卑斯內
依據日本山岳會的山日記山岳高度表
含富士山共23座
亦即
與此相較
台灣在高度上是日本領土內斷然的霸王(Ultra)級
以上針對台灣山岳的高度稍做詳細的敘述
這是未在台灣任何地方發表過的彙整性內容
因此就順便介紹了
此外順道一說的是
從以前台灣就以山很高而自傲
也因此招致部分內地人的反感
然而針對山高為何值得誇耀這個問題
一般人似乎沒怎麼想過
筆者從前曾將台灣的山峰高度與其地域亦即台灣本島的面積做比較
而漠然有著以小島而言是高到有點過頭的難得心情
剛好昭和四(1929)年的本會會報中
有伊藤太右衛門氏發表的一篇論文『從面積上所做的垂直台灣之計數觀察』
結論是一萬尺以上的土地佔台灣整體面積的1%
八千尺以上則佔6%
如取六千尺則可達15%
讓人對台灣的高山國印象越發強烈
如此狹小的地區但相對的比率上高山很多這件事
併同前面談到的山岳分布
不就是台灣山岳景觀的重要特質嗎?
這實在不需舉實例來說明了
而此一高山比較多這件事
就是發揮第二次元的景觀特徵而形成不辱高山國名稱的大風景
三、大小
第三個台灣山岳景觀的第一次元要素是山的大小
這也和前項一樣可能被認為有相同的問題
但山高並不一定山就很大
例如歐洲阿爾卑斯的夏慕尼·南針鋒(Chamonix Aiguille)或多羅米提山(Dolomites)
與其說很高
倒不如說是很尖銳
另外
如思考形成第一次元景觀學基礎的地表大地形及其根本的地質結構
台灣並無像內地的大火山或花崗岩類的深成岩質高山
而主要是由第三紀或也許比它還古老的水成岩皺曲及斷層所組成
它目前的大地形是透過亞洲大陸邊緣的強力造山運動所形成的大皺曲山脈為根幹
雖然其中有部分發生一些斷層並持續進行風化侵蝕作用
但如今仍是處於壯年期的一大家族性地形(有大屯山脈等其他的例外)
如前所述
台灣的高山有一百三十餘座
但實際上由地質結構上觀之
這些山並非個別獨立而是由一連同質大小的單位所組成
如從較大的景觀學觀點來看
與其說觀看台灣個別的山岳景觀之美
倒不如說是經常觀看到類似山岳集成的景觀之美
這就是所謂連嶺的美觀壯觀
我想從阿里山祝山的山頂、或太平山的山上、或能高越、新高山頂、次高山頂、又或從西海岸眺望中央山脈、或就近從大屯山脈及南勢溪方面的森林山頂的展望
就能理解此一意思
此外
即使單拿個別的山岳來看
台灣的山也確實比內地的山還要大
而且不是本質上大而已
從所謂相對高度上來看也是大的
例如從松嶺眺望次高山時
從大甲溪山裾慢慢將視線移往山腹以至山頂時
任誰都會有山體實在偉大的深刻印象
從新高西山看新高北山、主山、南山的大屏風
又如以就近的例子來看
從台北附近的群山眺望南湖大山的雄渾無比大觀
都是顯示山龐大的適當例子
另外台灣中被稱為大山的山名
除了南湖大山外還有不少
這畢竟是以前支那人看到其山容的雄偉而率直所取的名稱
台灣的大山以及尖山
相對於內地的日本阿爾卑斯一帶的某某岳來說有一種獨特的味道
而且可見到其景觀上的特質
四、配置
如第三項所述
台灣主要是由皺曲山脈所形成而全體是山脈弧線的一部分
不過還有分歧出為數甚多的小皺曲山脈
其中比較大的有中央山脈
其西側是被深谷切斷的新高、次高等大山
其西臨阿里山山脈(北部為鹿場山脈)
再往西則斷斷續續有以前稱為蕃界嶺的丘陵性山脈
又東海岸南方
隔著台東平原而獨立的台東海岸山脈
成為太平洋的屏障
島的北部中有唯一會噴發的大屯火山群
以上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事
但如仔細觀察山岳
不
是山脈、山群的配置
則僅東海岸山脈與大屯火山群處於游離狀態
其他主要的大小山脈則都略呈東西向重疊
一定在某個地方有相互連結
且其山脈間幾乎看不到發達的平原及盆地(埔里及日月潭等盆地是例外)
以日本阿爾卑斯來看
北、中央、南阿爾卑斯是各自獨立的地塊
其間有大盆地或大溪谷梳爬土地
然而台灣的山
其各自的大山脈幾乎都不降低高度地相互連結
例如塔塔加鞍部是新高山群與阿里山山脈的接合點
但其高度將近2600米
實際走起來也真的那麼高
次高山群與中央山脈北端之雄的南湖大山是在接近二千米高度的卑亞南鞍部相連接
中央山脈本身
從南湖大山到北大武山直距二百公里餘之間的最低點
也是不低於二千米地蜿蜒接續
如此山岳配置的結果
雖是簡單的配列
卻給了觀看者幽玄深奧之感
又以前講到山水
就是欣賞一個個整體性的峰巒、溪水、樹石之景
但近代美的標準就不一樣了
同質之物整然成群且變成雄偉之時
也會認同其獨特而新之美
有火山
有花崗岩的山與谷
有古生層的山
有新生代的丘
有湖
有河川
如此公寓式的景觀確實很美
也極盡變化之妙
但幾乎盡皆水成岩一色排列的長大深山高山配置
又是近代新興藝術的一大要素
五、地質結構與岩石
地質結構對台灣大地形的景觀意義已如前述
在此再稍詳細思考一下其『原始景』造做上的要素
一如上述
本島除北部等一小部分外
台灣的山岳幾乎全部是水成岩之山
而且聽說大體上是比較新且沒什麼變質的地質
其群山因地方不同而形成激烈的皺曲(例如新高山)、產生斷層或第二層次的斷崖這件事
是在內地的山之上
單從地質生成上來看
也比日本阿爾卑斯更阿爾卑斯
順道一說
日本阿爾卑斯中南阿爾卑斯的白峰及赤石兩大山脈
在很多點上非常類似台灣山系
台灣大體上雖因皺曲所形成的山扭與屈曲
其線條粗獷而蠻荒但卻形塑出有一定規則的正確律動型態
例如從新高山看丹大山脈、從霧社看干卓萬(カンタバン)山塊
另外從台灣全體所見
大概是呈現山脈一邊陡峭一邊寬緩
這以壯年期的皺曲山而言是理所當然的
但此形狀在台灣的群山中
則不論大小高低均極相似
此點是景觀上獨特的東西
亦即一千米級山和三千接近四千米的山均相同
在配列上山容極為相似
以就近的例子而言
烏來的眼前(北)有高腰山、拔刀爾山等海拔千米餘級的山
從東北方眺望這些群山時
有出現像是這些群山的大陰影般的個別山形
仔細在地圖上研究一看
那是比高腰山、拔刀爾山更高五、六百米的插天山脈群峰
我想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因此台灣的山
對登山家來說
因所眺望的點不同而很難作個別的確認
然而這些相似的群山集合
如前項所述發揮了同質多數的新的一種美
關於這一點
筆者很想將它包含在古代埃及繪畫雕刻的重複人像的樂趣中
接下來是岩石
形成台灣山系的水成岩
亦即是粘板岩、頁岩、硬砂岩、有時是石灰岩
這些在受次項的氣候影響上均和內地很多的火山岩及深成岩不同
當然在本質上
其景觀的表現也不同
如觀察其顯露在地表上的
顏色主為暗色
雖不鮮豔但有沈穩之感
有時帶點威嚇性
有時又因層狀岩的特性使岩面反光而被誤認為白雪
(新高山古名是玉山,次高山古名是雪山等命名,令人懷疑和這點有關)
此外
其岩肌有時像新高山群峰般露出細細皺曲而看到多刺且粗獷複雜的崖面
有時又露出像阿里山塔山或大霸尖山般的水平層狀的所謂洛磯型岩景
此一洛磯型的岩壁景觀在本國領土內
是除了台灣以外很難見到的景觀
在台灣這些例子很多而不勝枚舉
另外石灰岩的露出
在內地的高山並沒有
只在相當高度的北海道夕張山脈才有
但在台灣
從太魯閣的斷崖、清水大山、三角錐山等中級山岳到最近的中央尖山山頂附近都是這樣
連南湖大山也是有多羅米提(ドロミテ)風格的石灰岩質山
由來
石灰石及滑石(マグネシア)多的白雲石(ドロマイト)之山
是以奇勝為大眾所知
而且在登山時
其攀岩被認為是相當有趣的
台灣沒有深成岩的壯麗高山
也無秀美的火山
反倒有日本少見的石灰岩奇峰的高山
我想這是另一個特質
此外
以岩石風景的『徒弟』身份來說
另有崩壞地的景觀
這個以新時代之眼來看
也是荒涼但卻是一大雄偉的景觀
在台灣發生大規模崩壞地的景觀頗多
眾所週知的有陳有蘭溪源頭的大崩壞地
新高登山者爬上開鑿完善的道路時
對其赤裸的自然之姿也留下不嫌惡的印象吧
從能高越眺望奇萊主山的崩壞性斷崖
也可見到代表性的崩壞性景觀
再者
起因於地質結構的山岳原始景之一
是台灣的山雖險峻但山上的廣原或寬廣平原的山頂或山腹的高原(由『山麓階』所形成)比想像中還要豐富
(譯註:山麓階係指小起伏的侵蝕平坦面所形成的階梯狀地形,因為下方的侵蝕平坦面沿著溪谷侵入上方的面,造成兩者的界線成為複雜的山麓)
山上廣原的最佳例子是中央山脈的白石山、安東軍附近大規模發達的寬廣平原
這也可算是台灣的特質之一
地學上
這被解釋成是地質時代的準平原遺物
此等廣原地形與生物景觀及文化景觀交互作用
變成了台灣山岳的特質性景觀要素之一
六、地理位置與氣候
順序似乎稍有顛倒
台灣是橫跨北回歸線的洋上山岳島
其東岸有世界著名的暖流流經
如此的條件產生了特殊的氣候
在這樣的影響下
形塑了現代台灣景觀的『原始景』
亦即台灣處熱帶、亞熱帶而比較高溫
是世界上有名的多濕土地且富於氣象條件的變化
此事加上台灣是海上的高山國
對地表帶來極深遠的影響
住在此一擁有悶熱而變化激烈的粗暴氣候之島
也許會互相覺得不幸
但另一方面也因拜其所賜而產生出世界級的獨特景觀
首先
由空中降下的沉降物(Deposit)主要是雨
此雨量的大小將原形的台灣山岳作激烈的侵蝕
台北附近特別是基隆郡平溪庄的山谷是這個狀況的好例子
砂岩、粘板岩的山因為激烈的侵蝕而僅堅硬部分還異常殘留
呈現出雖是低山但有高山地帶般的尖山型
石筍尖及其附近虎口坑的針鋒(譯註:疑是孝子山)或更東方的皇帝殿或三峽深奧處的五寮尖
亦是此例
另外
很多人容易將台灣群山常見的斷崖混同為地質學上的斷層
例如阿里山的塔山
一般認為是雨量多而氣溫高的地方的侵蝕結果
整體上台灣的山
不管是怎樣的山
即使大小有異
都會有一面是斷崖的情形
即使像合歡山的高原性山岳
其西側也有一點山崖
因此台灣的登山如果輕忽地未帶繩索就攀下未知的山側
不僅會有危險
此一事實從景觀而言也是很有趣的事
亦即
山崖本身不僅是特質
從某一側面看似乎是平凡而圓的山
如從大致上是直角的方向觀看
則變成尖銳的三角形
此係起因於前項的地質結構固不待言
但也是因為侵蝕等其他原因造成的斷崖所強調出同一座山的山容極端變化性
一如台北近郊健行上作為對照的二格山
從台北眺望時是破稜線形
如果從和它是直角例如新店的方向東望
則變成尖銳的金字塔形
以前首次介紹此山的筆者
也曾在秋芒亂綻的時分
從兩側眺望看起來宛然像銀色尖山的二格
另外在高山方面
一如新高山
從阿里山方向遠望時
空氣如果不透明
則看起來不過是圓圓延伸的平凡連嶺
但如從南北方向
則不論天候如何
多讓人有尖銳聳天的高峻感
新高主山本身如從北側的北山眺望
是最為銳角的多角形
非常壯觀
以上的事實
亦即從不同的場所眺望時(及其他條件)
山容會極為不同
有時甚至會讓人有不是同一座山之感
這也是筆者近年來所倡議的『台灣的山是多面相的』
第二
雨降到地面而從山的高處變成溪水落下
即變成溪谷
此一溪谷在台灣又是很獨特的
亦即受氣候的影響
水系的發達在台灣的山方面確實很顯著
然而溪谷的雕刻琢磨
有主流向下侵蝕很嚴重的(例如太魯閣峽谷)
也有沈積很厲害的(例如濁水溪)
兩者都是非在台灣難以得見的大景觀
特別是後者在台灣很普遍
是熱帶、亞熱帶多雨地方獨自的景觀
又這個需要計算式的定量研究
以筆者有關溪谷的內地台灣經驗來觀察
感覺台灣的大溪谷在迄至源頭地附近都未增其落差
而源頭則有相當落差
這個在最近總督府的森林治水調查上得到確認
一如後龍溪
獲得了佐證筆者想法的結果(參照四月號本誌的伊藤氏稿)
就這樣
台灣的溪谷之所以和內地不同
是因為降水量與物質的搬運力的關係所致
無論如何
『溪谷行』的滋味
亦即廣義的景觀上
台灣溪谷可以說是台灣式的溪谷
以前田村博士曾經激讚陳有蘭溪之美在黑部峽谷之上
但這不過是稍稍偏離核心的讚賞
一見之下雖未如黑部般美麗
但卻擁有台灣式峽谷的獨自味道
太魯閣也是如此
以前曾有一位地理專家(?)將之比擬為北美的大峽谷(Grand Canyon)
這也頗不恰當
這兩者即使不放在內地國外的相同美麗種類及標準
也無法忽視其偉大的存在
以前曾旅行台灣蕃地的某知名內地在住的登山家曾發表過以下說法:
『台灣的溪流中沒有美麗透明的水』
然而這只是單方面的見解
甚至我可以不客氣的說是謬誤的
沒錯
一如其名馬上令人聯想不美的濁水溪
和其他內地諸川相比
流經曠野而躍動山間的台灣溪川
確實可以看到相當的濁水
但筆者在南北美及歐洲大陸旅行時得知
即使是這樣的水
和世界的河水相對照仍算是美的
而且雖說是濁水溪
一旦進入源流地及台灣的深山
其溪水本身幾乎是完全美而透明的
但水成岩的岩石顏色不若花崗岩
形成台灣溪谷基底的水成岩是黝黑的
雖有幽邃之感但不明亮
不過如思及古生代水成岩的日本南阿爾卑斯及奧秩父溪谷絕不會被批評
且如同秩父反倒被認為是有味道的溪谷美代表
台灣相對比較新的地質時代的水成岩溪谷
也應該得到相應之美的認同
而台灣的山因為經常山崩
造成有些地方的雨期溪谷是名符其實的濁水
像太魯閣峽谷
即使用關愛的眼神來看
在水質方面也是幾近落第的
然而如後所述
此處是風景本身活生生之物
特別是台灣的水質在平地或山裡都很多不同的面相
有時藉由熱帶特有的其他要素來強調其美麗
有時會被隱藏
而台灣的溪水
在全世界中除了日本內地之外
筆者認為有著第一流的美
在迄今所知的實例中
如大甲溪上游由次高山東側至南側的谷景
在很多方面至少讓人感覺很合日本人的趣味
另外
靠台北很近的新店溪上游的南勢溪及桶後溪
我想也是台灣一流的溪谷美
這些加上如後所述的森林生物
是很壯觀的原始景
我敢說這不僅是高山景觀而是所謂山水合一的山水非凡之地
在田村博士的考慮風景資源而進行採伐及發電的事業計畫當下
我認為這是應該要慎重考慮的土地
此外
台灣的溪川中河岸的河階地頗為發達
這是其原始景本身的景觀要素
也和第二次元要素的蕃人文化景相結合
形成壯觀的獨特景觀
在談到溪川時順道敘述一下台灣山岳地的湖沼
台灣的山湖景觀除了位於比較低處的日月潭外
一般認為就絕無僅有了
但進入昭和時代後
開發台灣山岳的前輩伊藤及吉井兩氏各別在南湖大山三星支脈的某處發現翠峰湖(テニワンの池)(六千尺)、在卑南主山附近發現遙拜池(遙拜の池)(譯註:今大鬼湖)
另在知本主山北方探勘到小鬼湖(バユ湖)(六千五百尺)
對於湖沼之美感到悲觀的台灣山岳可說是雪中送炭
這些都是比較大的湖泊
如果是小的水池或池塘
則在中央山脈等其他高山稜線上或山腹支脈中有相當多
位於次高山西方的翠池(上の池)
如不考慮大小的問題
則應該是日本最高的高山池
台灣的小池沼比想像中還多
這不僅可充當登山時的飲用水
在景觀上也是添加山岳風景的很好襯景
在這一點上
可說擁有遙遙凌駕形同『兄弟』的日本南阿爾卑斯的特質
本項的最後
想談一下台灣的特殊高山地形及其景觀
這是最近透過年輕學子在次高山群與南湖大山山群提出新見解的冰蝕地形
亦即是過去的冰河所形成的地形
本國的冰河問題目前尚有正反兩派論說
兩者皆非經過實驗實證
所以無法評論
但在廣義的景觀學上則提供了有趣的問題
筆者在昭和二(1927)年首登大霸尖山時眺望的次高山主峰北峰間的東面凹地
感覺像是圈谷(Kar)式
昭和五(1930)年春
也走了積雪的次高山群到相當的北邊
看到其外面也有這樣的圈谷狀地形
不過那一年我去了國外
自己只是業餘也沒有時間研究
但筆者所熟識的鹿野忠雄君
從其專業的立場觀察次高山的圈谷狀地形並發表小論文
去年(1933)秋天又和田中薰氏一起攀登南湖大山
開始實證其冰蝕地形
接著鹿野君再三調查次高山群
終於公開發表了台灣高山的冰蝕問題
亦即令人高興的知道不僅是登山家的夢想、且可理論說明實際上過去台灣存在過冰河的時代來臨了
此外
有關台灣的冰河問題
最先提出以前可能存在冰河的學者是當時的臺北帝大早坂教授
無論如何
以實際問題而言
台灣高山中有著和一般高山地形不同的圈谷狀寬廣凹曲的山谷源頭或像次高山的高山也有宛如女性感覺的圓形頭存在
而在說明這些特殊景觀時將冰蝕問題帶進來
我認為是對山饒富趣味的新見解(科學性及趣味性的)
七、地覆物
台灣山岳景觀第一次元要素的最後一項是山岳的地覆物
地覆物分無生物與生物
無生物以冰雪為主
但如僅考慮冰雪
則此絕非台灣獨特之物
反而是一般台灣山岳景觀上無雪才是常態
從來正確的想法是
積雪的山岳對位於雪線下的亞熱帶山岳地是非正常的
但最近台灣高山也嚴然存在積雪的冬山事實才慢慢被理解
不過它似乎並不像日本阿爾卑斯或奧羽、北海道的山有著涇渭分明的積雪期
即使是隆冬
只要是持續好天氣
山也『夏山化』
又因每年的氣候不同
也有一月到五月是完全積雪期的
在這樣的意義上
筆者近來才講『勿說台灣無冬山』
而在山麓熱帶果實累累的炎熱島上
從冬天十二月到四、五月完全是白雪皚皚的風景
有時甚至到七月初都還看得到山谷間的殘雪
如從台灣一般的土地情形思考此事
我想這也可看作是特殊景觀
其雪景和北國的雪景在第二次元要素的影響下
感覺是不同的
不過至少對住在台灣的人來說
能夠有相當的冬山雪之山
實在是感激不盡的
作為地覆物中的生物景觀要素的
主為天然植物景觀
再加上動物景觀即成為原始生物景觀
首先
台灣山岳的植物垂直分佈
一般認為從熱帶到森林界線的上部寒帶林為止都是比較正確依序的
但在內地的山則因山的不同而大異其趣
白馬岳等看來稍微未按規序
另外富士山沒有日本阿爾卑斯普遍的偃松(ハイマツ)帶
東北地方的群山又似乎相當不規則
然而台灣的垂直分布不管在什麼山都比較整然有序
我想這也是山岳景觀上的一大特質
但此處需注意的是
現在還有人在一些地方發表如下的言論
『台灣因為是高山,所以倘垂直而上,就可看到和北海道一樣的寒帶林,就好像向北旅行一樣』
甚至相信的人還很多
但依筆者的看法
台灣的寒帶林與北海道、庫頁島(樺太)的寒帶林
其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從左右森林生態的氣象條件來看
在高山一天中的氣溫溫差較大
寒帶的平地則較小
紫外線的量不同
其溫度與各種立地條件也相當不同
高山植物和極地植物
以目前而言是完全不同的生態
從植物景觀上來看
攀登台灣高山和去北海道、樺太是不同的
我想這原本的說法是視野狹小的比喻
是植物學者乃至教育家不小心所說的話
在一般人士的知識提升也持續發現新景觀學的今日
我相信毋寧是本質性的說法比較好
至少就筆者而言
我想說的是
亞熱帶、熱帶高山的上部植物帶景觀
再怎麼說
其樹姿、林相是亞熱帶的及熱帶的
嚴密來說是亞熱帶高山的
以前大石技師在三月底曾從比亞豪(ビヤハオ)方面往南湖大山作登山調查
有讓我看過作為土產的雪中上部森林地帶的照片
當時的照片
也就是我現今所感受的一樣
去爬阿里山看到檜木就有種去『木曾』的感覺
看到松嶺附近的松就好像回到內地一樣
倘讓筆者來說
像這樣的感覺
只不過是廉價而皮相的鄉愁式說法
並非有真正愛台灣及凝觀台灣的心
有關台灣山岳的植物景觀
我想有再讓專家作詳細研究及發表的義務
很遺憾筆者在此並無可以多言的材料
不過可試舉一、二點特色
其一是相當於襯托內地高山上部的偃松的台灣森林最上部的圓柏(ビャクシン)
其森林形成的林相雖不及偃松的柔軟
但參差的銳角高山感覺方面
反而是圓柏比較優
另外在個別樹姿方面
圓柏奇拔蒼鬱而有複雜味
是山岳添景上的有趣景物
第二是台灣景觀上獨特之物的下部常綠闊葉樹林之美
這樣的森林在內地的九州南部有是有
但到底不及台灣的發達
在台灣遠眺樟樹(クス)、楠樹(タブ)、錐栗(シヒ)、青剛櫟(カシ)等大森林時
讓人有活生生的生命躍動之感
走進裡面則是有光線四散之美的無垠林蔭大道(Boulevard)
另這個應在前面敘述才對
受惠於光與熱的台灣山岳下所生長的樹木
與溫帶、寒帶相比顯得特別高大(如有紅檜的世界級巨木)
這加上山岳本身的巨大而形塑出格局很大的山岳景觀
這是景觀上的一大特質
世界上有名的山岳家楨有恒氏去年夏天在合歡山、奇萊主山進行山旅時
聽說對此一台灣山岳風物特別是樹木的高大留下鮮明的印象
最後是台灣蕃地的山岳有很多草原
這是第二次元亦即主以蕃人狩獵而燒山所產生的草原
即使這不是純粹的原始景
卻是看起來不像人工而帶有清純美的大景觀
在高山山腹盡情開展的大草原
令人想起歐洲阿爾卑斯的草原地帶(Alpe)
對於這方面
幾年前縱橫跋涉台灣山岳的英國人登山家穆瑞·沃頓(Murray Walton)曾說
台灣山岳的阿爾卑斯式景觀是在日本阿爾卑斯之上
另外楨氏也大為讚賞山上高原整面的箭竹海及其間令人憐愛的玉山薄雪草(カワカミウスユキサウ)的大群落
並暗示說倘予以牧場化
將是完全的阿爾卑斯風景
是否牧場化然後鋪造全球人士易於親近的山岳文化景
或是否就這樣將台灣山系改成和日本阿爾卑斯同種名稱
這些問題暫且不論
但無法否定的是
植基於森林保護者、經營者之敵的蕃人狩獵的草原
是在景觀上擁有偉大的存在主張
另外以近代人的興趣傾向來說
台灣山岳稜線上很多的第二層次草原性波浪
給人相當的明亮之感
有時還形塑了第二次元的文化基礎
在行政區域方面
透過放牧產生的第二次性原因的草原山巔
例如大屯山火山群、菜公坑山或五指山
會產生考慮近代的趣味而應該多少進行造林的論說就理所當然了
植物景觀已如上述
台灣山岳的動物性景觀方面
因為筆者更缺乏材料而無法論述
但像鳥類特別是熱帶性顏色美麗的鳴禽類等或美麗的蝶類及其種類繁多、色彩鮮豔等
也是值得誇耀的山岳景觀添景上重要的要素及特質
以上各項是筆者暫稱為台灣山岳景觀的第一次元要素的內容
換言之
是有關台灣山岳原始景的要素
台灣山岳景觀的第二次元要素
作為台灣山岳景觀的第二次元要素
筆者認為有自然要素及文化要素
自然要素倘以前述的原始景為本質之物
則在觀景之際就變成造景的原始景要素
兩者的合成是栩栩如生的原始景
而文化景亦受自然要素很大的影響
一、自然要素
自然要素可再細分為氣象條件與光學條件
光也許亦可放入氣象條件內
不過筆者以其景觀學的重要性而將它視為獨立的條件
甲、氣象條件
如前所述
由於過去的氣候而造就現在的台灣山岳景觀
這裡所謂的條件
是指在觀景時除了本質存在的原始景外再加上氣象條件
例如新高山在這裡
然後雲飄過來又散去
風吹而森林高山植物搖動
又或雪降下來
在須臾之間化為銀嶺的此種條件
然而在談到此方面台灣獨特的特質是什麼時
這即是前述的熱帶性粗暴氣象所產生的東西
首先是雲海
雲海是如果去阿里山則是阿里山名產
去能高則又是該處的名產
這是在台灣所共通的第二次山岳美
與日本阿爾卑斯等的雲海相比
更具緊抓不放的黏稠性
而且一旦變化時
則令人有亂綻亂舞之感
又如各地特別是北部插天山脈所產生的懸河
或如尼加拉瓜瀑布的特殊雲海
也只有在台灣才可以得見
最近阿里山觀測所也確認了此種雲瀑
並認為是日本內地所無而為台灣的特殊景觀
另外低山也可生成高山般壯觀的雲海
這也是台灣才有的現象
此外有一種與其說是雲海
因為其湧雲的特殊景觀而將之改稱為煙火雲的東西
筆者能很悠哉地觀察此一現象
是從北合歡山看到自中央尖山尖頂先端不停湧出像煙火般的煙的光景
這是經常出現在世界上以尖銳聞名的馬特洪峰等的現象
我想像台灣這樣尖頂多的地方還有很多可見的例子
又
強烈的風雨、午後雷陣雨加上山的雄壯至極方面
台灣也是在內地之上
這些對登山實在是很困擾
但這樣極端的粗暴方式也是山極致美的一種
如果再加上雨量大的話
多量溪水的溪谷壯觀、從山崖落下突發的大瀑布、山崩
這些也是台灣山岳景觀的最動態場面
可相對比於內地的冬山雪崩
雪方面的事已於前節的地覆物時講過
持續降下的雪與平地的酷暑相比
帶來預料之外的嚴肅冬山光景
至少對住在台灣的人來說
是一大魅惑
另外對無法切割山岳與冰雪的內地外國人來說
也是令人想起台灣遠征的一個要素
如果要說珍奇的事也還有
以前某個夏天次高山曾經下過冰雹
又去年夏天新高山一帶下起冰霰而讓一般登山客驚喜若狂
這些都是發生在酷暑的台灣
所以你如果認為只要是夏天高山也會很熱
那就想太多了
它也存在著像如此北國的情況
雖是閒談
但想順便講一下
那就是最近有在宣傳太魯閣深山可以變成大滑雪場的事
這讓世人眼睛為之一亮當然很好
但未經實驗及調查就認為只要有雪就可滑雪的話
那就想得太美了
筆者對台灣的冬山所知不多
但從目前的經驗來推斷
台灣高山的冰雪狀態應該類似富士山
亦即與其是能用雪撬滑的雪
倒不如是解凍後依然是冰凍的雪
所以反而適合冰雪的攀登
希望今後得到各方面的協助
好好進行台灣高山的雪量、雪質、積雪的持續、對雪的太陽風其他條件的影響、長雪撬(Ski Toboggan)等是否適合冬天運動等等的科學調查
乙、光學條件
此光學條件是操台灣山岳風景生殺大權上頗為重要的要素
所謂風景是常識上訴諸視覺的印象
其視覺是透過對加諸於景觀的本質及第二次元要素的物像釋放出的種種波長光液所感受到的各式各樣的視神經刺戟
所以極端來說
沒有光
該處就不可能存在風景或景觀
這是再清楚不過的事
在台灣
受惠於亞熱帶及熱帶的光量及即使平地其短波長的光也較溫帶強
這個如果在山岳
則隨著高度的增加而產生變化
台灣的特殊氣象變化
亦即藉由濕度高及其變化激烈
再加上產生光的分散及其程度的變化
所以即使以光學來說
台灣山岳景觀就不得不呈現多面相
有關這一點
高度的影響應該也較內地還大
光支配著風景
至少對台灣的山岳來說是如此
關於以上這些
是筆者信手捻來想到的台灣山岳最為重要的性質而已
尚未深入做說明性的研究
不過就好像各位所體驗過的
例如藉由光的支配
台灣的山不管是高山或低山都看起來都特別劇烈
這其中或許有其他的原因
但光的影響是最大的
筆者剛開始在新竹近郊看到那個大霸尖山時
誤以為是近郊的低山
然而在澄澈日的天空下
此一巨壘看起來實在是遠而高的壯觀
即使是新高山
在當天不同的光線條件下
也會看起來很大或很小或很美或極度的平凡
又
台灣的山
其朝夕的日出日沒附近的光景
確實和阿爾卑斯或日本阿爾卑斯的晨曦(モルゲンロート)、晚霞(アーベントグリュ)感覺不同
南方的此島嶼
筆者幾度在立鷹、三角峰、新高山、中央山脈的各個地方看過山的夕陽
並將之比喻為『夢幻般的華麗』
也有過『官能之美』的感覺
另外在夏季白天的新高山等其他高山稜線上
確實感受到炫惑般俐落而雄性的輝耀光景
此外
對台灣山岳原生林及溪谷意外的明亮
也令人吃驚
對於為森林所覆的蕃界道路向四方綻射光線的有趣性
有說不上的喜歡
又
帶有石灰質的斷崖或本來應該是暗色肌膚的山看起來像發著紫光
也覺得很美
在變化性方面
如再舉證的話
則像新高山等即使在沒有激烈天候的不同
其攀登時的不同感受也在內地的山之上
即使是低山的大屯山群也是一樣
而近郊所謂土堤山行的『山丘漂浪』(Hill Wandering)
也令人湧起無限的樂趣
在台灣平地風景的地方
感覺骯髒無聊的所在
第二次看卻變成不一樣的美麗風景地
像這樣的例子所在多有
要言之
筆者因為台灣風景的熱帶性及多相性
所以渡台以來逐漸有轉變成主動研究風景的傾向
以至於筆者覺得景觀學也必須多研究光學不可
最近景觀研究的一大重要手段的寫真
是扮演最必須處理光學的角色
倘進一步觀察寫真藝術界的進展
眾所週知
從一度流行的軟焦(Softfocus)的失焦式(ピンボケ)時代變成尖銳映像時代、變成利用各式各樣的波長
另一方面
對以前無法捨棄看法的物象發現出各式各樣的角度及新的趣味
進而產生所謂的新興藝術寫真
有關透過人間之眼認識山岳景觀
我相信也進入以新的領域及視角、特別是加入細微而富變化的光學見解的時代
二、文化要素
文化要素
亦即加上人間要素的台灣山岳景觀
目前暫且提出原始文化景觀、開發事業景觀及交通機關(交通景觀)等三項
像阿里山
其山岳景觀兼具了聚落景觀甚或山上都市景觀
但我認為不具有目前談論的特質
甲、原始文化景觀
固不待言
這不外是指住在山岳地區的蕃人及其生活所帶來的景觀
是台灣獨特的景觀要素
甚至還有人說『不談蕃人無以論台灣山岳』
也有在景觀及實際的登山上強調山岳與蕃人的密切關係者
雖統稱蕃人
但其種族有分泰雅、布農、鄒、排灣、阿美、雅美、賽夏克族等
即使同屬印度尼西亞系統
其習慣、生活樣式在景觀上卻有很大不同
再者
以蕃人為基礎的蕃地景觀
其本身就是景觀研究上的一大學問
又是台灣獨特而唯一的景觀存在
理當個別例證、比較、分析及評論
因此這裡僅做簡略的記載
利用河岸的河階地或山麓階的傾緩斜地的集團部落光景(布農族例外)、蕃屋的形式、類似阿爾卑斯ゼンフヒュッテ小屋的穀倉、站在岩頭穿著皮衣的阿里山俠兒、從森林往田野小路吹著口簧琴走來的蕃娘、其原色強烈的刺繡蕃衣、原始的吊橋、月夜的酒宴與歌聲及舞蹈
這些都是最能與台灣山岳調和的最佳添景
此一原始文化景觀在不考慮蕃人及蕃地的其他事情時
希望它作為一個景觀的重要要素而一直存續下去
然而這裡有國家的、政治的、經濟的意義上的政府方針與處置
這變成是有利的促進劑
讓蕃人文化不管好壞都日漸前進而變化
也讓原始文化景觀大為減少
亦即不得不承認作為台灣山岳景觀的一大重要要素逐漸減少
這事應該開頭的時候說
山岳景觀的一流純粹之物是不含文化景的絕對原始景
但這個除非是喜馬拉雅或阿拉斯加、南美、非洲的大山系或極地或未開發的山地否則無法期待的東西
以我個人的期望
也希望盡量保存文化國內的純原始景
倘若允許文化景的話
亦即允許人及人工之物的話
希望盡量能與自然調和而選擇最無害原始氣氛的東西
所謂正統派登山家或探險家所喜歡的大風景
是純原始景的大格局之物
但在文化國上則如剛剛所述
很多人喜愛至少是原始文化景亦即土著山民的生活
談到登山家
是放浪主義、低山主義、鞍部專家、山的溫泉愛好者、古典情緒派、山岳地誌追究者、考證家等喜愛各式各樣的人群
從純然登山家的立場來看
或許有人認為是邪道
對一般山岳景觀的觀賞者而言
此一原始文化景當然應該被允許或者不被允許就無法呈現其趣味及寬潤
現代文明國的國立公園設施恐怕也是如此的方針吧
以前有關提倡日月潭的保存
應該也是先從這樣的思考及學術上的意見開始
乙、開發事業的景觀
台灣山岳的開發事業中最大宗的
是理蕃事業
而其景觀的表現則是有關理蕃的各項設施
亦即迄至蕃地高山的坦坦大道的警察道路、橋樑、警察分室及駐在所的建物、以前有過的隘勇線、尚存的防禦用土壘、砲及機關槍設施、持槍而佩刀的警察等
誠然
台灣蕃地的警察道路是沿著山腹一線開展
雖然單調但卻形塑了不難看的景觀
平凡的山容也因一線的道路而添增了立體美
像這樣道路形成山岳風景的還有很多
像八通關、立鷹、巴陵(バロン)等駐在所建物設置的形式
令人想起喜馬拉雅的大陸型山地要塞的有趣型態美及雄壯感
此一景觀在內地上是完全付諸闕如的
又
將蕃社置於下方而讓駐在所位於最上方且成一獨立的區劃
在我國慶典節日時翩翩揚起旭日旗
此一情景映在綠山間
然後聽到蕃童教育所合唱日本國歌時
令人想起皇恩普照
即使不走異鄉萬里
任誰都會感激涕零其尊奉國民意識下的美好情景
警察之姿
特別是與登山者行動與共的場合
對生長在行政區域的平地人而言
會有頗為奇異且窮屈之感
但這是先入為主地對警察感覺敬畏或畏懼的日本社會習慣的缺點
至少在台灣的蕃地中
警察很多是善良而忠於職務的登山者伴侶、指導著
又特別是擔任與蕃人唯一的翻譯官
像由登山者、警察、蕃人(有時是本島人)混編而成的登山探險隊
便形成了已然探勘完畢的內地山岳所無法體驗的探險氣氛與景觀
次於理蕃事業的
有測量設施的景觀
此雖非台灣獨特之物
但有那價值不輸雄偉原始林的三角櫓
台灣的山頂多為平頂、圓頂或相近的形狀
但其上有拔尖而出的尖銳三角櫓
正是至高無上的象徵
也是純粹山黨的山人所喜歡的一大景觀
比測量的範圍狹小但和台灣山岳景觀關係深厚的有製腦事業、林業農業
製腦業亦即天然樟腦製造業
或許只在特定的垂直區域才看得到
但原始山地製腦工廠的所謂腦寮、腦寮道、搬運樟腦或原料的挑擔伕、採收樟木片的腦丁等
都形成了與內地製腦業不同的台灣獨特景觀
林業設施可大致分為採伐及植林兩類
但我認為其中有很多台灣獨特的景觀
在林業專門的本會
筆者暫毋須論述採伐之事
植林方面也無須多言
我只希望有關林業(及農業)的景觀設施或考究
如果沒有最純粹台灣式的話就沒有存在意義
例如駐在所的庭院
與其種植外國的花草或在八通關移植夏威夷的奇珍異草
反倒應先建造台灣的花草及台灣的高山植物園
另外在經濟的意義上
溪谷的傾斜地中種植內地杉或高原中栽培那不勒斯花蔥也是可以
作為風致林或觀賞用而予以獎勵
但在形成台灣山岳景觀獨自性的第二次元文化景上又會變得如何呢?
在將草原地帶牧場化上希望也納入這樣的思考
稍稍頑固的筆者
因為深愛台灣獨特的景觀所以提出這樣的理想願景
最後
作為山岳景觀的文化景觀要素的有交通機關的設施
亦即近身而來的交通景觀
阿里山的森林鐵路確實是世界級的山岳交通景觀
此外也有營林所的運材裝置、廣義交通機關的電線桿電線
後者或許也可以放入前述的理蕃事業景觀中
另外也有以山麓景觀為主的台車軌道
又
如果建造完成的話就有阿里山新高山的汽車道路
臨海道路(蘇澳花蓮港間)的名稱雖叫臨海
但也有很多的山岳景觀要素
以上的每一項
其格局、其發達的程度
我認為都成為台灣山岳景觀特質的一部分
以古老的交通機關而言
支那風格的轎子也可以本國領土內的特殊物而形塑出美麗的景觀
國立公園設施中
不可或忘交通機關
我想它不只有近代化的汽車道路
古來即有特殊氣氛的搭乘工具
也要用方法加以保存
台灣山岳景觀的第三次元要素
關於本項
筆者的概念不過是剛要彙整而已
因此無法多談
作為台灣山岳景觀的第三次元要素
我想到的是景觀者的生理與心理學方面
這個也許會變成景觀觀賞論也說不定
但景觀學是以人為對照而由人研究的東西
在思考人與景觀的相關性上是無法忽視的
生理學上
台灣並無獨自的東西
但如果人因為環境的變化而導致五感的感覺發生變化的話
台灣比內地還熱帶
高度也比較高
所以也會有變化
由內地來夏季登山的人
首先會受不了平地的酷熱
爬上山後也會被強烈的光所眩惑而讓感覺變得不正常
這個藉由氣候的馴化後應該會變成正常
再者可視為台灣最激烈的生理影響的
應該是基於氣壓變化的感覺異常
亦即雖是相當資深的登山家
也容易罹患高山病
然而身體生病
感覺異常
其所感覺的景觀也會變化
近來在本國也慢慢開始進行研究的登山生理學部門上
不單是運動生理學方面
也希望可以研究景觀的感受方法
此外
在應該是登山生理學的一個分科的登山心理學方面
我想應該也有各式各樣的問題
在想定的觀念上
如果認為是台灣獵人頭蕃人的恐怖之山而來的人
會認為山是很可怕的
或者先入為主認為是酷暑之國的山而從內地來爬山的人
或者認為是尚未開化之地而未做知識準備就來的人
這些想法都會先入為主
或升高其恐怖與嫌惡
或因與預期不同而有超乎真實價值以上的感受
如此一來
台灣山岳的真正姿態也許就無法顯露出來了
習慣內地的寬緩凹面火山線的人
對於台灣的蠻荒水成岩的凸面山線感覺很不安的台灣居住者且只看到近郊的低小山景的人來說
因為格局的大小不同
會發生在觀景的感覺上及其訴求所帶來的判斷困惑
近來所倡導的心理學垂直線
在像台灣一樣的垂直面又或接近垂直的陡峭多的山地上
我想持有真正垂直線的角度容易變多
又
景色會因為主觀別、民族別、文化程度、性別、年齡別而造成心理學上的相異
在團體中與單獨的情況時也會改變
另外因為山的相對高度、相對位置、傾斜、遠近等也會發生錯覺
展望旅行者與競技登山家所感受的也不同
筆者認為台灣山岳景觀在這個心理學上應該有某種獨特的東西
景觀上所見之台灣山岳『存在價值』
在本文的結構上
筆者將台灣山岳景觀的要素予以分類
分成形塑原始景的第一次元要素、在其上附加的第二次元要素及第三次元要素
然而在談論景觀的最根本之物是什麼時
那是在不考慮地質時代的天地滄溟激變的情況下
首先存在著形成地殼一部分的台灣島及其主幹的台灣山系
亦即台灣位於亞洲大陸的邊緣
相對面積上顯得高大的山岳連嶺相疊
且其群山幾乎是從台灣島的陸地底崛起
相對高度高而其生成是比較單純雄偉的水成岩
地質結構是由大小無數的皺曲與斷層所形成
在這一點上是比日本阿爾卑斯還阿爾卑斯
又景觀上比較像洛磯型
以我國的風景而言是非常珍奇的存在
然而這單純只是與地質岩石相關的事
如果考量在以上地形地質發生作用的台灣亞熱帶熱帶、特別是容易濕潤變化的氣候時
即使是一部分的景觀、例如第二次元所發生的擬似高原草地的大草原帶而有阿爾卑斯風格
但風化侵蝕甚為激烈的結果
使台灣山岳本身受到獨自的雕刻琢磨而擁有景觀的獨立性
看啊
台灣山岳的壯年男性的水成岩一色的多數集合美!
因應近代人嗜好的不整形律動美及其變化性!
高山低山少區別地承受削磨的強力表現及其多樣相貌!
粗暴的氣候如今仍持續雕刻中
又藉由此氣候
使山巒現出了豐饒的原始生物景觀
而直接面對台灣山岳或接觸它時
生成其原始景觀或成為它的添景之種種氣象條件及光
也是本國領土內非常獨特的東西
雲霧的大量變化、風雨的量及動作的格局之大、雖在北回歸線上但有冬山有冰雪的輝耀
以及特別是光的量及其分散程度及變化的激烈
和溫帶相比完全是大異其趣
亦即對於山岳景觀的自然附加要素
在台灣扮演著特別重要的角色
而觀景的多面相及光彩的支配很顯著等是其特色
另外
在台灣山岳的目前狀態中
形成其部分山岳景觀的原始文化景及開發事業的文化景也是獨特的
亦即原始人的台灣蕃族的生活
特別是他們民族正處於從狩獵的生活樣式想要轉入農耕生活樣式的過程中
他們的存在形成了山岳景觀的寶藏
又有關他們的理蕃事業的各種設施
是內地山岳所看不到的
令人想起宛如大喜馬拉雅乃至中亞高地的古交通路或要塞般的特有種呈現在景觀上
倘從觀景進一步變成登山
則登山是山與人與時間的函數
而這個人是台灣蕃地中由登山者與警察及蕃人(又或本島人)所組成的探險隊風格這件事
是本國中全然特異的氣氛及畫面
如果調查一般大眾最會被構成台灣山岳景觀的何種因子所蠱惑時
答案不是山的高大
不是熱帶亞熱帶的東西
不是多面相之物
這些東西都是凝視、透過經驗而可知的美及大
而是會發現沒有像台灣獨特的原始文化景有如此具有魅力且令人好奇的事
前述的事項從心理學上也會賦予台灣山岳景觀的特色
此為筆者從興趣出發之所得
另外論旨也許多少有些主觀
這是因為從心裡愛台灣、愛台灣山岳的一種表露
又筆者在景觀學方面
也期待藉由確認台灣山岳一事能夠多少有所貢獻
所以我認為以自由立場所發言的此未定稿論文
應該一點都沒關係才對
最後
形成台灣山岳景觀特質之根底的山岳大地形與氣候
不管人類智慧如何進展
其厚生的利用如何發展
都不可有太大的變化
然而受惠於山岳傾斜面的地表之原始生物景觀與原始文化景觀
此兩者在本國的文化中
應該是變數
這會因群集其間的官吏、學者、事業家、觀景者、登山者的態度如何而會產生無法預測的變化
因此我認為至少應該對於被承認為代表性的台灣山岳景觀的地區
透過政治、社會、經濟各方面來做最慎重的處置
(完)
(2022.8.5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