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山上的三大湖

(本文是昭和五(1930)年七月九日J.F.A.K(台灣放送協會)「山的講座」第五日的廣播內容。演講人是伊藤太右衛門)

這次開闢收音機廣播「山的講座」

多位知名人士開講了諸多有益而深富趣味的話題

駑鈍如我卻不知報告什麼題目是好

不過明治四十(1907)年渡臺以來迄今滿二十三年

從其間持續而專注跋涉山岳森林的立場

有關「愛護山林」的念頭經常揮之不去

因此本想報告平時所懷抱的一些感想

但記得去年十月

已播出過前山林課長政所重三郎氏的「愛山吧」

且筆述或口述亦非常多

因此打算下次有機會再談

今晚稍微介紹𣎴一様的「台灣高山上的三大湖」

以搪塞責任

我並非要做任何有關湖泊的學術上說明

只是單純想透過這尚未廣為人知、位處本島高山上且幾乎在中央山脈的山顛而神秘幽閉的三大湖

能夠浮現出映於湖中的山之影像

更能就最密切關係的「山與水」方面

在實際馳騁於想像的同時

也得到深刻的理解

首先

綜觀本島的湖泊

首屈一指的無異是日月潭

但談第二是何者時

則不免令人躊躇

在平地上廣為人知的

在北部有台北州松山南方南港山腳的永春坡等五坡、新竹州関西庒的龍潭坡

南部有台南州新化郡的虎頭坡、高雄州恆春郡下的籠鑾潭

以及東部近花蓮港廳壽的鯉魚池等

但都不過是所謂埤圳灌漑用的人工池

最近正在掘鑿的嘉南大圳烏山頭珊瑚潭或桃園大圳的辨天池

在大小或景致上雖稍有特色

但仍不免同是人造之物

將眼光馳騁於本島高山時

八通關的大水窟、能高越的能高池雖然相對有名

其實際上的貧弱也令人吃驚

如此観來

本島的湖泊實在令人非常失望

譲人有寂寞之感

不過在看到接下來想要談的台灣高山上的三大湖時

應該會首次感到此高山之國竟有如此山中湖的秘境

而覺得是一個值得誇耀的事

然而

此三大湖到底是什麼呢?

第一是在卑南主山南方、位在海拔約八千五百尺(譯註:一尺約0.3公尺)中央山脈上的「遙拜池」

第二是在知本主山北方、同樣在中央山脈上海拔約六千五百尺高處的「Bayu湖」(譯註:小鬼湖)

第三是台北州下靠近三星山東南方約六千尺高地的「Teniwan池」(譯註:翠峰湖)

遙拜池是殖產局山林課吉井隆成氏一行在遠藤警部補的警備下

為調查北絲䦰溪流域森林而入山時

在昭和二(1927)年二月七日、大正天皇大葬之日發現並在池邊露營遙拜而因此得名

池略成圓形

周圍約一里(譯註:一里約3.927公里)

從水邊由連綿巨巌的岩石圍成四周的山中

交雜鐵杉老林枝椏而蓊䖇繁茂

樹葉未浮半片的澄澈水面中

寄宿著深濃倒影

池深無底帶有如沼的青味

呈現無以倫比的況味

此外

這附近尚有二池

規模雖各僅及三分之一

但趣致頗為類似

古來有關此湖

一如排灣族口傳歷史

傳誦著其神秘及畏敬之念

其傳説冗長暫且略過

但連彼等獰猛蕃族也不想軽易親近

有人甚且畏懼地認為倘不撕留一部的衣物或一片金屬器具

歸途恐會迷路或山變蠻荒而有異變

其次的Bayu湖在原本的地圖上雖有記載

但並非內地人(譯註:日本人)所發現確認

同樣是昭和二年春

在田邊巡查部長等的警備之下

進行知本溪及大南溪流域森林調查之際

初次露營在此草坪柔滑的湖畔

Bayu係蕃語「池」的意思

池的意思重覆了

但因蕃地地形圖如此記載

所以就繼續沿用

池靠近知本主山北方、介於把里志(Awoura)山之間

在西南方可眺望霧頭山的中央山脈上

呈現細長形狀

長約二百五十間(譯註:一間約1.818公尺)

寛度平均約五十間

與前者相比顕得小且乏淒絕味

但相對地有優雅及溫柔的味道

池的西南方

一半是鐵杉林

呈現優緩的山勢

東北方交雜著高山植物的各式草花色點綴其間而披著柔軟草皮的丘陵狀的山

其東方立即低臨大南溪的溪頭

北方則逐漸隆升

其上部散生著鐵杉

呈現著優美的景致

湖水清而澄淨

其池淺到可見水底小石的程度

隨處可見枯木沈底

遠望令人以為是鴨子

不過這裡確是鴨子很多的地方

對於此Bayu湖

蕃人亦抱持畏敬之念

同行的蕃人們認為使用這裡的水會有報應

因而拒絕在附近露營

令人哭笑不得

最後的Teniwan池

是沿用蕃人的稱呼

位置靠近台北州蘇澳郡下的蕃地三星山的東南方約六千尺的山上

大小約略與Bayu湖相似

狀呈葫蘆形

水清但深不見底

四周呈軽緩的山地

水辺環繞著柔軟的草坪

即刻倒影著連綿檜木美林及亭亭玉立且蓬勃發育的扁柏純林

譲山上的湖水之美更添一股光彩

以上報告了本島高山上尚未廣為人知的三處湖泊的輪廓

此外

在中央山脈各地尚有一些大小的池沼

但大多因持續乾旱而缺水

雖然如此

在探勘尚不充分的本島山岳地方

也許還藏有不知的祕境也未可知

無論如何

目前將上述的三處稱為台灣高山上的三大湖

相信不算誇張

將這三處立刻和內地的湖泊作比較

雖然不是很妥當

但嘗試地以我狹隘的實際見聞來看

與日光的中禪寺湖、榛名山的榛名湖、霧島山的大浪之池或鏡之池相較

則未必遜色

當然

這些地方各有特長

很難斷定何者為優

但以高山湖泊的幽遼閑雅、神祕靜寂的優點

加以極富森林之美這一點上

毋寧讓人有諸多自然恩賜之感

唯一遺憾的是目前交通上相當不便

其中稍有希望的是Bayu湖

它從現在的屏東知本道路上的知本山駐在所起算約需三小時

相對上較少險阻地

因此只要開通路線

應該可以輕鬆的半日往返

接下來的Teniwan池

倘若太平山伐木事業有所進展

則可抵自然湖水的湖畔

從此經銅山駐在所

有抵大南澳或小南澳方面之便

遙拜池最為不便

從所謂內本鹿橫斷道路的Sakusaku鞍部

是途中需要住宿一晚的難路

但將來從壽駐在所開鑿道路的話

就方便了

總而言之

位居此一常夏的臺灣

霜亦降、雪亦積

即使在盛夏時分也有不知酷暑的另一世界

在平地的我們連想像都感覺一種涼味

在此池畔的露營生活

對於登山者或避暑客

可說充分提供了十足的趣味及實益

加以未來一部分森林公園的設施

相信足以留住遊覽客的腳步

最後尚有一件應該要報告的事

因時間的關係僅作簡單說明

這就是此一高山上的湖水究竟流向何方

結論是

遙拜池成為濁口溪的源頭

向南經屏東郡下三社的蕃地、注入荖濃溪成為下淡水溪(譯註:高屏溪)

Bayu湖水同樣流向南變成隘寮北溪、注入下淡水溪

Teniwan池則成為大南澳北溪的源頭

向東變成大南澳溪

實際上潤澤著台北州移民開墾中的大南澳平原

就這樣

孕育於高山上的水

穿越樹木的根

在山巖間匯流許多激流

或成瀨或成淵

最終改變形狀化為文化生活基調的電燈及發電

或者讓萬頃之稻結實成為延續人間性命的糧食或成為水道之源的同時

也會鼓其暴威立即破壞鐵橋並讓田園部落埋沒流失

「追溯芳野川之水上,則為雜草之滴、荻草下之露珠 」

「最終匯為大海之山水,其始也穿潛樹木枝葉下」

一如上述的古詩詞所說

不管如何的大川

也是從群山的森影中滴落

成為細谷川的匯流

又或發源於此等森林所圍繞的山懷或山頂的湖泊

成為人世所有的恩澤的同時

也成為令人恐懼的破壞力量之水

請好好思考此一水與山的關係

我的談話就此結束

(譯自台灣山岳1930.9.20「台灣高山上の三大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