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道路縱走記

譯註:本文譯自三卷春楓『臨海道路縱走記』,刊於1930.2.25東臺灣研究會出版的『臨海道縱走記 第七年第六十六編』。

本文為三卷春楓1929年11月的臨海道縱走記。三卷春楓(1879年-?)為三卷俊夫之雅號,根據維基百科『日本山口縣出身的實業家,於1904年從京都帝國大學經濟學科畢業。畢業後他任職於臺灣銀行,曾擔任過臺銀臺中、神戶、汕頭支店長,後於1916年轉任臺灣倉庫株式會社取締役,繼而又任該社之專務取締役。此外他還擔任過臺北商工會副會長、臺灣高爾夫俱樂部會長等職。著有:《通俗帝國憲法講義》(1907)、《臺灣倉庫株式會社二十年史》(1936)、《貓の髭》(1937)、《赤道を橫切る》(1937)、《在臺三十年》 (1939)、《貓の髭 續編》(1940)』

蘇澳花蓮港間約30里而由石塚總督命名的所謂臨海道路

聽說八成已經完工且陸上通行亦無特別困難

最近初次見面的官員們接續嘗試縱走

讓原本若無其事的台北老輩們的屁股也癢了起來

突然興起要打鐵趁熱

是在過年後的去年11月上旬

一行中有河村(台日)、高須(三井合名)、後宮(煉瓦)、木村(建物)、小原(商船)、辻本(山下)及我輩等班底

(譯註:一行人推測是河村徹(台灣日日新報社長)、高須時太郎(三井合名台北支店長)、後宮信太郎(台灣煉瓦社長)、木村泰治(台灣土地建物支配人)、小原時雄(大阪商船支店長)、辻本正春(山下汽船台灣支店長))

班底人數並無不足

反正都是些在梅屋敷的大廣間悠哉高談闊論的傢伙

(譯註:梅屋敷為今國父史蹟館,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逸仙公園的料亭建築,因1913年8月5日孫中山到臺灣時曾在此用膳與會見革命同志而作史蹟紀念,今列為臺北市歷史建築。另大廣間是可供多人數宴席的寬廣空間)

什麼瘧疾很可怕啦、恙蟲令人驚恐啊等誇張的事

也因此行李箱偷偷放入很多的蚊香

第1天早上7點20分從台北驛出發

過正午抵蘇澳

午餐後視察漁港

之後包車(ハイヤー)到大南澳

到南澳9里

所要時間2小時

以半日行程來說是非常輕鬆

途中的烏岩角海拔127尺

一度降到東澳平地後再登抵1300尺的烏石鼻

這是本道路中的最高點

由此一路降到南澳

並無特別險惡的地方

日暮黃昏前看到浪速的移民部落與南澳未開墾地

一行的眼睛也沒忘記附近有名的蕃人頭目那位金齒塗成白色的獨生美女

在沒有電燈的且蚊子特別多的村落渡過一夜後

第2天早上在交通局的好意下

搭卡車的便車從南澳出發

權宜起見

謹將至花蓮港之間的里程、搭乘工具及所要時間列記如下

南澳-魯基岳夫(ルキヨフ) 3里 搭卡車30分鐘

魯基岳夫-白來分(ベレフン) 2里半 搭轎1小時40分鐘

白來分-坂下-大濁水-姑姑子(グークツ) 3里餘 搭轎及卡車約1小時

姑姑子-立霧(タッキリ) 6里半 包車2個半小時(含部分的徒步及休息)

立霧-花蓮港 6里半 包車約1小時

從魯基岳夫起搭轎

有點諸侯出巡(大名行列)的感覺

不久行往汽車應該可以疾驅的舊道

看到此一原始狀況

才首次感覺先人的努力

從坂下起又託卡車的福

不久來到大濁水溪

溪的中心是台北州與花蓮港的邊界

並架有長1700尺的鐵線吊橋

過姑姑子後不久

到卡那岡(カナガン)之間約10間的距離是用走的

在展望佳的地方有搭起帳篷的休憩所

從花蓮港來的和田庶務課長、佐野街長、中村五九介等諸氏在此迎接

讓人有點惶恐

以半隧道的絕景為背景拍起照片

不過僅是一隻青蛇現身

就讓我們備感威脅

此附近一帶是所謂的臨海太魯閣斷崖

腳下洶湧的紺青海浪

突顯出東海岸獨特的色彩

在立霧附近參觀淘砂金的實況

不久抵達立霧橋畔吃起午餐

此日不立刻前往花蓮港而是溯行立霧溪在巴達岡(バタガン)住宿一晚

搭轎費時3小時

途中的仙寰橋附近是最佳的絕景

翌晨看到所謂山中太魯閣的斷崖峭立數千尺

僅其中腹有一條可通行的人道

最為危險的地方約僅4丁

和臨海的太魯閣斷崖共同成為一生中必看的景物

順道一說

臨海道路從大正5年至15年度為止

其工事開鑿費用2,908,991日圓

昭和2年至5年為止

花費的改修工事費用1,884,600日圓

昭和2年至5年度為止所花費的改修工事預算

2年度403,000日圓

3年度480,000日圓

4年度460,000日圓

5年度541,600日圓

合計1,884,600日圓

藉此全線將能通行汽車

竣工後

即使天候狂暴的日子

從花蓮港到台北一日可達

花蘇間所需時間和現在的連絡船一樣是6小時

即使如此

看到從往昔寬幅2尺的警備線道路開鑿到如今汽車道路的開通

其間付出相當的犧牲而終於達成所期目標的狀況

就不得不對當局的努力不吝表達滿腔的感謝

東洋第一的斷崖與傳聞中高聳的清水大山、直上直下數千尺、猿猴不來鳥亦不飛、洶湧浪潮返復拍岸亦無砂(大橋隨鷗)

黑潮激岸碎岩 岩山依舊威嚴(渡邊義孝)

臨海道路的語感很好

蓬萊棧道的名稱也很有趣

朝日道路不也妙哉?

(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