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主山往關山的首次縱走

譯註:本文譯自台灣山岳第十號(1939年3月)的平澤龜一郎『卑南主山 から關山 への初縦走』。平澤氏與當時任職殖產局農務課的瀨川孝吉等人,於1937年12月28日搭夜車從台北出發,

抵高雄六龜後,循舊六龜警備線往內本鹿越嶺道,從瀧見駐在所攀登卑南主山關山 的中央山脈縱走路線,而於1938年1月5日抵關山 越嶺道並住宿大關山 駐在所,之後循關山 越嶺道路,

經戒莫斯、江坡谷、抗頭社、關山 後抵花蓮港 ,再搭巴士於1938年1月9日回到台北,完成前後13天的首度縱走行程。

平澤龜一郎(1890-1986),仙台人,日本東北大學農學科(現北海道 大學)畢業後,1918年任職台灣總督府,擔任農務主任時,在台北竹子湖設置試驗農場 ,協助磯永吉博士進行稻米的改良,

其後開發出蓬萊米的問世。平澤氏亦擔任台灣山岳會理事,1946年5月,暫代主席的他,開會決議將會務委由台灣人,並轉交一支冰斧及兩條繩索,做為傳承象徵。

著有「台灣的山與我」(台湾の山と私)(1981年茗溪堂出版)。戰後被續聘台灣,因見島內氣氛險惡,1946年厎返日,並因攜帶困難,返日前託友人保管一批登山史料,

228事件當時,友人因怕文字獄受牽連而將史料全部燒毀,造成無可挽回的遺憾。

台灣脊梁的中央山脈之雄、由卑南主山 (3305米)奔行關山 (3667米)的稜線

成為高雄、台東兩州廳的邊界

直線距離約亙20公里

其間有馬西巴秀(マシバッショ)山、雲水山小關山 、海諾南(ハイノトーナン)山等3000米級的高峰無法計數地聳立

形成南台灣的屋脊

這些諸峰中

關山小關山卑南主山 已為前人所攀登

其他則尚未被印上足跡

也未聽聞有企圖縱走者

我多年來即期待此一首度縱走

這次終於得到機會

日期:昭和12(1937)年12月28日-昭和13(1938)年1月9日共13天

同行者 殖產局農務課 瀨川 孝吉

         台東警部補    小澤 市四郎

         同   巡查      木村 文治(阿美族利家 社出身)

         高雄州 巡查  石田 良民(布農族寶來溪頭社出身)

警察因為要操縱高砂族及整備而同行

瀨川、石田兩氏以前攀登過關山

木村巡查則爬過卑南主山

但這樣的行程則都是第一次

同行的高砂族方面

因為這次的縱走區域範圍相當廣

且高砂族的狩獵區域不同的關係

關山 方面由馬舒霍爾(マスホワル)社

中央地區是寶來溪頭社

卑南主山 方面是馬里 山(バリサン)社

事先即挑選其中對地理最清楚的高砂族擔任

但在即將出發之際

馬舒霍爾社因為正月要用的獵物而外出打獵不在

所以特別從玉穗(タマホ)社中另加一名

馬里 山社 7名 イシタンダ シナ、ババナル バカオ、マハサン ビリヤン 、バラベ アノ、

                    マハサン アノ、マハサン ダホリマ、マハサン ラオン

上寶來社 3名 イシタング ホソン、バラベ タハイ、バラベ ランドン

玉穗社 1名  タケシタラン タハイ

台東廳內本鹿社 3名

小社 Sarube(サルベ)社 タケルルン アリマン

     Warahan(ワラハン)社 タケソホソガン センセン

     Baran(バラン社)  タケシタラン ヌナン

12月29日  大晴天 高雄-中心崙

我和同行者瀨川君及為蕃屋研究而出差的千千岩氏一行人

昨夜搭夜行列車從台北出發

往年這個急行列車因為役所停止公務執行及學校放寒假的時間重疊而非常混雜

不過今年特別為某種事情而稱為『面會列車』

列車一如文字般宛如擠沙丁魚

一般乘客幾乎無法動彈

我們幸好可以進入寢台車

得以睡個某種程度的覺

在高雄驛受到大串理蕃課長及久保木警部的迎接

在他們的安排下立刻搭上計程車出發

經過旗山

在竹東角參觀營林所的熱帶有用樹種的栽培狀況

下午2點抵達六龜

午餐後和千千岩一行分開

讓等在當地的高砂族揹著行李徒步行走12公里

下午6點抵中心崙駐在所

海拔1100米

氣候溫和

是戶數27人口267人的安靜小蕃社 

12月30日 大晴天 中心崙-溪南山

馬里 山社的高砂族一起經過藤枝 、頭前山等2個駐在所

行走16餘公里後抵海拔1650米的溪南山

石田巡查率領的玉穗、寶來溪頭兩社的高砂族4名在此會合

在這裏的酒保完成糧食及其他的準備

12月31日 大晴天 溪南山 -瀧見

當初的計畫是預計由日之出駐在所附近攀登

但現地調查之下

發現瀧見駐在所附近有兩個登山口

所以變更原計畫而緊急住宿此處

此處位於卑南主山 的中腹

海拔1850米

南面開闊

馬里 山社在眼下可見

2870米如針一般的石山 聳立北空沐浴在夕陽下

此附近是針闊混淆林

形成一美麗的天然公園

1月1日 大晴天 瀧見-第一露營地

今天也是『日本晴』(譯註:Nihonbare:蔚藍晴空的日語說法)

上午9點10分朝檜山 出發

約2公里後抵達登山口

在此與台東方面來參加的小澤警部補及其餘4名會合

變成是19人的大部隊出動

昭和13年的元旦陽光燦爛而無邊普照

踏著森林中柔軟的蘚苔

實在有說不出的心情

鐵杉的嫩木如頭髮般密生

因為有旁邊茅草原湧出滾滾清水的地方

就在此午餐

此後前路是像要頂到胸膛的陡坡

氣喘吁吁地攀登

下午3點左右終於出了形成卑南主山 裾的稜線上

突然360度的大展望

遙遠的北邊是玉山

南邊的北大武山 近如唾手可得

台灣山岳的一半盡收眼底

其喜悅難以筆墨形容

今晚的露營地在這稜線的背陰

因此讓石田巡查帶領高砂族先行以作露營準備

我們則朝主山前進

站在山頂上的三角

在亮如擦拭後的晴天下

被夕陽燻彩的群山之姿

任其如何眺望都不覺膩

而且我們即將要踏破雲水山小關山海諾南山關山 等諸峰

各自端整其山容而並列著

相對於高雄州方面的峭立斷崖

台東廳方面則呈現寬緩的傾斜

亦可清晰辨認內本鹿線及關山 越嶺道之間的地形

連遙遠的太平洋及東海像雲一般浮在西與東都看得到

我們下主山抵達露營地時

時間是5點30分

附近一帶像是草地整理過後的公園般的草原

清麗的水從大岩石間滾滾湧出的絕佳宿營地

日暮黃昏

仰望天空星斗燦爛輝耀

因為實在是很棒的夜晚

所以在屋外一面焚火一面烤山豬的壽喜燒

大概是晚上9點左右

我想起臉盆放有泡水的大豆粉

想要撈出來

結果被結著厚厚一層冰嚇一跳

也同時突然感覺寒冷而鑽到天幕內

一看溫度計

顯示著零下一度

1月2日 暴風 滯留第1露營地

半夜起天氣急變成暴風

也落起雪來

沒搭建小屋 的高砂族人淋得落湯雞

冷到顫抖不已

對野獸斷崖不當一回事的他們

對寒冷卻一籌莫展

他們一碰到冰雪

宛如就像面臨死亡般的畏懼

他們以天候急變的理由

力主要下山中止縱走且完全不聽勸

不得已將19人全部收容在6人用的天幕內

因此變得相當混雜

用臉盆當火鉢烤餅並溫酒給他們後

心情才變好

也有閒聊得起勁及唱歌的人

相當熱鬧

但身體卻動彈不得

外頭依然猛烈吹著暴風雨

因此決定繼續滯留

午後變成小降雨

6、7位年輕人下到200米的地方搭建小屋

因此稍稍可以橫躺

當晚大家相互貼著睡

1月3日 小雨後晴 第1露營地-第2露營地

昨日滯留讓行程亂了調

心想警務當局會擔心

就派Sarube社的Takerurunariman到內本鹿的朝日 駐在所作狀況報告

入夜後雨停

但風相當強

時時下起小雨

不過天空已變亮

所以9點10分出發

抵達稜線後向前走不久是鐵杉的大密林

丈餘高的箭竹叢生

無法前進

不得已直接橫渡大斷崖

勉強一面抓住圓柏及高山杜鵑一面用冰爪做出踏點前進

眼下是幾千尺的斷崖

幾次嚇出一身冷汗

高砂族在這裡揹著重重行李通過

實在不得不令人佩服

再沿稜線走出時

天空終於明亮晴朗起來

雲的去來很快

陽光也燦爛照耀

下午3點40分抵達第2露營地的雲水山 肩部

此山大石重疊

亦有可容20人左右的岩窟及水源湧出

是一如期待的宿泊地

這裏的下方深深浸蝕著新武 路溪支流的拉庫 拉庫

一世梟雄拉馬達仙仙(ラマタセンセン)的根據地イカノバン(Ikanoban)社位於其匯流點

北斜面為鐵杉純林所覆

南面是玉山 赤松的疏林

林相截然區隔

拉馬達仙仙的族人在這8000尺的地帶耕作

他在布農族間擁有一大勢力

前往其他蕃社時

聽說是被施放爆竹歡迎的

如今閉鎖在如此山中逞暴威

因此無人敢入足此區域而永遠處於隔離狀態

連帶的

如今連地圖也尚未製作完成 

1月4日 晴 第2露營地-海諾南山 -第3露營地

早上9點離開雲水山 的Ronkeyau(ロンケヤウ)露營地

小關山 前進

寬緩的草原無限綿延

到處有小池塘

湛著的水結著厚厚的冰

然而布農族將此種水池視為鹿的水源地 而絕不飲用

住宿時一定找湧水地

我們沿著兩州廳界而行

但高雄州方面千仞的大溪 谷相連

光是窺看一下都覺恐怖

因為不斷的崩落

台東方面也逐漸變狹窄

眼下清楚可見寶來溪頭的舊社跡地

拉馬達仙仙的妻子出身此一蕃社

聽說為了拜訪哥哥

他帶著愛妻經過小關山 數度來回此一狹小的道路

在大關山 事件之際

他也光是為了治癒愛妻的病而來到溪頭社

幾乎面臨被逮捕的命運

親眼能見到山的人間有如此愛妻的純情

實在是美好之事

小關山 身後有一萬餘尺的無名山 如雨後春筍般聳立

這些山都淋漓盡致地發揮水成岩的特徵而呈三角 形狀

上下其間後在海諾南山 東側搭起第4日的帳篷

時間是下午5點

天空的模樣有變

因此高砂族人頻頻快速地搭建小屋

1月5日 陰小雪 第3露營地-大關山 駐在所

早上一睜開眼

就看到落著雪

地面變白

但今天要急行軍

所以8點半出發

關山 為雲霧所鎖

在宛如被包覆在毛玻璃中喘到快往生地攀登

東面是寬緩的斜坡

有草地也有森林

反之

西面是峭立的大斷崖

吹捲的風很冷

霧結冰

草木岩石如花般地化著美麗的妝

將此霧冰放入飯盒和煉乳與威士忌混合想製造快速的冰淇淋

隨著攀登

霧越發濃重

摻混著雪

讓人有一種四海晦暝之感

下午2點終於抵達山頂

冷到無法久留

稍稍下行選擇向風少的山蔭焚火取暖

吃起第二頓午餐

3點過後出發

及至森林中

因為積雪而找不到路

最終迷了路

負責的4、5位布農人像猴子般奔繞拼命的找路

卻一無所獲

時間已是下午4點

薄暮漸漸逼近

青年們被焦躁不安所驅

終至像發狂般地各自採取行動

我斥責他們最後要有搭帳篷的覺悟時

終於抵達一條像路的山徑

因為想要趁明亮之際抵達檜谷 駐在所

就撥開丈高的箭竹灌叢一直線下行

最後終於勉強抵達庫哈諾辛 (ウワノシン)第2溪

出了關山 越嶺道路

此時天色全暗

只能藉著手電筒的光線

鼓其餘勇地在晚上7點30分抵達關山 駐在所

這個失敗起因於未帶任何馬舒霍爾方面的高砂族同行

且由以前只登山過但狩獵區域不同的人擔任嚮導

登山之際

高砂族的選擇如何重要

由此可知一般

1月6日 晴後雨 大關山 -戒莫斯(カイモス)

對到此一起行動的高砂族人除了支付既定的工資外

也根據工作狀況支給了一些獎賞後

讓他們返回蕃社

我們打點行李後11點出發

在州廳界受到古川警部補的迎接

抵達向陽

下午2點首度以屠蘇祝賀

4點30分抵戒莫斯

午後下小雨

霧深無法眺望國立公園內的景觀

行程24公里

1月7日 晴 戒莫斯-抗頭社

上午9點出發

途中經過從利稻(リト)開鑿到天龍橋的新道路

這是切開沿著新武 路溪斷崖4里之間的道路

清流激岩濺上飛沫

在岩上能看到松樹的奇態感覺特別好

各種溫泉到處豐富地湧出等待設備的整建

此附近一帶的景觀雖無太魯閣峽般雄偉峻烈的特異性

但森林多

山鳥來回交錯

凡此種種皆予人一種柔軟的感觸

作為台東廳的誇耀

實在有廣泛加以介紹的價值

我和瀨川君都帶有要務

從江坡谷(エバコ)經大崙進入抗頭社

此蕃社是僅5戶62人的小蕃社

在海拔1500米的奧地因大關山 事件而被壓制

昭和8(1933)年初

從江坡谷到這裡開闢了16公里餘的道路

在配置駐在所後進步神速

各蕃屋皆有水車搗小米

鍛冶場也製造農具及陷阱

有澡堂也有廁所

家族都說完美的日語

令人驚訝的是

出現穿著和服及白色足袋的姑娘們並渾身嬌態

在擺飾門松的門前一起拍照

只不過糧食並不充足

因此和隔壁的大崙社一起移往靠池上 的萬朝

1月8日 晴 抗頭社-花蓮港

9點從抗頭駐在所出發

在調查中忙裡抽空

用跑的急著返回

下午1點30分抵江坡谷

新武 路搭汽車

關山 4點3分出發

晚上10點40分抵花蓮港

徒步行程約30公里

1月9日 晴 花蓮港 -台北

早上9點搭東海巴士出發

下午2點30分抵蘇澳

傍晚6點25分抵台北

我的回憶深深的山行就此結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