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大山

譯註:本文譯自足立源一郎『山に描く』書中『南湖大山』一文,原書於1939年自行出版,因戰爭燒毀,由古今書院於1950年7月29日再發行。

足立源一郎(1889-1973),日本畫家、作家、登山家。生於大阪府大阪市南船場,京都市立繪畫工藝專門學校(今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畢業後,

師事淺野忠,1914-1918年及1923-1926年等七年赴歐(巴黎),學習作為畫家的基礎。回國後與多位畫家共同設立春陽會(1922年)及日本山岳畫協會(1936年),

一年的時間有泰半是在北阿爾卑斯渡過,留下諸多的山岳畫如『日暈西鎌尾根』、『滝谷ドームの北壁』、『北穂高岳南峰』等。他的作風以現場主義聞名,

並以山岳作家的身份,足跡遍及國內外,1936年3月與田中薰教授帶領的神戶商大山 岳部來台,進行約一個月的積雪期南湖大山 、次高山、大霸尖山 登山行,本文是其中一篇山行紀錄。

另田中薰的神戶商大山 岳部山行紀錄請參考

1.積雪期的台灣山岳-雪之南湖(上)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6748492

2.積雪期的台灣山岳-雪之南湖(下)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6779951

3.積雪期的台灣山岳-雪之次高、大霸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6748499

雖然暖和

但圓型極地帳的空間並不足以讓六個人安眠

一夜中數度因被跨到腹部或腰上的腳部重量而醒來

我想自己也在酣睡之際把腳伸到誰的身上吧

最後醒來時

天幕薄明地映入眼簾

一面想著今天似乎也是幸運的蔚藍晴空

一面留戀著睡袋的溫度時

從吉貝纖維的材質滑出的肩及膝蓋好像觸碰到冰雪

其冷冽及堅硬沁入全身

因為嚮導丸山君先起床了

我也就抱著用毛線衣包好以防結凍並把它當做枕頭用的鞋子跟著外出

天幕前

不知誰忘了收拾的鞋子、瓦斯罐、調理器具、污穢的食器類等散陳在收納食品的木箱上下

一切都被純白的霜所包覆

冷風颯颯吹拂臉頰

即使如此

以紮營在南湖大山北峰肩部、3600米地點的早晨而言

氣溫意外的暖和

是零下二度半

天空依然殘留夜色而一逕沈澱出濃郁的紺青

自天幕近旁拂落冰雪的陡峭斜面映著蒼空而燻成朦朧的灰藍色

將岩棚般綿延的瘦稜彩繪成稍稍明亮的暗青之色

透過如此纖細的濃淡色彩的微妙差異

浮現出微微的凹凸

勉強到處紮根佇留於此一冰雪瘦稜與陡峭谿谷斜坡的玉山圓柏

其宛如絲屑聚集般地堅挺枝葉之姿

描繪出清晰的暗綠色剪影

南湖大山的主峰

其山頂如今正開始紅紅地映照著淡紅的美麗晨曦

以露出粗獷斷岩的稜線為界

西面的表層隨著光線的增加而加深藍色的暗度並添增銳利

不久

濃藍色的天空隨著明亮度的增加而流著綠意

看起來大致是映照出淡黃色之際

下方橫長而漂陳出朦朧的淺朱色

至目前為止微暗而神似馬特洪峰的中央尖山之姿

閃耀其峭立稜線的一面並躍然而出

這是誘發登高慾望的無限美麗

站在天幕紮營的稜線雪庇上

在昨日走過的寬廣月亮稜線(ビヤッチン)擴裂成枯草之原的附近

隔著大甲溪的大溪谷

從白色大雪山朝志佳陽大山、次高山等逐漸連嶺高聳的寬而悠緩的山線再往右伸展的地方

聳立著品田山的金字塔與大霸尖山的立方體

此一長視角無法收納的連峰

其輝耀於朝陽的白銀之姿浮現在蔚藍晴空中的光景

實在令人有鷹揚之感

用陸軍糧秣廠製的湯品、香腸、麵包與紅茶果腹之後

帶著輕量的攻頂包與雪撬出發

時間是九點過後

距北峰的山頂僅是一點點距離

由此

不僅主峰3740米的全貌

連穿越與東南峰之間的大雪溪也正面地全白開展

甚且可往左迴旋而盡情眺望東峰、東北峰

這些山峰所圍繞的中央盆地、像枯澤岩石小屋的地方

有Bunakkei的避難小屋

北峰與主峰之間的大出入口門戶應該下到該處

但腳下並看不到

連結北峰與東北峰的一帶有切蝕的圈谷

我們避免掉入該圈谷地開始取右邊的路線並展開滑降

雪庇正下方的雪雖已堅硬

但稍往下滑後

就全然忘我地沈醉在一面用粉雪劃出弧線一面往底部滑降的愉悅之中

千里迢迢特地帶來的舶來品雪撬也終於得到報償

雪質和四月底的『彌陀之原』很類似

正中午左右雖已完全冰融

但在台灣的山且是首度劃上滑跡這事

讓我們無由地欣喜萬分

Bunakkei避難小屋有一半是挖進地面內

內部因為雪融湛水而無法使用

但一面沐浴在拉長身影於小屋附近而形似稜線上伏身偃松的玉山圓柏之上的南國春陽

一面眺望次高連峰的心情

是一種無法比擬的幸福

(完)

(2022.11.23一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