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麓的搭乘工具

譯註:本文譯自兒島勘次『台灣の山』中的『山麓の乗物』一文。當時23歲尚是大學生的兒島勘次,和鹽見正、入江保太等三人於1933.7.10從京都出發,

搭蓬萊丸抵基隆後,展開近二個月的台灣山旅。他們在沼井鐵太郎的協助下,攀登南湖大山、玉山、玉山東峰、南峰東稜、西南稜及東峰北側的岩攀與大水窟山,

之後陸續攀登聖稜線、關山越嶺道及關山。

兒島勘次(1910-1979),在同志社大學山岳部期間即非常活躍,1933年3月完成積雪期的劔岳早月稜線的首攀,

其登山足跡遍及日本南北阿爾卑斯、千島列島北部、台灣、北朝鮮、中國東北部、大興安嶺等。

1966年6-12月擔任同志社大學Saipal(尼泊爾/7031公尺)的登山隊隊長,並帶領首登。著有『台灣的山』、『登山歷程』等

出入山林的道路中

印象最深刻的搭乘工具就是台車

這是日本內地一般稱為輕便鐵路(トロッコ)的工具

軌道的寬幅也和『島島』到『岩魚留』間的軌道相同

(譯註:上高地一帶,在1914年曾為搬運煤炭及木材而鋪設輕便鐵路,直到昭和30年代都尚在使用)

講到島島的軌道

就想起那條為了不被枕木絆倒而必須不時變化步伐的難行遙遠道路

如果那條道路有這樣的台車可搭的話就輕鬆了

而台灣的台車確實就是為了載人或載物所設計的

從幹線的車站下車

如果要你背著重重的行李走在炎熱而塵土飛揚的普通道路到山腳下

應該會精疲力盡吧

而巧妙處理這個問題的就是台車

在交通量沒有多到要鋪設鐵路且山谷過於狹小難以開拓成汽車車道的地方

再沒有比簡單用細的輕便鐵道就可達成的好方法了

在山裡木材產量多的地方

則將鐵軌稍稍放寬到像黑部的宇奈川到鐘釣溫泉的軌道大小

然後加掛小的蒸汽火車頭

從南湖大山的山麓羅東到土場以及阿里山鐵道等就是這樣的輕便鐵路

不過

一般的台車完全是靠人力來推動的

在台灣這樣熱的天氣

苦力幾乎是若無其事

而且對肌肉隆起的赤銅色皮膚上的汗珠根本擦都不擦一下地推著前行

實在是太強悍了

所以同情或憐憫的感傷就大可免了

寫到這裡時

腦裡浮現去年秋天在『遠州』的『秋葉街道』越過『青崩峠』的隔天清晨

大汗淋漓幫我們背八貫多的行李並怕趕不上汽車而飛奔前來的中年女性的生氣蓬勃臉孔

(譯註:遠州係指今靜岡縣西部地方,秋葉街道係指從長野縣南部迄至靜岡縣西部浜松市的秋葉神社的街道,中間經過有名的青崩峠及地藏峠,

峠係鞍部之意。一貫3.75公斤,八貫約30公斤)

不過像鐵一般硬碰硬的苦力勞動

並不會讓人想起如蘋果般的可愛感覺

而是一種和我們不同人類的感受

從羅東通往土場的營林署軌道是輕便鐵路

但我們去的時候恰逢第三個星期日而停開

所以特別安排了台車

我們先搭汽車到中途再換台車

但與苦力之間的交涉則必須自己來

碰巧一起搭汽車而從京都大學來台採集植物的大井先生已經待在這裡三個月

(譯註:大井次三郎(1905-1977),日本植物學家)

對這裏的民情風俗很熟悉

所以就把交涉的事託付給他

而我們幾乎不干涉

不過苦力看透我們的底細就抬高價不肯妥協

『那樣的話就別來了』

談判宣告破裂而苦力也就不知去向

在一旁觀看、好像從事土木的阿伯很同情我們

不知道去哪裡交涉並把他們帶來

對初次來訪什麼都不懂的我們來說

也覺得相當困惑

道路較有坡度

苦力在台車肩部的地方架上竹竿頭

但推起來仍然有點後傾

似乎需要相當的力氣

連褪色的短上衣都脫掉盤在腰間

褲子也捲起來一副很賣力的樣子

有些陡峭的地方要下來用走的

傍晚天黑時

就用很難理解的比手畫腳方式向我們說

『不可下車,以免被蛇咬』

然後就默默揮汗推著

對岸的山腹中在焚燒雜木

火勢宛如山林大火般紅紅地熾熱燃燒

聽說泰雅族會燒山來開闢山上的耕地

從南湖大山下山並告別明治溫泉(譯註:谷關溫泉)跋扈的婆婆後

聽說中途換搭台車會比較快抵達東勢

因此就在半路搭上輕便鐵路的便車

一下火車

穿著純藍衣服的女性們和我們比手畫腳溝通後

用竹做的扁擔挑著我們的行李出發

走過長長吊橋後

是十餘戶左右的部落

磚造及草葺的家屋並排

在賣雜貨及零嘴的家屋前

聚集了慵懶的苦力

連由此發車的台車售票亭都有

不需要殺價

而且車上也有竹製的座位

因為是相當斜度的下坡

台車任意地奔馳

讓我第一次體會到搭乘台車的快樂

原本微風程度的風

台車一動起來就覺得很涼爽

苦力也搭在車旁擦著汗

因為軌道沒有很完善

在過彎時都會讓人擔心脫軌

台車從峽谷進入寬闊而青青稻浪徐吹的農田中

小河注滿了水

水牛悠哉地抬頭看著疾馳的台車

比這個還愉快兩倍的

是在新高山下來後由東埔到水裡坑(水里)的時候

當時立教大學的朋友及沼井先生也一起

熱鬧地分乘兩台台車

台車在我們談笑、拍攝、大啖香味十足的香蕉中奔馳

苦力吹著笛子或將手指放入口中發出咻咻的聲音

這是要轉彎時的信號

因為台車是單線

這信號可避免和由下往上的車對撞

另外在會車時

空車的一方會用力將車抬離軌道並說『請過』

但如果對方堆積很重的貨物時

則另一方就要下來將車抬離不可了

這相當花時間

因此時常就變成是下車到樹蔭下休息的通知

穿越在樹葉繁茂生長而青果結實累累的香蕉田中奔馳的心情

只是一台原始的機械

上面、側面什麼都沒有覆蓋的開放感

令人加倍的痛快

途中曾碰到一件討厭的事

因為橋被沖走了

所以需行走數町以便轉搭

沼井先生和在附近工作的苦力交涉搬運行李的事宜時

聽說被敲竹槓吊高價

結果讓沼井先生暴怒

這個暴怒裏

甚至令人感受到對人種的反感

因而背著重重行李外加雙重的不快地走在牛糞乾掉的河床上

之後在稍稍爬坡的地方

由水牛拖著台車

一面從沾滿泥土的屁股中排出臭氣沖天的糞便一面緩緩登爬的光景

真叫人昏倒

而且除了台車車資外

還被敲了水牛拖車的十錢車資

攀登大霸尖山時

由新竹到竹東是搭汽車

然後是換台車

軌道一直延伸在路幅寬廣的道旁

相思樹大而茂密地成為行道樹

是頗有風情的道路

約每隔一里(譯註:一里3.927公里)就有部落

並有台車的休憩所

苦力絕不喝生水

而是喝休憩所中燻黑茶壺裏的茶

這是自古從對岸支那所帶來的習慣吧

在茅埔(シイガオ)終點的稍稍前面

我一人下車調查泰雅的家屋

談了一下話後來到終點

看到孩子們圍著鹽見熱鬧在談話

年紀大的有十七、八歲小的有十二、三歲

聽說由此要搭人力車(Rear Car)到井上(清泉)溫泉

還真的備有兩台橡膠輪胎比一般稍大的大型人力車

是由孩子們推著前進

剛開始是由牛拖著

之後道路橫切山腹且沒有什麼坡度

便由三人一組地推著飛奔

因為都是孩子

所以都在自在的談笑中前進

其中有一位女生摻雜其間

戴著竹編的簡陋苦力斗笠

衣服也很骯髒

打赤腳

但目光伶俐般地閃著光輝

聽說是本島人

但因為在蕃地長大

會講蕃語

有空時也去駐在所玩

所以也會日語

比其他男子更理解說話內容

詢問時也回答的乾淨俐落

閒聊之下得知

年紀十六歲(可能是營養不良,並看不出來有那麼大)

名叫阿莫依(アモイ)

是令人聯想拉丁語Amo的好名字

聽說父親以前擔任過警丁

但因生病辭職

母親是身障人士

經常對她暴怒責罵

今天也是從早就煮飯、提水、割牧草給牛吃等

拼命勞動後還必須工作到天黑

然後還會被罵為何不早一點回來

不過因為年輕

大家都很愉快的推著車

不久在天整個暗下來時

就在準備好的竹筒內加入石油

然後將前頭用布包覆的火炬點燃

它燒得很亮

連遠遠下方泰雅人在河中抓魚的燈光都微微可見

雖然對他們感覺很抱歉

但在蕃界的夜晚搭乘人力車

讓我品嚐了一種情趣

(完)

(2022.12.25一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