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高山踏查路線

本文摘譯自鹿野忠雄(1932)『台灣高山地域に於ける二三地形學的觀察』中的『次高山

I 冰蝕地形地理學評論 vol.VIII no.3 pp.196-202 w.i pl.&4 textfigs.

2.次高山彙概觀と踏查路線

踏查路線

如前所述

次高山群是包括眾多高峰的本國最高最大的山脈

但陸地測量部的測量仍尚未完成

除了次高山主峰外

登山者相當少

可說是尚處探險時代亦不為過

亦即透過原本被筆者首登的幾座高峰外

再加上其他多被筆者攀登2次乃至數次的經驗中可充分證明此事

在記述該山群的冰蝕地形之前

實有必要先簡單紀錄筆者至今所踏查的經過

參照第4圖所述的筆者踏查路線)

筆者首度踏上次高山頂

是在1926年的7月15日

從山頂北面俯瞰第一圈谷

接著在1928年8月27日

由志佳陽社再循之前同樣的的路線抵次高山頂

並對前述的圈谷抱持疑問

翌1929年7月19日第3度取志佳陽社起登的路線登頂次高山

之後經火石山(トンノフコワレ)(3377m)、大南山(タナン)(3236m)、弓水山(カボワラン)(3

3600m)、Mitoboban山(ミトボバン)(3208m)(譯註:疑是今馬漢山北峰)、小雪山(3043m)

社(ウライ)

931年7月20日由志佳陽社沿稜登頂油婆蘭山(ユボラン)(3312m)

並首登大劍山(バットワノーミン)(3614m)

再經Bagan山(バガン)(3500m)(譯註:疑是今3540峰)

第4次登頂次高山

之後沿東北山稜踏上下山之途時

就前述次高主峰東北面圈谷得到最好的展望

並確認被挖空成半球形的凹陷地就是圈谷而發表在本誌上

此事已如前述

去年1933年的探究

總共進行了4次

第1次是9月27日從卑亞南社出發

經喀拉業山(カラヘイ)(3212m)、桃山(3390m)、池有山(タマラップ)(3358m)、品田山(ポ

由此登頂大霸尖山(3500m)、小霸尖山(3450m)後回返

再經巴沙拉雲山抵三叉點(タクシャワン)(3500m)後攀登雲卡達山(ユンタガ)(慕特勒布山)(

之後經次高北峰(タラクッシャ)(3800m)、北稜角(次高山北峰)、主峰後歸抵志佳陽社

第2次是10月3日從佳陽社出發

縱走劒山(3285m)、佳陽山(3285m)、布可奇寒山(3200m)、油婆蘭山、大劍山後下司祭朗

其他2次是11月中各10天

一個是抵圈谷底

另一個是登次高山頂

並以東南面露營地(カッショ)(譯註:次高山莊)為根據地

精查次高山主峰、北稜角、次高北峰、博可爾山(ボッコル)(3280m)、Tougan(トーガン)(3

概觀

次高山群位於台灣的中部以北

北緯2410- 

01210203931350010300040357335003614322735673358339032803400304316801025111213390828103349

0400060002550

550200040003931121101

00050009000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