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內本鹿橫斷(1911年)

譯註:本文摘自1927年東台灣新報記者入澤片村所著『

鑿等三部分,本篇係第二次橫斷。

依入澤所述,六龜至內本鹿之橫斷踏查共有1909年及191

東段,於1926年1月完成,除既設之北絲鬮溪駐在所外,

起開鑿中央山脈西段至島田駐在所,1927年2月竣工,由

入澤片村時任台灣新報記者及台東支局長,生平待查。另

 第二次橫斷

明治44(1911)年4月進行內本鹿方面的探險

依當時的紀錄

內本鹿社屬阿緱廳六龜里管轄

其社數有5

人口1900餘人

探險隊於阿緱廳編組

其人名如下

隊長     蕃務課理蕃係長         警部 今澤 正秋

副隊長 六龜里支廳長              同上 岡本 哲人

隊員     任職六龜里支廳          警部補 安武竹三郎

同上     同上                              巡查      吉野 信

同上     同上                              同上       中村 清太

同上     同上                              同上        林 省美

參加員 總督府蕃務本署理蕃課 警部    池田 鳴遠

同上    總督府殖產局調查課      技手    齋藤 武彥

此行探險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想知道地形、蕃情等

亦即該蕃地位居阿緱廳的最深奧之地

地形蕃情一概不明

因而有此舉

一行4月28日由六龜里出發

5月15日歸抵同地

往返日數18

行程58里

其狀況詳佐藤阿緱廳長呈總督的報告書

茲採錄如左

便供知悉全貌

探險日誌

4月28日 天氣晴 下午3點後降雨

氣溫78度 白天82度 夜79度

早上10點由六龜里支廳出發

經土壠灣

溯邦腹溪

下午4點抵該溪上游的雙溪露營

此日行程3里18町

4月29日 天氣晴

氣溫76度 白天82度 夜79度

早上8點由露營地出發

涉蝦仔溪

上Abe山腳的稜線

正午抵樹皮寮

再迂迴山腹

下午6點抵馬里山(バリサン)蕃務駐在所

該所除住在馬里山的通事柯知、賴天寶兩名外

住在內本鹿社的通事陳端居、鄭椅、張富祥之弟李萬居

亦與馬里山社蕃人一起前來迎接

蓋住在內本鹿社的通事等

因受六龜里支廳長之命而在此等待一行

此日行程5里

4月30日 天氣萬里晴空

氣溫79度 白天80度 夜77度

此日需搬運一行的攜帶品

故為招募番人及諸般準備而滯留一日

馬里山社蕃人訴求說

內本鹿社的頭目倘未親自前來迎接大家

在責任分際上

他們不僅不應搬運行李

更不能護衛大家入內本鹿社

這是顧慮萬一的情況時

會有擅自引日本人進入他社佔居地的憂慮

因而對於此事

由內本鹿社前來迎接的通事們雖然了解該社蕃人並無特

但為求處事上的慎重

於是決定叫該社的通事告知請頭目Rashita(ラシタ)親自

而一行則等候他們前來

5月1日 天氣萬里晴空 下午 4點30分起降雨

氣溫65度 白天72度 夜64度

因為內本鹿社頭目Rashita尚未抵達

所以此日又滯留馬里山駐在所

5月2日 滯留

5月3日 天氣晴 下午2點起微雨

氣溫70度白天75度 夜66度

早上7點30分出發

前夜抵達的內本鹿社頭目Rashita及馬里山社頭目Barak

上午11點20分越過名為Urarerasan(ウラレラサン)的濁

抵達匯流點午餐

此距離2里18町

中午12點40分續行

越過Banritau(バンリタウ)之險

沿著溪流溯溪

下午2點抵Ubara(ウバラ)露營

此距離1里

這天通過的蕃路

是本探險中首屈一指的險難

一如Banritau

其兩岸懸崖壁立

手足可托之處皆無

僅能以腳尖點在巖障攀登

稍微一動都可能掉落

而且一旦失足

則會墜入數十仞的溪底而粉身碎骨

此險之所以稱為Banritau

聽說是以前曾有一番人在此掉落死亡

因而以其人名作為地名

5月4日 天氣晴

氣溫60度 白天80度 夜75度

早上7點從露營地出發

再溯溪流朝中央山脈前進

早上8點10分抵中央山脈鞍部蕃名Sakusaku(サクサク)

此處海拔7500尺

氣溫60度

幸好天空萬里無雲

眼界宏闊

腳底下可望馬里山駐在所

『遺憾的是左右高峰相對峙,無法充分觀測地形』

早上9點30分出發

沿溪而下

此為北絲鬮溪上游的五空溪水源

上午11點30分抵Masuboru(マスボル)午餐

下午1點出發

不久抵內本鹿社中的一個部落蕃名Mosurara(モスララ)

戶數僅6戶

內本鹿社的通事莊元、陳乞食等兩名前來此地迎接

聽說原本該社的所有通事為迎接一行而來此集合

但因我們隊伍延遲抵達

所以讓他們先回家而僅留住此部落附近的上述兩名

一聽到我們抵達就立刻出來迎接

由Mosurara直下陡坡抵溪底

經過頭目Rashita的舊家前

下午6點抵Mariburan(マリブラン)溪底過夜

Rashita的新家在其上方僅隔一町的地點上

原本預訂宿泊該頭目家

但因用水不足而需下坡汲取溪水之不便

因此就在溪畔搭天幕露營

此日經過的中央山脈鞍部附近

其面積雖僅數町步還不到

但左右兩側有檜木純林

前面的山中雜木林中亦混生檜木

後山內本鹿社附近

到處有蓊鬱秀茂的二葉松或五葉松林

山容水態多處酷似內地景觀

此日行程6里

一行稍有疲憊之狀

5月5日 天氣晴

氣溫74度 白天86度 夜70度

早上8點從露營地出發

為做地形調查而登上Mariburan山頂

下午4點在返抵露營地

此行程3里

此日Tona(トナ)社蕃人6名為了物品交換而來社

又散居各地的通事們聽到我們抵達的消息

就帶小米麻糬、雞等禮物前來

表達歡迎之意

5月6日 天氣晴

氣溫69度 白天80度 夜77度

早上7點出發

為作地理觀察而攀登屬於台東廳管轄的Uwasaku(ウワサ

下午6點歸返

此行程3里

此日大南社蕃人9名來社

問其用意

答曰僅係單純為了好友的拜訪

5月7日 天氣晴

氣溫69度 白天76度 夜70度

早上7點出發

為作地理調查而攀登Rekisu(レキス)山嶺

下午2點歸返

此行程4里

此日又有11名Tona社蕃人來社

蓋係為物品交換而來

5月8日 天氣陰 午後降雨

氣溫61度 白天71度 夜70度

為內本鹿社蕃人槍枝檢印及一般蕃情調查而滯留Maribur

本日實施的槍枝檢印

以頭目Rashita持有的為先

總數37枝

5月9日 天氣陰 午後降雨

氣溫晨64度 晝76度 夜65度

此日鑑於蕃情關係

決定中止台東廳方面的橫斷計畫而在歸返六龜里

晚上8點從露營地出發正午抵通事莊元的家並作借宿

此部落蕃名Sunteku(スンテク)

戶數3

通事陳乞食的家位於其山頂

Sunteku部落的中央有共用的鍛冶工廠

備有風鼓

各自來此修理鐵器類或新製簡易之物

因此並無特定技術者

其自然伎倆當然巧拙有異

此部落未開拓以前

因有松樹純林

其周圍不少亭亭玉立的大松樹

又散在開墾地的半燒毀倒木

盡皆是松

此附近茂生的草莓繁多

滿地紅實累累

食之味道頗佳

聽說番人亦採食使用

5月10日 天氣晴

氣溫朝65度 晝75度 夜60度

早上8點出發

上午11點抵Masuboru社午餐

下午1點起溯溪流

下午2點30分越中央山脈後沿溪下

下午4點30分抵Ubaku露營

此行程5里

中央山脈附近一帶濃霧籠罩四方

展望不能

住在內本鹿社的通事鄭椅陳木火及頭目Rashita率領其長

蓋係要表示好意

5月11日 天氣晴

氣溫朝59度 晝75度 夜60度

早上7點出發

為利地形調查

由馬里山社背面的鞍部之後變更為向右方的路行進

迂迴山腹

下午3點抵蕃名Ba-ran(バーラン)的馬里山社通事賴

此行程5里

5月12日 天氣晴 午後雲

氣溫朝69度 晝76度 夜72度

此日認為有必要調查溪南山方面的地形及寶來溪社附近

早上8點由馬里山駐在所出發

由該社蕃丁替代內本鹿社蕃丁搬運行李

正午抵Marikushiran(マリクシラン)午餐

中午12點30分出發

行走在由溪南山分歧而來的山稜線

抵其鞍部

朝著寶來溪頭社而下

晚上7點抵寶來溪畔的瀧之湯宿泊

此行程達7里

且抵達後豪雨立至

天幕漏雨

一行頗苦

由此通過前面的寶來溪頭社頭目的Gian(ギアン)住宅前

被其請求務必住宿他的家

但因翌日行程的關係上

決定勉強在此露營

瀧之湯的泉質不明

但流下石灰而成白色岩石

溫泉變成大瀑布在其上方落下

溫度適當而適合入浴

5月14日 天氣陰 午後降雨

氣溫朝72度 晝69度 夜82度

早上8點出發

渡涉寶來溪

正午抵上寶來駐在所

下午1點從該所出發下荖濃溪

抵雁爾蕃務官吏駐在所並住宿

此行程3里

5月15日 天候雨天

氣溫朝70度 晝75度 夜78度

上午9點出發

下午6點歸抵六龜里支廳

此行程8里

終日降雨

一路困難至極

調查事項

一、地形 

內本鹿社廣袤約1里

周圍約4里

位居中央山脈東方北絲鬮溪上游4000尺的山腹

多則5、6戶少則1、2戶點點散居棲息而成一部落

其家屋結構上用粘板岩隔間

惟多半為半永久的茅屋

而蕃人焚燒附近的山林後

種植小米、玉蜀黍

其老幼婦女專注耕耘

壯者則主要從事狩獵

且地味膏腴

作物成長良好

多非其他地方所能相比

蓋由其地形外觀推察時

山岳重疊

雖有所謂天險之趣

惟仔細就內部調查時

山岳比較不險峻

且溪流廣闊而無激潭深淵

容易徒涉

又並無設置防守之石門掩堡等

蕃路四通八達

與他社蕃人均自由往來

二、蕃情

施武郡蕃人會隨著與之接觸的程度不同而有顯著的親疏區

特別像位於奧蕃的內本鹿社

一年中來到六龜里的僅一、二次

且人數未達全人口的一半

所以與日本人接觸者不多

從而有彼我意思未能疏通之憾

但見到日本人亦未有嫌惡之情

實際上明治43(1910)年中

內本鹿社蕃人Toubutsu(トーブツ)及其他五名

剛好在台東廳轄下的北絲鬮溪方面狩獵時

遇到兩名日本人在山中徬徨

一知道該日本人連一餐飯都未有準備時

就分予自己攜帶的糧食

且誠懇地告知路線讓其回家

又明治42(1909)年12月橫斷隊遭難之際

頭目以下的該社蕃人都對其死於非命而感到悲傷

特別是頭目Rashita翌年12月出獵經過該遭難地時

聽說將其攜帶的一塊小米麻糬及鹿肉一片供於故平野警務

追懷當時情形並低迴甚久

亦即他們對有親切接觸過的日本人

對其死後仍然想要紀念他

可知其真情之流露

這次入社之際

該社的頭目Rashita等以下

平素有往來支廳

且與支廳長有面識者

對支廳長表達了滿腔的好意

又餽贈小米麻糬及雞等

並來宿營地進行種種斡旋

唯恐有不週之處

這是因為平常支廳長對他們很好

贈品也是支廳長自己頒發

所以想表達對其恩澤的感謝意思

而在住的通事等在自衛的關係上

也認為提供的指導有幫助

(一)、蕃人對本島人的意向(通事除外

施武郡蕃的性情單純

因此一朝如有誤解就敢於任何兇暴的行為

但相對於其他種族則比較明事理

因此對於目前荖濃溪沿岸及移民地在住的本島人

並無懷任何惡意

不過他們稱自己的同族為布農(ブヌン)

稱本島人為Kutsu(クツ)

因不同人而有區別的名詞

是故雖非敵視他們

但卻以他人種對待

不過對他種族蕃人並不會有輕侮的態度

這也造成本島人通事永住該社內而成為物品交換的機關

且締結親族關係而造成混血子孫年年增加的結果

(二)、社內團結的強弱

內本鹿社是布農族中郡蕃較多的地方

巒蕃極少

而在郡蕃中以其姓氏做系統的區別

將同姓者多視為驕傲

因此在發生紛爭時

即使是爭理的場合

也有同姓多數佔優勢的狀況

透過同姓係承繼同一祖先血統的觀念

而禁止相互間的通婚

就這樣

在內部鞏固同姓間的團結以對抗異姓

對外部則經常以一社或一種族聯合面對

團結力之強在本島蕃族中應屬第一

(三)、與他社蕃人的關係

內本鹿社敵視阿里港支廳轄內的Daiboan(ダイボアン)社

對這些蕃社敵視大多是起因於狩獵地被侵犯

至於達邦社

其距離雖遠

兩者相爭的機會並不多

但Daiboan地方

因土地近接而經常挾怨

故稱為不共戴天之敵

只要一出動就想馘首

調查其原由

原來支配向南流經內本鹿社中央的五空溪溪尾方面的頭

以前曾想擴張其獵地而選定該方向

為取得Daiboan社方面的獵地認可而與該社頭目及蕃丁

終於將此約定為共同獵場

邇來相互出獵而毫無異議

但有一次Aran及另五名蕃丁抵該獵地

遇見了Daiboan社的蕃丁而睡在同一狩獵小屋內時

Daiboan社蕃人突然槍殺了Aran及五名蕃丁並馘首後離

僅Aran的一個叫Toubutsu(トーブツ)的孩子免於死劫而

因此內本鹿社蕃人認為Daiboan社蕃人違反約定

而敢於如此兇暴之行為絕非單獨下手的當事人意思

並確認唆使者是霧台社蕃人

因而恨之入骨

邇來只要有機會就想將對方馘首

復仇之念須臾未忘

由於關係變得如此

眼前要回復至和親狀態並無希望

是以要利用如此仇敵關係的情況多告失敗以終

內本鹿社雖有如此的仇敵蕃社

但下三社蕃Tona社則與霧台社與Daiboan社往來不絕

他日倘遇到非常事件發生

在其利害相互共通的情況下

透過Tona社的勸誘

仍難保兩社出現一致態度的結果

因此此一操縱將來須充分注意

(四)、通事與蕃人的關係

(1)通事的勢力範圍

內本鹿社戶數有81

目前通事12名

這些通事的服務蕃人多則16戶、少則3戶

維持著供需關係

並取蕃婦生兒育女

除物品交換外

也從事耕作採薪材的工作

而其勢力僅止於服務的蕃人

(2)蕃人對通事的態度

蕃人究竟接受通事的意見到何種程度?

又通事以何種方法操縱蕃人以滿足自己的利慾心?

由來在內本鹿社中

區分為頭目、通事、蕃丁等三階級

亦即頭目是一社的土地所有者

通事如前所述是對服務蕃人擔任照顧角色

而蕃丁則是由頭目讓與土地的地主

故而通事為對服務蕃人提供一年內所需的食鹽、火材盒

而投入資本作準備

另外

對服務區域內蕃人的婚嫁喪葬及紛爭事件的調停等

提供一切的方便

因此蕃人自然信賴通事

而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通常會依通事的意思行事

特別是從來經他們之手進行可疑的火藥供給

使他們的位置僅次於頭目而成為支配蕃丁勢力的重要根

思量至此

通事究竟從何處取得又如何提供給蕃人?

又蕃人以如何的報酬作為交換?

遺憾的是兩者均秘而不宣以致無法得知真相

另通事一年內所投入資本的供給品

其代金的回收方法係由蕃人提供狩獵品的鹿茸、鹿鞭、

再經常運到蕃產物交換場所以收利益

據說利益多則稱豐年利益少則稱兇年

而倘為豐年

一位通事有時約有六百圓利益

兇年時則有時不過百圓

產生豐兇的區別

在於蕃人在鹿茸的發生季節時狩獵的多少而定

(3)蕃人對通事的意向

通事住在蕃社內時間既已久矣

如今已成蕃人必要的機關

像農作物獵貨品

經常交予通事之手

而蕃人在對償上僅止於取得必要的物品

通事藉此得到多少利益並非蕃人關心的所在

且幾乎置之度外

因此通事得以取得剩餘利益

此一結果在關於某事項上

會使通事與官廳的利害相通

此即有關爭鬥及出草的行為

這些行為僅會消費多量的火藥

因為怠於耕作及狩獵

自然見到蕃產品減少的結果

這最終會使通事不利

因此通事經常不希望出現如此行為而加以掣肘

藉由如上的關係

蕃人宛如自己接受一種感化而敢於行兇者少

雖處奧蕃社仍比較通事理而不見剽悍氣風

反倒處於勵精圖治其事業的狀態

加以因佔居地區廣闊

獵獲物豐富且耕作地不虞匱乏

因此有輾轉遷移住居之風

這也是為何會有一戶乃至二、三戶散居各處而形成部落

另外家具不多

相對於生活頗為簡單

糧食則有餘裕

足供支應一、二年

通事與蕃人除了上述的關係外

亦通婚嫁

因此產生親族關係的情形日漸增多

而且通事在知識程度上高人一等

所以其地位如同監護人而加以操縱利用

蕃人幾乎已成囊中之物

而蕃人倘也對此依賴信服

而使日用品的供需關係持續

則蕃人對通事的意向應該不會變化而成為不可輕視的蕃

三、蕃人如何得以補充槍械彈藥

蕃人既然以槍械從事狩獵

當然不僅每日多少都需要消費火藥之類

且婚姻、葬祭的儀式、信號及因迷信的消災解厄方法上

其消耗的火藥絕對不會少

而這些火藥一般認為全部是經由通事之手輸入

惟其路徑仍未能確認

但一如明治42年中阿里港支廳轄內舊寮所檢舉的硝石非

推斷這是想運入六龜里支廳轄內的施武郡蕃地的東西

而通事並不直接移入火藥

而是移入做為原料的硝石

再擔任蕃人製作火藥的教師及技術者

雖然有此嫌疑

但因為並無有關硝石的取締規則

取締上頗為困難

又如雷管

目前所使用的大多非既成品

而是由蕃人自行製作

觀其製品

是由最簡單的方法做成

且效果比較拙劣

亦即將錫板切成櫻花形

敲打中央在其凹入的地方

取出一片使用於兒童玩具短槍的爆藥後貼附

以此代替雷管

依此視之

則目前蕃人間的彈藥類補充

係利用火藥法規上不能取締的物品

以補充其不足

四、蕃產物交換的實況

內本鹿社的蕃產物

先在蕃人和通事之間進行交換

然後通事將之運到六龜里

而於交換所在其所有主及通事之間進行交換或買賣

其種類、數量、金額已依報告事例而有統計

茲不再贅述

(待續)

(2022.10.6一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