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小史(七)近代登山時代-昭和四年

昭和四年

昭和3年底至4年初的登山業績

以12月28日起至1月6日的10天中從霧社方面縱走合歡山東峰、北合歡山、畢祿山3370米以及從畢祿鞍部經魯翁溪下立霧溪為最

此為當時擔任山林課長且為台灣山岳會代表人的杉本良氏的斡旋下所進行的山林調查隊與台灣山岳會的合同登山

其中的畢祿山以前在太魯閣討伐時應該被攀登過

但因為沒有明確的紀錄

所以昭和4年的一行變成是首登

一行包括小林勇夫、藤井隆、狩集、奧(以上為山林課員)、平澤、鹿野諸氏及筆者(以上台灣山岳會員)與警官及蕃人的搜索隊

(譯註:平澤指平澤龜一郎,著有『台灣的山與我』,亦留下多篇山行紀錄。他戰後暫代台灣山岳會理事主席,開會決議將相關業務委任台籍會員,並轉交一隻冰斧及兩條登山繩,作為傳承象徵。其生平、山行紀錄詳『竹子湖、冰斧與登山繩的帝國光影–平澤龜一郎』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8802778)

此行把原本以中央山脈為界並因東西兩蕃人處於敵視關係而無法橫斷的問題

在總督府動員州廳當局在登山中禁止兩邊的蕃人打獵

且在山脈上盡可能不讓兩邊蕃人會面下進行人夫交換的原則下做準備

如此的管理方式是內地登山做夢都沒有經驗過的大費周章探險性質

這在台灣上是打破登山技術上沒有任何困難的山行卻往往因為人為關係而導致不可能或變得非常困難的實例

(本誌第24年1號(昭和4年11月)第138頁會員通信、台灣山岳第4號第82頁消息及通信、台灣山岳第7號(昭和8年11月)第161頁–羚羊人『合歡諸峰與畢祿山』)

正月的登山中

在中級山方面

水社大山被台灣山岳會的青木繁、齋藤三男、古平勝三等三氏所攀登

而同是該會的大橋捨三郎氏則攀登李棟山(1960米)而獲得趣味登山的首登

又從年底到正月中

有觀光局(ツーリスト ビューロー)主辦的阿里山行、鵝鑾鼻行、太魯閣峽行

此雖非登山

但卻是以大眾為目標的首次健行嘗試

另外從年底到正月

台南州警務部長一行及新聞記者團利用阿里山口新高登山道路

進行蕃地訪問、新道路視察的新高山登山

向一般大眾廣為介紹了新高山的新世界

這個所謂阿里山口的新道路是在大正15年11月速成的道路大修繕

不上下兒玉山而通過北側山腹

在石山一帶也同樣修繕成容易通過北側

新高西峰附近也有做修築

新高下、塔塔加的兩駐在所已經在去年底大體落成

台中州側亦新開設新高、南、巴那伊克、躑躅山等駐在所

2月之後

生駒台中州知事、赤崛警務部長等一行首度到這裡巡視並登上新高山

回程踏查了俗稱『中線』(譯註:中之線警備道路)的郡大溪方面

2月之後的登山

首先由台北高校山岳部的活動開始

亦即3月底中出動了北大武山登山隊與能高越為中心的登山隊

河南教授、鹿野氏等的隊伍攀登了北大武山

這是學校團體登山的嚆矢

以能高越為中心的隊伍

從3月18日至月底的期間中

在齋藤教授、船曳教官的帶領下

若干名學生縱走往返能高山、能高山南峰、白能山(能高山南峰、白時山之間的一峰,當時的暫稱)、白石山

也攀登了能高山北峰、奇萊南峰

船曳氏更是單獨帶著剽悍的蕃人強行往返登頂奇萊主峰

在山頂附近使用了繩索

以能高越為中心的此一旺盛的團體登山是為最初

進入6月

山林課的伊藤太右衛門氏一行

在攀登新高主峰、東峰後

踏查了楠梓仙溪後抵達ビュマ社

楠梓仙溪在幾年前已被專賣局的『樟樹每木調查隊』踏查過

昭和4年的夏季

去年因為郡大蕃的脫逃而封鎖的新高山也允許了從阿里山口的往返登山

所以台灣山岳會等其他多數團體進行了團體登山

然而新路線的登山則在其他地區被開拓

從7月中旬起

台北高校山岳部的齋藤齋、船曳、鹿野氏等一行8名

首開學校登山團體先河地從次高山縱走大雪山、小雪山

此山旅的最後雖碰到強降雨

但在領隊適當的處置下得以平安無事

又台北一中山岳部的新沼佐助氏等一行

7月底進入太魯閣

從拖博闊攀登奇萊北峰後下合歡山方面

在登頂合歡三峰後

經合歡瀧出德魯固後抵霧社

此行以業餘登山團體的最初縱走

以及看到以前被誤認為東洋第一大瀑布的真實合歡瀧上

是值得流傳後世的紀錄性登山

(台灣山岳第5號(昭和5年9月)第70頁–台北一中登山隊員『由太魯閣翻越奇萊北峰、合歡諸峰』)

(譯註:由太魯閣翻越奇萊北峰、合歡諸峰』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8790734)

此外

吉井隆成氏的調查隊7月11日從卑亞南鞍部出發

第一次完全縱走南湖大山、拔都諾府山(バトッノフ)、給里洛山(ゲリロー)(2490.2米)

メキーホル(2220米)、ムカナン(2136米)、三星山三峰(2351.4米)、(メバヤン)、(ヤップラサイ)、(タイヤフ)、(プラッサイ)等長而大的三星山支棱

而在16日抵達銅山駐在所

他在(ヤップラサイ)附近海拔約2千米的地點

發現有約25町步面積而地圖上未記載的一個山湖

乃曲蕃人的名稱命名為『テニワンの池』(翠峰湖)

吉井氏在此登山之後

接著從卑亞南鞍部(譯註:應是卑亞南社)攀登桃山後抵卑亞南鞍部

(台灣山岳第5號第122頁–吉井隆成『由南湖大山經加羅山、三星山抵銅山』、同124頁–吉井隆成『攀登桃山』)

(譯註:吉井隆成『由南湖大山經加羅山、三星山抵銅山』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9233333)

吉井隆成『攀登桃山』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7182608)

另鹿野忠雄氏從3月至8月止巡禮台灣各地

除了專業的動物學研究外

亦取得了蕃人調查、登山等諸多的收穫

該氏的足跡及於北大武山、台東海岸山脈、內本鹿越、拉庫斯(ラックス)蕃地、次高山群(如前述)、芃芃山越嶺道路等

昭和4年的登山除了上述之外

只有12月上旬筆者的山行與中旬吉井隆成氏的北大武山登山紀錄

筆者的山行是從阿里山攀登新高山

回程從水山經ボホーユ溪

並趁著口渴下楠梓仙溪後抵達高雄州Tebudegai(テブデガイ)駐在所

其後探查內本鹿越Sakusku道路的馬里山(バリサン)部分製腦地

雖然只是口渴

但徒涉了楠梓仙溪數十次

並攀爬了一、二個非常險惡的惡場

又此溪是鄒族與未歸順蕃玉穗社等布農族施武郡蕃的折衝之地

是除了公務之外不准入山的地方

筆者幸運因公而得以與專賣局若月謙、台灣製腦會社員日野義雄氏同行而完成下溪

(台灣山岳彙報第2年(昭和5年)第4頁、本誌第25年1號(昭和5年4月)第174頁)

昭和4年度以台北為中心的小登山方面

有從烏來攀登高腰山方面及大桶山、塗潭山與獅仔頭山的稜線、由竹子山北角下降到磺溪、由二占山攀登觀音山、小觀音山南面的石溪、春花時的菜公坑山、面天山露營與面天裏側的溪流、從阿玉溪攀登Kourekikattan(コーレキカッタン)(譯註:西阿玉山)、由大豹溪攀登北插天山、由李茂岸走北插天山越嶺網角板山方面、逐鹿山、從內洞溪攀登Kourekikattan、從阿玉山、路門山或高腰山溯北方的溪流、由桶後溪走宜蘭越嶺、坪林越嶺、樹林口健行、北投不動港附近、鳥尖及北投丘陵攀岩、鶯歌石、鳳髻尖岩稜西方的獨立峰南稜及東側的相互結繩、從角板山烏來攀登南插天山等新紀錄

(譯註:參照木田文治『由內洞溪往波露山』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9723350)

台中附近方面

則探查了東勢的頭嵙山

又台灣山岳會台中支部的設立活動進行了八卦山脈橫斷

要言之

台北以地利、人和而在小登山上有壓倒性的頻繁

特別是從本年起在一般大眾及有志之士之間極有人氣的菜公坑山與桶後溪變成了登山家涉足的領域、像皇帝殿山與鳳髻尖般的岩場數度被詳細研究、從各方面深深探究以東京來說像是秩父級的插天山脈等事值得相當的注意

而台北附近的山已在本年3月先行彙總後作了發表

(台灣山岳第4號第3頁–沼井鐵太郎『台北附近的山』)

(譯註:『台北附近的山』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7959487) 

最後附帶一提

本年的知本越橫斷道路(1667米?)全部開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