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小史(十三)近代登山時代-昭和十年

昭和十年

去年年底到本年年初的季節中

和高山因緣最深的台中州對登山大眾完全封閉蕃地(山)

其他州也發生蕃人使役上的人為不便

很遺憾讓人懷疑當局先前倡導的蕃地開發大義

不過以台灣山岳會員為主的正月登山

雖然有此暫時性的時勢逆行

依然顯示出旺盛的氣勢

首先在南湖大山攀登方面

因為去年11月中竣工的台灣山岳會山屋的開放

由筆者擔任領隊

以14名的多人數進行攀登

登山是一般的路線

但始終都為雨與雪所惱

隊員中有高山地形研究的學徒佐佐保雄氏及本山中首度的冬季女性登山家小原美知子小姐的參與

可稱為高嶺深谷健行路線代表的合歡越

由台灣山岳會出動了二班

另外帝國最南的高峻大武山連嶺有兩個縱走隊

一是北大武山、霧頭山(2821.1米、蕃稱バラトダン)的首度縱走

台灣山岳會的千千岩助太郎、田口與四郎、新井良三郎、齋藤三男等四氏由北大武山向北前進

後二氏因為有事而從兩山間最低鞍部下舊古茶(コチャボガン)

前二位則完成縱走而締造了文化史的新紀錄

又井下為三氏等3名率同警察3名、蕃人30名的大部隊

由從來無文化人紀錄的舊古樓社(クナナウ)攀登往南大武山的道路

並完成南大武山、北大武山的縱走

此外向陽會山岳部進行了已經有一、二次攀登的從陶賽攀登南湖大山

又以特別關係而取得台中州入蕃許可的隊伍中

有新高山數隊、次高山、合歡越數隊

再加上大霸尖山、次高山縱走及低山的桶後溪越嶺

相較去年

登山界絕沒有退步的跡象

(台灣山岳彙報第7年(昭和10年)6-7頁、台灣山岳第9號(昭和12年2月)79頁–千千岩助太郎、田口與四郎『北大武山、霧頭山縱走』)

(譯註:『北大武山 、霧頭山 縱走』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359414756

剛剛所述的最後情勢

進入2月之後暫時有或保證之感

亦即在花蓮港的臺灣日日新報社員渡邊氏執行了幾年前走合歡越時的槇有恒氏的建議

2月11日在台灣高山上將最初的滑雪痕跡印在合歡山高原上

當時的氣溫據說零下5度

積雪5尺

氣壓454毫米

(參照台灣山岳彙報第7年17頁–渡邊よしたか『台灣最初的滑雪痕跡紀錄』、同18頁–沼井生『合歡山滑雪一家言』)

然而綜觀昭和10年

與去年相較

仍難掩其紀錄性稍稍沈滯的現象

但這並不是指登山數量的問題

實際上一般的入番者及登山者仍有增加傾向

登山的一般化

從7月在臺灣日日新報社主辦下召開女性登山家座談會中可以充分推察

夏季登山中仍屬於尚未大眾化的地區

只有關山越、奇萊主山連峰等

從秋天到冬天

也僅有京大出身的平吉功氏的合歡越與由陶賽攀登中央尖山、南湖大山以及筆者的台灣山岳餞別行、包含能高山試登的阿里山、能高越的紀錄

(台灣山岳彙報第7年(昭和10年)44及46頁、同第8年昭和11年3及14頁、台灣山岳第10號(昭和14年3月)12頁–千千岩助太郎『行往奇萊主山連峰』、國立公園第10卷第5號(昭和13年11月)–沼井鐵太郎『由阿里山行往能高越』)

總而言之是高山紀錄寂寥的一年

(譯註:『行往奇萊主山連峰』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5971753

順帶一提

本年11月雖非公開的儀式

陸地測量部發表了次高山、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合歡山等的海拔訂正

以都市為中心的昭和10年小登山

量方面固不待言

在紀錄性上也沒有高山地區的停滯

亦即以台北為中心的方面

鳳髻尖西側、中嶺越等重新被登山借所知悉

由阿玉溪側往路門山、由大嶺峠往五指山等不同的走法亦被執行

竹子山東南的溪流亦再度被嘗試

蜞哩岸岩場、石筍尖山東稜等亦有攀岩山行

其他已知的群山方面則無法一一陳述

台中方面

秋天除了合歡越、新高山等高山行外

同時亦有八仙山、霧社方面、松柏坑、出雲山、水井子等小登山計畫

為詳細的執行內容並未獲報告

相對於此

在山行上積極的是以木田文治為領隊的宜蘭及台南

宜蘭方面有新開路登頂或試登虎頭山、大礁溪山、由湖底嶺往四堵山、烘爐地山南稜

台南方面則登行了大崗山、壽山、新化水源地、由關廟往台南高雄州方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