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曾之宿

從新綠到初夏之間

四處的群山都變美了

長時間為雪所掩埋的溪河如今完全冰融

流著碧藍而透明的溪水

一般世人所知的木曾谷以秋色最是絕景

但我寧願推薦新綠的時分

因為這裡是以前就非常熟悉的土地

回憶也特別深

以前在新橋演舞場

「前進座」曾演出子母沢寬氏的作品「木曾路之鴉」

內容雖是大眾的走唱人生

但序幕的奈良井的住宿舞台布面

引起我不少的興趣

那荒涼古驛的飯盛女(注一)及按摩師站著話家常

越過鞍部後的「藪原宿」的傳言等等

總覺得催人旅情

不過舞台背景很糟

全無木曾谷的感覺

接下來的「鳥居峠」布幕

也太過於演劇

背景雖畫有連綿的日本阿爾卑斯山

大概把「木曾駒」和「御岳」畫在一起了

且讓我回顧一下這緣分最深的奈良井之宿吧

(注一)飯盛女(meshimorionna)係江戶時代在住宿旅館為旅人添飯兼賣春的女子

奈良井是中仙道木曾路中唯一的宿場

離鳥居峠約一里

以前在木曾路熱鬧的年代

夏天以御岳集會及修行者最多

秋天則有參拜善光寺 的信眾

非常繁榮

我第一次去是在明治四十(1907)年的夏天

當時長期停留此地的印象如今完全淡薄

 令人驚訝時代變遷的劇烈

山國特色的石板屋頂變少

薄鐵板或亞鉛板變多了

在宿場約正中央處有一個奧深的房子

就是越後屋旅舍

上上代的嘉平老翁一臉福氣相的笑談著

以前都是無錢旅行

文人墨客來往眾多

偶而也有大坂的文人西村天囚、畫家山內愚僊兩位大師借宿

受到殷切的款待

因為這個緣分

聽說之後就變成了好朋友

現在內裏中央二樓的座位床板

有掛著天囚老師「金陵懷古」的詩文

另外橫額是愚僊老師所畫的支那素描淡彩

有天囚題字「三塊石山 圖」

應該是共同合作贈為紀念之用

其它也掛有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老師的水墨畫

我常常橫躺在座位上沈浸在懷古的氣氛

有時冷不防以為下雨了

原來是奈良井川的瀨音

門戶的空隙中射入五月的日光

 讓睡懶覺的我慌張的起身

現在常被土地鳴動的火車經過聲所驚擾

以前是可以酣眠做著木曾路的春夢

日本名所紀行第一卷中

也詳細寫有備受親切照料的內容

老爺把這本書當成驕傲拿給客人看

最小的婆婆也在八十幾歲過世

是令人難忘的人

為我手織的布「輕杉雪跨」

我相當喜歡且愛用

但想到不知何時弄丟了它就感到相當遺憾

旅行時偶然遇見的小杉未醒氏及前田青邨氏

真令人懷念

這實在是與藝術家有緣的住宿地

我喜歡的那位有長瘤的按摩師也過世了

總是在爐邊吵吵鬧鬧的村人也變了

入秋之後

最令人垂涎的是斑點鶇(tsugumi)的燒烤

第一個長夜中

吃著堅硬栗果也是一大樂事

想來令人珍惜的是舊節日時吃著包著朴葉的麻糬

那純樸的味道無法忘懷

然後是山上的土當歸(udo)、山厥讓食膳更加豐富

有時就帶著「腰弁」(譯註:用腰帶著的便當)

去鞍部的舊道遊玩

樹叢裡的黃鶯殷切的鳴唱

 也有梧桐花的甘香

金黃色的棣堂花、卯之花

令人愛憐地開在這靜靜荒寥的舊道上

隔著奈良井川的河谷

木曾駒的山峰還留著殘雪

萌芽的群山宛如火燒般地美麗

但可厭的是常被火車的黑煙燻染

令人遺憾

就這樣一個人邊碎碎念邊下山

最近和寫「隨行雲俱往」的作者C氏在一起

C因為生病靜養的關係

長期滯留也做研究

常常以長泉寺的住持為中心舉辦大弓會

但大家的技術都不怎麼樣

也因為不怎厲害

所以會後就一定會有醃製物及大口喝著粗茶

盡情地無所不談

那個以靜靜的語調說話的C

如今不知人在何處?是否健在?

越後屋的長男敏男先生記憶中很年輕

不知何時已變成四、五個孩子的父親繼承著家業

但這家業不是旅館而是家傳草方的賣藥

現在專門到各地方做著生意

一年中一定有兩次到京都

而且常來拜訪我

這是花落、青葉若葉繁飾著街道路樹的新綠時分

我們的第三代(就我所知的範圍)嘉平君

應該身穿三十五年型的西裝服

手提皮包

從木曾谷往京都去拜訪客戶吧

譯自日本山岳名著全集11

山旅の素描

茨木猪之吉(1888-1944)「木曾の宿」

發佈日期:
分類: 日本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