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代大霸尖山登山口及營地資料

日本時代大霸尖山登山口、大霸西北稜及營地紀錄

(以下譯文中,日人以蕃稱呼原住民,顯示出日人道德精神之低落,譯文尊重當時之時空背景,未作修改,絕無歧視之意)

壹.1927.8月 中曾根武多『大霸尖山首攀紀錄』

(三)蕃山行-Arentameheibon

隔天八月二日

此處檜山是位於竹東郡蕃地中最深奧的駐在所

與大湖郡的奧地結城駐在所是稜線上背對背的位置

就在讓蕃人分擔行李及作相關準備並要拍攝紀念照時

沼井氏趕到了拍攝地點

該氏徹夜搭台車到上坪

昨天也是決心夜行到檜山

但因疲勞甚巨而在田村台住宿一晚以養英氣

然後今早精神飽滿地加入一行

就這樣一行人浩蕩四十餘名組成隊伍出發

為能統御蕃人

特別由薩克亞金駐在所的綿引警部補及中村巡查隨行

現在剛好是小米收割期

因此也無法專找強悍的蕃人

所以有六、七十歲的老人及十五、六歲的人

其中也參雜了兩位十七、八歲的少女

是可愛純真的姑娘

而且總是讓話題熱鬧不斷

這曾是以前頑抗官方最後四社全部避難薩克亞金方面的霞喀羅避難蕃人

但可能無法抵抗文化之風

一位少女帶著口琴

休息時或步行時都不忘吹奏

曲調簡單但正如進軍喇叭般勇猛而令人懷念

途中中村兄介紹一位執霞喀羅蕃牛耳的老人

名叫Maraitakkun(マライタックン)

但如今已失去當年的意氣風發而顯得非常從順

行進主道約二十分後終於左轉進入山中

一面沈浸在木香及清新的空氣中

約三十分鐘後穿出抵達稜線

此處蕃語稱Nekkoi(ネッコイ)

是一片矮小的草地

眺望之下

前面是八、九千尺級的群山重疊

左方目標的大霸尖山 之巔

可以窺見稍稍冒出二、三尺高

右邊次高宛如駱駝之背的山形也大致可以想像

進入山之後開始得以眺望的大觀

讓大家經常按著地圖看得出神

蕃人們果然也對泰雅發祥地靈峰大霸尖山 一直連呼Pa-pakku(パーパック)

更加刺激一行人的雄心壯志

從此處朝著腳下的溪一逕地陡下約三十分

溪畔有一個快要枯朽的蕃人狩獵小屋

在細溪旁短暫休息後

徒涉後攀抵密林的陡坡上一看

又是草地的稜線

就這樣上下數回

其中甚至有四、五十度的陡坡

陡坡及茅草隨著接近溪而愈顯陡而長

快滑倒時就抓住茅草支撐

這時手比腳還要認真

不過這茅草中隱藏著鬼薊及一般稱為『生蕃也哭泣』(咬人貓)的毒草

一碰觸這毒草會感覺非常疼痛

因此精神的緊繃非比尋常

即將滑倒時手被薊刺到的悲喜劇此起彼落

我在陡坡時終於被這生番也哭泣襲擊了

眼見手腕一直腫大

給後面來的生蕃看

他說用鼻涕抹一抹就好

想說擤鼻有點奇怪

就用嘴巴舔一下

結果殘留的毒移到嘴唇讓人痛的叫出來

於是生蕃也苦笑著點火材幫我燒一下

馬達拉溪的赤錆色流水以及快要崩落的斷崖

讓身處山中的氣氛不時飄來

斷斷續續聽到的少女口琴聲也嘎然而止

他們看來也全神貫注地認真起來

要抵達看起來就在眼前的稜線卻必須下到深深的溪谷

整體而言

本島的溪河不論大小

都帶著深刻味道而為急轉直下的陡坡所挾

這從地質及氣候上是無可奈何的事

也如實顯示出一年比一年更深入切割的水成岩質的特徵

再加上雨量多

這種感覺更加深刻

在有巨大松樹的一帶是宛如及胸的陡坡

同行的相原君跌落二、三十尺

讓一行人膽顫心寒

內地的登山界也漸漸一逕地朝滋味深刻的路途前進

脫離征服山頂的層次

朝雪地登山、攀岩以及更進一步的溯溪前進

相較之下

本島的登山界實在令人有寂寞之感

但也可想像未來將會到達這樣的領域

這時本島的溪流將到處開展著內地無法跟隨的神秘之境

說山很深也不過是未達八千尺的稜線上下

但湛藍般的清冽溪流洗滌著極其濃綠的山裾飛濺的姿態

令人思及清淨無垢的境地

橫渡溪水或沿溪行五、六次時

這樣的感覺越發深刻

下午三點左右

抵達第一露營地Arentameheibon(アレンタメヘーボン)

此處位在稜線的中腹

距溪底上爬五、六町

有徒具形式的蕃人狩獵小屋五、六間散在

從側面看都呈現ㄙ字的形狀

為我們八人提供的小屋則稍微大一點

但正面長度僅有一間半

深長不過五尺多

是僅能防範雨直下而來的結構

三十餘名蕃人一抵達的同時就開始作業

爬樹的人像猿猴般爬到距樹梢二、三尺的地方

亮起番刀砍斷樹枝

剝開汗牛充棟的大檜木皮作為蓋屋頂之用

其手腳的快速俐落令人驚嘆不已

僅僅三十分鐘的時間

我們的小屋就堆疊了五、六寸的常綠細葉

綺麗的大自然床褥就此完成

帶來的天幕搭在小屋下充作行李小屋

住宿的整備於焉完成

在中村巡查指揮下盛滿的晚餐也分配給各人

海拔八千尺

幸運如預期的天候

感覺不怎麼冷地八人都朝東睡地一躺上床

瑩澈般的上弦月掛在樹木之間

盈窗之月是風流之一而可充作飽滿詩囊的好材料

但這小屋既無窗也無戶

真是名符其實的四野全開

月亮也可完全窺看

(四)抵達大霸尖山 野營地

八月三日

在我們高喊快哉首攀的背後

有著各式各樣的費心及準備

其中隨行的綿引警部補和中村巡查

其獻身般的照顧令人力氣備增

特別是中村巡查隨心所欲地叫喚三十一名蕃人及二名警丁

從炊事到行李所有事物都一手包辦

第一野營的三日早晨

早餐真的很早地在清晨一點就煮好並喧嚷地叫大家起床

因為太早了就拜託說再休息一下

而同樣在太陽出來時出發

早上六點整隊成長蛇陣列自第一野營地出發

道路立刻陡下行進Karei(カレー)溪右岸

途中和前日一樣氣喘吁吁地上下三、四個稜線

時而橫切茅草原

時而呼吸落葉鋪滿的密林中白晝如暗的靜寂氣息

就這樣從Karei溪將盡的地方一逕地攀上如馬背的地方後抵達稜線

到達稜線的距離僅一里多

但卻花了兩個多小時

越過一個山丘後是暫休的陡坡

回頭一望

遙遠的右方連名字都令人懷念的鹿場大山

隨著每個步伐而現出高而深的身影

一行人只是毫無理由地被開展的山岳之美所誘而前進

終於上抵此處

海拔九千餘尺而四周的眺望全然一變

攀抵上來時是八點十五分

西北方鹿場大山唯我獨尊地山態悠悠堂堂擺開群裾

遙遠北方的地平線上

觀音、大屯、七星的山景模糊飛舞中空般地浮現出來

而眼前的李棟山 、基那吉山 像衛士般鮮明地隨侍在側

從結城通往大湖的蕃界道路像腰帶般散見於中腹

一切簡直就像一幅畫

(完)

貮. 1930.12中崎大三郎與浦上郡太郎『冬季大霸尖山攀登記』

第三日、結城-露營地

十二月三十日

終於要和山下完全斷絕聯絡地闖入深山

準備充分就緒

糧食也考慮萬一的遇難及天候的急變而準備一週份

這些行李分成五等份

蕃人用網袋(タウカン)、我們用背包揹

掛在各自腰間鈴鐺聲的喧鬧下

早上八點離開結城駐在所

勇敢地朝大霸尖山 的險峰出發

幸運地天空萬里無雲

陽光溫煦宛如春天

從結城與檜山間的鞍部跨過一根大倒木的獨木橋

沿著森林前進稜線約二、三十分鐘

出了茅草野原

展望雖開

但八、九千尺以上的群山為雲所覆而無法看見

下行此一茅草原三十分鐘後抵一溪川

此附近是白晝猶暗的老樹密林

登行此一密林後抵茅草原

再下行進入森林

最初下行的陡坡簡直是可以命名『及胸坡』的陡坡

傾斜約六十度

滑落就不得了了

奮力用冰爪勾住茅草一面下降

實在很累人

下溪必定在水邊附近有一狩獵小屋(Ta-takku)

這是蕃人等來狩獵時為休息之用所建造的房子

以露營地來說是絕佳的場所

下攀六、七次後

抵達馬達拉溪主流

徒涉後

渡過宛如架在支流的橫倒大木

稍稍登爬

抵達先年生駒氏一行的露營地Arentameheibon(アレンタメヘーボン)

(註:依井上氏及高尾氏的說法,Arentameheibon以語言來說並非地名,正確應該是Mahebo(マヘボ))

因為才下午兩點

就勸服想在此露營的蕃人們走到可以到的地方地出發了

穿出森林抵達茅草原

之後是一口氣四千尺的攀登

而且因為是進入濃霧地帶

衣服濕了

眼鏡也起了霧

溪流附近

散生著俗稱『蕃人也哭泣』的毒草

(譯註:咬人貓)

因為要提防不被它刺到

所以腳底不敢踩地常常跌倒

真是麻煩的植物

就這樣又再進入森林地帶

攀登後抵茅草原

已經完全穿越濃霧地帶而變成真正的雲上之人

從此附近起

常留有殘雪

讓人突然覺得冷

在攀登一小時後

抵達稱為伊澤山 的一萬一千二十八尺山峰北方的肩部

(註:伊澤山 的名稱聽說是取自原宜蘭分遣隊的部隊指揮官伊澤氏的姓)

眼界一時開闊

隔著溪谷

大霸尖山 突然在我們面前現出其奇異之姿

(完)

參.1931.7井上一男『首度縱走聖稜線紀錄』

5.10抵檜山,朝酉(正西),7600尺,華氏63度。在千葉氏宅接受照顧。寫明信片9張寄出。夜寒,亥(北西北)方看見新竹市燈火。 

第三天(7.12)

4.30起床,5.30出發,像十月時分般寒冷。 5.48見『由田村台至此四里』的路標,沿左蕃路上爬。 6.05出Bagagowan(バガゴワン)平原接近左邊的山叫檜山(バボー ハジュン),聽到伊澤山 叫Bankenzyan(バンケジャン)。休息10分鐘。6.30下坡途中,看見突角前方森林與平原界線的北田氏說,把那條線當成登山路才有道理。 6.42抵Bagagowan狩獵小屋(タッタク バガゴワン)。6.45渡溪。 6.52大檜木之處。 7.00起休息5分鐘。 

7.28抵Bagagowan(バガゴワン)平原。看到越橘(コケモモ),北田氏說,此花在世界上七八千尺級以上的地方才看得到,口渴時吃有用。午餐一定要在12點吃的話,就不太能休息,因此特地坐下來望著結城方向。7.45出發。

8.05有水流。狩獵小屋燒毀僅剩骨架。這是Niyakanbikku狀況(ニヤカンビック)(取自狗啃豬的意思)。在森林之中。 

8.10抵矮小草地(ネッコイ)。伊澤山 叫Rugyahu karei(ルギヤフ カレー),其右的山峰聽到是叫加利山(バボー ボータラマン),薊叫Yohao(ヨハオ)。8.20在松樹下。對面的崩壁叫Kaoppu(カオップ)。8.37下行松林陡坡,經過Meshibo溪(ガオン メシボ),從渡涉的地方起算10間的上方,有兩根圓流木,再入森林,有Meshibo狩獵小屋(タッタク メシボ)。

8.45穿出森林,變成矮小草地。蕃人第一次用餐。提議北田氏也用餐但被拒,抓到之前的話柄。8.55出發。 

9.06攀渡Sowao溪(ガオン ソワオ)宛如瀑布般流路中甚為危險的地方,被咬人貓(イラクサ)咬到,溪中有倒木。9.15穿出森林在有點變成斷崖的草原上休息。右側看見頗為雅緻的赤楊大樹。向東行進險路。

9.35抵Karei溪(ガオン カレー)。在適合的場所吃飯。 

10.00出發,稍稍上往右岸,在匯流點向右橫渡,森林中向南行。10.10從圓木橋行往東南的森林中斜坡。

10.27抵Maheibon(マヘーボン)(經過小屋、經過水流之處),春天山行時往返都在此用餐,蕃人開始煮炊,25分鐘煮好小米飯。 

11.10出發,在森林中上爬十五分,在稍稍平坦處有水流。11.33有水流,往左行。

11.41抵矮小草地,右是險崖,覺得越來越苦,三人速度很快,蕃人也相當虛弱,北田氏終於超越我先行。12.35途中在平坦處吃東西,北田氏說由Maheibon上爬了二千尺。 

1.00出發,五分鐘後有高山杜鵑的地方,又五分鐘後變草叢,咬人貓很繁茂。1.23在鐵杉林中休息。

1.40穿出鐵杉林,攀上箭竹地斜坡,途中休息十五分,北田氏與渋木氏覺得應該走右邊稜線而分開行動,宇佐見氏和我頗為疲困,蕃人沿著等高線朝小屋行進。 

3.00抵達可見大霸尖山 之處,3.20下往小屋,迷路,雨稍降。3.55終於抵達小屋。渋木和宇佐見兩氏負責炊事,味增湯因紫菜吸汁而告失敗,菜色有鰛魚乾(桜干)、福神醃物(福神漬)、鮭魚罐頭(サケ缶)。北田氏用調理器具煮咖啡,對沒有飯盒嚇了一跳。飯是芋頭粥。之後Utao來小屋,知道渋木氏要從台中下山,就說會請台中方面致電,驚訝其情誼之深,7.00就寢。10點、凌晨1點、3點睡醒,腰冷。

第四天(7.13)

4.30起床。6.09小屋出發。6.20抵稜線,很苦,西北方可低見鳥嘴山 、鵝公髻山 、白蘭部落(Basukowaran)、五指山 ,北方可見觀音山 。

7.10抵伊澤山 上。大霸尖山 在東南,次高山在南,白姑大山 在未(南西南)方向,鹿場大山在西,小觀音山 在丑(北北東)的方向,大屯山在巳(南東南)方,由此起,暫時箭竹很舒坦,這是春季山行時首先看到雪的地方,箭竹延續至東北,也有水塘。

(完)

肆.1932.7佐佐木舜一『大霸尖山次高山連峰縱走』

IMG_1279.PNG - 山行七年

從檜山到伊澤山 下露營地

七月十七日

早上五點起床

洗臉 

水宛如沁入牙齒般冷冽

氣溫降到華氏六十五度

藩人零零落落地從佐藤來

立刻用完早餐

作出發的準備

六點半時準備幾乎就緒

恰巧碰到擔任大湖警官、剛引導陸測人員從大霸尖山 下來的人

用地圖及圖面聽取行路的狀況

蕃人也一起參加並熱烈談起各種事情

又為蕃人的行李分配頗為拖延

福山君及仁木巡查從此處加入

一行集合準備就緒

早上七點半離開懷念的檜山

勇敢地出發

森林中

朝大湖郡的警備線前進

路旁很多紅檜的巨木

沈浸在宛如森林的感覺 

「狹瓣八仙花」(キダチコガク)的花很多

增添林間的風情

草褥中

披蓋著「小麥門冬」(ヒメヤブラン)的白花

「纖花根節蘭」(ホソバナエビネ)隨風飄著馥郁的香氣

非常清新

行進坦坦道路不到十町之中

左側有「大霸尖山 登山口」的小木標

以新竹州名山的大霸尖山 而言 

實在過於寒酸

更何況這個處理有點太原始

至少在入口應該做得感覺更好一點才對

從這裡取左

邊喘氣邊爬上雜木林茂密的林間

路漸險峻

崎嶇的小徑未起任何苦惱

離開檜山一小時後

切出森林抵達稜線

從這裡起左右都是高原

眼下隔著馬達拉(マダラ)溪

高山峻嶺在雲間聳立壓迫左右

此處是高山草原

因為聽說看得到小霸尖山 而引起一陣騷動

展望無敵

山下的酷夏

在這裡已是秋天

高嶺之花點綴散生

令人油然心生優雅的氣氛

風撫面而太陽高高

正前方挺肩的山是伊澤山

左邊的草山

亦即與無名山 之間呈現異樣之姿而將岩角向右擺動聳立的

就是小霸尖山

大霸尖山 隱匿在這無名山 之後看不到

次高山也在遙遠的右方南北雙峰並排聳立著

中腹以下為伊澤山 的針葉樹林所掩而看不到

但右肩全部是斷崖 

積石累累

所謂Babow  Hagai(バボー ハガイ:雪山)的蕃名

聽說就是這樣因此得名

在次高山之右聳立著巍巍相連的山脈

聽說就是大雪山 的連峰

由此處看

新高山、雲峰肩肩相摩

大山岳彷彿鬱然相競相爭

也各自悠然蟠居

拖曳著廣大山麓不相逼迫

實在不失天下的偉觀

此等山脈多開展著針葉樹的樹海

由遠處望

更能看出美麗之林

這也是為何會生出馬達拉(マダラ)的蕃語

並將溪稱為馬達拉溪

也就不足為奇了

直下草原

路上「一枝黃花」(アキノキリンサウ)、「玉山一葉蘭」(ニヒタカヒトツバラン)、「玉山金絲桃」(ランダイオトギリ)等混生在「芒草」(タカネススキ) 之間

非常優雅

急轉直下三十分鐘

抵達馬達拉溪的上游Bukawan(ブカワン)溪的溪畔

水清澈而冷冽

宛如懸掛奔湍水晶般

沿著岩間行走

此地有蕃人的狩獵小屋

蕃人還沒吃早餐

因此說要煮早餐請等等他們

想說行李要是遲到也很麻煩

所以就一起等待

暫時下腰休息

焦慮的等待

卻很難起身

十一點才終於出發 

又是攀爬闊葉樹的陡坡 

「台灣粗榧」(タイアンイヌガヤ)、「長尾拷」(ナガバシヒ)等很多 

但老樹少而林間比較疏闊

就這樣森林登盡之後

又是原野

晴空萬里而太陽高照

圍捕追逐高山植物的群碟的昆蟲組

頻頻大肆用捕蟲網追逐 

次高山方面的群峰

也和之前的眺望一樣

只是背後鹿場大山的山脈

頗有良好的展望

東西向通過其中腹的警備線上的結城駐在所近在眼前

令人很高興

在「馬尾松」(ニヒタカアカマツ)的木根下坐下來

附近的「高山白珠樹」(ニヒタカシラタマ)

覆蓋地上並點綴著白花

林緣間

散生著很多「台灣馬醉木」(タイワンアセビ)和「南燭」(ウスゲネヂキ)

在此一起打開便當

沈醉在交談之中

滑稽俏皮話亂飛

高原實在是閑靜

午後一點五十分出發

橫奔原野

左邊可見斷崖

稍稍下行

附近有「野百合」(タカサゴユリ)亂綻

療癒著一行人 

玉山一葉蘭也盛開

穿出森林又抵原野

由此邊起

松樹的純林綿延南面

直幹並立

松籟之音令人非常懷念

午餐後

白雲的移動快速

天候令人擔心

不久果然下起雨來

急下松林之間

玉山一葉蘭滿地開花

讓人不忍踐踏

抵達一條馬達拉溪的支流

發現「狹葉莢」(タイワンヨウゾメ)的白花

渡溪

有蕃人山屋

看到二、三棵廣葉杉的大樹

由此處平平穿越闊葉樹的疏林 

一抵原野

正下方看得到馬達拉溪的主流

隔著溪

對岸的山是針闊混合林

離露營地似乎也近

雨也全停了

因此在凸角處下腰

聽起大橋氏的泰雅族傳說

知道了大霸尖山 是其發祥之地 

也聽了女性刺青的原因等

對這方面的事情清楚了解了

沿著草原的山崖前進

眼前看到「黃菀」(ニヒタカキオン)、「單花彪牛兒苗」(ニヒタカフウロ)開著花後

抵達溪畔

溪流相當大

水清冷而量多 

流速也很快 

這些都不是到目前為止的溪水可比

兩岸是砂岩的大板岩

流水從中分流飛奔而下

濕氣充滿溪谷間

雨也時常襲來

路上有蘚苔而滑

登上右岸

路旁有「蕪青」(ミヅ)類、「紫花鳳仙花」(ニヒタカツリフネ)等密生

一副沈醉在濕氣之中的樣子

溪流雖強但狹小

石與石相擁處

有伐木渡橋的圓木橋

安然無恙地渡過後登上左岸

突然和溪水分開

潛行在右側的林中

草皮極其潮濕地蟠居

再左轉通過倒木之上

再往右登

聽到伐木音等 

突然就喧囂起來

令人想起應在露營地附近 

因為知道已經先到的蕃人和一行

正忙著野營的準備

「欒大巖鏡」(ランダイイハカガミ)、「能高蟹甲草」(コモチコウモリ)等很多

蘚蓐之中有花令人喜

午後四點五十分 

抵達紅檜巨木下的幕營地

這是稍稍平坦而清水滾滾湧出的仙境

一行人以桑子氏為總指揮

在日暮黃昏之際

終於第一次搭好三頂天幕

寒冷逼迫

因此燃起熊熊焚火 

日落後一起集合在炊事場 

吃起第一次的晚餐 

也拿出牛奶 

令人大快朵頤 

之後各自分開做起露營之夢 

夜已更深 

火熊熊燃燒

在森林樹蔭下 

僅微微看見藍空

伊澤山 下往大霸尖山 下露營地

七月十八日 

以為會下雨的天氣

竟然晴空萬里 

完全沒有雲

從林中曳下的晨風 

有著高山特有的冷冽 

早上五點起床外出洗臉 

使用牙籤

沁入牙齒 

吃起早餐 

整理天幕 

萬端準備就緒後 

早上七點出發 

往南登爬沒有水的山谷

突然轉左抵達斷崖

眼前及周遭附近完全是針葉樹的純林

海拔高約八千五百尺 

底下是呈現帶狀的紅檜 

正上方是台灣鐵杉

其上部中

看到壯觀的「台灣冷杉」(タイワントドマツ)樹林整然成層排列

稍微往下後再上爬

終於進入台灣鐵杉的森林 

雖非巨木 

以壯齡樹木之身形成幾乎完全的純林 

有時在林中碎崖地

在碎崖地中高山植物正盛開亂綻 

「欒大岩團扇」(ランダイイハウチハ)、「日本愛冬葉」(ウメガササウ)、「單花鹿蹄草」(タイワンウメガササウ)等珍奇的植物很多

鐵杉的樹頭上 

「單花錫杖花」(ギンリヤウサウ)紛紛抬起白色的花朵

穿越鐵杉林

在眺望右邊伊澤山 斷崖的地方 

有險峻的大碎崖地

很多「玉山小檗」(ニヒタカヘビノボラズ)、「玉山薊」(ニヒタカアザミ)、「琉璃草」(シマルリサウ)、「玉山龍膽」(ニヒタカリンサウ)等

岩石上有「玉山薄雪草」(カハカミウスユキ)、尼泊爾籟蕭(コダマギク)、「玉山鋪地蜈蚣」(ロクジャウコケモモカマツカ)

林緣中混生著「台灣馬醉木」(タイワンアゼビ)、「玉山圓柏」(タイワンビャクシン)、「玉山杜鵑」(タイワンシャクナゲ)、「台灣茶瀌子」(ニヒタカスグリ) 

另外岩上生長著厚厚的蘚苔

各式各樣的高山植物長在此上 

在這些樹下長著「玉山骨碎補」(ニヒタカシノブ)、「日本愛冬葉」(ウメガササウ)

充分顯露出高山的景致

就這樣登爬到盡頭後是草原

看到右邊伊澤山 的絕巔 

左邊是接續大霸尖山 的峻嶺 

因為深壑而密生著冷杉林 

景色非常棒 

心情悠閒 

先發的人士等著我們的到來

一抵達之後

不由分說地將二、三片燒餅塞得嘴巴鼓鼓的

拍照拍得時光飛快

從山谷間吹上來的風毫不間斷

草原是芒草的基體 

其中混生「藜蘆」(シュロサウ)、「厚唇粉蝶蘭」(リトウトンボサウ)、「曲芒髮草」(コメススキ) 

宛如高原

此處約是九千尺的高地

再往伊澤山 的中腹登爬 

沒有像樣的路 

只能三三兩兩踏著前者的足跡 

好不容易登爬之後 

抵達稜線的鞍部 

前面即刻看到大霸尖山 的大斷崖 宛如近在眼前 

連接這個左邊的山是岩山

突地聳立中天 

我們的先登部隊宛如小螞蟻般地微微可見

且在絕頂附近移動腳步

以此為背景 

台灣冷杉的純林整然林立 

現出無以言喻的景色

(完)

伍.1934年7月藤田安二『大霸尖山及鹿場大山』

7月10日

在佐藤駐在所受到非常親切的款待 

道謝後早上5點30分從這裡出發

6點35分抵檜山 

氣溫14度 

我們在此被招待了好喝的咖啡 

好喝好喝到再來一杯 

這美味甚至回到台北還成為話題 

回家後的謝函中也還寫起美味的咖啡

7點20分終於來到登山口 

在此和警察道路分道揚鑣 

我們緊張地回到真正的登山氣氛 

不過仍然像安心氣氛般地在黝黑森林下攀登山路 

我對如此蕃路的優雅有忍不住的歡喜 

道路雖然古老 

但在他們因為狩獵而自闢蕃路的自然及歷史之前 

頭不禁就低了下來 

內心一直想著為何在如此的地方會開成如此的道路呢? 

然後會瞭然 

原來道路一旦開通之後 

就會變成可以理解其自然及素直的沈靜道路

30分鐘後抵達豁然開朗的Hajikan山(9505)的鞍部

早晨爽朗而清涼 

因此我們全身沐浴在溫煦的陽光中而在茅草原中下腰 

眺望群巒 

採集袋子裝得鼓鼓的 

另外還和山人毫無隔閡地談天 

8點15分從這裡出發 

下往寬緩的草原 

從凸角陡下 

抵達接近Bagawan溪溪底的Marupu(マルプ)小屋

(註:タッタク マルプ) 

只要從這裡下行 

就可抵達登上Hajikan山第一支稜的鐵杉林即可展望四開的一端

這一帶的地形從這裡到井澤山的鞍部為止都是複雜的地形 

(註:井澤山常被寫成伊澤山 ,但依井上的荒井氏說法,正確名稱應該是井澤山。但畢竟用人來當山名讓人非常不愉快,因此應該盡量從蕃名中選擇正確的名稱使用) 

連蕃地地形圖都有錯誤 

很難判斷正確的登山道路 

首先

相當於這地形中心的地圖上9505尺之山的 

應該是Hajikan山 

但實際上大致是一分為二 

一是檜山(Hajiyun山:バボー ハジユン)

一是境界山(Tabo山:バボー タボ) 

發源於此山脈的溪流

第一是 bagawan溪(ガオン バガワン) 

第二是niyakanbyukku溪(ガオン ニヤカンビュック) 

第三是masebo溪(ガオン マセボ) 

第四是karei溪(ガオン カレー) 

而karei溪也相當複雜地一分為三 

其中之一的wamao溪(ガオン ワマオ) 

(註:其餘兩條左為gare溪(ガオン ガレ)右為 karachin溪(ガオン カラチン) 

則在境界山與井澤山(バボー ベンハゲジャン)之間形成了深谷 

讓攀登此一稜線看似不可能

由此可以鮮明地眺望結城 、馬達拉(マダラ)一帶

劃一白白直線的警察道路的前端 

則可遠眺不久將前往的鹿場大山的彼方

馬達拉溪匯流點的凸角聽說是叫Garouhu山(バボー ガローフ)(7818) 

馬達拉溪的源頭則稱為Kaoppu山(バボー カオップ)(9647) 

其隔壁連嶺到井澤山的山叫加利山 (Baitaraman:バボー バイタラマン)(10336) 

(註:參照沼井氏 山岳28 第283頁)  

抵達第二溪流的niyakanbyukku溪 

是在早上10點45分

由此再稍稍進入森林就立刻變成草地 

11點15分來到一本松的所在吃起午餐 

從這裡急速下往美麗的松林之中 

這松林一帶的美麗

讓我們慢慢休息般地緩下 

玉山一葉蘭(ニイタカヒトツバラン)美麗的桃色花朵 

四處輕快地亂綻到讓人害怕踩壞 

遠眺著我們採集植物的泰雅族人 

也打算登堂入室般地採了各式各樣的花 

一面說著「Fujita桑」一面帶著花來 

但定睛一看不是沒有根就是完全只剩花 

我搖手笑說不要不要 

他們就一面開心笑著一面不知在咕噥什麼

12點10分抵達masebo溪 

再度進入森林 

1點15分抵karei溪 

然後通過滑溜溜的溪側岩道 

渡溪踩倒木再度移往右岸

從這一帶起下著西北雨 

也有打雷 

冒著雨前進一下 

抵一處小屋躲雨 

在深深的森林中 

聽到剛形成小溪的聲響 

(註:karei溪)

以及與之相和的大雨聲 

眺望著像飛沫般捲起的雲霧 

我們的山麓感慨極深 

抬起眼 

看到小屋的屋簷裡 

吊著許多充作陷阱用的針金道具

因為雨停了

我們從這裡出發 

在黝黑而茂密生長的檜木林中 

朝已經近在眼前的今夜露營地前進

3點抵達以檜木皮建造稱為 Karei小屋(タッタク、カレ-)的超棒小屋 

我的高度計顯示是2300米 

Karei(カレ-)是網袋的意思 

意味著蕃人來打獵而常將網袋置放作爲住宿之地

也因此這上面的山亦總稱為 Karei山(バボー カレー) 

井澤山又名Tonnohu karei(トンノフ カレー) 

Tattaku karachin(タッタク カラチン)是副名

(註:カラチン是板的意思) 

並不太一般化 

我們趁天還亮進行植物的整理、烘乾淋濕物並開始作用餐的準備

用完餐後天仍然很亮 

從深綠的群山中 

飛快地湧起如霧般的暮靄 

穿著襯衫的我們將手插入褲內 

定睛遠眺著為雨淋濕的竹子、昆欄樹(ヤマグルマ)、樹枝所佔據的檜樹枯木等 

然後深深地吸入山的空氣而靜觀自然的暮色到來 

這不就是無限靜謐而珍貴的黃昏嗎

7月11日 

4點半起床 

吃早餐及打理出發的準備 

6點從這裡朝大霸尖山 前進

氣溫15度 

稍微行進一下 

進入草原 

一面架倒木渡過接近Karei溪源頭的懸崖 

(註:此溪的源頭是カラチン溪) 

一面前進 

進入森林後抵達寬廣的碎崖地 

蕃人稱此為Bunakke(ブナッケ)

是砂的意思 

此一登爬雖然難行 

但心情很暢快 

花了25分鐘攀登完畢後 

變成是美麗的鐵杉純林 

海拔已經是2900米

離開這裡後是草山

第一次可以眺望右邊的加利山(Baitaraman)

(註:佐佐木(舜一)氏誤認了井澤山(伊澤山 )及加利山,請參照台灣山岳第七號61,70頁) 

及左邊的Henhakesyan山(井澤山)

道路朝左而行

揹起背包及採集袋有點彎腰地緩慢登行此一草原下 

看到龍膽濃烈的青紫花筒像寶石般地被露水濕潤 

深深打動我們的心 

悠哉而不知疲倦地在9點30分抵達稜線 

眺望實在是壯觀 

大霸、次高(譯註:雪山)的大稜線極其威嚴 

(註:Pappaku(パーパック)是指總括大霸尖山 小霸尖山 這一帶的整體,如單獨指大霸尖山 時則稱為Pappakuka(パーパックカ) 

(註:次高叫Hagai山(バボー ハガイ),Hagai(ハガイ)是指雪崩之處) 

但如果定睛眺望 

就可以強烈感受它們剛好靜靜坐落在深谷對岸不遠不近正好是眼界全開的地方

這不就是只有受惠於日光才得見的圓光體驗的地球老貌嗎?

停留40分鐘後 

朝稜線上的井澤山攀爬 

穿越接近山頂的玉山圓柏(ニイタカビャクシン)林 

一旦看到高山翻白草(フクトメキンバイ)、玉山薄雪草(カワカミウスユキ)等開始綻放在岩角

就突然進入了草地

看到井澤山的(11028)的三角點在那裡 

放下行李像飛奔般地在11點15分站在山頂上的三角點

我們回顧所來徑 

俯瞰檜山 、基納吉山(バホー キナジー)(8954) 

也懷念地看起插天山脈

南方 

順著行路眺望的話 

延續著寬緩的起伏草原 

對面的大霸、小霸一副完全的夏裝 

穿著橫縞般的浴衣而現出其清爽的坐姿 

從谷間吹來像玉簾般的雲霧呼呼地瞬間將附近的景色隱匿 

但在這萬尺高原的大白天

陽光照著 

自己也舒暢地吹著口哨 

未及寸高的玉山箭竹的整面草原中 

到處有小池塘

步行起來心情愉快的不得了

(完)

陸.1940.7.5下澤伊八郎『大霸尖山 地名集』

大霸尖山 登山路線的露營地中

有一處叫Tattaku karei(タッカク カレー)亦即是Karei狩獵小屋的地方

這露營地在台灣山岳會的昭和二(1927)年八月大霸尖山 首登時

把它錯叫成Arentameheibon(アレンタメヘーボン)

但這個字可能是太有魅力了

到現在都還有人使用 

不過Arentameheibon在泰雅語中的意思是『那我們就從檜山出發吧』 

所以實在有點滑稽

這裏所揭露的大霸尖山 附近的地名集 

是前輩諸公留下的所謂『土民測量』結果再加上我個人的調查 

但也不敢說就沒有重蹈前述錯誤的可能 

所以懇請大家不吝的指正

另外  

Gaon (ガオン)是溪、Koure(コーレ)是鞍部、Tattaku(タッタク)是狩獵小屋、babou(バボー)是山的意思

Urau(ウラウ) 

位於境界山 (タボー山)南方山腹,意思是黏搭搭的土地,其旁有清流及美林,是新路線的山屋預定地。

Gaon karei(ガオン カレー) 

Masebo(マセボ)溪的下一條溪。

Gaon tabou(ガオン タボー) 

Karei(カレー)溪的支流。

Gaon niyakanpikku(ガオン ニヤカンビック)

Bagawan(バガワン)溪的下一條溪,其意是狗吃了小豬的意思。

Gaon bagawan(ガオン バガワン)

檜山(ハジュン山)下的溪。 

Gaon butoroppu(ガオン ブトロップ) 

大安溪主流的源頭附近,此溪谷是霞喀羅蕃的狩獵區域。 

Gaon maiganan(ガオン マイガナン) 

指Bagawan溪的上游。 

Gaon masebo(ガオン マセボ) 

Niyakanpikku(ニヤカンビック)溪的下一條溪。 

Gaon madara(ガオン マダラ) 

大安溪的支流(馬達拉溪),madara是紅色混濁的意思。 

Koure kaopu(コーレ カオプ)

馬達拉溪與大安溪間的鞍部,位於高嶺的對向,是霞喀羅蕃往次高山方面的路途,相當於登次高山的舊道。

Koro(コロ) 

佐藤(駐在所)的泰雅名,Koro是箱的意思,取其地形相似之意。 

Tattaku karei(タッタク カレー)

伊澤山 下的狩獵小屋。Karei是Taokan(タオカン)亦即背袋的意思,取其將袋放此處去狩獵之意。 

Tattaku karochin(タッタク カロチン)

Tattaku karei的別名,karochin指木板而平的地方。 

Tattaku kosu(タッタク コス)

大霸尖山 肩部露營地的地方,Kosu的意思是通過碎崖地(ガレ)之意。

Tamochini batonohu(タモチニ パトノフ)

在一本松的對向,位於Karei溪左岸的斷崖處。

Tenton(テントン)

指岩石累積之處,疑是指瀨戶附近的地形? 

Babou karei(バボー カレー)

Karei溪上方明亮草原的山。

Babou syakarou(バボー シャカロー)

霞喀羅大山 。syakarou是烏心石(オガタマノキ)之意,瀨戶的泰雅語發音為Sakarou(サカロー),此山多此烏心石。

Babou shinbaran(バボー シンバラン)

伊澤山 與大霸尖山 之間的山(中霸尖山?),俗稱龜脊之山(龜の脊山)

Babou tabou(バボー タボー) 

伊澤山 與檜山(バボー ハジュン)之間的山(即境界山 )。

Babou tarahan(バボー タラハン)

Bagawan溪左岸的稜線。

Babou hagai(バボー ハガイ)

次高山。Hagai是碎崖地之意,取自其有大圈谷。

Babou hajun(バボー ハジュン) 

檜山(駐在所)上面的山(即檜山)。Hajun是台灣赤松之意。此松的松指多,因此使用於松明火把,所以亦有松明的意思。泰雅語中,Zya行與Ya行相同,所以也說成Hayun。

Babou barabaru(バボー バラバル)

鹿場大山。

Babou baitaraman(バボー バイタラマン)

伊澤山 西南的山(即加利山 )。

Babou henhakezyan(バボー ヘンハケジャン) 

伊澤山 。 

Babou pochinshiron(バボー ボチンシロン) 

Pochinshiron山(譯註:竹東原住民對品田山的稱呼),指有池塘之意。 

Babou yaboran(バボー ヤボラン) 

Yaboran山(品田山)。Yaboran意思是蹲踞,取其外出狩獵時遇到雷雨在此山避難之意。 

Pappa-ku(パッパーク)

涵蓋大壩、小霸、伊澤山 等的地形。Pappa-ku是耳朵之意。

Pappa-kuwaka(パッパークワカ)

大霸尖山 。Waka是剖裂之意,取其像耳朵般裂開聳立之意。 

Pappa-ku chikkui(パッパーク チツクイ) 

小霸尖山 。

Mehibon(メヒボン) 

檜山(駐在所)的泰雅語名。Mehibon是木斛,附近多木斛,以前曾被當成漢藥被搬運出來。如前所述,Arentameheibon(アレンタメヘーボン)是「那就從檜山出發吧」之意。 

Mogiri(モギリ)

圓形的山之意。此附近多草山,取其圓形之意。

(完)

柒.1940年8月台北工業山岳部『大霸尖山行』

8月11日 晴

五點起床

依據老師的命令讓泰雅人列隊

然後將行李公平的分配

今天都沒人說重

六點十五分早餐

泰雅人六點五十五分出發

我們稍後在七點二十五分出發

氣溫十三度

晨風有點寒意

穿著夾克及背心行進

但途中熱得很苦惱

附近檜木很多

這也是取名檜山的由來吧

八點十五分抵檜山

今天起要同行的高嶺駐在所的村井兄及警手在此等候我們

託擕行而來的傳書鴿

寫下寄台北的第一信

八點四十三分放出傳書鴿

一、二分鐘後就勇健地振翼飛上天空

大家不禁拍手叫好

傳書鴿像箭一般往新竹方向飛去

八點五十五分離開檜山

在此就離開警察道路

從駐在所側面一邊和泰雅人相互激勵一邊登爬而行

警手用天平棒擔著沈重行李搖搖晃晃地攀登上來

內心狐疑著路為何開在這裡?

但走過之後就有恍然頓悟之感

讓人佩服其自然天成及巧妙

一面撥開箭竹一面前行雖不輕鬆

但託竹子的福可以免於滑倒

數度上下並與前後聯絡下前進

十一點抵達一條清冽的河流

此即Uraimeminan溪(ガオン ウライメミナン)

周圍針葉樹很多

極其幽邃

稍稍縱走溪流後抵達一處小廣場

在此午餐

水溫十一度實在非常冰冷

十二點五分再度出發

又溯行溪中

在人跡罕至的原生林中

地上長滿整片蘚苔

倒木亦多非常滑

在箭竹茂密的陡坡中

靠著抓住箭竹攀登而上

抵達境界山 下的茅草原時

時間是下午一點四十分

我因感冒及腹痛所惱而稍感痛苦地由後尾行

Hayun強行把我的行李拿走

並把它擔在自己的行李上默默的走著

這樣的身軀

這樣的精神

都讓人見識泰雅男子漢的氣概而不禁令人低頭感佩

二點二十分抵境界山 的鞍部

這裏有草莓甜而大

讓我們感覺很珍奇

從鞍部到Urau(ウラウ)為止都是茫茫的草原

一直在前頭的先發部隊

像豆粒般地移動前進

泰雅人因為狩獵而將這一帶放火燒山

四處可見稀落的大樹被燒焚而白白地佇立著

呈現一種奇觀

草原中野百合盛開亂綻

令人賞心悅目

三點半抵達Urau

Urau是土地堅硬而水聚之處的意思

此處是為山圍繞成盆地狀的草原

其間流著小溪

是極佳的露營地

原本預定在Urau紮營

但為了讓明天的行程輕鬆一點

就變更改走到Ruhiyohu-rau(ルヒヨフウラウ)亦即Urau岩窟

鑽游箭竹林中

抵達可望見井澤山(バボー バンキヂヤン)的稜線

泰雅人各自去採油松

接下來變成鑽游茅草中

朝岩窟而行

附近的群山

特別是境界山 與其對岸的井澤山、接續其後的加利山 (バボー バイタマラン)

在夕照下極其美麗

紫煙從岩窟一帶冒上來

先頭部隊似乎已經抵達

橫渡一根白色的大倒木後

就到了岩窟

先頭部隊聽說是五點抵達

岩窟的天頂低而縱深短

但開口寬廣

所以可以睡很多人

七點半吃晚餐

夜晚一邊聽泰雅人歌唱九點半過後就寢

從岩窟入口的上方滴落的岩石清水

滴在下面的飯盒而在一定間隔後發出聲響

不過不久之後

這聲音也漸漸變小而遠颺

8月12日 晴後雲

被人聲吵醒睜開眼

外頭已經很亮

時間是早上六點

從睡袋中爬出來

帶著高山特有冷氣的風吹灌而來非常清冷

去水源處洗臉

水源是在岩窟稍微往下的地方

是寬約二米的溪流

綺麗的溪水唰唰地暢快流在四十五度左右的粘板岩傾斜面

但不小心的話會有滑落的危險

洗臉漱口

水如沁入牙齒般的寒冷

七點半早餐

出發時是八點二十分

通過先前的水源處

抓著箭竹或樹枝前進在長滿蘚苔的森林中

約行進四十分鐘後穿出森林

抵達豁然開朗的茅草原

從此地到井澤山都是茅草原

終於要邁向井澤山了

草原途中有一個水鹿的水源處

水很清澈所以就用水壺裝滿

空氣乾燥

風也吹得心情愉快

進入最後森林的地方

有些許的草莓

在井澤山的正下方吃中飯

井澤山上可見小小的人影

Hayun說那是他的哥哥Watan

然後Hayun向著哥哥大聲喊叫

不久之後Watan下來並強行把老師的行李擔走

他應該是覺得擔負最終責任的老師很辛苦吧

上面的人叫喊著說看得到大霸

我們於是爭先恐後地奔跑上去

中午十二點四十分

我們看到了由大霸尖山 接續次高山的神聖稜線

並被其莊嚴所打動而暫時忘卻所有的辛勞

(完)

捌.1940年12月下澤依八郎『大霸西北稜往北稜基納吉山』

12月30日(宿白石駐在所)

拂曉前稍微下了雨

早上起床一看

周圍黯淡而雲的移動非常激烈

昨晚住宿栗園(タラッカス)的五名養老社高砂族

(註:養老社是ヨロ社。ヨロ的意思是穀倉的防鼠裝置(鼠返し)

九點過後來了

每位都是精悍的年輕人

年紀最大的Kojun setsu(コジュン セツ)

是軀大肥滿不像高砂族的男人

神似上杉謙信

齋藤兄贈送了白米以及很多聖護院蘿蔔

(譯註:聖護院蘿蔔是蘿蔔的一種,根部有點圓而大,軟而甜,原產地是京都的聖護院,因此得名)

此後到今天的露營地岩窟是八小時的行程

所以就慢慢地出發

沿著香杉很多的薩克亞金溪左岸道路行進約兩小時半

一越過霞喀羅大山 南稜的2300米鞍部

就有往佐藤的岔路

二十分鐘後是廣闊的大霸尖山 新登山口

下面從樹縫之間可見由佐藤到檜山的道路

在此焚火午餐

高砂族的諸位也烤起蕃薯

出發時已經過下午一點半

又越過其南方的稜線抵東側

再向南繞行中腹約一小時
抵達檜山(バボー ハジュン)與境界山 (バボー タボホ)之間的鞍部

南側是Bagawan(バガワン)溪的源頭

是松樹很多的深谷

Batto no-min說

其下湧出名叫Uraimiminan(ウライミミナン)的溫泉

(註:ウライミミナン的意思是由Yu-min(ユーミン)(人名)所發現的溫泉)

鹿等動物會來泡湯

從此鞍部往境界山

有沿著稜線開鑿出很棒的新道

但此稜線頗為迂迴且小山瘤很多

鐵杉、松樹、高嶺五葉松等大樹繁茂

草地多為箭竹

又其砍削的樹頭為數甚多

諸多高嶺五葉松的松毬掉落路上

可能被猴子或松鼠所啃

呈現裂開狀態

桃園大溪方向是晴天

一片森林中看得到黑壓壓的基納吉山稜

但南方是陰天

風強而發出驚人的聲響

新道與舊登山道相較之下

實在有如雲泥之差

山瘤雖多

但如從舊道連續上下千尺的攀登來看

實在是如履平地

而且展望亦佳

讓人對本會及在地高砂族開鑿奉仕隊的辛勞低頭感佩

境界山 麓鑽游丈餘高的箭竹

一穿出森林

抵達草披之地

雲朵飄散而澄澈藍空可見

從這山頂附近到Urau(ウラウ)岩窟是最險峻的地方

只有這裡道路尚未開鑿完成

陡下峭立的蕃路約三十分

抵Urau

旁邊的清流乾了

在下游的地方稍有水流著

看起來白白的

冬天高山的太陽很快下山

已經暗了下來

此後又是開鑿得很棒的道路

打開電燈出發

能夠在夜間安全通過

這都是託新道的福

一小時後抵達岩窟

(註:此一岩窟稱為Rufuiyou karabai(ルフイヨウ カラバイ)。ルフィヨウ是岩窟,カラバイ是斷崖的意思)

岩窟是由粘板岩形成

相當大

約可住三十人

又附近有小溪

湛藍地流著像溶解翠綠玉(エメラルド)的清澈之水

晚上被灌進來的冷風吹醒

睜眼一看

星星像寶石灑落般的美麗

閃爍輝耀著

風的聲響依然激烈

12月31日

起床一看

是萬里無雲的『日本晴』

(譯註:萬里無雲且視界良好的日語說法)

風也大致停了

飯盒的水

表面結了冰

離開岩窟在水源地 先洗好米

二十分鐘後抵達與伊澤山 之間的鞍部

這裏是適合露營的好場所

高砂族人稱為Kajun kaudou(カジュン カウドウ)

(註:カジュン是在獵場埋伏捕獲山豬等動物的地方。カウドウ是山名)

草皮因降霜而變白

道路中立著約四十釐米左右的雙柱

攀登像竹叢的箭竹之間

一出草皮的斜坡

就看到遠遠隔著台北平野的霞翳大屯群峰

令人懷念1940年12月又明日起的基納吉山行程、其密林所覆的九彎十八拐稜線

在眼下並陳

眼前東霸尖山?(バボー シンバラン)的黑色岩壁被白雪彩繪而非常壯麗

一接近森林

殘雪積了一寸餘

新道通過伊澤山 與東霸尖山之間稜線草皮的北側斜坡

在東霸尖山的附近與舊道相會

在不是很迎風的凹地做為午餐的場地

但吹來的風像割裂身軀般的冷峻

登上右邊的稜線

在深而大的溪谷對岸

由大霸的巨塔開始

品田山(ヤボラン)、素密達(シミタ)(譯註:應是穆特勒布山)、雪山北峰 等峻峰像屏風般的並列

畫著美麗白雪的薄薄化妝聳立在藍空中

無比壯觀

東霸尖山俗稱龜之脊

是有點好玩的岩山

舊道有攀爬岩壁的路線

也有向北沿著密林中的山腹行走的路線

新道的路線當然採取後者

在碎崖地開闊的地方

積雪盈尺而大家樂不可支

但行進上稍感困難

穿過密林後

草原起伏

大壩的巨塔越發碩大地轟然迎來

下行大霸肩部西面的碎崖地

抵達冷杉(トドマツ)疏林中的冰雪露營地

(完)

玖 1940年12月富田生『從大霸尖山行往基納吉山的路線』

12月30日陰

薩克亞金駐在所(9:25)-鞍部(12:07)-新登山口(12:25-1:25)-境界山(萬代山)(5:55)-岩窟(7:30)

2300米左右的鞍部

有從佐藤來的道路交會

下方看得到迂迴曲折從佐藤至檜山的道路

新登山口寬廣而清楚

在此焚火邊吃中餐

並和泰雅人相互自我介紹

起霧

相當寒冷

新道是相當的爬升

約一小時左右抵達接續境界山伊澤山的稜線

今晚將認真地走在這令人感佩的稜線上

記得曾在哪一天的報紙上看過『此新道作為新山的『銀座通』,女人小孩均可穿著木屐…』的報導

沒錯

路寬近二米

也開鑿得很棒

但留有無數削去箭竹後的箭竹頭

凹凸也多

與舊道相比當然很棒

但還未被充分踩踏

仍需要相當的馬力及腳力

如果下起雨來

那絕非是美好的『銀座通』

不過仍要對建造此道路的人的努力深深一鞠躬

越過幾個小山頭

重複上下或下上

終於抵達從境界山向東北延伸的草地稜線

雲漸高

眼前整面開展著從伊澤山接續大霸的稜線以及基那吉山方面的山波

可能到目前為止都是在森林之中而被低雲壓頭一路走來的關係

所以即使是傍晚時分

心情上還是覺得眼睛為之一亮

時間雖已晚

這樣的道路和天氣

即使是晚上走路應該也不會危險

特別是同行的S氏(下澤伊八郎)是登大霸五次的猛者

也熟知今夜的住宿地

所以決定努力走到預定的地點

道路是由境界山的幾乎山頂附近向南陡下而行

然後再下東南稜線

此下行約250米

茅草原雖有透空

但維護尚不充分

倒木亦多

讓人有點意外

不過從鞍部之後又是很好的道路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在休息準備燈火的時候起

太陽漸沒

道路前方

獵戶星座開始美麗閃爍

沿著三個左右的小山頭北側而行

下第三個小山頭後稍微上爬

就是目的地的岩窟ルフヨウ カラバイフ

海拔約2570米

岩窟像隧道一邊的側壁

略向東開空

長約20米

相當大

可輕鬆住二、三十人

亦相當深邃

深處可達五、六米

下面敷有稻草

很乾燥

水從岩邊的數個地方垂落

一般這樣的水可充分供炊事之用

但因為是連續的好天氣

目前僅是少少的水滴

不過下行此道路約一分鐘有溪

冷水豐富

12月31日晴

出發(9:10)-伊澤山(3295.9米)-鞍部(12:15)-大霸肩部露營地(2:40-3:05)-攀登口(3:30)-大霸山頂(4:15-4:25)-露營地(6:00)

昨夜因為溫度零下三度

飯盒及水滴下方都已完全結凍

在踏碎與伊澤山之間的鞍部(カジュン カドウ,約2600米)霜柱的情況下

抵達箭竹甚多的稜線

一出草地

眺望突然大開

遠方隔著台北平原

從觀音山大屯七星的懷念群山到甚至龜山島

都浮在朝日之中

回望

北坑溪道路隱約可見

鹿場大山近在咫尺

左方

明日起的行程之基納吉山曲折稜線

在眼下並立

右手上方的伊澤絕壁中

附著整面冰雪聳立著

朝北攀爬伊澤山頂下方

抵達東北方孤零零留有殘雪的寬廣草地稜線時

看到了

黑黝黝的大霸岩峰

以避風處的凹地為中餐地點

攀登右方的稜線時

南方穆特勒布、次高的峻峰近在呎尺地亮著全白的光輝

何其壯觀

聽說由此處攀爬『龜之脊山』(バボーシンバラン)(中霸尖山?)是舊道

新道是行走在北方的密林之中而極其輕鬆

但岩壁正下方一帶的風吹聚雪處有一尺餘的雪

讓大夥非常高興

雖是一點雲都沒有的好天氣

但此處是日蔭

令人有寒冷的冬天氣息

從中霸尖山的下一個寬廣草地小山頭

隔著淒絕的岩壁與大霸相對

高有百米以上吧?

山頂附近可見點點白雪

但垂直的岩壁沒有積雪

延續岩峰下方的傾斜面有堆積成雪

樹木附著樹冰在陽光下閃閃輝耀

(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