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山脈橫斷道路

譯註:本文譯自臺灣日日新報1907.10.22起連載十四回的森丑之助「中央山脈橫斷道路」。

開鑿連絡本島東西的中央山脈橫斷道路,以裨利實用性的交通,這一天的到來,不僅將帶來蕃界開發的一大發展,也對西海岸中部地方的發達帶來顯著的效益。特別是台東(譯註:此時的行政區包括現今的台東及花蓮)方面,將藉此享受到巨大的利益發展。深藏廣大無數財富而在本島內屬於最未被開發的台東地區,因為交通不便而生隔世之感,其開發並落後其他地區。倫敦與長崎間,其間的交通只要16日餘。而今日同在島內的台北與花蓮間的陸路郵務,幾乎要半月,倘遇上溪流氾濫,則需要更多時日。台北東京間,只要半個月就可往返,但往台東,就沒這麼容易。現在往台東的交通,每月有三次往返東西兩岸的汽船靠港,一般的交通,就依靠這方法。但東岸風浪險惡之處很多,卑南、花蓮港等也不過是單單船舶靠港之地,並無天然港灣的價值,也沒有作為人工港口的設備。如果天候險惡時,不僅無法入港,連停泊都不行。即使一般的情形,其上岸與貨物搬運的困難與危險,不現地看,是無法相信其困難程度的。台東航路的麻煩如此這般,但在陸路交通的困難上幾乎絕望的今日,除了利用船舶以外,已經沒有其他可用的交通機關。

領台前的舊政府當局,也注意到台東的開拓問題,其交通機關看來也並未付諸等閒。由枋寮開鑿通往巴塱衛的蕃路,並作為軍事道路。接著在35年前,開鑿了從蘇澳往花蓮港的北路、從林杞埔往璞石閣的中路以及由東港附近往卑南的南路等三條道路,接著開鑿集集街往拔仔庄的道路。每次看到位於中路的吳光亮「山通大海」碑,就懷想起當年當局者意氣之壯、經營之大,並對如此大計畫的道路深感惋惜,也因為蕃人危害而行人稀少,除了撤除沿道的警備,其交通幾乎絕跡,而成為蕃人跳樑與荊棘繁茂之地卻棄之不顧。結果,就使風雨造成崩壞,而讓全線盡皆荒廢。我經過這些舊道或看過這些遺跡,以今天文明世界的工學家之眼,容或有些批評,但以一萬尺以上的山道而言,其工事之壯大,實非島內平地的舊道所能比擬。如此出色的道路,在實用的交通上尚未被利用,實在太過可惜。但與其只是嘲笑本島人的意志不堅,今後在開鑿如此大的道路時,更應要注意其道路的實用性。

過去所經營的東西連絡道路如此荒廢,造成今日由台東要連絡西海岸,除了迂迴恆春的南端或由巴塱衛越過浸水營出枋寮外別無他法。但這些都非常迂迴,且偶有蕃人的危險,道路也險惡,因此以一般的實用性而言,並不充分。特別是其位置太偏南方。卑南、花蓮港之間,要直接連絡西海岸,都非得橫斷一萬尺以上的中央山脈不可。但這對探險家也許還行,對一般旅行者而言,幾乎是不可能而絕望的。水路交通既已不能仰賴,陸路交通卻也如此令人沮喪。現在的台東,是本島內最為不便的孤鄉。其山水猶存原始型態,實在就是因為交通不便的結果。祝(辰巳)長官的「連山遠繞一溪通,冊里平原人跡空,莫謂炎荒遺利少,天然富庫是台東」,其吟詩的台東,如今正作為開拓的先驅,開始經營台東鐵道。而設置台東駐屯隊來開鑿今日連絡東西的中央山脈橫斷道路,可說正是時務之急。

至於東西連絡道路應該採行如何的路線?
(一)、霧社線:由埔里社出花蓮港

(二)、丹大山線:由集集街出拔仔庄

(三)、八通關線:由林杞埔出璞石閣

(四)、關山線:由蕃薯寮出新開園

(五)、南大鳥山線:由阿里港出卑南

(六)、崑崙拗(坳)線:由潮州出矸仔崙

(七)、浸水營線:由枋寮出巴塱衛

(八)、海岸線:由蘇澳出新城

首先可由以上八線中選出二、三線。其中,我推薦(二)的丹大線作為首先開鑿的道路。此線與其他線相較,在沿道蕃情平穩、距離短、沿道平易、連接台東北部等方面有顯著的優點。當然,因為都是橫斷一萬尺以上的道路,所以皆很困難,但我認為這線相對比較容易。我抱持如此的意見很久了,為了確認自己的說法,也想再度前去踏查,但因為身體微恙而無法成行。本月15日從南投廳出發的此線探險隊一行,目前應該抵達分水嶺一帶了。一行中也有土木技師,在不遠的將來應該可以看到詳細報告。我深信他們的成功,但仍深切祈禱一行的健康平安。(第1回)

以下針對東西連絡線,試著陳述我地理上的觀察。

(一)、霧社線

這是由埔里經霧社出花蓮港的路線。日前埔里社的近藤君在霧社蕃人的嚮導下所走的,就是這方向的路線。這方面不論前山與後山都經過黥面蕃族所盤據的蕃地。其分布狀態,在埔里方面,南方是萬大社,其北是霧社,再其北方有道澤(タウツワ)與德魯固蕃(トロック),皆占居連亙分水嶺的分歧山脈的中腹乃至山麓。其中德魯固的部族占居北部主山(這是否是所謂的Sylvia山?尚屬疑問)附近的高地。與德魯固及霧社相鄰於前山側,有一號稱白狗(ハック)的部族。這似乎是居住在遠隔於分水嶺的西方,相較前山方面的各地來說,似乎是位當最為深奧的中央地帶。而此白狗應該是新竹的後山蕃石加祿社、亦即是チナハックル的部族,是苗栗及台中蕃地中所謂的ハックル族,也是南投眉貓蚋蕃所稱的カアラン吧。花蓮港方面,北方有太魯閣蕃,南方為木瓜蕃所占居。台東方面,以黥面蕃來說,只此兩部族。其木瓜蕃以前由霧社移住,太魯閣蕃由德魯固移住。其祖先之地,似乎都是埔里社方面。太魯閣蕃40年來與新城土人(即李阿隆一族)有往來,物資供需充分。其自古與故鄉德魯固的往來似乎不多,但木瓜蕃截至20年前,仍與霧社有往來,惟之後似乎因為紛爭而不相往來。由這樣的關係看來,台東方面的木瓜、太魯閣與埔里社方面的霧社、德魯固兩族間,擁有歷史性及種族的關係,至於萬大社則與後山方面毫無因緣,反而互相反目視為仇敵,而且力圖擴大自己的勢力,因此相當恐怖,又與附近的霧社、德魯固社等亦互相反目,幾乎處於孤立的狀態。所以就橫斷分水嶺來說,即使利用此蕃族也好處很少,特別是其位置太過偏南,因此地理上的優點很少。

棲息於台灣的北半部、亦即埔里社以北山地的黥面蕃族,大致上可分兩群。一是自稱泰雅暫稱其為西部泰雅族,另一事雖未自稱但暫稱其為東部泰雅族。兩部族想來最初都來自同一祖先,但在遙遠的古時候,其部族分開並移住他處,並因很久缺乏往來,而有各自的發展,語言、習俗也有些微的變化。而萬大社及白狗蕃等眉貓蚋、阿冷等其他以北(?文字難辨)、亦即與占居台中、苗栗、新竹、桃園、深坑、宜蘭的各廳管轄內各蕃,均屬於西部泰雅。霧社、道澤、德魯固及太魯閣、木瓜各蕃則屬於東部泰雅。有關他們的原始神話口碑,也與前者的天降說一致,後者有口傳的移住歷史。而此兩部族的不同,並沒有像伊能氏區別東部西部所記載的內容那麼有顯著的相異。

這個可視為一個疑問,靜待他日的研究。作為台東與宜蘭邊界的海岸山脈方面,南是太魯閣蕃,北方在接壤南澳蕃的中間有一叫「斗央」的蕃族,本島人發音為タウツアイ,自古即有記載。宜蘭地方將之認為是南澳蕃中的一個部族,而調查南澳蕃人時,此一蕃族並非南澳蕃的同群,確定是異族。根據南澳蕃人的稱呼,是叫タウツア,此蕃族的語言與南澳蕃不同,反而與德魯固及道澤語言相同,從而也與太魯閣蕃屬於同一語系。據此可知,埔里社方面的道澤蕃的一族,可能其一部分來到東海岸線,而叫斗央。若果如此,則推定南澳蕃與太魯閣蕃之間,屬於東部泰雅,而被與太魯閣最接近的道澤蕃所占居。這尚是大疑問而不能完全確定,但將來如有此一蘇澳花蓮港的縱貫道路的開修計畫時,則在對蕃族上應該需要注意。(第2回)

埔里社花蓮港間的橫斷道路,採取由埔里社溯眉溪經霧社抵塔羅灣(タロアン)社,再越過分水嶺出木瓜蕃的浸利灣社?(チマヨワン)一帶,然後下七腳川社或下吳全城後立刻抵花蓮港的OO線,是最近的捷徑,從地理上或蕃情上思考亦是很適當的道路。如採OO線,則經木瓜蕃地的南方無人之境,再下洽堪(チャカン)溪出馬黎馬煞(ばれいばさつ)平原。但如此一來太偏南方。這是上個月24、25日近藤君所走的地方。如採德魯固太魯閣線,則抵新城乃至其北方,這樣不僅太偏北,因為太魯閣蕃很危險,所以也無法安心。

依據霧社蕃的說法,由塔羅灣社起走3日,可抵カシュヤン,又,這個カシュヤン是他們的仇敵,其勢力非常強。所謂カシュヤン是誰呢?這是指占居台東奇萊平原的阿眉蕃的南勢七社。特別是以アランカシュヤン的名義而被視為部落的,就是七腳川社。該方面的阿眉蕃是五千餘人的集團,自古以來與高山蕃戰鬥,每每以其勇猛而常獲勝。根據太魯閣以前的傳說,也是講到平地蕃,原本哭泣的孩子就不敢哭了,其威名遠至前山蕃都知道。詢問木瓜蕃時,亦說西行2日可抵塔羅灣蕃的巴特蘭(バトラン)社。台東方面所說的塔羅灣蕃,並非一小社的名稱,而是總稱全體霧社蕃的稱呼。以前兩者互有往來時,聽說也有花2天去到霧社的蕃丁。其後往來斷絕的時間並沒有很久,所以如今木瓜蕃與霧社蕃尚有姻親關係者。而這霧社蕃人口2500人以上,在附近最具勢力,並無可與爭霸的蕃族。木瓜蕃如今顯著衰微,人口亦僅五百人左右。在山上與平地分別被太魯閣與阿眉蕃壓迫,勢力不振。特別是近年失去有威望的頭目,幾乎處於破滅的處境。前山方面,德魯固、道澤蕃在理蕃上尚未著手進行,但霧社前年歸順以來,一改反抗的態度,相當柔順地服從我政令。太魯閣蕃自去年的暴動以來,狀態不理想,而木瓜蕃因四面敵蕃環伺而奄奄一息,全賴我官廳的保護。因為狀況如此,所以操縱霧社蕃來經過木瓜蕃地抵花蓮港的計畫應該是合宜的策略。利用沒有勢力的木瓜蕃通往霧社的計畫應該是不可能。他們害怕前山蕃,最後應該無法得到滿意的結果吧。如果從花蓮港出發的話,以阿眉蕃為主、木瓜蕃隨從,在事先與霧社蕃協調後通過其間,應該不是不行。日前在文章上看到近藤君的談話中認為,理想上可透過七腳川社蕃人的斡旋來調停霧社蕃與木瓜蕃的反目。七腳川蕃人中,也有通木瓜蕃語的人,可以用他來和同語系的霧社蕃溝通。但霧社是前山的泰雅族,七腳川社是後山平地的阿眉(アミ)族,其種族本來就不同,埔里社深處與花蓮港附近的平地異族分隔中央山脈而自古不相往來,從而應該沒有講求任何因緣的機會。作為第三者的七腳川社能夠擔任此兩者的仲裁嗎?實際上我認為這是繞遠路的想法。反倒是官廳作為調停人應該恰當。

與霧社蕃一起值得注意的是前山的德魯固及道澤蕃。霧社與萬大社經常反目,但萬大社畢竟不敵霧社。而德魯固及道澤兩蕃族協同的話,也並非不敢與霧社爭鬥。此兩蕃族表面上相互提攜、親睦交往,但暗地裡卻似乎相互嫉視。而霧社經常圖謀抑制德魯固及道澤蕃的勢力,霧社利用靠近占居地區的部落地之便,德魯固、道澤蕃的物資幾乎全數經由霧社之手供給。霧社不單單是阻止物資的直接進入,而且因為地理上位處通往平地的關門,所以不喜該蕃族直接與外界往來以及外人進入該方面。表裏均加以阻礙而偷偷監視。宛如將之置於自家的勢力範圍。對霧社來說,將之視為籠中物,是自我生存的安全保障上必要的外交手段。這樣的例子,也存在大嵙崁的前山蕃與後山蕃中,在各地亦所在多有。這是由自我蕃社的生存保護所衍生而出的現象,這一點也是很多在蕃人操縱上會潛伏意想不到危機的地方。(第3回)

德魯固及道澤蕃地,是內地人足跡未至之地,根據目前所傳說的事情,不過是揣摩臆測而已。該蕃人也與外界往來不多,這是因為被霧社蕃所阻。也不是沒有外出進行蕃人共通的馘首行為,但如觀察其尚未有對內地人或本島人懷抱反抗或惡意感情或未敢逞其兇暴的情形,並無必要將其視為特別危險的兇蕃。倘可招徠位於地理上樞要地點的該方面蕃人來遂行充分的探險,則將來在對蕃上將有大助益。截至目前為止很多的實例中,例如官廳(從蕃人的立場來看,似乎將日本人視為一個團體)在招撫一群蕃人時,對沒有直接關係的其他蕃族造成影響,而引來關係變化時,就會滋生問題。藉由保護自社利益的手段,作為第三者的無關蕃族就會出現傾巢而出、出現嘗試嫉妒性的兇暴妨害運動以離間兩者的態度。憑恃自然的天險像井底之蛙般棲息於蕃地的小天地而不通社會大勢的蕃人,可能認為各部族的割據對立,在勢力的均衡上很有必要,所以屢屢成為蕃人搬弄的外交策略。透過此一暴舉而有遭遇意想不到的妨害,進而引來慘劇的騷亂情形。蕃人操縱之難,很多是基因於此。相較於歸順蕃反覆無常的意志本身,很多情況是陷入第三者的其他兇惡部族的奸計所惑。而其動機,很多是無法用我們頭腦所能解釋的毫無常識或滑稽的小事。其原因,假如我們站在蕃人的立場來看,是藉由生活上的安寧或蕃的虛榮心或自負心而來的勢力範圍自衛所衍生的問題。另外,也有被極度信仰的迷信所支配的。他們對於官廳並沒有根據絕對反抗或政治上的反逆或自社的所謂領土保全或具體的確實意志來企圖反抗的知識,只要有相互的意見溝通或能獲得蕃社利益的保存而得到生活上的安心,並不會拒絕異族的侵占,也不會否定內地人在蕃地內的事業或蕃地的占有。大凡與異族接觸時,其最恐懼的,是對自社生存感到危險,從而被蕃的自負心所驅使進行攘夷的騷亂並呲牙相向。這是不通大勢的野性自然的性情,其無智毋寧是值得同情的。

在蕃地興起新的事業時,其事業越大,就會越影響附近蕃族的利害關係。基於有形與無形的利害衝突或意思欠缺溝通所帶來的誤解,其感情的衝突不久就動搖蕃族。其結果,在事業的進行上有很大關係的蕃人利益,雖然沒有必須保護或權宜上配合的義務,但某種程度上對於蕃人視為重要的利害能加以注意,只要不對我方的事業造成影響,即使不尊重蕃人的利益,也可做到加以認同就好。很久以前,在地方上,曾有想叫某一蕃族去攻打其他部族的意見。這好像叫霧社去攻打德魯固及道澤蕃或叫眉貓蚋社去攻打白狗或叫太魯閣蕃去攻打南澳蕃或木瓜蕃一樣,特別是德魯固、道澤及白狗蕃有團結的意義,如果就此進行反抗或加以危害的話,則另當別論,但他們尚未與內地人接觸,實在沒必要對沒關係的奧蕃帶來深深的怨恨。特別去滋事,根本毫無益處。如果是本來就關係不佳的部族就算了,對於尚未往來的部族,他們的反抗或順從,毋寧是看我們如何指導了。最近在橫斷道路的開鑿上,以及將來探險一直處於暗黑狀態的雪山山群,如有利用這方面蕃人的必要,則必須講求慎重的招撫方法,以利他日有事時得以充分操縱。要開啟與德魯固及道澤蕃往來的開端,可利用出山到埔里社附近的該社蕃婦,亦可利用歸順的霧社蕃,白狗蕃中,則可利用霧社及眉貓蚋社等作為媒介。(第4回)

在各線中,埔里社花蓮港的橫斷道路,距離最短。這是因為埔里社的地點已經位於接近分水嶺的山奧處,而且比其他市街地還深入約十里左右。以其他地方的例子來說,恰巧就如同丹大線的卡社或八通關的楠仔腳萬社或關山線的荖濃庄般的地點。埔里社已經是在海拔二千尺的高地成一市街,一如現在的隘勇線,已朝分水嶺的方向前進了五、六里,另如位於霧社蕃中的埋石山隘勇線,則位於五千尺的山頂而與中央山脈的分水嶺近在眼前地對峙。而分水嶺也有一萬尺左右,山川的地勢困難比較少,從埔里社出發後二天即能抵達分水嶺,二至三日就可下達花蓮港的平原。路線的地點可以抵達台東北部居臨港灣的市街地。在西海岸方面,則可聯絡中央地帶,所以以地利而言,是橫斷道路中最優良的。加以也有林業的開發希望,從北部金山及新城砂金等聯想,將來這一帶礦脈的發現,令人抱持很大的希望。又從兇蕃統御上來看,也是身居重要的地位。與其他線相比,此線顯著困難的地方,在於占居此方面的黥面蕃族非常兇猛而反覆無常,絕對無法輕忽。

要言之,地理上雖無困難,但蕃人很令人困擾。

蕃人的地理分佈、相互的種族關係、蕃社間的親疏關係及服從官廳的狀態等,已如前述。其作為勢力標準的人口如何呢?原本這些蕃社多屬於未歸順蕃,很難獲得精確材料,但根據在各地探險所做的調查,約如下述。亦即前山方面,霧社蕃分為十二、三小社,人口二千五百餘人。德魯固蕃分為五社,人口約千人。道澤蕃分四小社,人口約五百人。白狗社分十二小社(或謂八社),人口千餘人。後山方面,太魯閣蕃據說人數相當多,實際上,所謂外社的五小社有十六、七個「小字」,而所謂內社似乎是指現在沒什麼關係的前山的德魯固及道澤蕃。若果如此,這太魯閣蕃實際上不過是不算什麼的武影者而已。台東廳全部是多數太魯閣內社的地名,而其中有一些以社來說OOO,這樣多數的蕃社,是否實際存在令人懷疑。OOOO太魯閣蕃分為五小社,人口一千四百餘人。木瓜蕃分八小社,人口約五百人,應該是接近實際的數字。此人口的1/4乃至1/5相當於該戶數,應該錯不了。
本線透過操縱霧社蕃以招撫附近各蕃族,作為預防危害的準備。在後山方面,則保護木瓜蕃並對太魯閣蕃的凶暴保持警戒。如此一來,即可利用歸順蕃開鑿道路。霧社蕃或木瓜蕃、七腳川社蕃應該可以充當補足警戒或土工的人力。

其路線由埔里社通過霧社,再經德魯固蕃越過分水嶺,過木瓜蕃地下花蓮港,或由霧社直接取道分水嶺下木瓜蕃等兩條路。不論哪條路,都是約二十里、四、五天的行程。出太魯閣,不僅稍微過北,對蕃上也有相當的困難。倘避開木瓜蕃經其南邊無人之境後下洽堪溪抵馬黎馬煞平原,則稍微偏南。結果,還是以前面兩條路線比較適當吧。如此的道路完成後,也需要沿道的警備,而且非得是大機構不可。本線最需要注意的,在於蕃族的操縱。其他線雖也有需要,但本線特別有重大關係,而且這之間的蕃情幾乎處於暗黑狀態,所以特別需要詳細說明。這是讓人無法揮去十年前屯駐花蓮港兵營時代的課題,藉由至今各方面所探險的資料而成的本稿,絕非是揣測之論。(第5回)

霧社線的探險方面,去年12月賀來警視一行曾由由萬大社往分水嶺。一行更於本年2月由台東方面踏查洽堪溪上游。近藤勝三郎氏最為通曉霧社的蕃情與地理,而且他充分了解其蕃語,所以上個月他以霧社蕃人為嚮導,由霧社抵萬大溪後越過分水嶺下往洽堪溪,完成橫斷探險。藉由這樣的成功,對於少數的自說而敢行探險並達成目的的主張提供有利的證明,令人高興。有關本線的記述,透過近藤君的探險,並無增添新的材料,而都是以前自行調查的結果。這兩三個月並無會晤近藤君的空檔,接下來有關本線永遠值得紀念的是深堀大尉的探險。明治30年1月,組成了台灣鐵道隊的探險隊,並分4班向四方面的蕃地前進。每一班,在陸海軍的佐尉官中,由其中1人擔任班長,再率同技師測量及製圖師下士官通譯等,一行15、6人,鯉登大尉由屈尺方面往宜蘭,曾根大尉由濁水溪方面往拔仔庄,山根大佐由加蚋埔方面(阿緱廳轄管內)往花蓮港探險。懷想起來,記得是1月10日,某班要踏上征途之際,我去送別同行的知己。旅裝的探險隊一行在陸軍幕僚前列隊,乃木總督騎著馬來到前面,進行嚴肅的告別儀式。細雨中,隨著勇壯的喇吧聲朝臺北城進發。這樣前後行進的4班中,其中3班都達成目的,不幸的深堀大尉一行,結束了悲慘的人生,其後3、4年,行跡或遭難地依然不明。一行約在1月20日從埔里社出發,溯眉溪進入霧社,至此都還清楚,但之後消息不明。據霧社蕃人說,當時的埔里社撫墾署命令霧社的某蕃人擔任一行的嚮導,該蕃人引導一行來到自己的蕃社時,受到社內頑固派的反對,並嘲弄他引導夷敵進來實在愚蠢。為了避開這些問題,於是想要轉請別的蕃族擔任嚮導而率同其他部族同行,但也遭到激烈的反對而不被接受。其中也有拒絕其入蕃的。反對派的批評越來越困擾,在窮於應付之際,一行的糧食發生不足的狀況。只好向蕃社尋求糧食。一行晝夜的監哨非常嚴格,子女如果嬉戲會被責難,並經常使用子女搬水搭建營舍。這些抱怨從內部冒出,卻仍遭到強烈反對。想要離開,卻說與埔里社的撫墾署有約定,無法違約帶他們離開。一行頻頻要求其前進。這樣一來,接受嚮導工作的部分蕃人,對其處置感到非常困擾。想來這真是當時的一大遺憾之事。一行對蕃情不太了解,且似乎沒有帶通曉蕃語的人同行。聽說一行所仰賴的嚮導蕃人,對於一行的處置相當困擾,最後就決定犧牲一行,讓自己在蕃社可以保有顏面並暫時不前往有失義理的埔里社,於是藉詞讓一行前進,率同來到某一溪畔時,在事先埋伏的蕃丁一齊射擊下,鏖殺了可憐的勇壯一行17、8名。當時大尉以下4、5名人員雖然負傷,其壯烈奮鬥的光景,即使以魔鬼般的蕃人來看,也對其非人間的淒絕相當恐懼,所以不僅不敢取其首級,甚至還傳揚其壯烈的武譚。之後,在該社內發現一行的遺物,懷疑是慘遭太魯閣蕃毒手的說法就此不攻自破,而確定全是霧社蕃所為。想來,一行迎接死期的時間大概是2月的上旬吧。一行從埔里社出發時,幾乎就是台東太魯閣蕃在新城的暴動警報傳開來,而向一行傳達請其中途折返的通知,最後通知並未抵達而終至慘遭毒刃。深堀大尉以前在頂雙溪擔任守備隊長時,我有與他認識。另外,同行的民政局殖產部技師林學士原音吉氏,我與他在總督府亦有一面之緣。他從埔里社出發時,曾留下最後的音信說,他在進入埔里社的途中,看到森林之美,因而從專攻的學術上深覺快感,他推想前方行程的林帶並為了學術的愉快旅行而踴躍鼓舞地踏上征途。台灣的探險家中,遭遇如此悲痛慘劇的,恐怕是空前也是絕後的吧。特別是當時一行的大不幸,並未受到世人的注意,而像過眼雲煙般消失,僅少數人灑下同情之淚。這對比如今對在蕃界的辛勞勤務頗多同情的社會,更讓人懷念一行的悲慘。對目前還在殖產局從事山林探險的我來說,更是感慨深深而不覺流下弔唁淚水。深切希望本線的道路開通時,在其分水嶺建立一行的招魂碑並祭祀其英靈的日子快快到來。(第6回)

(二)、丹大山線

這道路由集集街經丹大社出拔仔庄。明治31年進行蕃族調查時,我曾獨自通過此道路。此外,進行地質調查的理學士石井八萬次郎,地理視察的長野陸軍中尉,縱貫鐵道調查班的曾根海軍大尉以及廳界踏查的平田猛氏等一行,都有分別經過這裡。此道路是同治12年吳光亮開鑿從林杞埔往璞石閣的八通關線之後,想要一條在地勢更不險峻而平易的道路,因而進行計畫。光緒初年,一位叫張兆連的人統率清兵,從集集街起工,開鑿往拔仔庄的橫斷道路。相較八通關線,這條線的特色是地勢比較平易以及距離短。以我曾經走過這兩條道路的看法,在道路的土工結構及堅固程度方面,八通關線相對優良,這從遺跡中歷歷可認。

本月15日從南投廳出發的橫斷道路探險隊,其目的在於踏查此一舊道。現在已於24日結束探險,應該下往了台東拔仔庄。因為一行中有專業的土木技師,不久將可拿到地理狀況上的精密報告,所以僅略談其概要。此集集街與拔仔庄間的距離,約35里左右。從集集街經社仔庄、頂崁庄抵濁水溪岸,溯溪出拔社埔(土人部落),經卡社、丹大社後越過分水嶺,再經2、3日經過毫無人跡的那實答社後,立刻就下拔仔庄。我10年前通過時,從那實答社出發,在2位蕃丁的陪伴下,途中野營2晚,抵達丹大社。從丹大社往卡社時,在途中的蕃社借宿1晚,翌日抵達,但如果緊急,也是可以1天到達。從卡社到拔社埔1日可達,下濁水溪時,有土匪之險,所以為避開,就取迂迴的越嶺山路往頭社。下土地公鞍、往集集街的途中,在更換嚮導及搬運行李的蕃人多花了不必要的時間,而在第11天完成拔仔庄到集集街的通行。一般如果要去的話,集集街拔社埔間1天,拔社埔卡社間1天,卡社丹大社間急行的話1天,由丹大社越過分水嶺往拔仔庄2天就可抵達。前後5日可完成。當然這是道路開通後的狀況,舊道幾乎荒廢的現在,即時直行也要費時7日吧。分水嶺以東需要野宿,拔仔庄上的蕃社有4、5社,但途中並無住宿的必要。都是走1、2小時即可下拔仔庄。接近本島人部落卻住宿蕃屋,是很愚蠢的。分水嶺以東,蕃社除了苦力的供給以外,是沒有什麼利便性的。由分水嶺下拔仔庄時,是東南方向。反而是如果探險從分水嶺東下抵馬太鞍的路線並加以採用的話,就不用繞遠路,往花蓮港也只有10里的距離,往拔仔庄是13里,也比馬太鞍更位於3里的南方。馬太鞍是阿眉蕃的大蕃社,有本島人混住。(第7回)

山的高度方面,卡社附近約3000尺,稍往前行,約5000餘尺,再下行後上爬,在丹大社時,是6000尺。這之後是登爬到7000尺,再下降至4000尺,然後登爬到7、8000尺,最後終於抵達分水嶺頂上的10200尺。這裏有開鑿當時建造的木造華門。通過的蕃人砍削其下部,讓其危危欲墜。華門中看得到以前通過的探險者名字,如今已經腐朽傾倒了吧。再稍往前行,海拔一萬尺,由此下行,上上下下在8000、7000、6000尺之間,然後在接近拔仔庄時急速下降,在那實答社是3000尺,到拔仔庄則直下2000餘尺。沿道的地質,從集集街到濁水溪畔都是洪積層或第三紀層,從濁水溪到丹大山及分水嶺附近是粘板岩層,越過分水嶺稍稍前行,是結晶石灰岩層。到目前為止的一帶,多水晶,也因此變成片岩層,也有雲母片岩層。拔仔庄附近又變成第三紀層。橫斷線上的地質結構,在層的厚薄及岩石風化等方面,大體上和八通關線相同。森林狀態方面,隨著其高度,可以順序清楚看到垂直分佈的植物帶變化。到丹大社之間,除了一部分外,有很多岩崩的草地及蕃人舊耕地的茅草原。抵達中央山系時,則都是相同的高山景觀,森林的價值很少。分水嶺以東看得到美麗的原生林,但有希望的原生林似乎遜於八通關線的台東原生林。

沿道的蕃OOOO蕃,是布農族。OOOOOOO歸順蕃,所以可說幾無危險。在這條線上,OOOOOO後山,都是同一蕃族,兩者之間,有本支的關係,交往親密。卡社及文悶社的一族,是自稱タケバカ的一群,丹大社附近,屬丹大社的一族,是自稱タケイワタン的一群。拔仔庄上的台東高山蕃,亦即此丹大社的分支而屬同一族。此タケバカ與タケイワタン兩群都是布農族的一部,日常上相互親暱往來。使役蕃人時,大都很妥當,蕃情也平穩。加以永住於這些蕃社的通事或社丁,都經營蕃產物的交換,本島人到處都是。像人倫派出所的杜巡查補,也是生於這蕃地的本島人與蕃妻所生的混血兒。在高山蕃的各社中,也一直居住這樣的本島人。所以有充分利用之便,在蕃人操縱上也很方便。特別是這布農族很強韌。在勞役上很勤勉。聽說往昔清政府開鑿這道路時,也是多使役沿道的蕃人作為土工。

要言之,本線距離比較短、地勢平易以及距花蓮港近,是作為橫斷道路的有望之處。特別是沿道的蕃族很順良而溫和,在道路開通之後,所需的警備將會較少,也無危險的擔心。在通行上安全這一點,和前述的優點相乘,我認為在一般的交通往來是最適的路線,也比其他路線優異,因此加以推薦。這次本應一起前往的我,想到這次探險隊諸君的辛勞,特別謹致謝意來結束本項。(第8回)

(三)、八通關線

這是由林杞埔經八通關出樸石閣的路線。我在明治33(1900)年曾因蕃族調查與鳥居龍藏氏來過。去年39(1906)年12月,我獨自因植物調查而再度嘗試來此探險。此外,長野中尉一行為地理視察、理學士齋藤讓氏一行為地質調查,曾各自來此線探險。可惜兩氏都已成故人。此路線於同治12年由吳光亮統率眾多的清兵,由林杞埔起工,經姜仔寮、大水窟,過鳳凰山的八合目,由內茅埔出十八重溪,另一是由林杞埔經龜仔頭、牛輼轆抵陳有蘭溪畔,再溯該溪抵同樣的十八重溪。「萬年亨衢」碑現存於鳳凰山,「山通大海」碑現存於十八重溪底,八通關上所立的「過化存神」碑已經佚失無法得見。由十八重溪起是一條道路,經楠仔腳萬社、和社渡過彼岸抵達東埔社。由此再渡過對岸,道路通在急峻的岩山中腹,在樂樂社下到溪底,此處有溫泉。由此溯溪底時,沿著其溪崖再上溯,就會抵達八通關的下方。由此登畢急峻險阻的斜坡時,眼界豁然開朗,抵達廣闊的一大草原,此即八通關。

八通關是由中央山系朝前方的方向連亙分歧、其隆起構成新高山的支脈凹地,中央山脈的分水嶺位於遠距於此的東方。此處地理上是四通八達的要區,其地名源自東埔社等布農族稱新高山的蕃名バットンカン的土語,並取以發音上相同的八通關漢字。聽說吳光亮在此地設兵營,並駐屯眾多的清兵,進行沿道的警備,並設關門監視交通。由此向東越過中央山脈的分水嶺,下大崙坑頭,經打訓社、蚊仔厝社、異祿閣社、卓溪社下抵璞石閣。由林杞埔到璞石閣的距離約45里吧。由林杞埔到八通關的道路相當單調,只要沿著陳有蘭溪持續登爬就到八通關,其中很多是溪底,困難很少(洪水的氾濫時例外)。由八通關到越過分水嶺為止,並無太大困難,但之後到卓溪社之間,則多險阻,相當困難。由卓溪社到璞石閣是平易且相當好的道路。

以上的地勢,如再加以詳細說明,則由林杞埔到牛輼轆之間是平地,由牛輼轆起越過低丘抵陳有蘭溪,到此都有相當好的道路。由此起到十八重溪為止,是走陳有蘭溪的河床,傾斜非常緩,另一條鳳凰山線方面,由林杞埔到姜仔寮為止是平地,由此起築有壯觀的疊石,是吳光亮開鑿的道路,經大水窟,通過鳳凰山中腹以上的五千尺左右的地方,過苦苓腳,抵內茅埔之前,多下坡路,直到抵十八重溪,則變成陳有蘭溪底。由此溯溪底,在羅竹湳坪,沿溪岸多少有高低差,然後抵達楠仔腳萬社。由此前進約1里,抵達和社。至此,在姜仔寮、鳳凰山、苦苓腳之間又或到羅竹湳坪、楠仔腳萬社、和社之間,部分的舊道雖有崩壞,但仍現存。由和社起,又下陳有蘭溪,溯溪底約3里後登上對岸抵達東埔社。東埔社海拔約3500尺,楠仔腳萬社、和社比之約低千尺。至4、5年前為止,由東埔社渡過對岸,在險阻的岩山中腹尚通有疊石的道路到樂樂社。近年因岩石崩壞不通,所以必須由東埔社越過其裏側的山峰。到樂樂社約3里,由東埔社到背面的山頂是5500尺的陡峭上坡,攀登二千餘尺再下2500尺到有樂樂溫泉的溪底。此處的道路稍差。東埔社附近有殘留一些尚未崩落的舊道。由東埔社到樂樂社,如今必須走險峻的蕃道不可。由樂樂社到八通關的下方,大致是溯溪底,所以傾斜不劇烈,途中有河流相逼而成為深潭,也有必須匍匐其岸崖的地方。(第9回)

前年尾崎白水氏的新高登山途中,有一行命名為「命崖」(いのちがけ)的地方。這實在是名符其實。「命崖」亦即是賭命的意思,像這樣險峻的地方有很多。由樂樂社起,溯行如此險峻之處3里餘,抵達八通關的下方。此地海拔約6500尺,陳有蘭溪至此而窮盡,越過其水源,則是由中央山脈向西分歧的新高山系。登爬嵯峨的陡坡後,此處海拔9000尺,在廣闊的草皮上,如土佐派繪畫般的山中點綴著松、及鐵杉。橫陳於由新高山向東流的秀姑巒溪前方,回眸向西時,新高山屹然聳立,溯行此險阻峽流約3里,就可抵達山頂。白水君的「朝度八通關、夕登新高山」,實在就是詩吟此一實景的。走在崎嶇的峻徑上,面對此一崇高雄偉的光景時的爽快,畢竟不是人間界所能體會。此一八通關尚非中央山脈的背梁,到其分水嶺,還約在東方2里處。八通關在吳光亮設置大營的地方,聽說當時有木造的關門,如今僅殘存兵營的礎石。其門扉僅存於架在附近小溪谷的橋邊。「過化存神」碑或關門的遺跡,已經無從追尋。因為八通關位處此一自然地形四通八達的要害,所以才如此命名。但占居這附近的布農族蕃人,聽說稱新高山為パットンカン,亦即八通關的漢音。所以可能是源自於新高山的蕃名,而取適當的漢字來命名吧。蕃人稱八通關的音為ウサバハ,這附近蕃人所說的パットンカン,並非內地人或本島人所稱的八通關之地,而是指新高山。

由八通關起是坦坦的舊道,通往東南,目前因為多處崩壞,所以不取舊道,而走聳立於東側的八通關山山麓的蕃路。由八通關往東南走這條蕃路約1里,會抵達由中央山系西流並與秀姑巒溪會合的溪流。向南渡過此溪抵達松山的山頂,再沿此嶺脈向東前進,並逐漸變成險峻的岩山。這附近海拔10300尺,森林變成灌木帶,呈現高山景觀。越過之後,又是寬闊的山容。來到此處,有可通八通關而來的舊道的前路,完整留下約2里是寬幅2米左右的舊道遺跡。坡道中有疊石,溪邊有架橋的遺跡。疊石之間有生長其樹幹圓周超過一尺的松及冷杉。沿著此舊道,由9800尺附近起陡下500尺,渡過向西流的小溪,登上10400尺的山峰,再前進時,則變成10800尺的山峰,亦即已經靠近分水嶺了。途中,有綻放香氣的美麗蔓花。這是非常珍貴的新種,並被命名為台灣絲瓜花(クリマチネモリー:Clematis morii)的新學名。(第10回)

山逐漸增其高度。植物變成灌木帶,身材短矮的白檜、刺柏(しまむろ)的下方,混生高山杜鵑及伏牛花。又其下方有兒玉菊、祝芒草、後藤草、乃至薄雪草、深山龍膽、松蟲草、金梅草等亂綻,以高山植物景觀而言,與新高山頂附近同觀,但由相同粘板岩組成的此山,其受到的風化作用,並不如新高山嚴重,因此山容並不那麼峭瘠。岩質像千枚岩般帶有剝離性。前進坦坦舊道抵達一萬一千尺的地方時,此處為分水嶺。聳立於這裡北側近距離地方的,是其絕頂。離開舊道向北攀登約半里,抵達其山頂。此處海拔12300尺,比新高的中峰低約700尺,如果與三峰中稍低的其他二峰相比,則高度在伯仲之間。經常聽到說,登上新高的南峰或北峰的人,在東方可看到比新高山還高的高山,我自己登山時,也同樣眺望到這相同的地方,這應該是分水嶺最隆起的這座山頂。去年11月27日,我登山這山頂並環顧四周時,這附近除了新高山,看不到更高的山。地圖上的秀姑巒主山,被記載在分水嶺以東的地方,如果要說這方面的主山,則除此山頂外別無他求。然而將此山稱為秀姑巒主山適當乎?巍巍群岳中,與西方新高山對峙而競相崢嶸頭角的此山,其山容之寬綽對比新高山之峻烈,則有彼為偉男子,而此為雅女子之趣,並形成很好的對照。分水嶺的舊道由一萬千尺的地方逐漸低降,進入冷杉、雲杉及松林。這裡所發現的松樹,也是世界上的新種,所以這次將其學名命名為ピニスモリー(Pinus morii Hay)(譯註:台灣五葉松)。前進至一萬尺的地方,有屋頂腐朽傾頹的石造清國兵營遺跡。逐漸下行至9500尺的地方時,抵達一處恰如八通關的寬闊大草原,舊道由此稍向東北下其山,再向東沿其嶺下行。這一帶也殘留完整的道路。一般的地勢幾乎彷彿八通關,我在日記上將此暫稱為大崙山。以前,這裡也看得到殘留的清軍駐屯的兵營礎石。走舊道的話,則稍稍繞遠路,所以下往台東時,就避開主道而取蕃路。由此稍稍向東南前進,再沿著中央山系向東分歧的支脈山峰下東方。不久,山容的寬闊處到了盡頭,是像嘉義方面的玉山前嶺或西山的險阻的岩山,沿其山峰攀爬巉岩,匍匐峻坡而下,海拔8000尺,道路稍稍變寬緩,經過茂密的茅草原,在7500尺的地方,進入道路北側的密林中。通過後到6500尺時,抵達蕃人的耕地,由6300尺起看到大崙坑社的蕃屋,在6000尺的地方進入大崙坑社。這是台東最深奧之地,也是我目前為止所踏查的台灣蕃社中占居最高地的蕃社。與此社在大崙坑溪的對岸分處兩地的,蕃名稱為太魯那斯(タルナス)。(第11回)

渡過大崙坑溪,經過大崙坑社的裡面,繞過其東南麓。這一帶散在蕃人的耕地,途中有2、3蕃屋,有時是3、4蕃屋。越過小溪,經過有蕃屋及耕地的地方時,又遇到一溪,海拔4500尺。渡過蕃橋,往對岸繞行山的東南方,走在其中腹的小徑短暫時間後,有條大瀑布。從這裡越過此山時,蕃路寬幅達1米餘,傾斜也變成輕緩的登爬。在6000尺的地方,設有蕃人休息所。這樣的休息所,宛如隘勇線的隘寮般,在一定的距離就會設置數個。這一帶蕃人的耕地中,有薄削粘板岩作成圓形的驅鳥器(鳴子)。從大崙坑社出發約3里,進入打訓社。此處海拔5900尺。這個社分為打訓、エシロ與イクウ等3小社。由打訓經過イクウ旁,又變成細道,7000尺、7500尺、最後在8200尺終於抵達成為鐵杉、松樹及蝦夷松密林的嶺頭。由此下行其南蔭絕壁的危險崖道。從7000尺起,變成稍緩的山道。粘板岩逐漸到了盡頭,變成結晶石灰岩層。在6500尺的附近,穿出樹林後又抵達蕃人的耕地。及至6100尺之地,進入蚊仔厝社。大崙坑社與打訓社和前山的東埔社一樣,都屬郡蕃,此蚊仔厝社及其以東的蕃社,是巒蕃的部族,都是屬於布農族。在地圖上,除了蚊仔厝社外,這附近也記載有萬里禾社。但萬里禾是蚊仔厝社歷代的頭目名,亦即將人名與蕃社名等兩種都誤記成蕃社名。由蚊仔厝社往東南,下小谿,此處海拔5100尺。渡過小橋,再渡行約600尺,是陡峭的坡道。由6800尺沿峰而行至5600尺。從這裡起,變成片岩層,可看到雲母片岩等。森林是針闊混淆的密林。蕃路沿著八、九合目的東南麓而行。不僅路旁,連樹上都有螞蝗吸附。其不快,是旅行者常有的困擾所在。由此起茂生身子一般高的茅草,通過宛如隧道的坡道後下行,又是上上下下險坡,最後終於在8000尺抵達箭竹茂生的鐵杉林峰頭。向東經過這裡,下往像是陡峭2000餘尺斷崖的細徑時,山容又變寬綽,從5000尺的一帶起,過蕃田下行短暫時刻,就抵達異祿閣社。由這裡南下,在3900尺的地方,抵達全社中稱為OOO的小社。從這裡下行短暫時刻,渡過向南流的溪水,進入該社的小社OOリガン蕃社。這一帶亦在鬱鬱蒼蒼的針闊混淆的密林中,四處有散在的蕃人火燒耕地以及工作小屋。再度進入密林,在5000尺的地方,清軍開鑿的舊道雖淹沒在草叢中,但仍依然殘留可見。沿此往東南麓,渡過三流的小溪。越過4200尺?的突角再上爬,由4800尺的地方起,舊道的傾斜稍微輕緩,從3800尺一帶起,出到蕃人的耕地,然後抵達3600尺的卓溪社。由此起下往東方2000尺,抵達有湧水的溪谷。沿著這個溪底下行短暫時刻,樹林、山地都在這裡到了盡頭,抵達平原的耕地。亦即下抵台東,也就是秀姑巒平原。由此起走畦道往北數十步,就抵達樸石閣庄。由卓溪社下行正好是2600尺。地質方面,從卓溪社的上方出現粘版岩,在樸石閣的附近變成第三紀層。從台東方面眺望中央山脈的深奧之山時,恰巧看起來經常像白雲堆積的樣子。這在很多的場合,可能是看錯了結晶石灰岩的露頭。在橫斷面的地質變化順序方面,與丹大山線似乎並無大差別。以上從大崙坑社到卓溪社為止的記載,是去年探險的順路紀錄,與之前明治33(1900)年通過的路線略有不同。又根據請教齋藤讓氏的說法,該氏所通過的路線也非相同。此一帶,即使方向相同,以通路來說,似乎有數線的蕃路。又以上所記載的山岳高度,是依據當時攜帶的氣壓計。這在高山觀測上並非完美的器具,有時還會產生巨大的誤差。因此此高度不能說絕對正確。只能說這數字作為高度的標準上可以參考而已。(第12回)

八通關線的距離,由林杞埔起經社寮、牛輼轆抵楠仔腳萬社,以及經大水窟、鳳凰山抵抵楠仔腳萬社,都是14里,鳳凰山越嶺似乎稍微近一點。由楠仔腳萬社至東埔社3里,東埔社至八通關山的溪5里(由八通關到中央山系之間的溪谷),中央山系之間的溪谷到大崙坑社6里,大崙坑社到打訓社3里,打訓社到蚊仔厝社3里半,蚊仔厝社到異祿閣社5里,異祿閣社到卓溪社4里,卓溪社到樸石閣社1里半,合計45里。這是目測,所以實測的結果,可能多少有所差異。吳光亮開通的道路,在這一段也計算有265里?。如今因舊道崩壞的地方很多,而多利用迂迴繞遠的蕃路,這一段45里的計算,是依據兩度踏查的實際經驗而來,應該沒有大誤謬才對。前山方面到八通關為止,僅是溯行陳有蘭溪的單調道路,但後山方面是避開大溪盡可能沿峰東下,所以有數度的登降,山的傾斜亦多險峻,所以並不像前山那樣單調。後山方面的舊道,尚存中央山脈分水嶺附近的4里路,其中自2里餘起不通。下行由異祿閣起到卓溪社之間,留下3里左右的道路。他日若要開鑿此線的道路時,我認為沿著大崙坑溪向東南而下,是比較容易通行的道路。現在的分水嶺以東,山岳高低多,道路並不輕鬆。由嘉義往阿里山的森林鐵道如果完成,則可加以利用,並經營由阿里山經岩山後,從玉山前嶺的途中抵八通關山,再沿秀姑巒溪下台東的鐵道,那嘉義樸石閣間的全線,其1/4是利用阿里山鐵道。只要竹頭崎到阿里山之間的困難道路,開通成鐵路,亦即火車頭可以來到7000尺上方的話,敷設越過9000尺的八通關往台東的鐵道,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其分水嶺如以9000尺來看,由既設鐵路登爬僅2000尺的差距,只要阿里山鐵道的困難工事可以經營,此台東橫斷鐵道就沒道理不行。要言之,這是金錢的問題而從經濟上的角度研究可否敷設鐵道的問題,並非門外漢能夠議論的,所以我並不敢說,不過亦可當作一個意見供參。

位於台灣中央地帶的布農蕃族,由六大群組成。位於前山方面濁水溪沿岸的三群,亦即達萬社的部族タケカタバン、卓社的部族タケトロ、文悶社的部族タケバーカ(卡社有文悶社的分支),位於沿著中央山脈的前山與台東的三群,亦即丹大社的部族タケイワタン、巒大社的部族タケバヌワダ(或稱バヌアン)、郡大社的部族タケアラン(或稱セブクン)。前三部族位於南投廳管轄內,丹蕃在丹大山,巒蕃在巒大山,都是在南投廳管轄內。丹蕃的分族在台東拔仔庄上,巒蕃的分族分布在由璞石閣上到新開園上的台東山地。郡蕃位於斗六廳的郡大山附近,並沿著中央山系,一部分抵南蕃蕃薯寮荖濃溪上游,一部分沿著大崙坑社及霜山腳社等台東奧蕃地的中央山系分佈。此布農族全體大致是溫良勤勉的蕃人,各群也因地理上的關係而有親疏之別,但不致敢於反目。由林杞埔往璞石閣途中,楠仔腳萬社及和社是阿里山蕃的部族,東埔社、樂樂社及大崙坑庄打訓社是布農蕃族的群蕃部族,蚊仔厝、異祿閣社、卓溪社屬於巒蕃的部族。由台東往前山方面時,率同卓溪社的蕃人到蚊仔厝社,再與該社蕃人交替抵大崙坑社,接著再換成雇用大崙坑社蕃人抵東埔社,然後由東埔社蕃人陪同到牛輼轆或楠仔腳萬社或和社,再由該社的蕃人陪同到牛輼轆、集集街或林杞埔。又可由東埔社蕃人代替楠仔腳萬社、和社蕃人,讓其擔任嚮導。因為布農族與阿里山蕃自古是仇敵關係,所以阿里山蕃不去布農族的蕃地,楠仔腳萬社、和社等兩社只去東埔社,此外就不願去。東埔社的蕃人敢去該兩社,但其他布農族不敢去。從前山往台東時,也可使用前述的蕃人,並依據蕃社的範圍反向運用。(第13回)

森林狀態上,前山方面到八通關之間,是世人所知,但由此起以東則不明。特別是去年的橫斷旅行,其目的是植物調查。此種調查以此次旅行為嚆矢,也有發現學界自豪的一些新種。採集的標本目前正在檢定中,但不遠的將來將有發表的機會才是。從八通關起的中央山系的溪間中,有蝦夷松、鐵杉、冷杉等美麗的針葉樹林。特別是分水嶺以西的松山及其東方的冷杉林,相當美觀。分水嶺頂附近多禿山,僅四處看到一些灌木林。由8000尺左右起,檜、花柏、雲杉、杉、松、鐵杉等中,也混生少許的殼斗科的闊葉樹。到6000尺一帶,則混生有桐及胡桃等。由此以下的海拔,針葉樹的數量減少,殼斗科樟科的植物增加,在4000尺以下方面,幾乎變成闊葉樹帶,陰草繁茂,出現藤、蔓木、山芭蕉等。再稍稍往下,則在林下混生蕨類、蘭類、蓬萊蕉等而變成熱帶林。其位於8000尺乃至4000尺之間的針葉樹林,區域廣大,林力豐富。而其大部分是千古斧鉞不入的原生林,實在是將來台東的一大富源。橫倒的杉木一根,可以用來渡過數十間的溪谷;直立的活檜木一根,可以讓洞窟野營數十人,像這樣的樹木非常多。像阿里山的飯包服山或萬歲山,只有檜木的純林,其樹齡看來雖非均一,但其分佈之廣與林力之大,與阿里山森林不遑多讓。在森林的價值方面,就看如何應用了。與他種混生,應該也不會遜色。阿里山森林無水利之便,如果設計森林鐵道,能將列車由嘉義平地拉上16、7里山奧7000尺的地方,那台東森林的利用也只是經濟問題,如能做大規模的計畫,應該可以充分利用。而未來經過探險,也許會發現水利也說不定。此原生的一大美林,是將來林業上有望的事業地,又,這附近的暖帶林,由台東平原起10里左右的深奧處,看得到樟樹的存在,樟樹業上亦是一大生產地。我因為是在沿道的蕃情不穩之際經過,所以其樟樹林力的調查並不充分,實在遺憾。恰巧是去年的這個月,我在此旅行中沿道蕃人不穩之際,對於我的行跡惠予安排及顧慮的川上農學士、小西林學士及荒賀斗六廳長、森尾台東廳長,對其好意深表感謝。目前身帶公命趕赴南部,續稿尚待他日而就此擱筆。(第14回)(終)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