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與高砂族

譯註:本文譯自平澤龜一郎「山と高砂族」,刊於台灣山岳第10號(1939年3月)。平澤龜一郎(1890-1986),仙台人,日本東北大學農學科(現北海道大學)畢業後,1918年任職台灣總督府,擔任農務主任時,在台北竹子湖設置試驗農場,其後開發出蓬萊米的問世。平澤氏亦擔任台灣山岳會理事,1946年5月,暫代主席的他,開會決議將會務委由台灣人,並轉交一支冰斧及兩條繩索,做為傳承象徵。著有「台灣的山與我」(台湾の山と私)(1981年茗溪堂出版)。戰後被續聘台灣,因見島內氣氛險惡,1946年厎返日,並因攜帶困難,返日前託友人保管一批登山史料,228事件當時,友人因怕文字獄受牽連而將史料全部燒毀,造成無可挽回的遺憾。

台灣山岳與內地其他地方不同的一大魅力是:

高砂族居住其間而且沒有他們便無法登山

作為蕃山的嚮導

在野營、物資搬運、其它任何的情況下

台灣的山岳與高砂族的關係是絕對而密不可分的

他們是先天的「山之民」

如飛猿般地縦橫高山峻嶺

絕不失誤、毫不猶豫地扮演最安全且最愉快的東道主角色

讓旅人的心靈得以見識並彩繪出純樸、原始的美麗諸面貌

這就是只有台灣山旅才能獲得的體驗

要十二萬分體會高砂族所給予的「山之感激」

就有必要對他們充分了解

他們有自己獨特的生活、自古以來的習慣

除了保有道德外

更有敏銳的感受

我想

那些憧憬蕃山之旅的人們

其夢想是否得以實現

實際上是繫乎此點

我將以至今所經驗的諸多事實為例

對即將迎接登山季節的人們

報告「山與高砂族」的關係

我台灣是太平洋上臨近支那大陸的小島

此一小島中

一萬尺(譯註:一尺約0.303公尺)以上的高山就有48座

不用說

其間大森林蓊鬱繁茂、斷崖峭壁處處聳立而絕險相橫

而且因為中央山脈與海洋的距離很近

河川大都急流奔湍

且一到夏秋之際

暴風大雨頻仍

溪水暴漲導致交通斷絕的事情

並不少見

光是這樣已經令人十分驚奇了

更有甚者

各座山都有很多的峰

以新高山為例

就由主峰、東峰、北峰、南峰、西峰等各峰所組成

如果也計算這些一萬尺以上的山峰

實在是多到可能有數百座地難以勝數

台灣真的是高山之國

是名符其實的高砂之島

從而

這些群山擁有異於內地的諸多特徵

第一

其位置橫跨熱帶至亞熱帶

有良好的光與熱

因為高山峻嶺多

氣候冷涼

在5、6千尺以上的地方

即使是夏天也很少超過華氏80度(譯註:約26.6度)

冬天降至冰點以下的情形也不少

而且常起濃霧

一天中

高地看到陽光的時間不超過3-4小時

降雨量多且濕潤的氣象上關係

植物相當繁茂

其數量達4千種

而有植物寶庫之稱

這不僅粉粧著山巒

而且伴隨朝夕氣象的變化而變換色彩

其美完全無法言語

其次

台灣山的成因

是從東、西劇烈擠壓、褶曲所產生

極其險而谷深

不僅如此

除了大屯山脈外

都是水成岩

所以大多呈現直角三角形

一邊峭立而成斷崖

相反地另一邊則呈輕緩的傾斜而密林繁茂或灌叢茂盛

只有山頂因為風雪侵襲或高砂族所焚燒的印跡

而創出了美麗的草原

動物及人類都經過其間

因此產生了自然的道路

步伐轉下溪谷

則到處都是斷崖

溪流變成瀑布、變成淵澤

所以相當危險

但好在有稜線的安全路線

台灣的登山路線很多就借道此稜線

在一萬尺級的山裡面

中北部的山和南部的山也大異其趣

亦即

新高、次高、南湖、大霸等北部諸山

其山頂都為岩石所覆

了不起生長一些杜鵑或圓柏

但南部的群山則在接近山頂附近都被森林所覆蓋

特別像南邊的大武山(譯注:北大武山)

其鐵杉大樹蒼鬱衝天

由該山到南大武山接近九千尺的稜線裡

甚至可見闊葉樹林

由遙遠南溟襲來的深霧

讓苔蘚類極為興盛

穿越其間而行

彷彿像看見我們年幼時代愛讀的押川春浪氏的海底探險小說般的深刻滋味

再者

台灣山岳有著令人驚奇的垂直海拔高度

例如沿著東海岸蘇花道路的清水山(譯注:清水大山)

其山麓為太平洋的怒濤所拍岸

而由此筆直地聳立著八千尺的岩山

此一壯觀在其他地方並不多見

至於西部的群山

其山麓一帶也是被熱帶植物所覆蓋

但通過溫帶、暖帶的氣候帶後

在一萬數千尺的山上

則可看到如蝦夷松(エゾマツ)、冷衫(トドマツ)的寒帶美麗林相

這些也是垂直台灣才可見的現象

如上所述

台灣的山岳所擁有的特色不勝枚舉

不過對登山家而言

最致命的一大魅力

就屬此地帶居住了高砂族這件事了

他們是先天的山之民

如猿猴或飛鳥般地縱橫高山峻嶺並搬運著沈重的行李

或幫我們採集露營用的薪材、汲取溪谷的水

而且絕不失誤、毫不猶豫地為我們扮演最安全且最愉快的東道主角色

所以在台灣沒有他們

是無法入山的

他們過著自己獨特的生活

保有自古相傳的風俗習慣

更有著纖細的情感及敏銳的感受

所以為了能夠和他們行動與共、持續深富趣味及有效率的山旅

非常有必要充分了解他們

因此以下就稍為談一下高砂族

台灣蕃族的一般分類

有泰雅、賽夏、布農、鄒、排灣、阿美、雅美等七族

其中除了居住在平地的阿美族與部分排灣族以及住在紅頭嶼的雅美族外

九萬的高砂族是住在占全島47%廣大面積的所謂蕃地住民而被置於警察的特種行政區

觀察目前這些各種族的民族發展

人口逐漸增加

每年以二千人左右的目標在增加

可見其旺盛程度

在世界各地的蕃族都呈現人口遞減或滅亡的悲慘命運之際

唯獨我台灣蕃族處於人口增加的現況

明白顯示我國統治方針是如何尊奉一視同仁的聖行

並以人類愛為基調持續發揚其實績

可以毫不忌憚的說

這是高高豎起世界任何國家都遠不及的正義旗幟而值得誇耀的一大事實

這些高砂族都仰賴農業謀生

換言之

他們是山的百姓

在那樣險峻的山地從事農耕

勢必不得不進行燒山農業

眾所皆知

最近因為開拓水田頻頻獎勵耕地固定的結果

他們的農業方式也一直在變化

當初他們移住山裏時

山的獲物很豐富

因此為了動物性蛋白質的供給源

頻繁地進行狩獵

這一時代的高砂族男子

幾乎從事這樣的狩獵

而且感到無比的樂趣

狩獵的方法

剛開始是用弓箭

後來改用蕃犬及獵槍後

更能在山野縱橫奔馳

大大地自豪其武勇及功名

從而各蕃社都確保有自己一定的狩獵區域

至今仍嚴然存在

一旦被侵犯

就立刻引起獵場爭奪

進而挑起戰爭

我在昭和4(1929)年的冬天

在還沒有合歡越嶺道路的時候

曾從霧社進入合歡群峰

越過畢祿山下魯翁溪(ローン溪)

抵達太魯閣

當時該地區是德魯固蕃(トロッコ)與太魯閣蕃(タロコ)的狩獵繋爭之地

所以我們請德魯固蕃當嚮導

在經過北合歡山處做第二次露營後

先讓他們回去

然後再安排迎接古白楊社(譯註:クバヤン,今花蓮縣秀林鄉古白楊)的太魯閣蕃

這是因為擔心兩蕃若碰頭會發生全武行

就不得了了

當時為了操縱他們

可說煞費苦心

也因這樣的關係

他們對狩獵區域內的地理非常清楚

這對擔任山的嚮導很有幫助

不能沒有他們的理由也在此

我在今年(1938年)的正月

從卑南主山往關山進行縱走

此一路線中的卑南主山是屬於馬里山社(譯註:バリサン,今高雄市桃源區馬里山)

雲水山、小關山方面是屬於溪頭社

海諾南(ハイノトナン)山、關山方面是屬於馬斯霍爾社(譯註:マスホワル,今高雄市桃源區梅山)的狩獵地

所以應該是和各社的高砂族一起去才對

但因為馬斯霍爾社的人有事無法參加

所以就讓在狩獵區外但曾經一起爬過關山幾次且知道路的玉穗社(譯註:タマホ,今高雄市桃源區玉穗)參加

然而關山雲深不利眺望

再加上積雪而分辨不出路徑

最後迷失在接近山頂的森林中

黃昏逼近

飢腸轆轆

被難言的不安襲來

這全是因為當時馬斯霍爾社的高砂族去打獵而不在的關係

才造成這樣的失敗

最希望大家預先知道的是:

蕃地幾乎是只有警察和高砂族居住的天地

因此要登山的人

在物資搬運上除了仰賴高砂族外別無他法

我們去山裡時

一定由他們作伴而行

此時

因為知道警察人手非常不足

所以儘可能婉謝他們同行

而另僱用有受教育能懂日語的高砂族青年

他們極度純真

知義務而不知權利

一旦揹上的行李

不管多重多大

都默默地搬運到目的地

此一強韌的忍耐力

真叫人驚奇

前年冬天探險新高山時

最頭痛的行李是帳篷

特別是麻布被雨淋過後特別重

更加重了重量

玉穗社的青年揹著它上下很多的山坡

此時從旁都覺得不忍心地看著他留著油汗、咬著牙、發出悲鳴聲

但到露營地為止

還是沒假手他人

之後看他的肩膀

竟然赤紅般地潰爛

所以立即施予藥敷

抵達露營地後

我們搭起帳篷

開始煮飯

他們則搭建小屋

或到遠處採薪材

非常愉快地無條件分享我們所需的東西

就這樣

看著他們徹夜一面焚火取暖一面安眠的身影時

我們超越了原始人高砂族的差別

感受到難以言喻的崇高感激

另外

營地最不可缺的是水

他們相當清楚水源

一定會在該處露營

萬一在沒有水的地方

則不管如何危險

也甚至常常到遠處的溪谷汲水過來

我曾經在天色全暗不得不在南大武山的鞍部搭帳宿營過

水當然沒有

當晚烤了帶來的餅

勉強填肚

隔朝天稍亮時

高砂族們就矯捷地跳起身

有人往高雄州方向

有人往台東廳方向

攀著陡坡

跳過岩角而去

我立在斷崖的一角

一直凝視著他們行往的方向

眼睛噙著淚水

無法言語

就在不久

如果是我們的腳程大概需要半天才能到的水源地

他們只花2小時就來回了

於是我想起以前聽過他們年少時所受的訓練

他們一到六、七歲

就會接受父兄或鄉黨的訓練

拼命練習射箭方法

或一刀砍下一寸左右木頭的蕃刀使用方法

或游泳的方法等

這樣到十三、四歲時

隨著父兄去打獵或參加出草的團隊等

其深富尚武氣魄及如鐵的健腳

也是來自如此的原因

託這樣的福氣

在朝陽日漸東昇之際

我們得以喝著暖暖的味增湯

以及在紅茶香中咽噎著對他們無限的感謝

這些事

在我諸多的山旅印象中

應該是一生難忘而感銘深深的記憶

就這樣

高砂族在我們的山行中

是不可或缺的伴侶

但各種族其性格有所不同

例如泰雅族是所謂『黥面族』

是種族中最剽悍者

不過卻也是敏捷而無背信之念的人

以內地人來說

像是江戶男孩般俐落而生氣勃勃性格

一如不留隔夜錢般地

像食物如果有糙米就吃光它

然後是小米

如果沒有穀物

不得已就吃蕃薯

彈性調整的混食經濟觀念並不發達

即使儲藏了明年的種子

如果遠方有客人來

則煮之以宴來客

這樣的純情、恬淡、令人憐愛的氣風實在叫人喜愛

相反地

布農族則是鈍重、忍耐力強的慢動作(Slow Motion)

持續地在屋內堆積如山的小米以備將來所需

排灣族因較早接受文明的洗禮而容姿洗練、品性良好

一如「武士未食仍昂揚地含著牙韱」的諺語般

他們即使是明天無糧

也會穿著美麗的刺繍服裝快樂跳舞、富有豐沛藝術氣息的山之民

如果仔細觀察

就可發現他們各民族上的有趣性格

而他們也擁有共通的風俗習慣

例如高砂族一般都有深不可知的迷信與傳統弊風

相反地也存在優於文明人的許多美風

例如深重信義、不會背叛約定

沒有印鑑的他們

只要在契約書上用指頭捺印或埋石立誓

未來不管發生什麼事

都不會毀約

夫婦和睦、形影不離

不論是去農耕或去旅行

都可看到丈夫慰勞妻子的情景

光從這一點

就令人感到相當美好

另外在照料孩子上也很呵護

不會拳打腳踢

如一般所認為的

他們絕非令人恐懼、排斥的人民

其本來面貌正是值得親近、喜愛的人類

我剛開始接觸到他們時

確實覺得汚穢、嫌惡

但在注視他們的行動中

被他們的純情所感動而心與心相溶

然後在不知不覺中心情變得像兄弟般

在他們嚮導下去爬山而真實受到照顧的人

應該就能正視並理解他們

我是經常有此經驗的人之一

另外

他們生來俱有非凡的敏銳與確實的感覺

我認為因為有這樣的特質

所以可以成為優秀的山嚮導而值得推薦

例如看到有野獸經過痕跡的地上石塊的傾斜情形

就可判斷其行蹤

或依據野獸足跡及遺留的糞便而清楚獵物通過的時間

此外

僅發現樹幹上附著的一片羽毛

就能立刻了解附近棲息何種動物

我們在山中迷路時

他們像飛鳥般的奔馳幫忙找到路

又或因暮靄導致看不到前方時

他們連腳下的一草一木都會注意深深地靠著記憶而不迷失方向

想起來是15年前的事了

我第一次攀登南湖大山時

沿著稜線想要抵達接續太平山的一處叫加羅(ムロラフ)地方

但誤下山谷且被濃霧籠罩而不知前路

雖頻頻仰頼地圖、指北針前進

卻更加迷失方向而產生下往花蓮港方向的大濁水溪的錯覺而終至太陽西沈

因為如此

一行43人的大部隊不得不就地露營

食糧方面

沒有副食品只剩米

不得已把味之素摻入米飯炊煮

但實在不能吃

雖為此非常焦慮

但隔天霧仍未散去而令人失望

其中有一位卑亞南社的泰雅族人

憑著以前有來此打獵而依過往記憶開始在箭竹林中找路

他們當時是穿戴著皮製的帽子和衣服

卻像落湯雞地拚命尋找

但就是找不到而空過了半天

那時候的他們

寒冷、空腹及疲憊

讓我們很擔心會不會因此而飢餓凍死

但即使如此場面

責任心強烈的泰雅族人

仍氣喘如牛地像鑚泳在箭竹林中地奔波

終於在午後雲霧稍開

他們立刻發現雲上有一座山峰稍稍露出頭來

而馬上確定現在的位置而平安地抵達加羅

這正是泰雅族的正義感憑藉著敏銳的感覺解救我們的實例

此外

他們體格瘦瘠但筋骨魁武而行動敏捷

因此攀岩最為拿手

我們要依賴釘鞋及繩索才能勉強攀登的岩場

他們除了扁平的腳之外

自由自在地利用開得大大的五根指頭、特別是大拇指

赤腳地垂吊在山崖

若無其事地攀登而行的身影

簡直宛如猿猴

我們一旦進入深山、幽谷

就完全把生命託付他們

依其嚮導而確實可以獲得安全

對他們而言

山是故鄉

是活動的舞台

他們恐懼的只有雪

前幾年

神戶商大山岳部的成員

攀登春天三月雪的南湖大山

並用雪橇享受滑雪樂趣

他們看到雪上畫著二條缐且自由自在滑雪的樣子

聽說曾驚訝地說這日本人是不是神?

之後譲他們穿上雪橇並教授滑雪方法後

據說就習慣滑雪地遊玩了

我幾年前曾攀登次高山

當時志佳陽的青年們只爬到八千尺後

就說下雪了要回去且不聽勸阻

後來慢慢軟化他們並帶到接近山頂的小屋款待他們

讓他們非常高興並說冬山一點都不恐怖

並提出明年希望再陪同前來的希望

這是因為以前的祖先踫過外出打獵時遇雪凍死的例子

所以他們才格外恐懼

不過只要讓他們理解

便可容易化解

為了登山而進入蕃地之前

因需適用取締規則

眾所皆知需在轄管的郡役所辦理入蕃手續

但要雇用高砂族則須事先和警察洽談

以選出有獵場関係且詳知地理的人同伴

因為他們會帶自己的食糧及禦寒用具

所以像內地的山嚮導一樣並不揹過多的行李

大槪揹負七、八十斤左右

其費用相當低廉約60-80錢

因此會看工作狀況給予奬賞或分給小量的酒及砂糖

以犒慰其勞

如上所述

高砂族是台灣山旅不可或缺的存在

他們是在理蕃行政之下受國家保護的民族

是將來把他們培育成不辱為我們同胞的途中之人

希望大家協助拼命努力的理蕃相關人員

並在與他們同行時

保有教化的心情來加以輔導

(本文係1938年7月14日台灣放送協會(J.F.A.K)的廣播內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