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高山旅行記

譯註: 本文是台北高校(今師範大學前身)旅行部的秋永肇在1926.7.9-7.19攀登次高山(雪山 )的旅行記,

刋於台灣山岳第一號(1927.4.23)。秋永和西尾善夫兩人從台北車站 搭火車至宜蘭,再搭森林鐵路到土場,

之後徒步至舊太平山 (加羅神社一帶),再循往四季,在卑亞南駐在所(南山 派出所)與鹿野忠雄會合後,

平岩山駐在所附近的志佳陽社(環山部落 )登次高山。之後原路返抵平岩山後,經松嶺、霧社抵埔里 ,再返台北。

其中有一段從南山 村經斷崖駐在所及突稜駐在所抵思源埡口 的記述,因該段卑亞南越嶺道路現今尚未遭破壞而可探勘抵達,特別引人懷想。

作者生平待查。網路ㄧ篇記述,或可參考「秋永肇(1909-1984),政治學者,台北帝大文政學部政學科畢業,

台北帝大助手、專任講師、九州帝大助教授。戰後ㄧ度遭免職,1952年擔任愛知大學教授,54-80年明治大學政經學部教授」

行程

第一天(大正15(1926)年7月9日)台北車站 中午12點50分發車–抵達宜蘭車站 下午5點13分(一泊)

第二天(10日)宜蘭出發早上7點41 –抵太平山 下午6點(一泊)

第三天(11日)太平山 出發8點20分–抵卑亞南駐在所下午5點45分

第四天(12日)卑亞南出發早上9點25分–抵卑亞南鞍部下午四點半

第五天(13日)早上10點半卑亞南鞍部出發–下午4點抵平岩山

第六天(14日)平岩山 駐在所出發早上4點半–抵露營地下午2點

第七天(15日)露營地出發早上5點–抵次高山山頂早上7點整–抵平岩山駐在所下午4點40分

第八天(16日)下午2點平岩山 駐在所出發–抵松嶺下午6點

第九天(17日)松嶺駐在所出發早上9點–抵卡慕要(カムジョウ)駐在所下午4點

第十天(18日)卡慕要駐在所出發早上7點半–抵霧社下午5點

第十一天(19日)霧社出發下午3點–抵埔里 下午6點

費用:42圓42錢

(明細)十天的住宿費約20圓

            火車費用約5圓77錢(台北-羅東1圓65錢/羅東-土場77錢/二水 -台北3圓55錢)

            台車費約4圓50錢

            人伕費約5圓

另外要緊的事是隨同登山的警官及人伕的旅費

     巡查兩名 兩天旅費6圓

     警手一名兩天旅費2圓

     蕃人五名兩天旅費5圓

計13圓(每人約5圓)

雜費10圓

旅行記

第一天(七月九日)

灰白天空下的友人送行

雖感銘噎咽

但仍抱著強烈決心

台北車站 跨出旅行的第一步

一行只有學友西尾善夫及我兩人

雖有幾分膽怯

但身軀是燃著青春之血

也有脫離窒息都會生活的快感

在八堵轉搭宜蘭線

七月陽光照射下閃閃輝耀的紅色丘陵中

火車沿著河流奮然前進

鑽入各式各樣的隧道

在素描、旅行話題的打發時間中

視野突然變亮

海洋將地平線畫著圓弧

波浪拍打著岸邊

龜山島 將其巨大身軀悠然地橫向海中

漁村四處散在

抵達宜蘭

下車

在此住宿一晚

旅館中卸下旅裝

第二日(七月十日)

從宜蘭到羅東

搭乘總督府營林所的森林鐵路

約九點半抵達竹林

雖說是客車

但只是在粗糙貨車上架起柱子再橫鋪布幕

默默地搭載客人

因為並沒有營業所以也就忍耐了

濁水溪(譯註:蘭陽溪)畔

只有火車的蒸氣音高高地響著上行

十二點四十分抵達土場

這裏是將太平山 用台車運來的木材轉為火車送往羅東的地方

此處也有旅館

從這裡到十字路駐在所是急陡坡

剛好七月的午後太陽火燒般地照射

襯衫已被汗水弄得濕透

警手將行李帶到十字路駐在所後便回去了

西北雨眼看就要落下

兩人慌張地用登山杖扛起行李登往險峻的路

在駐在所休息一下後

沿著台車車軌走在輕緩的斜坡朝著太平山 (譯註:舊太平山 )走去

眼前可以看見白色住家的屋頂閃著亮光

但相當遙遠

附近群山的山頭光禿禿

一副頭髮稀薄可憐的神態

抵達目的地的太平山 是下午六點

往下看是懸崖峭壁

土場的附近夕靄泛著淡淡靉靆

三里(譯注:一里約3.927公里)多的道路曲折

形成台階地映在谿谷

在檜木做的俱樂部渡過第二夜

圍著火桶感受到異鄉的鄉愁

這個村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有理髮店、雜貨店等等

第三天(七月十一日

大晴天

早上的寒氣刺骨

穿越沾滿露珠的道路

和兩位營林所的人結伴登爬坡道

被無情砍伐的山林

橫倒著樹頭、倒木、枯木等殘骸

那已不見深鬱森林的身影哀憐無力地在我們眼前展開

十點抵達源駐在所

次高的雄峰就在此眼前屹立於穹蒼

可惜山頂一帶為雲所遮

左邊是南湖大山

右邊有大霸尖山 、桃山 等高峰聳立天空相互競雄

在繁茂的蒼鬱密林中走下坡路

抵達庫霞(Kussya)駐在所時是十一點八分

海拔六千尺(譯註:一尺約0.3公尺)

十一點半從此地出發朝一里七町遠的四季薫(shikikun)邁進

一出森林下方可見濁水溪的支流

眼下亦可俯瞰四季薫的蕃社

一面專心的眺望蕃社

一面吃起便當

從該處稍稍下行

就抵達了四季薫蕃社

蕃人拿出芋頭、酒款待

蕃童很快就和我們熟起來好奇地詢問各式各樣的事

因為此處也有很多都市來的人

感覺相當開化

日語也說得非常流暢

正午的靜寂中

傳來悠然的織布機聲響

男人大抵外出到田裡幹活

剩下的只是女性及孩子

下午三點半從此處出發

通過米羅行往濁水溪的右岸

橫越濁水溪上爬坡道的盡處有卑亞南(Piyanan)駐在所

在此地將和學友鹿野忠雄會合

一行也就變成三人

下午五點四十五分抵達

晚上在駐在所的「土間」看著蕃人的舞蹈

(譯註:土間(Doma)是日本建築中構成家屋一部分的室內設計,作為營生活動的作業空間,

因為幾乎與地面同高,和其他較地面高的生活空間如走廊、客廳、寢室隔開,也自然變成家屋出入的門戶)

真是自由奔放的熱情詩人

你們是何其的純真啊

在這樣的舞蹈中忘卻一切的你們

是再幸福不過的人

配和著Robo(譯註:泰雅族自製的口簧琴)的聲音跳舞的這些詩一般的原始人

不知夜深更重地狂舞著

有關蕃人的迷信、傳說、溪頭蕃與卡奧灣蕃(Gaogan)的爭鬥等

從駐在所的巡查部長得到詳細的說明

此一爭鬥的概要大致如下

南澳蕃的比亞豪(Piyahau)社的兩位蕃人

南湖大山 的山麓打獵中

因為誤殺了卡奧灣蕃的番丁而釀成問題

卡奧灣蕃依蕃人的習慣欲以出草解決事情(此為蕃人絕對之事)

然而出草的卡奧灣蕃的番丁又在比亞豪社附近誤殺了溪頭蕃的番丁

造成了比亞豪舉社要復仇的騷動

知道此事的官憲極力安撫

透過逮捕首腦而逐漸平息事件

此外

聽說當時在南湖大山 打獵中的卡奧灣蕃的兩名蕃童被溪頭蕃人襲擊

並且不顧哭叫地從後面擊殺取其首級

然而

我們在Robo的甜美囁語中愉快地過了一夜

第四日(七月十二日)

晨起立刻外出前往蕃社 

看到了日前打鬥時割取下來的首級 

其中一個已經變白骨 

另外一個還有頭髮也有肉

張著眼睛好像安詳地凝視著什麼 

兩個都是十五、六歲孩子的頭顱 

像茶色木乃伊般地僵硬 

坐姿安穩地從下顎處平整的切割 

此為蕃人的習慣 

殘酷是殘酷 

如此被放在眼前觀看 

實在很難想像他們的殺伐之氣

今天的計畫是前進到鞍部 

因此早上九點二十五分被蕃童送行到河邊後出發 

行走在密林中的坡道

在斷崖上 的斷崖駐在所午餐 

桃山 近在眼前 

看得到卑亞南鞍部(譯註:思源埡口 )在左方的樹林間 

拍起照片 

悠緩地走在羊腸坡道 

在密林中微風吹拂中登爬至盡頭時 

草原披上草綠的新衣 

玉山 冷杉屹立著 

令人不禁想起函谷關 

我們抵達了所謂的卑亞南鞍部

入夜後溫度逐漸降低 

雲包圍著四周的山 

黃鸝在夕陽的芒草間 

發出可愛的叫聲

第五天(七月十三日) 

此處卑亞南鞍部海拔六千三百尺 

早晚令人感到寒意 

晨起向外看 

綠色山肌映著太陽顏色

早晨的空氣冷冽而清爽 

九點半左右 

從志佳陽來了三位來取行李的蕃人姑娘

十點半出發 

從此處往前就進入了能高郡 

渡過幾處剛新架的木橋

沿著谿邊紅色輕緩之路

邊採集昆蟲、植物邊向前行 

是頗枯燥乏味的地方 

惟有處處的松樹憑添風趣地聳立著 

成群的枯木凜立是ㄧ奇觀

在有勝駐在所(譯註:台中和平區勝光派出所)午餐

約休息三十分鐘

朝著志良節 (Shirakku)(譯註:台中和平區志良派出所下方)行走在宛如乾枯山野令人倒胃口的路途

抵達志良節 駐在所時約下午兩點半 

次高山在眼前技壓群山地崢嶸雄大之姿

雲飄來又去 

褪去面紗時的莊嚴之美 

令人暫時入神 

眼前的久戀之山 

令人勇氣百倍 

ㄧ口氣抵達了平岩山 駐在所(Heiganzan,譯註:台中和平區林務局梨山 工作站環山分站一帶)

解下鞋帶時是下午四點 

正下方可見志佳陽蕃社(譯註:環山部落 )小小的點綴其間 

明天終於要攀登次高山了 

第六日(七月十四日) 

早上三點半起床 

天空靛青般地澄淨 

幾千的星星燦爛閃爍 

早餐時來了五名蕃人 

拿出外套、毛布、米、帳篷等露營道具讓他們幫忙揹 

在晨風清冷吹拂旅衣手袖中

向署員告別 

早上四點半從平岩山 駐在所出發 

因為警戒需要 

有二名巡查、警手ㄧ名隨行

ㄧ行合計十一名 

下往露珠深重的道路穿出赤楊林

就是志佳陽蕃社 

蕃犬驚魂般地狂吠 

雞一勁地報時 

這是悠緩深山的黎明 

在駐在所前集合、整理行李之中 

東方已然泛白

將桃子塞滿整個網袋

早上五點半離開志佳陽駐在所 

越過小山丘 

涉溪渡過大甲溪及其後的司界蘭溪(Shikairan)等稍逾膝蓋深的河流 

在溪底魚列成千鳥形狀 

約前行ㄧ里許 

渡溪告終 

渡涉共八次 

幸運的是因爲未下雨河水較少 

回望 

看見中央尖 山迎著朝陽 

鑽出芒草區後 

終於要踏上坡路 

陡升 

左邊是千尋(譯註:ㄧ尋約1.5-1.8公尺)不見底的深谷 

右邊看見高聳著南湖大山 、中央尖 山的連稜綠山 

攀登爬上松蔭之處

在類似禾本科的芒草植物中 

跟著蕃人的足跡 

十點左右抵達ㄧ處有點像鞍部的地方 

有一個小池

因為蕃人說想吃飯 

所以我們也把帶來的午餐吃掉一半 

短暫休息後再出發 

此處是八千尺的高台

所以從這裡越過一萬一千尺的志佳陽大山

就進入森林地帶 

冷風令人感到無以言喻的爽快

走在平凡的上坡路 

十一點半抵達葫蘆形的天池  

是相當寬廣的水池 

水呈汚濁的黑茶色 

海拔有一萬尺左右吧

協助專業的鹿野君採集突尾鉤蛺蝶(シヒタテハ:Shihitateha)、絹粉蝶屬(タカムクテフ:Takamukutehu) 

在志佳陽的絕頂午餐 

紫色釣鐘的高山沙蔘等惹人憐愛的花亂綻的非常美麗 

十二點四十分 

下往草原後又往上爬 

爬上之後進入森林地帶 

玉山 冷杉的森林地帶 

雖是白天仍然很暗的樣子 

千年不變的青苔蒸熱 

藤蔓纏繞著大樹 

令人感到不舒服般的陰森 

森林中的迷宮道路 

讓人有下地獄之感 

苔滑的山路

我們感覺在同一個地方繞圈圈一直被往下拉去 

霧飄來 

似乎要下起雨了 

聽說此處幾乎每天都有西北雨 

怕被雨淋會很麻煩 

就急忙趕路 

下午二點 

終於抵達露營地 

亦即所謂的Kakesyohagai(カケショハアガイ)(海拔一萬三百二十尺)(譯註:疑是1929年興建的次高山莊營地)

 營地的面積約有二間見方(譯註:ㄧ間約1.818公尺)

岩石有點傾斜剛好遮蔭 

但不足以阻擋雨露 

不到二十分鐘內 

霧朦朧地籠罩樹木 

寂寥復寂寥 

樹葉飄落的聲音也相當靜寂 

溫度逐漸下降 

在看似霧雨的當下 

銀絲瀟瀟地注降樹葉上 

不久之後 

夾雜著冰雹而來 

僅著ㄧ件薄襯衫有點凍僵 

挨靠著岩石顫抖時 

蕃人元氣十足地高歌而來 

在搭帳篷、焚薪取暖、準備食事之中 

突然就恢復了元氣 

蕃刀的聲音響徹在谿谷與谿谷之間、樹木與樹木之中 

此ㄧ深山的厚重靜寂 

令人感到強大的顫慄 

縷縷上升的晚飯炊煙

靜謐地消失在夕靄之中 

不久晚飯也做好了

大家想要大塊朵頤罐頭的菜色 

六個人就進入帳篷內吃起上好的晚餐 

雨也停了 

天空湛藍 

星辰對著岩頭的我們送上新的星光 

和蕃人言語不通

像啞巴般比手畫腳地做意思的溝通

實在非常可愛的蕃人 

晚上好像一直覺得聽到猛獸的叫聲 

氣溫逐漸降低 

雖然穿很多 

但仍冷得無法入睡 

好幾次冷醒 

靠近營火靜靜的沈思 

這裡剛好是山的「八合目」 

上面就是絕頂 

就這般淺眠睡不好的情況下

夜逐漸更深了

第七日(七月十五日)

清晨四點半起床 

ㄧ起床發現早飯已經準備好了

昨晚的睡眠不足讓頭感覺很鈍

用山谷間的冷水洗了臉

晨霧從一個山谷流向另一個山谷

在冷冽的朝氣中 

踏著落葉、攀爬岩角出發時 

已是接近早上五點左右 

累累岩石默默無語 

彷如堅守著密藏在這Sylvia谿底下千年的神秘 

從谿底連續攀爬岩石 

好幾次滑倒地攀登而行 

從谿底向左彎

進入了圓柏之林 

看見玉山 龍膽、玉山 香菫等惹人憐愛的高山植物 

稍稍離開此處 

面前屹立著懸崖峭壁

繞向側面 

再驅爬上累累的岩石後 

終於登抵稜線 

附著青苔的圓柏茂密生長著 

鑽過其間前行

ㄧ口氣衝上完全沒路、沒有踏點的稜線

抵達絕頂時剛好七點 

三唱萬歲

朝霧如白絹般覆蓋四周山丘的頸背 

拿出地圖 

取出指北針 

確認方位 

快門的聲音響在四周的群山

素描、採集、記念照終於完成 

燃燒的太陽向著四方的蒼穹之弧放射著莊嚴光芒 

真是無比澄澈的天空 

東方是南湖大山 、中央尖 山、畢祿山 、合歡山 

西方在模糊之間宛如水平線浮雕 

西海岸平原包覆在濃薄的青蘿紗 

宛如沈睡在桃源夢鄉 

大雪山 (11880尺)、小雪山 (10043尺)聳立

大屯、七星兩火山 如黑子般 

在次高連峰的山陰中 

大霸尖山 連亙頭角聳立著

山頂也亂開著惹人憐愛的高山植物 

就這樣 

我們的目的達成 

絕頂上有前年登山時台北ㄧ中的旗子腐朽倒下 

罈中放著很多的名片 

八點半啓程下山

抵達露營地吃早午餐 

十點半再下山赋歸 

上爬時沒注意這坡度非常陡

覺得能這樣爬上來真是厲害 

滾動般地直下

不過

因爲松葉很滑 

跌了好幾次的狗吃屎 

比上爬還倍感辛苦 

來到渡溪點是二點半左右 

河水比來時漲了許多 

三點五十分抵志佳陽 

四點四十分回到平岩山 駐在所 

在疲勞與征服感的滿足中過了一夜

第八日(七月十六日) 

早上參觀了志佳陽蕃社 

蕃人前來兜售腰帶、煙管等 

這裡的蕃人少女穿著滿是汚垢的日本服吹奏著口琴 

其猙獰貌也宛如蕃丁的武勇般地無法匹敵 

從甜美的Robo嚅囁顫律中

沉溺在輕薄的文化裡 

浪漫者的夢破滅了 

從原始到文明的過渡期、人間進化的過程 

我們徹底失望了 

也失去了追索他們傳奇般傳說的心情

但是 

聽到一位蕃人講的有關頗像蕃人在迷信精神下犧牲的故事 

記憶雖不牢靠

大致上是這樣的: 

臨接某一家的三個人家內都有人死亡 

他們根據迷信的見解判斷

互相都主張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 

最後結果是透過美麗的決鬥來決定主張的真偽

三人午夜過後點燃炬火 

隔著川谷 

在ㄧ、二、三的口號約定下開槍 

被打死的就是不對的一方 

像這樣幼稚的想法其實是被法則所支配

ㄧ思及此 

這事雖有點愚蠢 

但他們卻非常當真

下午二點從平岩山 出發 

爬上太保久 、櫟之丘 

在松嶺住宿一晚 

松嶺海拔八千尺 

有著不負國立公園稱號的松樹聳立著 

身後有次高連峰蜿蜒衝向天空

然而令人悲傷的是 

與其說景觀是勇壯的 

倒不如說是箱庭的

與其說是自然的

倒不如說是人工的、庭園的、假山的景色 

入夜變得非常寒冷

駐在所宛如雲海之上的城堡般地冒浮出來 

聽著松籟之音

渡過令人膽却的一夜

第九日(七月十七日)

經過馬力觀 (Marikowan,譯註:南投仁愛鄉馬力觀)

住宿在卡慕要(Kamuzyo)駐在所的佐藤警部補的地方 

是宛如以前諸侯般的生活 

順道去看以美貌聞名的蕃人少女Hakku

但與預期的完全相反

殺風景的溪底蕃屋、其結構的貧弱、少女臉形的無趣

然而也不可如此就全數蔑視

停留個二、三天慢慢視察的話 

也許會發掘其美好的地方也說不定

總之 

伴隨著相當的失望 

走了相當的里程抵達霧社的住宿地時 

已經是從宜蘭出發後第十天的下午五點

這一天碰到了下雨

七月十九日 

我們完成預定計劃 

午後朝往埔里  

踏上歸途

關於次高山登山的注意事項 

登山時期還是以夏天最適當 

冬季因爲雪量多、寒冷、寒風強 

因此目前幾乎不可能 

另外我們選擇的路徑是要涉溪多次

所以還是以夏天最適宜 

且以七月上旬為佳 

ㄧ進入八月 

有遭逢低氣壓或下雨之虞

此外

同伴最好小人數較好

我認為五人左右爲宜

因為人太多

警察也會困擾

而且旅行上會很難盡興 

且露營地面積也很狹小 

所以爲了對山的人類心靈的嚮往以及蕃人的視察或將來的學術研究、採集等

務必採小人數爲宜

旅行裝備可各自隨意

喜歡穿鞋的就穿鞋 

喜歡草鞋的就選擇草鞋

對這些物品真的不用過於拘泥

但對於防寒的準備最好要充分

另外還要準備萬一受傷的預防藥品、暖暖包、酒、穿鞋的人也要的足袋與草鞋

感冒、腹痛的藥 

另外

要覺悟抵達露營地前十之八九會碰到下雨 

有必要準備雨具

途中或露營地的副食品可隨意

即使沒帶也沒什麼大礙 

雖說是露營地 

其實是很狹小的場所 

是將帳篷靠著岩石搭設而ㄧ整晚焚火渡過的 

因爲非常冷 

所以要做充分的防寒準備 

假如沒遇到暴風雨就幾乎不會有危險 

繩索當然也不要 

帳篷和毛布可向警察借用

我想到的大概就這些

最後附帶ㄧ說的是 

我們這次的成功首要歸功於天氣 

第二是警察的相當幫忙 

第三是我們不斷的努力與冨有勇氣

以及第四的謹慎行事與充分準備

(1927.1.12)

(昭和2(1927)年1.24受理)

(編輯人員附記:本篇旅行記刊登於大正15(1926)年7月的臺灣新聞,後經向作者請其將要點簡單撰寫而成。

另外,有關次高山的山名由來、探險及登山歷史、登山紀行、觀望地點與時節、詩歌方面,

可詳參大正13(1924)年11月大橋捨三郎(本會現幹事)編的「次高山」冊子)

(本篇參照的地圖為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中的羅東、宜蘭、叭哩社、ボンボン山、

ピヤナン社、ゴーコツ社、シルビヤ山、畢祿山 、ハツク大山 、䓫萊主山、霧社、萬大埔里 社)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