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武山縱走霧頭山

譯註:本文是大山 一市1940/12/31-1941/1/5由南大武山 縱走北大武山 至霧頭山 的紀錄,刊載於台灣山岳第十二號(1942年2月)。大山 一市由屏東搭車抵潮州後,經佳佐、舊武潭抵佳興後,循獵路經吐蛇流山抵南大武山 ,再縱走北大武山 、茶埔岩山後抵霧頭山 ,之後下舊好茶、馬兒社抵三地門後,由屏東返北,結束六天的行程。

大山 一市生平待查,時任台灣製糖土木課長。根據此行與大山在山上邂逅的台灣山岳會常務理事平澤龜一郎表示,他對大山 一市縱走的旺盛企圖心深表佩服,也對發現如此優秀的登山家,內心感到非常高興。另Odin Oodin熱忱訂正本文的山岳名稱等,謹此致謝。

來台灣兩年多的期間中

一直心懸著大武山連峰

熱烈期望至少能攀登北大武山

但地圖沒到手

周圍的人是一些說去山裡毒蛇會像下雨般從樹上掉落這般程度話的人

沒有知道山狀況的人

從而沒有地圖、沒有可仰賴的人、也無法立定計畫

不過之後拿到台灣山岳會的部份記錄

因此得以把握大致的狀況

即使只攀登北大武山 也需要四天

其他單獨攀登霧頭山 或南大武山 也似乎一樣要四天

但如參考本次發表的北大武山 、南大武山 的縱走計畫

估計可用六天完成由南大武山 經北大武山 縱走霧頭山

因此就利用元旦休假時間出門了

剛開始是預定三人行

但因臨出發前發生事故而缺席一人

所以變成二人行

兩人的身體狀況很好

這方面無須擔心

不過倒有一抹不安

那就是狩獵區域的關係上

每座不同的山都需更換蕃人

亦即南大武山的蕃人不了解北大武山

知道北大武山 的蕃人只知道北大武山

而知道霧頭山 的蕃人也只知道霧頭山

於是就採取蕃人在山中交接的方式

但在那原始林密佈的山中

是否蕃人都能剛好銜接上的問題

因為地圖沒有到手

以致無法進行地形的調查及路線的研究而只能仰賴蕃人

這問題稍稍令人感到不安

不過這個不安也只是預定的日數會不會變更的問題而已

其他則毫無不安地準備就緒

12月31日

時間紀錄 屏東(上午9.08)-潮州(9.30-10.04)-佳佐(10.40-11.35)-舊武潭(アブタン)(13.15-14.05)-

瓦魯斯(クワルス)溪(15.15-15.40)-佳興(プンテイ)社(16.30)

抵佳佐一看

看不到應該來迎接的蕃人

四處找尋也借用警察電話

相當折騰人

焦躁約一小時的結果

他們終於來了

立刻就分擔行李後出發

大白天照射的陽光實在強烈

僅僅走在畦道就汗水淋漓

不久通過與蕃地的邊界

終於要進入山道

但因為是警察道路

路幅突然變寬

道路也變好

但容易落後的蕃人不論如何激勵都還是落後

真叫人莫可奈何

抵武潭駐在所一看

剛好在做正月佈置的工作

但仍叨擾交談了很多事

約二十分鐘後

遲到的蕃人們終於來了

於是讓他們吃午餐

我們也接受茶的招待並吃午餐

在感謝他們的厚意後出發

不久抵達瓦魯斯溪側的斜坡

從樹木間及山間經常可見南大武山 及北大武山

但一大早為雲所覆而無法窺見全貌

不過仍可從雲間看見部分

山肌及稜線等似乎沁入眼簾

行走一段時間後抵瓦魯斯溪的邊緣

一位老蕃放下割著石板的手微笑地打招呼

在他的旁邊下腰休息時

落後的蕃人陸續追上來

然後突然拋開行李飛奔進河川游泳及洗身體

聽說佳興社的蕃人習慣通過此處時

一定在此清潔身體

從此處一口氣攀登陡坡

之後沿山右側行走

不久抵達佳興社

此處無駐在所

才意外知道要住蕃人的家

不過也多少起了好奇心

1月1日

時間紀錄 佳興社(上午8.20)-離開植林路進入獵路(9.40)-Towazamoru(トワザモル)(10.40-12.10)-

Rinoaran(リノアラン)(12.40)-吐蛇流山 (ラリザバン)(三等三角 點)(13.00)-Kabaritsuan(カバリツアン)(14.05)-露營地(16.40)

從薄暗蕃屋的石板寢床起身外出

先呼吸了皇紀2601年的空氣

(譯註:西元1941年)

一離開鹽野義的植林路進入獵路

就完全是原始林

樹相方面

樫類的樹木變多

不久抵Towazamoru

是寬最多50坪左右的聚水池

深度也不及一尺

聽說是山羊及鹿的浴水場

水池的周圍有無數野獸的足跡

蕃人說這是最後的水源

從這裏到南大武山 的山頂都沒有水

又說今天來不及攀登南大武山

我們雖半信半疑

但仍在此炊飯並將水壺裝滿水後

決定能走多遠就走多遠地出發(氣溫攝氏14.5度,雲量1)

之後大致以吐蛇流山為右山地攀爬而行

是非常輕緩輕鬆的攀登

一抵Rinoaran(吐蛇流山的支棱)

突然眼前飛出南大武山 的山頂與北大武山 的大斷崖

令人大吃一驚

此地附近多栗樫等樫樹類

其間有相當多可取作火鉢的高山杜鵑大樹

不久抵吐蛇流山

有三等三角

之後是沿南大武山 衍下的稜線攀登

大致上右側有崩落

因此有些地方是相當的瘦棱(下午兩點,氣溫16度,雲量6)

從Kabaritsuan附近開始

舉目都是鐵杉

鐵杉ㄧ增加

高山杜鵑就逐漸化成灌木

前面的展望不清

因此不知道要走到什麼時候

但因為找到受風面小的適當露營地

就決定當作今夜露營地(晚上六點,氣溫12度,雲量8,七點時的氣溫9.5度)

1月2日

時間紀錄 露營地(早上7.25)-Sarukoman(サルコマン)(8.00)-暫稱第一峰(8.35)-

南大武山頂(2831米)(9.30-10.30)-穿越箭竹地帶(13.10)-遇見平澤氏、谷河氏一行(14.00)-Itarara(イタララ)(15.30)

等待夜明天亮後立即動身

不久抵Sarukoman(氣溫7.5度,雲量2,風速4m)

(譯註:Sarukoman與排灣族語Sarekuman音近似,Sarekuman是排灣族神話中的小米神及山神之意)

此處是與向南方延伸的稜線的分歧點

之後撥開箭竹前進一段時間後

登上暫稱第一峰的山頂(南端的峰頭)(氣溫5.5度)

南大武山 山頂的三角 點也近在眼前

沿著瘦棱前進就順利抵達山頂的三角 點(2831米)

在此眺望北大武山

一面俯瞰舊泰武、佳平方面一面用餐

水逐漸所剩不多

蕃人也訴苦很渴

但還是極度節約用水(氣溫7.5度)

台東方向是整面雲海

海岸線也完全看不到

從這裡看到的北大武山

山形不怎麼好

這可能是遮蔽了北方視野的關係

使得從此山頂的展望沒有預期的好

一旦說要出發時

所有的蕃人都說前面的路沒去過

所有不知道路

不過細看之下箭竹相當茂盛

也有灌叢

但似乎沒有岔棱

於是撥開箭竹不管如何先硬下角瘦稜線

箭竹逐漸變長

連踏跡也不甚清楚

因此一面找路一面前進

感覺頗花時間

期間中台東方向的雲吹上來變成霧(下午一點,雲量9,氣溫11.5度)

終於穿越箭竹地帶而鬆了一口氣

但喉嚨渴的不得了

蕃人因為沒帶水壺

自昨日白天以來全員都靠一支水壺的水上來的

現在水壺的水雖還沒喝

但前途如何尚不可知

因此也不能隨便就喝

這一帶是多雨地帶

因此樹幹或岩石全部覆蓋蘚苔

唯一露出的只有草地的葉子

完全是叢林一片

終於遇見期待中的平澤氏等一行

但沒想到是大部隊

令人大吃一驚

然後聽到舊筏灣的蕃人也按約定在等候以及有水源

大為安心

步行約一小時後

遇見舊筏灣的蕃人

被引導進入Itarara的狩獵山屋

此山屋以巨大倒木當屋頂

像岩石小屋 可容十人左右

立即去汲水

然後大家一口氣地暢飲到大腹便便

時間雖然尚早

但因水源的關係

就決定在此睡覺(下午七點,氣溫10度)

1月3日

時間紀錄 Itarara(上午8.30)-Irashi(イラシ)(9.00)-北大武山 頂(3232米)(11.45-13.12)-

Kniferidge(ナイフリッヂ)(14.35)-行往霧頭山 的稜線(15.45)-

Rigarigayan(リガリガヤン)(16.20)-抵崩壁(17.00)-Tomachachagaru(トマチャチャガル)(17.35)

早上7.20的氣溫8度

天空放晴令人舒暢

犒賞佳興的蕃人們後讓他們賦歸

與舊筏灣的蕃人們攀登原始林而行(上午8點50分,氣溫10度)

通過闊葉樹林

ㄧ進入鐵杉森林

草地還是一變而為箭竹

然後處處枯立的大樹亮著純白的光

讓人感覺果然海拔變高了

到處都是山羊及鹿的糞便

結果追其糞便就是獸徑地撥開箭竹前進

突然覺得左側變明亮時

原來已經站在瓦魯斯溪源頭的大武 南端直立一千米的大斷崖 上

回頭一望是南大武山 的山頂及近在眼前接往北大武山 的稜線

台東方向是依然無邊無境的大雲海

壯觀至極

北大武山 的三角 點還非常遙遠

即使問蕃人

知道路的蕃人無時間觀念

有時間觀念的年輕蕃人則沒去過

所以無法判斷抵達時間

行往一段時間後

抵達舉行大武山祠地鎮祭的地點

朝著全新的素木杭標並站在圍著注連繩的緣側

一同恭敬地禮拜後

又朝瘦棱前進

在鐵杉之間有很多高山杜鵑

但感覺比南大武山 還少

上午11.45分終於站上北大武 的山頂(3232米)

有一等三角 點

北方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玉山 和關山

其右看得到秀姑巒山 與馬博拉斯山

果然其海拔無與爭鋒

群壓其他中央山脈三千公尺級的群山而將峰頭突出於藍空中

眼前就是霧頭山 與井步山 架勢沉穩

大母母山 的連峰也極為穩坐的姿態

東側大雲海依舊無邊無涯地綿延

西側腳下是隘寮南溪的源頭稱得上直立一千米的大斷崖

平和、舊筏灣等蕃社點點散在清楚可見

屏東平原、壽山 、半屏山或小琉球 等

不論何時看都是無邊無境

在三角 點正下方避風的窪地一面享受日光浴一面午餐

竟然感覺很熱

測量日蔭的溫度都還有攝氏18度

又因為是熱帶

連山頂都茂生箭竹

所有一點都沒有身處三千米以上的高處之感

稍稍前進箭竹茂生的瘦稜

終於朝著接往霧頭山 稜線開始一口氣下行陡斜坡

說是下行

其實說落下也許還比較適當

在下到很深的時候

來到稍微令人緊張的Kniferidge(刀稜)

此邊的岩石似乎是片麻岩

此稜線之上無樹木

展望極佳

回頭仰望

北大武山 的台東方向斜坡

比想像中還要陡峭而整面是鐵杉森林

其白色樹幹在藍黑中看起來點點發光

實在是賞心悅目

通過岩場

不久進入闊葉樹林

此時岩石及樹木變成全為苔蘚所覆蓋的世界

似乎已經抵達接往霧頭山 的稜線

但從此刻起完全為霧所覆而完全沒有視野

抵達Rigarigayan時

氣溫降到攝氏9度而下起『霧小便』(譯註:雨霧般的小雨)‘

一逕地持續前進時

終於意外地抵達大崩壁的山頭

穿越密林後下往有明亮之感的崩壁一陣子後

抵達有水源的Tomachachagaru的狩獵小屋

從準備晚餐的時候開始

變成霧雨

從屋頂茅草葉掉下的水滴

叮咚叮咚地落著

1月4日

時間紀錄 Tomachachagaru(上午7.30)-抵小崩壁(9.35)-Charigarugaru(チャリガルガル)(10.10-11.50)

-抵稜線(13.00)-茶埔岩 山(ダグルダン)(三角 點)(14.00)-往舊好茶(コチャボカン)的岔路(14.30)

-Karataran(カラタラン)(17.15)-霧頭山 頂上(2882米)(17.25)-Karataran(17.50)

-Tairoboboroan(タイロボロボアン)(18.50)

早上六點的氣溫攝氏12度

台東方向除了有雲海外

萬里 無雲也無風

吃完早餐後等待天亮再出發

橫渡崩壁後通過茅草中難行之處

似乎是沿著稍微露出的稜線走

不久抵一小崩壁

稍稍下行往左行進在茅草中

便是Charigarugaru岩石小屋

向內窺看一下岩石小屋

看到一位裸體蕃人臉及手腳都沾滿血而單手握著蕃刀

腳邊放著滴著血的大肉塊然後笑咪咪地向我們問候

坐在身旁的兩位蕃人也是笑咪咪的問候

他們是與我們約定的舊好茶蕃人

在等待的時候正在料理射中的山羊

然後他們說這是要給長官享用的就抓出長約二尺的灌腸

立刻煮來享用

料理的方式很粗暴

所以混著相當多的山羊毛

但一根根拔出很麻煩

加上周圍的氣氛

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吃完

不過味道實在很棒

從此處朝上拼命地攀爬密林中

不久終於抵達稜線

此後大致沿稜線前進

但此附近的稜線盡是芒草

所以很難行

抵達茶埔岩 山

有一個像三等的三角 點

從此處看到的山

大概是北大武山 與霧頭山 及井步山 之類的山

東側依舊是整面的雲海

西側通過隘寮南溪山谷可以看見屏東方面

回望亦可看見北大武山 的三角 點

下行讓人稍稍緊張

但鐵杉的密林等令人有著懷念的回憶而暫時恍恍然

從此處約下行三十分鐘

之後是輕鬆的攀爬

一逕地走在無風的密林或芒草中

下午5點15分終於抵達Karataran

在距山頂10分鐘的地方

撥開薔薇攀登山頂山 的三角 點

東、北、西方的展望的確比北大武山 低的感覺

但大致沒什麼差別

不過從此處看到的北大武山 雖無斷崖

但東側的斜坡的陡峭狀況

宛如切分天空的刀稜般尖銳稜線

在恰巧的夕陽逆光下帶著黝黑味道

極其壯觀而令人看不膩

三山的縱走就此結束

之後只要下降就行

腳步也輕盈起來

像掉落陡坡般的下降

晚上6點50分抵Tairoboboroan

並決定在此小屋 住宿

吃完晚餐

一面烤著營火一面看著天空

結果是萬里 無雲

初七的月亮澄澈亮著白光

遙遙的遠方

屏東市街的燈火看起來紅通通

又時時聽見鼯鼠的聲音

一副好似愉快而快樂的樣子

令人豎耳傾聽

晚上九點的氣溫攝氏12度

今晚也是很暖和地就寢吧

1月5日

時間紀錄 Tairoboboroan(上午8.13)-Kikkusu(キックス)(8.50)-Boraboran(ボラボラン)(9.05)-

Tarurugan(タルルガン)(9.30)-鞍部(9.40)-Domuran(ドムラン)(9.45)-舊好茶(10.40-13.40)-

馬兒社(マヌル)(14.55)-舊達來(ダラダライ)(15.15)-隘寮北溪鐵線橋 (16.20)

-三地門 (サンテイモン)(17.05)-振興(18.00)

短暫沿密林中的踏跡前進

抵達很像道路的路

就提高腳程的大步行走

在抵舊好茶的稍稍面前

又看到像片麻岩的岩石

枝元部長一家人從昨夜就等在舊好茶

於是立刻鋪開座席接受盛情款待

心情變得非常舒暢地渡過時光

深致謝意後踏上歸途

但西陽正面射來

步行上非常熱

因為沒有時間

所以像用奔跑般的疾走

抵達振興後先用西瓜潤喉

犒賞蕃人後

我們兩人在搖晃巴士上和他們告別踏上歸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