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岳漫談(二)

譯註:本文譯自沼井鐵太郎『台灣の山岳漫談』(二),刊於山岳二十八年第二號(1933年7月)

前號介紹了3500米以上的台灣高山

但前號有稍稍需要訂正及補充的地方

首先

第152頁所載的新高東峰首登者是本多林學博士及齋藤音作氏一行

時間是明治29年11月

秀姑巒山、烏拉孟山的項目中將首登寫為伊藤技師

這是錯的

秀姑巒山的首登是大石浩氏

烏拉孟山是伊藤氏

另本誌27年3號中

鹿野氏以新名稱『秀姑巒山脈』發表了這些群山的詳細紀行與備忘錄

但對他一反平生態度而提議接受馬博拉斯的誤稱

我是反對的

台灣山岳會目前編輯中而即將付梓的『新高登山地圖』中

將舊誤稱馬博拉斯山改為烏拉孟山

而秀姑巒山則沿用

南湖大山的項目中有寫到馬比杉山的事

但從南湖大山東峰往此山的首度縱走

是昭和2年3月的吉井隆成氏一行

素密達(或穆特勒布山)的項目中

首度從大霸尖山方面往此嶮山的攀登是昭和6年的北田、宇佐見、井上氏等一事雖然沒變

但以前曾有一次的嘗試性攀登

亦即大正12年10月5日從新竹州大湖郡觀霧出發的新竹州次高山探險隊

在第6天抵達大霸尖山南方連嶺的最低鞍部後朝次高山前進

但在素密達絕頂下方2町左右的地方無法攀登而抱憾而歸

當時似乎把素密達認為是次高山北角(譯註:雪山北峰)

此行中在攀登上奮戰到最後的

只有中間警部與一名蕃人而已(參照山岳22年3號第61頁)

關山的項目中

大關山蕃害事件在去年底之後逐漸平息

犯人確認是未歸順蕃的拉馬達仙仙與塔羅姆等共謀蕃人

他們也立即遭逮

此一地方的入蕃禁止不久也會解除吧

大水窟山的項目中寫到大賀、後藤氏只到這座山後即折返

修正補充為只到大水窟山及秀姑巒山後折返

奇萊主山的項目中

根據登高行第8年第125頁

補充德魯固蕃取名Regyakkasassa(レギャッカ サッサ)(日蔭之山的意思)的原因

以上主要的訂正補充就此告一段落

接下來針對3500米以下的台灣高山

在參考山日記的情況下

依然按照高度的順序來說明

Horubo(ホルボ)與東巒大山

山日記中的東巒大山(3465米)

依照鹿野君的說法

是與東南峰(3485米)併稱為Horubo(ホルボ)

所以表中應該改為東巒大山(3485米)或加入Horubo(東南峰)

文化人首登的紀錄是昭和6年9月的鹿野君

(譯註:詳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9831949)

本鄉山(リリヤハ)(3441米)及無明山(ルムラモル?)(3420米)

本鄉山是蕃地地形圖大社圖幅中的11356尺峰

位於東郡大山西南1公里半的地方

在昭和6年夏天鹿野君的踏查下得知山名

(譯註:詳上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9831949)

無明山是蕃地地形圖畢祿山圖幅中位於中央尖山東南方(譯註:應是南南西方)5公里半的中央山脈上11286尺峰

文化人的首登是昭和7年8月台灣山岳會的千千岩助太郎、宇佐見守、齋藤三男、田口與四郎氏等

(譯註:詳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23494302

蕃名依據鹿野君的說法是來自志佳陽社

但這邊是內太魯閣蕃西拉克社的獵區

因此雖想正名

但因去年夏天的縱走隊遺失紀錄而無法得知

所以附加?的符號

此山是大規模巨大地壘狀的相貌

但南面、西面的山崖反而是比中央尖山還險峻的惡場

落石似乎很多

連勇敢的太魯閣蕃人也不走稜線

縱走隊也避走遙遠的東方而從背後(北側)登頂

合歡山、合歡山東峰、北合歡山

合歡山東峰最近比較常被叫東合歡山

太魯閣蕃稱合歡山或合歡主山為Rugyafu Bourau(ルギャフ ボウラウ)

(根據登高行第8年第120頁的說法則是Regyakka Dyuuku(レギャッカ ドュユク))

山背平緩

是台灣山岳的典型

文化人的首登是大正3年10月那個大魯閣大討伐之際的野呂寧氏一行

東合歡山的德魯固蕃名是Dyugyakku Syooun(デュギャック ショオウン)

首登和前面一樣

北合歡山的蕃名是Dyugyakku Ushirun(デュギャック ウシルン)(太魯閣蕃)、Maheyan Bourau(マヘヤン ボウラウ)(德魯固蕃)

首登恐怕也是和前面一樣的時間

有明確的紀錄是昭和3年從台中州側直登的小林勇夫氏

東合歡山的山勢稍急

特別是其西、北面有陡峭的岩場

但北合歡山比合歡主山更有悠緩的山背

如果在大量積雪時前往

應該會想起上州的四阿山一帶

北合歡山的山體主要部分

似乎向西逸出於中央山脈脊梁

太魯閣峽谷的宣傳

最後也將水源源頭的此一群山放入

也取得塔比多霧社間道路開鑿的新預算

因為以前曾經拉著大砲的軍隊道路大肆遭到破壞

所以如果橫斷道路開通而駐在所建在山上

那北部中央山脈的登山將會變得方便

桃山

桃山發音為Momoyama(モモヤマ)

似乎是領台後因遠望的山容所取的山名

蕃名卑亞南社及志佳陽社一帶稱為Supukaro(スプカロ)或Supakaro(スパカロ)

文化人的首登是大正10年山林課的大石技師一行

『山與溪谷』16號中寫為昭和4年8月吉井氏的首登是錯誤的

(譯註:雖非首登,吉井隆成確實有攀登過,詳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7182608)

此山的山形相當好

登山也很簡單

但登山家只爬過一次(昭和4年夏天台北高校的船曳氏一行)

昭和5年春

筆者宿營在七家灣溪畔

一面泡在海拔5500尺的清冷溪流一面凝望此山時

總想起了往昔在上高地的一些朦朧記憶

聽說志佳陽社蕃人以前也會越過桃山肩部前往高崗(Gaogan)方面旅行

新康山

山麓的蕃人們將此山視為一種靈場

從新高山一帶眺望時

其粗獷的肩膀呈現出一方之霸的風貌

首登是昭和5年4月的吉井隆成氏

(譯註:詳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7281516)

第二次是昭和5年7月慶應義塾的OB大賀道昺氏、現役的後藤氏等隊伍

這支隊伍似乎是偷偷為了首登與探查岩場而來

筆者對吉井氏的首登

也是在大賀氏即將要來台之前才知道(參照登高行第8年)

另外

新康山後來只有台北一中山岳部攀登過

已逝的森丙牛氏是否有登頂令人存疑

但如看他所留下的地圖

似乎在新康山附近有用紅線寫下登過的文字

筆者等認為

以在臺灣登山史初期上最為進取的該氏而言

應該已經登頂過

畢祿山(ヒツロク)

蕃稱Dyugyakku Tahafu-ri(デュギャック タハフーリ)(德魯固蕃)、Muttaraihoru(ムッタライホル)(太魯閣蕃)

紀錄上的首登是昭和4年1月的小林勇夫、藤井隆、平澤龜一郎、鹿野忠雄等其他諸氏與筆者的隊伍

(譯註:詳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25519630)

不過大正初年的太魯閣討伐時應該已經被攀登過了

之後去年8月千千岩助太郎氏等人從太魯閣方面登頂後行往中央尖山

今年1月專賣局菸草工廠的年輕人也同樣從太魯閣往返

畢祿山也是稍微有點怪異的山

特別東稜的鋸齒是遠望上的特徵

南方鞍部俗稱畢祿鞍部

有小池

鹿野君在此處發現了高山上稀有的蜆貝

火石山(トンノフコワレ)(3377米)

山日記將此山排在畢祿山與丹大山之間

在蕃地地形圖Sylvia(シルビヤ)山圖幅中

位於次高山西方約6公里處的11143尺峰

首登紀錄是昭和2年11月的伊藤、上野、吉井氏等縱走次高山、大雪山、小雪山時攀登

蕃名Tonnofukoware(トンノフコワレ)是來自吉井氏

三叉山(シポポス)(3472米?)

應該是蕃地地形圖公埔圖幅中位於新康山西方8公里餘的11456尺峰

但不確定

首登者是吉井隆成氏

昭和5年5月的探險

(譯註:詳上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7281516)

(譯註:此處シポポス應係指三叉山,惟吉井隆成氏的文章中,三叉山為シヌベシ山,シポポス是向陽山的另一個原住民稱呼,所以此處應以シヌベシ山標記為宜)

丹大山

蕃名聽說是Tonnorinharu(トンノリンハル)

首登原本被認為是大正13年11月大石浩氏的探險調查隊

但昭和5年5月在小林勇夫氏的馬太鞍溪源頭調查下

得知大石氏似乎在最高點的前一個山頭折返

因此首登應該是小林氏一行

順帶一提

丹大山與烏拉孟山(舊稱馬博拉斯山)之間地形圖幾乎滿滿的綿長山脈

也在昭和5年由調查隊從丹大山與烏拉孟山兩方面印上了文化人的足跡

(譯註:登山紀錄如千千岩助太郎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7282068)

志佳陽(シカヤウ)大山(3364米)

山日記將此山排在丹大山之後

是蕃地地形圖Sylvia(シルビヤ)山圖幅中位於次高山東南方約3公里半的11100尺峰

蕃名Babou rukowassau(バボールコワッサウ)

但因為從志佳陽社眺望時

是整個掩覆次高山的大塊之山

所以不知不覺中就通稱為志佳陽大山(シカヤウ的ヤ、ウ要按原發音)

文化人的首登是大正12年7月12日的伊藤太右衛門氏等

爾來的次高山登山者幾乎就都從志佳陽社溯司祭朗溪登上志佳陽大山後前往

(譯註:例如鹿野忠雄的次高山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8267757)

次高山登山之所以不輕鬆

是因為要從五千尺的溪畔一口氣登上志佳陽大山一萬一千尺相當陡峭的斜坡

奇萊主山南峰(3357米)

蕃地地形圖奇萊主山圖幅中所記名的此山

應該要移到其東方11078尺的最高峰

從而山日記的該山海拔也要訂正為如上的數字

而且其位置必須排到志佳陽大山之後

此山的首登應該是大正3年左右的陸地測量部員

通常走能高越的人會順便攀登的是比較低的山峰(3335米)

山日記應該將此山附記為西峰

此峰的蕃名為Regyakka Rehigun(レギャッカ レヒグン)(參照登高行第8年第126頁)

(譯註:登山紀錄有木田文治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9726980)

櫧山(ワハシバン)(3355米)

蕃地地形圖郡大山圖幅中位於東郡大山南南東方4公里的11073尺峰

蕃名是由昭和6年首登者鹿野君提供

(參照山岳27年3號鹿野君的稿件附圖)

(譯註:詳上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9831949)

白姑大山

山日記誤記為八姑大山

以片假名寫為Hakku(ハック)大山最好

(譯註:攀登紀錄有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7323028)

伊澤山(イザワ)(3342米)

蕃地地形圖Sylvia(シルビヤ)山圖幅中位於大霸尖山(ピヤナン社圖幅)西北約3公里處之山

不知何時變成此一山名

漢字不知是伊澤還是井澤

蕃名上

新竹州竹東郡的桃山蕃人稱為Rugyafu Paitaman(ルギャフ パイタマン)

同郡天頓社、白蘭社、民都有社等蕃人稱為Babou Karei(バボーカレー)

(可能是因為位於馬達拉溪上游的Karei(カレー)溪頭而隨意取的名字)

是從新竹州攀登大霸尖山時會通過的山

文化人的首登不詳

以最初紀錄來說則是昭和2年夏天生駒氏與筆者等

(譯註:詳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241381922)

弓水山(カボワラン)(3333米)

山日記將此山排在伊澤山之後、能高山南峰之前

蕃地地形圖Sylvia(シルビヤ)山圖幅中位於次高山西偏南方約8公里、次高山、大雪山連脈上11000尺的山峰

東鄰10680尺的大南山(タナン)

首登是昭和2年11月的伊藤、上野、吉井氏等一行

能高山南峰

此山的首登推測是能高山首登者的中井宗三氏

但因為沒根據

所以紀錄上以大正6年12月的警察職員為最初

以登山家而言

則是昭和4年3月的船曳、齋藤氏為最初

南雙頭山

首登紀錄是昭和5年4月下旬吉井隆成氏一行

(譯註:詳上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7281516)

此登頂路線是由打訓社(ターフン)攀登拉庫拉庫溪、闊闊斯溪間的稜線

再從山頂往南前進

卑南主山

讀成Binansyuzan(ビナンシュザン)

施武郡蕃稱為Sakakiban(サカキバン)

首登者是昭和2年11月的吉井隆成氏

登頂當時聽說下雪並產生霧冰

其帝國最南的雪景非常綺麗

所謂內本鹿越或稱卑南越的中央山脈橫斷道路

是從石山的山腹越過卑南主山的南方

中央山脈從卑南主山附近低於三千米以下

直到北大武山後才再度超過三千米

卑南主山的北方最近發現台灣很稀有的高山湖(命名為遙拜池)

值得注意

(譯註:卑南主山往關山的首次縱走如下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5704260)

干卓萬山

讀成Kantaban(カンタバン)

干與千容易弄錯

所以用片假名比較好

首登是大正13年3月的殖產局山下新三氏一行

蕃地地形圖萬大圖幅的記載太誇大了山崖

此山與卓社大山及其他無名群峰的山塊

遠望上相當有韻律感

令人有想和蕃人狩獵隊一起去漂浪(Wandering)的感覺

根據原霧社分室主任高井警部的說法

也許目的有點不同

以前(年代不詳)的警察們曾在干卓萬山塊進行一週的山行

(譯註:攀登紀錄有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9381650)

Makauba(マカウバ)(3303米)(譯註:疑是白姑西峰)

此山排在干卓萬山之後

蕃地地形圖白姑大山圖幅中位於白姑大山西南方2公里處的10900尺峰

喀西帕南山(カシバナン)、郡大山

喀西帕南山的首登紀錄是大正13年11月的大石浩氏一行

郡大山則是大正15年10月

登山家的紀錄方面

前者無紀錄

郡大山方面則僅知昭和6年7月30日的鹿野忠雄君從東埔1日往返攀登

太魯閣(タロコ)大山

漢字寫成大魯閣大山

最初的紀錄是大正9年7月的山崎嘉夫、伊藤太右衛門氏等一行

整體太魯閣大山位於中央山脈的奇萊主山北峰向東衍伸的相當長大而複雜的山脈中

有名字的山僅太魯閣大山一座而已

但九千尺級以上的無名山巒層疊

遠望上的辨識相當困難(這也是台灣山岳特色的一面)

聽說最初的探險隊也搞不清處哪一座是太魯閣大山的絕頂

此山脈又是目前流行的大太魯閣區域的兩雄–立霧溪與木瓜溪分水嶺的關係

將來應該負有觀光橫斷道路的開通命運

博可爾山(ボッコル)

此山排在太魯閣大山之後

是蕃地地形圖Sylvia(シルビヤ)山圖幅中位於次高山西北約3公里半處10845尺的山峰

首登紀錄是昭和2年11月伊藤太右衛門、吉井隆成、上野忠貞氏等縱走次高山、大雪山時登頂

不過大正12年從新竹州往次高山的探險隊也許有通過此山

博可爾山的名稱聽說來自Shiiron Bokkoru(シイロン ボッコル)(シイロン是水池之意)

順帶一提

此山的東南山腹鞍部的南方有稱為Gongosukussya(ゴンゴスクッシャ)的調查隊野營地

另外

上到次高山稜線時

在一萬一千二、三百尺的地方有叫Shiron Hagai(シロン ハガイ)的地名(根據吉井氏的說法)

山林課調查隊通過二年後

亦即昭和4年夏天

台北高校的登山隊發現新稱為上池(上ノ池)、下池(下ノ池)的二個小池並作拍攝

這恐怕是和Shiron Hagai同樣的水池

筆者在昭和5年春天的山旅行進到次高山北方時

也確認了這些水池的存在

如果一年中水都不乾凅的話

那上池恐怕是日本最高的水池吧

順道一提

從次高山往西北流的溪谷稱為Habunkaruchin(ハブンカルチン)

最後變成大安溪

卓社大山

首登紀錄是大正11年3月的山下新三氏一行

以登山家的紀錄而言

則是昭和3年7月下旬登頂的鹿野忠雄君

其詳細記錄刊載於本誌第26年第1號

(譯註:詳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9932186)

另外也有聽說某農林學校的學生有登頂過

但這也不確定

請參考干卓萬山的項次

小關山

首登紀錄是昭和5年10月的山林課八木、平原氏等一行

這之前亦即昭和2年11月聽說吉井隆成氏一行想由卑南主山經雲水山抵達小關山

但因台東廳的蕃情不穩而在雲水山的跟前中止縱走而回返

能高山

為了區別能高山北峰與南峰

也有將此山稱為能高主山的想法

首登有一說是台灣蕃地探險初期的中井宗三氏

年代一定是大正3年左右

登山家的紀錄而言

恐怕是昭和4年春台北高校山岳部以能高駐在所為根據地由北方攀登再越過南方是最初

能高山的山頂似乎巨岩壘壘

頗為豪壯

遠望上

也是有風骨的壯觀山容

有報告說蕃名是Rigyakka Tomon(リギャッカ トモン)

(參照登高行第8年第128頁)

無雙山(マショゾカン)(3246米)

排在能高山之後

蕃地地形圖郡大山圖幅中位於東郡大山西南方5公里處10712尺的山峰

首登紀錄是昭和6年9月2日的鹿野忠雄君

以技術攀登的立場來看

據說是很有趣的岩山

請參照本誌第27年第3號第120頁臆測圖與第28年第1號的東郡大山塊的紀行

(譯註:詳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9831949

八通關山(3242米)

山日記刪除玉山(舊稱前山)並在屏風山之前放入此山與下述的大南山

八通關山是蕃地地形圖新高山圖幅中位於八通關東方的10700尺峰的俗稱

但山名取得不是很好

取此名的原因似乎是原本八通關是新高山的蕃名Pattonkuwan(パットンクワン)所音譯的支那文字

因為位當吳光亮開鑿橫斷道路的要衝而取其四通八達的意思並變成現在的八通關的地名

這既已是在錯誤地方的對面之山

所以叫八通關山稍微有點不妥當

作為八通關屯所的地名

即使錯了也有栩栩如生的趣味

但連山名也摻進去

就叫人難以佩服了

希望找到正確的蕃名後再改稱

首登紀錄不明

但屢屢有人為了照片拍攝而爬到該山的中腹

大南山(タナン)(3236米)

蕃地地形圖Sylvia(シルビヤ)山圖幅中位於次高山西南西方約7公里處10680尺的山峰

首登紀錄是與前述的博可爾山相同

此山之北東鄰3377米的火石山

西鄰弓水山

屏風山

德魯固蕃的蕃名是Dyugyakku Butakanka-ro(デュギャック ブタカンカーロ)

首登紀錄應該是大正3年太魯閣討伐當時的軍隊警察隊

蕃地地形圖奇萊主山圖幅中

有顯示從合歡山東峰的北面渡溪後越過屏風山、奇萊主山北峰間的隆起(10200尺)再下托博闊溪的道路

這條軍用道路在其他合歡越軍用道路中最為荒廢

如今聽說已無任何形跡

北大武山

蕃稱Kaborogan(カボロガン)

首登是明治42年11月的野呂寧氏等

這是帝國最南端的一萬尺級高峰

山頂上的稜線都還被台灣鐵杉的美林所覆

山勢雄偉

以登山地而言是優秀之山

但最近台灣南端變成國防上的重要地點

所以包括北大武山、南大武山等地形圖已禁止銷售

因此登山者頗感不便

登山紀行請參照台灣山岳第4號

劒山(3227米)

讀成Kenzan(ケンザン)

順序排在北大武山之後

蕃地地形圖白姑大山圖幅中位於大雪山東南約6公里處的10649尺峰

登山紀錄至今仍不明

是位於次高山南稜(正確來說是西南稜)的山脈南端山峰

從北方看是很溫柔的山

但如從大甲溪沿岸眺望

則呈嶮怪的峭立

命名聽說是在昭和年代初期由當時的軍司令官所命名

蕃名志佳陽社稱為Burehon(ブレホン)

達芬尖山

讀成Senzan(センザン)

首登紀錄是昭和5年6月的近藤勝雄氏

以登山家而言則有昭和6年8月上旬鹿野忠雄君從南駐在所起登的獨攀

(譯註:詳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9831968)

順帶一提

台灣中單獨以尖山為名的山名、地名不少

如加上其他某某尖山的

則為數不少

但所謂尖山並不一定就是尖銳的山

特別是接近平地中

甚至有饅頭形的尖山

台灣人對於大地稍微隆起

民族性似乎會誇張地想加上尖的名稱

但台灣高山所謂的尖山

大致上就是尖銳的山

而大山則大致指雄偉的山

拔都諾府山(バトッノフ)

首登是大正9年6月的山崎嘉夫、伊藤太右衛門氏等一行

是作為營林所事業地而與阿里山、八仙山齊名的太平山行往南湖大山時必經的山

可汗山(コハン)(3208米)

山日記在拔都諾府山之後放入此山及下述的能高山北峰

所謂可汗山是蕃地地形圖白姑大山圖幅中位於大雪山西南約3公里地點的10585尺峰

首登紀錄是昭和2年11月伊藤、上野、吉井氏等調查隊從次高山經大雪山往小雪山時登頂

能高山北峰(3182米)

位於蕃地地形圖奇萊主山圖幅中寫有奇萊主山南峰的南方不到3公里處的10500尺峰

有名的能高越鞍部

其舊道是通過此山北方的輕緩斜地

最高點是池之端紀念標地點3308米(依據陸地測量部的測量結果)

但新道則從能高山北峰的南方鞍部橫斷中央山脈

最高點是2860米的能高駐在所附近

鞍部是2717米(依道路的標示8966尺換算)

結果中央山脈橫斷點變低約600米

順道一提

此新道的西側在霧社事件之後只增加駐在所

除了鞍部頂上之外完全沒有變更

但東側有一半以上與舊道採取完全不同的路線

亦即舊道通過奇萊主山東稜側的山腹後下往木瓜溪(亦可稱奇萊溪)

蕃地地形圖中所表示的天長山大斷崖是越過山上後抵達坂辺(サカヘン)

但新道則沿著能高山北峰的東稜而下

最近又即將開鑿完成奇萊溪駐在所到坂辺之間採水平通過天長斷崖的新道

此一工事除了緩和能高越東側的嶮峻外

亦可充分品味或在太魯閣峽谷之上的木瓜溪的峽谷美、原始美

所以對享受趣味的旅行者而言

是非常難得的

回到能高山北峰的話題

此山的首登與能高山一樣應該是大正3年左右中井宗三氏

文獻上

則是大正8年9月至11月以濁水溪上游流域調查隊的身份從安東軍山、白石山方面向北走縱走的山崎嘉夫、大

石浩、古川良雄、黑澤慎介、市川雄一、朝日藤太夫、財津久平、久布白兼治諸氏(參照大正9年3月20日台灣

總督府營林局發行『濁水溪上流地域治水森林調查書』(非賣品)

另前述的調查書中

記載能高山北峰的別名為南花山

最近似乎也用南華山的字

以登山家而言

有在能高山項次所揭露的台北高校山岳部一支隊伍的紀錄

海諾南山(ハイノトーナン)

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關山圖幅中有標記Hainounon(ハイノーナン)

三十萬分之一台灣全圖中則寫為Hainotounon(ハイノトーナン)

多了to(ト)的音

但似乎後者是正確的

山日記中也這樣寫

首登紀錄是昭和5年4月山林課調查隊的八木久左衛門氏一行從關山縱走時登頂

(參照台灣山林會報第54號第39頁)

馬比杉山(マビーサン)

是南湖大山山塊中的一峰

一如本稿當初所記

其最初紀錄是昭和2年3月吉井隆成氏一行從南湖大山東峰縱走時

白石山

首登是大正8年10月的山崎氏一行(參照能高山北峰項次的最後地方)

白石山附近呈現出台灣中央山脈中最為廣闊的高原狀山背

擁有將來應該是健行露營(ハイキャンパー)焦點的地形

以登山家而言

只有昭和4年3月台北高校山岳部一行從能高方面縱走過來的紀錄

稱為白石之名

在台灣有不少如此的地名

庫哈諾辛山(ウハノシン)

山日記中寫成Uwanoshin(ウワノシン)

但正確是Uhanoshin(ウハノシン)

筆者根據去年6月當時關山越調查資料

施武郡語中所謂Hanosen(ハノセン)是燕子的意思

聽說是那裡燕子很多

所以取此名

se與shi在蕃語音聽起來一樣

以伊藤太右衛門氏等的台灣高山首登調查(台灣山岳第6 號第86頁以後)為基礎所做的種種調查

著名的一萬尺以上的高山中也只有此山沒有任何人攀登

去年初夏筆者以關山登山的第二案計畫從關山越道路跟隨蕃路抵達庫哈諾辛山西方鞍部再越過庫哈諾辛山抵達

關山或再跟隨蕃路由關山溪(ウイキン溪)上游抵達關山南肩

卻因雨而未果

之後也因為蕃害事件而無法決行

駒盆山(ウマボンゴ)(3126米)

排在安東軍山之前

蕃地地形圖郡大社圖幅中位於烏拉孟山(舊稱馬博拉斯山)西北5公里處的10316尺峰

首登紀錄是昭和6年8月4日鹿野忠雄君從無雙駐在所起登(參照本誌第27年第3號鹿野君的稿件)

安東軍山

常常被寫錯成安東郡山

然而何者才是正確的?

筆者也還沒有調查的機會

首登是大正3年起至8年之間由陸地測量部員完成

接著在大正8年10月山崎氏一行有經過

請參照能高山北峰的項次

這座山還沒有登山家攀登過

西巒大山

首登紀錄是明治41年12月的伊藤太右衛門氏一行

以登山家來說尚未有人登頂

但昭和6年秋台灣山岳會的田代、高尾、岡野、出羽、小原、吉田諸氏嘗試由台北前後共計4天往返登山

關門

也有人記為關門山

以舊清時代的中央山脈橫斷道路的遺跡而僅寫成關門感覺比較文雅

首登紀錄顯然是除了蕃人之外的清朝地方官一行

不過領台後的最初山行是大正5年的佐藤善吉氏

昭和3年冬

筆者計畫從丹大山走這個關門越

甚至花蓮港廳側都已出動搜索隊

但沒有半個人同行

使經費變得極為龐大而不得不中止改為合歡山行

這之後沒有任何登山家探查過此一淵源古老的鞍部道路

有一段時間曾想要將此廢道改修作為將來東西台灣交通要道而出動了測量調查隊

但僅作大致的路線測量就放棄

此一越鞍道路因為東西兩方面的蕃人有互相往來且屬於同一系統

所以很幸運在台灣中央山脈橫斷上不會產生共通的人為困難

大石公山

首登紀錄是昭和5年5月小林勇夫氏一行為了馬太鞍溪源頭的森林調查而由丹大山方面縱走過來

此山的北方鞍部稱為Battorain(バットライン)

是有積水處的野營地

Battorain、關門之間約2小時的時程

丹大山、Battorain之間約6、7小時的行程

小雪山

首登紀錄是大正5年營林署技師綱島安吉氏一行

順道一提

八仙山、白姑大山與挾著大甲溪溪谷對峙的大雪山、小雪山連脈是台灣的林木大資源

當局也著眼於此而自昭和2年11月的調查以來持續大規模的調查

惟因經費及其他的關係

還沒進行採伐事業

另外

以登山家而言

只有昭和4年7月台北高校從次高山的縱走登山(參照大雪山的項次)

望鄉山、雲水山

從此起是一萬尺以下的高山

望鄉山的首登從明治時代起即屢屢被攀登

雲水山的首登紀錄是昭和5年10月的八木氏、平原氏等一行

x x x

以上三千米以上且至今知道名字的山就此告一段落

接下來是台灣第三流、第四流等群山

有關這些山的首登紀錄及其他調查因為不充分

因此以補充及訂正山日記為主而作極簡單的記述

布拉克桑山(ブラクサン)

首登紀錄是昭和5年5月吉井隆成氏一行

這是從關山越道路可以清楚看到的黑色沈穩之山

筆者在關山越的戒莫斯聽到的蕃名是Tonko(トンコ)

北可可爾博山(ココルボ)(2883米)

排在石水山之後

蕃地地形圖公埔圖幅中位於新康山東方不到3公里的地方

鹿林山

因為塔塔加駐在所位於這座山北側山腹

所以實際上應該稱為鹿林山駐在所

另外最近阿里山、新高山汽車道路已開通到這座山

同時開鑿徒步道路到山頂

以草地高性山岳的典型以及好展望台來說

能看到對鹿林山進行整建

在阿里山、新高山開發上實在是令人高興的事

但山頂上硬加上玉山靈台的奇怪美名

則讓人不太讚賞

錢頭雁山

從新高山的南玉山經過此山抵達南面山的山稜是尚未有紀錄的路線

但這錢頭雁山的命名及地形圖的稱號是否正確則有疑問

南大武山

首登似乎是明治或大正初期的中井宗三、森丙牛諸氏

以登山家的新紀錄而言

則僅有昭和3年正月從北大武山縱走的台灣山岳會一行

(參照台灣山岳第4號)

這之後似乎無登山者攀登

霧頭山

確定的首登紀錄是昭和2年的伊藤、吉井氏等

接著縱走到北大武山的路線

台灣山岳會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原本有計劃攀登

最後並未執行

東埔山(2809米)

根據陸測五萬分之一地形圖新高山圖幅而將此山放在Su-rabatan(ス–ラバタン)山之前

讀成Tombo(トンボ)山

由此到沙里仙溪的路線首由大正15年5月本會會員的北田正三氏一行探險過

基納吉山(キナジー)

亦稱基納吉大山

三角錐山(2606米)

根據去年發行的陸測圖『姑姑子』(グウクツ)訂正其舊海拔而降其順位

與蕃地地形圖有90米的差異

差距有點太過

根據砂卡噹社(サカダン)駐在所橋口房一氏的說法

三角錐山砂卡噹社蕃人稱為Zigyakku Mukura-an(ヂギャック ムクラーアン)

首登不明

恐怕是大正3、4年太魯閣的討伐當時

之後調查隊有攀登過一、二次

值得注意的是

此山的南方山腳是有名的太魯閣大斷崖(號稱直立有四千尺)

鹿場大山(譯註:樂山)

讀成Rokuzyou Daisan(ロクヂウ ダイサン)

似乎是蕃語的意譯

首登是明治41年10月的野呂寧、森丙牛諸氏的探險隊

此一探險隊在大湖的歸途中

差點遭受蕃害

(譯註:詳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481398850)

此外

此一探險首度弄清了大霸尖山、南湖大山方面的地理

昭和年代之後屢屢被登山家所攀登

以致成為從台北、新竹一帶出發而可在二、三天完成的聞名遐邇登山地

(參照台灣山岳第6號)

大塔山

此山被阿里山蕃視為靈地之山

從風景上而言

阿里山鐵道車窗景觀與阿里山各地風景的泰半

應該歸功於以大塔山為盟主的塔山一帶的大岩壁

裸岩的高度也是本島中屬於一流

其寬幅恐怕是台灣第一、日本第一吧

當然是可以沿稜線或從北側步行攀登

大塔山及其他諸山方面

田村剛氏的著作『台灣的風景』幾乎是唯一的參考書

二子山(2636米)

山日記寫為2575.8米

其北峰比這個還要高

塔山(2490米)

排在郡坑山之後

和阿里山的塔山是不同的山

位於花蓮港廳

蕃地地形圖加禮宛圖幅中的8218尺之山

祝山與新望嶺

祝山是取自以前民政長官的祝氏之名

並不是由祝氏首登的意思

此山是一般的阿里山訪客從沼之平外出去觀看新高山的地點

有相當的設施

新望嶺施武郡蕃稱為Bainharan(バインハラン)

塔山

阿里山的塔山蕃名為Hofubbu(ホフッブ)

萬歲山

這也是阿里山中的一峰

最近建造有高山氣象觀測所

去年3月15日舉行開幕式

Boa-ba山(ボアーバ)(2460米)

(譯註:今無山名,位於阿里山鄉烏松坑山與松山之間的2413峰)

排在大母母山(ダイボボ)之後

陸測阿里山幅

清水山(2407米)

讀成Seisuizan(セイスイザン)

有時也稱為清水大山

根據陸測姑姑子圖幅訂正海拔並降其順位

蕃稱方面

舊石硿子社等外太魯閣蕃稱為Dyugyakku Tadosu(デュギャック タドス)(Tadosu為突兀之意)

砂卡噹社蕃人稱為Zigyakku Sukokkoku(ヂギャック スコッコク)

首登應該是大正5、6年左右的陸地測量部員

但比較清楚的是去年夏天陸地測量部員的一行

以登山家來說以及直接從東側海岸的攀登

筆者等的一行是最初

(參照會報22號)

(譯註:詳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34078732)

七腳川山

支那人將蕃名Chikasowan(チカソワン)音譯成七腳川

首登是何時並不清楚

登山家的首登紀錄是昭和2年8月中旬台灣山岳會花蓮港支部的一行

(參照台灣山岳第3號)

三星山(2351米)

排在知本主山之後

陸測濁水圖幅

山日記第57頁的三里山恐怕是三星山之誤

霞喀羅(シャカロー)大山

訂正山日記的Syakaro(シャカロ)大山

針山(2303米)

排在棚育山(タナイク)之前

蕃地地形圖能高山圖幅中7600尺之山

大尖山(鳶嘴山)

山日記中將它視為稍來山(サウライ)的附屬

但這山有顯著的岩峰

所以應該要獨立

以從台中二日行程之山

已被登山家攀登過二、三次

此山和新竹州的加里山共同成為台灣終極山岳中的尖山代表而成為我們的小登山對象

Mekiihoru山(メキーホル)(2220米)

此山與下面兩山排在加里山與水社大山之間

Mekiihoru山是蕃地地形圖姑姑子圖幅中7325尺峰

(譯註:疑是2110米峰東方的電信中繼站)

五叉崙山(2200米)

又稱Bosuko(ボスコ)

陸測阿里山圖幅

飯包服山(2197米?)

蕃地地形圖阿里山圖幅

加里山與水社大山

加里山的蕃名是Rugyafu Penraufon(ルギャフ ペンラウフォン)

去年2月起成為登山家造訪之地

水社大山以聳立在台灣唯一湖邊的日月潭之山而值得注意

登山家也攀登過

塔曼山(タマン)

台北附近秩父型之山

南勢溪流域的群山內的最高點

也被登山家再三攀登

玉里山

排在塔曼山之後

陸測玉里(タマザト)山圖幅

Mukanan山(ムカナン)(2136米)

排在Booton(ボオトン)山之後

蕃地地形圖姑姑子圖幅中7078尺峰

(譯註:Mukanan山不詳,疑是電信中繼站東北方的2096峰)

庫魯山(クル)

訂正山日記中寫成的Babou Kuru(バボー クル)山

Babou(バボー)蕃語是山的意思

所以『山kuru山』會變得很奇怪

所以稱為Kuru山或Babou Kuru比較適當

崙天山(2110米)

根據陸測圖公埔圖幅訂正海拔並提高順位

嵐山(アラシ)(2099米)

此山及下面的二山排在鳳林山之前

嵐山是蕃地地形圖加禮宛圖幅中的6928尺峰

被選為花蓮港近郊的登山地而已被登山家攀登

山日記刪除嵐山

夫婦山(2097米)

蕃地地形圖奇萊主山圖幅中的6919尺峰

阿禮山(シャデル)(2091米)

蕃地地形圖知本主山圖幅中的6900尺峰

橫嶺山(2047米)

此山與下面的山排在大里仙山之前

橫嶺山是陸測東勢圖幅

哈堪尼山(パックン)(2047米)

或稱鹿湖山(借字)

蕃地地形圖油羅山圖幅中接續鹿場大山(シルビヤ山圖幅)西北稜線而與加里山隔著一個溪谷的6755尺峰

奇觀臺(2015米)

排在關刀山之後

陸測新高山圖幅

這也是阿里山的一峰

x x x 

山日記中只有針對台灣部分不刊載二千米以下的山

凡例中所寫的方針當然沒錯

不過既然地方別上有刊載高度表

那就應該揭載

二千米以下一千五百米以上的台灣山岳

如沒特別寫(陸),就是蕃地地形圖

山名                                                  高度   行政區域  地形圖

林田山(ハヤシダ)                                        1987米    花蓮港      鳳林(陸)

大凍山(糞箕山)                                            1983米    台南          中埔

芙蓉山(フクフクオ)                                     1976米    同上          同上

大尖山                                                          1975米    台中         埔里(陸)

大里力山(タリリク)                                      1961米    台東         大武(陸)

李崠山                                                           1960米   新竹          李崠山

那保山(ナボナボ)                                          1960米   台東          大麻里(陸)

把里志山(ケンドオウル)(アヲウラ山)           1953米   同上         ケンドオウル山(陸)

棲蘭山                                                            1942米   台北         李崠山

丁字山                                                            1921米    台中         霧社

銅山                                                                1918米    台北        濁水(陸)

南插天山(バボーリナゴ)(西峰)                       1915米     新竹        李崠山

南插天山(バボーリナゴ)東峰舊稱魯培(ルベエ山)  1911米    台北新竹 同上

バボーコツシ(舊稱夫婦山)                              1910米    新竹        同上

玫瑰西魔山(メクイシモ)                                 1906米    台北新竹  同上

肥崠                                                                 1895米    台中         東勢(陸)

大樹林山                                                          1881米    高雄台東  枋寮

南東眼山                                                          1879米    台中         霧社

盡尾山                                                              1873米    新竹        大湖

復興尖山(シナレク)                                         1866米   同上         ボンボン山

大棟山                                                              1860米   台南         竹崎(陸)

烏夫冬山(ウーフトン)                                      1844米   高雄         關山

加奈鹿山(カムテン)(南峰)                                1840米    台東        里壠(陸)

眉原山(バイバラ)                                             1835米    台中        國姓(陸)

下銅山                                                              1827米    台北        濁水(陸)

十六分山                                                          1817米     同上        同上

光崙山                                                              1815米     台南        竹崎(陸)

Rakuraku山(ラクラク)                                     1814米     台中        萬大

(譯註:今無山名,位於卓社林道旁、大尖山東北方之1808峰)

鳥嘴山                                                               1795米     新竹       李崠山

油羅山                                                               1790米     同上        油羅山

民都有山(メントユー)                                      1787米    同上         同上

雲水山(カムテン)北峰                                      1760米    台東         里壠(陸)

哈里味山                                                            1760米    台南         竹崎(陸)

石壁山                                                                1750米    同上         同上

北插天山(舊稱タカイ山)                                    1747米    台北新竹  李崠山

虎頭山                                                                1745米    花蓮港      拔子(陸)

拔子山                                                                1742米     同上         同上

小塔山                                                                1726米     台南         阿里山

芃芃山(ボンボン)                                     1719米    新竹台北   ボンボン山

海鼠山                                                               1715米    花蓮港       グウクツ社

加大奈山(カタナ)                                               1715米     台東          ケンドオウル山(陸)

鳳凰山                                                               1697米     台中           集集(陸)

頂笨子山(チョチョス)                                       1697米     台南            中埔

新港山                                                               1682米     台東           新港(陸)

飯包尖山                                                            1681米     台北           コーゴツ

笋仔林山                                                            1670米     台中           集集

大竹溪山                                                            1670米     台南高雄    荖濃

大窩山                                                               1667米      新竹          油羅山

東卯山                                                               1658米      台中          東勢(陸)

里壠山                                                               1643米      台東          里壠(陸)

雲戴山                                                               1634米      台南          竹崎(陸)

姑子崙山(クワルン)                                          1629米      高雄台東   大武(陸)

洗水山                                                              1628米      新竹          大湖

苳苳園山                                                          1621米      台東         公埔(陸)

斗里斗里山(トリトリ)                                      1620米       同上         大麻里(陸)

石可見山(チカタン)                                          1615米     高雄台東    枋寮

鵞公髻山                                                           1612米      新竹           油羅山

獅魯凹山                                                           1608米      台中            萬大

庫魯山(クル)                                                    1606米      新竹           ボンボン山

藤包山                                                               1606米      台南           後大埔

新武路山                                                           1603米      台東           里壠(陸)

卡保山(カボ)                                                     1601米       台北            李崠山

成廣澳山                                                           1597米       台東            加送灣

鳥嘴山                                                              1588米        新竹            油羅山

岳亞那山(ヨイアナ)                                         1581米        台南            中埔

樂佩山(ロッペイ)                                             1576米        台北           李崠山

貴妃山(ケイフイ)                                             1576米       新竹             同上

螺婆間山(ラバンカン)                                      1562米       台中             萬大

Kakari山(カカリ)                                              1552米       台東            卑南

(譯註:今無山名,位於卑南鄉馬里山西南的1552峰)  

拳頭母山                                                          1550米        台北          宜蘭(陸)

白毛山                                                             1546米        台中           國姓(陸)

那結山(ナゼ)                                                   1536米        新竹            李崠山

關頭山                                                             1536米        台中          萬大

對萬山                                                              1528米       台中          萬大

次郎山                                                              1525米       同上          國姓(陸)

以上台灣山岳漫談就此告一段落

有關本篇很多來自台灣總督府山林課的伊藤太右衛門、吉井隆成氏的指教

謹附言表示謝意

另財團法人台灣體育會協會今春發行的『台灣體育史』中

筆者擔任台灣登山史的部分

倘對這方面有興趣的諸兄

希望可以參考

(昭和8年3月完稿)

X X X

追補

本稿寄送後發現若干修正的地方與新的山名

茲追補如下

向陽山(ランゴスタウラ)(3611米)

本稿(一)(山岳28年1號)提到的此山

根據山林課的鷲頭氏(二次登頂者)的說法是Ragosutaura(ラゴスタウラ)

Ragosu(ラゴス)是蕃女的名字

又根據首登者吉井隆成氏的說法

這附近一帶的山稱為Shipoposu(シポポス)山

其最高點為Ragosutaura(ラゴスタウラ)

Rango(ランゴ)或rago(ラゴ)均無法確定

雲峰的蕃名雖記為Chinkabon(チンカボン)

但也有人聽成Chinkanbon(チンカンボン)

亦即

這附近的蕃人是布農族

他們因為有缺牙的習慣

所以發音特別不清楚

三叉山(ハイサザン)(3472米)

排在東巒大山之前

新武路方面的布農族如此稱呼

打訓社方面的布農族則稱Shinubeshi(シヌベシ)

蕃地地形圖公埔圖幅中位於左上空白處的山

首登是昭和5年5月山林課的吉井技師一行

Shinsasakotsu山(シンササコツ)(譯註:疑是三叉山東北方的3488峰)

聽說是與三叉山略為同高的附近之山

這些山的南側3442米的地點發現直徑約170間的高山池

並命名為Shinubeshi(シヌベシ)池

山與池的最初踏查紀錄均是和前面一樣的吉井氏

上述的池恐怕是日本最高的高山湖

南雙頭山

蕃名郡蕃稱為Antonkon(アントンコン)

岐山(3242米)(譯註:疑是今卑南主山北峰)

依據山林課的地圖是位於卑南主山北方的岐山10906尺峰

這恐怕是蕃地地形圖卑南主山圖幅的卑南主山北方的大稜線的分歧點之山

首登者依舊是吉井氏

時間是昭和2年

小關山

本文中寫說首登是昭和5年10月的八木氏等

這是我聽錯了

實際上恐怕是明治時代阿猴廳長的石橋氏一行認為這是關山而從西側攀登

故此山另名石橋關山

蕃地地形圖中有路的記號也許是登山路線

另外昭和5年以後

山林課的森林三角測量隊有攀登過

新仙山(シャカバン)(3121米)

補入於安東軍山之前

蕃地地形圖公埔圖幅中位於新康山略為西方的10300尺峰

首登是昭和5年4月吉井氏一行從新康山經過此山下往大分方面

其次是昭和5年夏天慶應山岳部的人員也有通過

玉穗山(タマホ)(3049米)

排在大石公山之前

蕃地地形圖新高山圖幅中位於雲峰西方的10063尺峰

此山尚未有蕃人以外的人攀登過

此山的南腳有拉荷阿雷黨羽的有名未歸順蕃的根據地

不過最近聽說要舉行歸順式

這一段時間也有從此蕃地來台北的觀光團

大分富士(3038米)

排在望鄉山之前

蕃地地形圖打訓社圖幅中位於南雙頭山東南方的10025尺峰

首登不明

但似乎屢屢有打訓社方面拉庫拉庫溪沿岸的警察攀登並誤認為南雙頭山

警察以外

吉井氏一行於昭和5年春通過

雲水山

本文的首登紀錄是筆者聽錯

所以希望刪除

蕃人以外並不知還有誰攀登過

但從小關山到雲水山的登頂另當別論的話

通過稜線附近的最初文化人應該是明治年代領台後不久的久留島武彥氏與陸地測量部員二名的一行

請參照台灣山岳第5號所載見元了氏『最初翻越中央山脈的人們』

以上追補完畢(4月12日)

(2022.8.12一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