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現場主義的山岳畫家–足立源一郎

一場新達冬雪的牽引

2017年12月8日

我在新達山屋渡過肅寒的一夜

醒來意外看到滿山遍野的銀白雪妝世界

第一次登山碰到下雪的雀躍

竟然引領我去搜尋到田中薰『台灣的山與蕃人』中的『積雪期的台灣山岳』專章

裡頭有1936年3月田中率神戶商業大學來台滑雪登山及在舊新達山屋紮營的過往

進而從書中認識一位叫足立源一郎(1889-1973)的山岳畫家

IMG_0971.JPG - 山行八年

(2017.12.9品田山與穆特勒布山)

田中在書裡細膩描寫沿途所見的台灣鄉野風情

並談到對足立畫風的認同與彼此的意氣投合

『台灣用一句話總括就是『常夏之國』,不過早春的風情,在新綠的鮮豔中卻清楚可見。細雨中的插秧、看來會是蓬萊米豐收的稻田水面、薄紫、白、黑、桃色等形形色色上衣加上半截式的寬褲、芭蕉笠裝扮的姑娘俐落地站著工作的風景,色彩上極為芳醇,遠比烈日下閃閃光芒的夏日台灣還要入畫。我認為竹林圍繞的農家、其獨立而完整的居住型態確實很美,以祭祀祖先的廟宇為中心然後在兩翼建造的紅磚瓦平房,除了本身有型、結構很端整而美麗外,前有廣場而被美麗的熱帶竹林圍繞、遠觀上鮮豔的桃色、淺黃的衣服像生物般以自由奔放的型態晾曬的風情,如此栩栩如生的美麗之物,實際上在登陸的第一天就在車窗外展開。畫家們究竟喜愛什麼而耽溺在淡水或安平的死寂廢墟裡呢?我每次來台灣都會這樣想,而只有這次同行的足立源一郎畫家和我持相同意見,他大大讚賞此一本島人的農家,所以我特別高興。我想有像足立氏這樣的社會意識及生活意識旺盛的人,才有可能描繪得出生活的台灣』

另外田中對足立的讚詞也增加我的好奇

『畫山方面是當代的第一人選,身處都會生活中而畫山的有幾位,但像該氏無時無刻都親自攀登四季的山並以登高者之心描繪山的人就少之又少。特別是該氏在繪畫事業上如今正處巔峰,能夠請他成為我們的隊友實在是幸運,在增加我登山隊的特色上,其效果之大就不用多說』

fullsizeoutput_1b1.jpeg - 山行九年

(台灣鄉野風情,翻拍自足立源一郎c)


其實在新達冬雪之後會去閱讀田中的『台灣的山與蕃人』

是有一些心情上的轉折

2014年開始翻譯日本時代的山岳文章

到2018年時感覺發表在台灣重要文章已經粗略翻譯完成

想說接下來要幹嘛?

於是想到這中間斷斷續續看到一些日人來台山旅或在台日人在日本發表文章的資訊

覺得這些發表在日本的台灣山岳文章有需要照顧一下

這些文章資訊的來源主要有三

一是閱讀『日本山岳名著全集』(あかね書房)時

注意到32位早期日本登山家中有幾位有台灣登山經驗

例如槇有恒(1894-1989)、志村烏嶺(1874-1961)、伊藤秀五郎(1905-1976)、茨木豬之吉(1888-1944)

二是日人來台山旅後在日出版的專書

例如田中薰的『台灣的山與蕃人』、大平晟『台灣的山旅』、兒島勘次『台灣的山』

三是在台日人在日本所發表的文章

例如沼井鐵太郎的『台灣登山小史』以及來台前在日發表的文章、鹿野忠雄的『次高山』、『中央尖山的攀登』等

在開始搜尋這些文章時

最早入手的是田中的『台灣的山與蕃人』

原因很簡單

因為圖書館有書!

而且這本書的開頭就是寫1933年田中和鹿野去爬南湖大山的事

讓人讀來津津有味

找出這本書並翻譯其中『積雪期的台灣山岳』的文章後

決心去找看看足立相關的資料

台灣山岳彙報找到二篇足立談來台登山的感想

但這屬於編輯人員的演講式紀錄

並非他親撰的文稿

後來在日本網站花了2800日圓買到他的『山中作畫』(山に描く)

書來自新潟縣的『いやひこ堂』古本屋 

因為國際快遞費用較高

有些古本屋也不提供寄送國外的服務

所以我在填寫寄送地點時就寫我日本朋友小川的公司

他來台時再交給我

記得是2019年7月的某一天

當小川拿給我網上購買的舊書時

看到古色蒼然的『山中作畫』封面及慎重再三的包裝

簡直喜出望外

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心想這真是那場新達冬雪的意外禮物

IMG_9735.JPG - 山行九年

台灣『山岳原始景』與『原始文化景』的風情

在『山中作畫』一書中

有關台灣的有五篇文章

依序是『台灣北部的山嶽景観』、『南湖大山』、『卑亞南之夜』、『台灣之旅』、『臺灣登山行』

主要是紀錄1936年足立跟隨田中來台的滑雪登山所感

這是田中第三次來台

(第一次是1933年和鹿野去爬南湖大山並調查冰河。第二次是1934年在Totai buten及瀨川孝吉陪同下攀登奇萊連峰及松嶺越嶺道)

足立則是第一次

因為田中前兩次都是夏天來

所以兩人想了解冬雪的台灣高山究竟如何

也想嘗試滑雪登山

於是規劃了積雪期的登山

他們鎖定南湖大山、及聖稜線進行約一個月的山旅

1936年3月19日抵台北後

3月21日出發往台中

經豐原、土牛(石岡)、久良栖(松鶴部落)後住宿明治溫泉(谷關)

之後循卑亞南越嶺道大甲溪支線抵卑亞南鞍部駐在所(思源埡口派出所)

再由此下耶克糾駐在所後溯行耶克糾溪

經寄歷亭、審馬陣抵南湖大山 北方西肩

登頂南湖大山後原路回返耶克糾駐在所

3月31日投宿卑亞南駐在所(南山村派出所)

結束11天的南湖大山行

IMG_1565.PNG - 山行九年

(審馬陣眺望南湖大山及南山村原住民,翻拍自田中薰『台灣的山與蕃人』) 

然後在休養一天後

4月2日經思源埡口、Mitsupin之頭(疑是秀魯業山)、松林的稜線抵七家灣溪狩獵小屋(武陵山莊)

再經七家灣溪上池有山 稜線後抵新達小屋

往返品田山後

隊伍分大霸班(領隊 田中隊長、足立等人)及次高班(領隊 山本副隊長、丸山等人)

次高班由塔克金溪經布秀蘭山走聖稜線後下雪山東稜到武稜山莊

再上新達小屋與大霸班會合

大霸班由塔克金溪抵沙巴拉雲山 峰下露營

往返大霸尖山 後一隊經品田山抵新達小屋

另一隊(田中、足立)則在營地滯留

隔日返新達小屋 與大家會合後下到七家灣溪

再經南山村於4月13日回台北

結束12天的大霸、次高山旅

之後足立獨自去阿里山爬新高山未果

後來還去日月潭、台南赤崁樓等地直至五月中旬

IMG_1549.PNG - 山行九年

(穆特勒布山,翻拍自田中薰『台灣的山與蕃人』)  

從篇名順序及內容構成來看

『台灣北部的山嶽景観』是足立對台灣山岳景觀的總論

其餘『南湖大山』、『卑亞南之夜』、『台灣之旅』、『臺灣登山行』則是素描插圖的心情小品

在台灣山岳景觀的觀察上

他先是感受到台北在眺山上的得天獨厚

『此一山旅所接觸到的最初山景,是在為入蕃手續而拜訪總督府理蕃課時被准許上樓所做的展望開始的。北方中,擁有七星山 、大屯山寬緩曲線之姿,被相當靠近的濃綠所覆而隆起,形狀上有如京都的東山般柔軟,有如愛宕山般的距離。稍稍向西隔著淡水 河,觀音 山張著稍微瘦瘠的肩膀。相反方向的南方,以獅仔頭山及六寮崙山 等為前衛,在雨季告終的低雲間,遙遠的連峰在深奧處綿延相連。晴天時,聽說連大霸尖山 的頭頂都看得到,東方與西方都有山丘之姿斷續相連的台北,是美麗眺望上得天獨厚的都市』

登山旅途中

他注意到氣候、光線下的台灣山岳特色與原住民的住屋風情

這即是沼井鐵太郎在『台灣山岳景觀的特色』中所說的第二次元要素中的氣象、光學等自然要素與『原始文化景』的文化要素

足立在『台灣北部的山嶽景観』談到

『山行的樂趣之一,是觀察垂直氣候變化下的景物轉變及其對照。這在內地的山旅也是一樣,但對擁有熱帶氣候的台灣,其變化與對照會特別顯著。新竹或苗栗附近青翠而欣欣生長的水田彼方,像嶂壁般聳立的次高山及大霸尖山 的殘雪,並不像由『安曇野』或『伊那盆地』眺望阿爾卑斯連山般的寒愴,而是在遍地普照的光與熱中綻放著如白金般的光輝。另外在往南拜訪靠近台南、位於麻豆的明治製糖會社時,透過高高並排伸展的大王椰子柱列,遙遙仰見殘雪的新高連峰,其壯觀實在印象深刻,這是熱帶國度才得以品嚐的景觀』

『作為台灣山岳景觀之一而非新增不可的是蕃社,他們的特異服裝、建築樣式、部落的構成等個別上都有令人感興趣的研究心情。但我最感興趣的是蕃社所處位置的地形選擇,這是從景觀立場來看的,當然以他們來說,是因耕作或對他蕃的防備或聯絡獵場等種種原因下所做的選擇。但無論如何,經常避開山蔭或底地而建構在明亮且有幾分展望的山鼻台地上,而在整平鴿羽色的岩屑並交錯出不規則曲線的原始耕地的四處蓋著寂寥的耕作小屋,此一耕地的色彩讓附近的強烈自然甚至漂著無限的祥和與夢幻的情趣。當經過整個枝幹上包覆蘚苔的巨木與長有三米高桫欏的叢生暗綠色林帶看到這個蕃社時,雖然多少感覺乾燥之感,但卻有如白晝之夢的快活與明亮的悠閑。又,他們為開拓耕地所燒山 的地方,雖然有點荒寥,但讓人感覺在飽滿的綠地風景之後有種難捨的畫趣與詩興』

接著在愈來越靠近高山時

他對沼井所謂山岳景觀第一次元要素的『山岳原始景』(高度、大小、排列、地質結構與岩石等)開始提出敏銳的觀察

『經過達邦 (德基山莊)接近佳陽時,大甲溪左岸稍微開闊的高原狀草山 層疊著輕緩曲線,令人得以享受明亮的天空與遠景的展望,我們也是在此處第一次認出南湖大山 的龐然山容。這是從台中出發的第三天,綠意隨著距離而遠褪變黃,不久變成褪赭色的山奧處,連峰的群裾整面霞翳著薄青色調,從接續雲朵的邊緣覆蓋著幽幽白色的殘雪。由佳陽出發後不久的撒拉茅(梨山 )鞍部中,在隔著北方的河流而重疊的群山之上,現出綿延尖銳斷崖的次高山橫長身姿,令人覺得是主峰圈谷的一帶輝耀著白雪。綿延其右的稜線僅作小小起伏而無限延伸其皚皚雪白,不讓人想到個別的高度而以唯一的連嶺高山長長地劃空的雄偉感,我想應該也是台灣山岳景觀的一大特色吧』

fullsizeoutput_1af.jpeg - 山行九年

(卑亞南社(南山村),翻拍自足立源一郎『山中作畫』)

然後在高山現場中

足立更加發揮畫家的驚人天賦

對台灣山岳的水成岩層線條、連峰特色

以及個別山岳的風貌特質

痛快地提出令人嘆服的描述

『Yaboran(3567米)是卑亞南社蕃等從台中方面的品田山呼名,新竹方面的蕃人則稱為Pochinshiron。由池有稜線眺望,只看到輕緩丘陵狀的前山上有一個稍微瘦瘠的圓頂,一旦接近觀看,則是兩側皆是峭立著急峻斷崖的恐怖細細山頂。特別是北面的斷崖,露出交錯著片岩與砂岩的規律岩層而在恰巧的積雪中織岀美麗縞目。我想,構成水成岩層的平行線之美正是台灣北部山岳的特徵。在形態方面,在山稜的色調濃淡(Accent)形塑上,也很多經常是伴隨著透過水平線的色調微妙差異(Nuance)而現出其主動性的形態。由我們露營的布秀蘭山方面、亦即由北方眺望時,品田山變成是整面橫縞的岩壁,堆積在岩層的冰雪橫線與覆蓋四處斷崖的冰雪縱線描劃出有變化的角度,實在是美麗的眺望。然而作為品田山全貌的特徵及美麗,我想沒有比從與次高山素密達斷崖對峙的神聖山稜三角 點所作的眺望還要佳的。從這裡所見的品田山聳立著明亮煉瓦色的雄偉而優美的人面獅身(Sphinx)之姿,其頭頂戴著白金之冠,背覆白毛之披風,群裾被交織著褪紅色岩層與淡藍色殘雪的壁飾(Arabesque)所妝飾,與其說它是山,倒不如上説是優秀的雕像。大霸尖山 的豪直之姿與素密達斷崖的淒絕雄偉,可以說都是由水成岩層的整齊之美所構成的,作為自身連峰的型態,也異於內地阿爾卑斯的景觀,與其是爭奪個別高峻之姿,倒不如作為連峰而成一大觀這一點,讓人印象深刻。由南湖大山 五岩峰稜線隔著大甲溪遠望次高連峰,或相反方向由桃山 稜線回望南湖大山,都是先讓人忘了主峰之姿而僅僅恍惚於全山容的雄偉。即便是本國最高的新高連峰,其宛如水牛伏身的豐饒龐大之姿,也讓人感覺到超越海拔的大震撼力』

IMG_3428.JPG - 山行九年

(品田山斷崖,翻拍自足立源一郎『山中作畫』)

首度畫在南湖的雪撬滑跡與故事漣漪

在臺灣登山史上

1936年的這次積雪期登山是有其歷史意義的

那就是首度運用現代的登山滑雪裝備進行台灣高山的滑雪登山

沼井鐵太郎在『台灣登山小史』說

『另有一項劃時代的遠征登山新紀錄,那就是神戶商大山岳部一行的積雪期南湖大山及次高山脈的現代化登山。一行人由田中薰擔任隊長,成員有山本明、石田正三、奧田五郎、阿部武道、土橋芳雄等學生,另外還有畫家足立源一郎、日本職業登山嚮導丸山靜男等八人。(中略)值得一提的是,田中薰一行在積雪期的台灣高山連峰使用現代登山裝備( 滑雪靴、登山鋼繩、極地帳等)與現代登山形式(基地營、前進營、攀登隊的分類、警備班和運送班的分派與聯絡),是此形式最大最初的登山活動』(引自吳永華譯『台灣登山小史』)

IMG_1556.PNG - 山行九年

(有『白馬之主』稱號的名嚮導丸山靜男氏,翻拍自田中薰『台灣的山與蕃人』) 

足立在『南湖大山』一文中

談到這個紮營在南湖北峰西肩的風情與滑降Bunakkei(南湖山屋一帶)時的歷史畫面

『站在天幕紮營的稜線雪庇上,在昨日走過的五岩峰寬廣稜線擴裂成枯草之原的附近,隔著大甲溪的大溪 谷,從白色大雪山 朝志佳陽大山 、次高山等逐漸連嶺高聳的寬而悠緩的山線再往右伸展的地方,聳立著品田山的金字塔與大霸尖山 的立方體。此一長視角無法收納的連峰,其輝耀於朝陽的白銀之姿浮現在蔚藍晴空中的光景,實在令人有鷹揚之感。

 用陸軍糧秣廠製的湯品、香腸、麵包與紅茶果腹之後,帶著輕量的攻頂包與雪撬出發,時間是九點過後,距北峰的山頂僅是一點點距離。由此,不僅主峰3740米的全貌,連穿越與東南峰之間的大雪溪也正面地全白開展,甚且可往左迴旋而盡情眺望東峰、東北峰。這些山峰所圍繞的中央盆地、像枯澤岩石小屋 的地方,有Bunakkei的避難小屋,北峰與主峰之間的大出入口門戶應該下到該處,但腳下並看不到。

 連結北峰與東北峰的一帶有切蝕的圈谷,我們避免掉入該圈谷地開始取右邊的路線並展開滑降,雪庇正下方的雪雖已堅硬,但稍往下滑後,就全然忘我地沈醉在一面用粉雪劃出弧線一面往底部滑降的愉悅之中。千里迢迢特地帶來的舶來品雪撬也終於得到報償,雪質和四月底的『彌陀之原』很類似。正中午左右雖已完全冰融,但在台灣的山且是首度劃上滑跡這事,讓我們無由地欣喜萬分』

IMG_1563.PNG - 山行九年

(搭在南湖北風西肩的極地帳,翻拍自田中薰『台灣的山與蕃人』) 

IMG_1554.PNG - 山行九年

(最左為足立源一郎,右二為田中薰。翻拍自田中薰『台灣的山與蕃人』) 

這次的滑雪登山

也因為雪撬的特殊裝備

而意外牽引出美麗志佳陽(環山部落)少女、依保樹之歌與明日離別的情歌以及戰爭中戰死的的副隊長山本明的故事

田中薰在『積雪期的台灣山岳- 雪之南湖』中描述了因為這個雪撬搬運所帶出的一期一會

『溯行大甲溪抵達烏來 蕃社時,有三位姑娘為了收取數個晚到的行李而在那裡等候我們。頭髮綁成兩個短辮子,白地的浴衣裙裾未捲起,穿著『地下足袋』的腳端正的併攏很慎重地行禮。相較於目前為止幫我們搬行李、從久良栖來而有驚人紋面的蕃婦臉龐或蕃衣的姿態,實在不敢相信如此楚楚可憐的姑娘是從深奧地方來的。問說『你們從哪裡來?』他們含羞的回答『志佳陽社』。志佳陽社是沿大甲溪可達的奧蕃無誤,但此社自古位居中央山脈西側南北通路的重要交通樞要,文化也很古老,所以有這樣近代化的姑娘也不令人驚訝。
個子嬌小、有著虎牙的可愛姑娘Bohaikaonan,是三個人中的領袖,也最後把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的雪撬行李拿起來然後領頭向前走。雪撬竟然是用皎白筍葉把九台捲成一絡,要渡過狹小的鐵線橋,像雪撬這樣長的東西最礙事,根本很難走。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姑娘會對長的行李敬而遠之的緣故,不過一旦行李分配完畢,就不會有任何嘀咕地輕快跟隨我們。

這一天即將日暮黃昏,沿溪行的道路逐漸微暗而令人膽怯的日落時分,我們突然注意到她們落後而停下腳步佇留時,遙遠對岸的山陰看得到微白的浴衣身塊,並從那裡傳來美妙的歌聲

イボの葉影に娘一人,何が悲しうて泣くのやら,粟の祭りの近いあるに,オーワイヤッハン オーワイヤーンナールワン ナイナイヨー ナイナイヨー

此曲非常愉快地在我們耳畔響起,特別對我來說是聽過的懷念歌曲,那是兩年前來這個志佳陽時跟著來的那位阿美醬Totai buten君,他召集了該社的姑娘們並熱心所教的歌,日語的表現方式會讓人誤以為是外國人,所以更添嬌態。

(中略)

沒想到那時候的歌會這麼讓志佳陽姑娘接受而大為流行,阿美醬如果知道的話應該很高興吧。

山本君與阿部君因為負責蕃人生活的研究而近水樓臺地與志佳陽姑娘們感情好。一行在告別志佳陽的25日,他們兩人因為尚未完成的調查而多留數小時,聽說當時有一起和她們唱著離別的歌『Masagayatasu-ban』(明日離別)』

IMG_1546.PNG - 山行九年

(志佳陽姑娘。翻拍自田中薰『台灣的山與蕃人』) 

因為這個閱讀

讓我知道了美麗志佳陽少女與情歌

也才認識了此次擔任副隊長的山本明(1914-1940)

山本明在同志社高商時代就和兒島勘次一起攀登南阿爾卑斯及冬天富士山

1936年參加田中薰的隊伍時是擔任副隊長

1938年徵召入伍

1940年戰死於山東省青駝寺西方的大官庄

享年27歲

後來透過網購買到他的遺著『山與人』

他在『志佳陽姑娘』的文章中

也描述這段雪撬因緣

『行李分配時總會變成問題的珍品『雪撬』(她們說雪撬是攝影的三腳架。這是因為去年大島博士帶著標準式的攝影機拜訪志佳陽社的關係)。再怎麼說,沿大甲溪山腹的路徑是挖掘斷崖而貫通的險道,之外並在令人暈眩的山谷中架上內地稱為吊橋的鐵線橋達邦 的鐵線橋 長230米,高竟達126米,所以對這樣的惡劣道路,任誰都不會想搬像雪撬這般橫長的行李。志佳陽的姑娘們果然也把雪撬留在最後,尊奉平等的泰雅人不喜歡只有自己接受不當的對待,拼命地說『我不喜歡只有自己攜帶這樣的東西』。不得已決定採取特別的處置,結果由長有虎牙的可愛姑娘Bohaikaonan承接。

(中略)

這天從達見往平岩 山的過程中,在往平岩 山駐在所約二小時行程的地方,山中的太陽開始西沈,原本落後我們很多的姑娘們用猛烈的速度追趕過來。這種時候,擔任領隊的一直是那位虎牙姑娘,她將九台雪撬與滑雪杖輕鬆地用綁在額頭的蕃布揹起帶頭走在前面,而且帥氣地從美麗唇中流瀉出哼唱小曲。熱帶夜晚的氣溫急速下降,她們澄透的合唱含著哀調的餘音而令人感到肌寒。

 イボの葉影に娘一人                                依保樹的葉蔭下 姑娘獨自一人

何が悲しうて泣くのやら                          妳為何悲傷哭泣呢?

粟の祭りの近いあるに                              小米祭即將要來了啊

オーワイヤッハン オーワイヤーン         歐懷呀翰 歐懷呀翰

ナールワン ナイナイヨー ナイナイヨー那魯灣  奈奈呦  奈奈呦

(中略)

這些少女們整體上極度討厭泰雅古傳的風俗而盡可能離得遠遠的,歌唱方面也是這樣,即使央求她們教唱蕃語之歌,好像講到就覺得丟臉似地不願意,唯一願意教唱的一首是『明日離別』的戀歌。這究竟是不是古傳的老歌不得而知,因為歌詞內含有『莎呦哪拉』一詞,不過想起來也有可能是隨興把再見的蕃語置換成日語。我記得這首歌確實在兒島君的『台灣的山』中有介紹。(註:參照兒島勘次『與盛夏的年輕人』)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6232725

她們討厭蕃習的傾向,不僅在歌唱,連衣服方面也極端地表現出來。足立先生曾因為想作畫而拜託他們做泰雅的盛裝打扮,卻沒有一個人願意穿。少女的盛裝之姿,對蕃人的小孩子來說應該也很新奇吧。在巡查百般勸慰下才勉強出來的少女們,大家都鼓譟般的喝采。詢問駐在所的職員,聽說慶典或正月時絕不穿蕃衣,而是綁著和服的『丸帶』及穿著紅色漆木屐玩耍(註:丸帶(Maruobi),禮裝用而寬幅大的女性腰帶),這個傾向究竟應該助長還是抑制,聽說很傷當局的腦筋。

25日要告別志佳陽之際,我和友人因為種種調查上的關係而比大家晚了數小時才出發。忘記是誰提議要唱那首『明日離別』(Masagayatasu-ban),我們聚集在爐旁圍成一圈,因連日來練習而完全會唱的我們低音Bass,和她們如銀鈴震動般的高音Soprano,在午後的蕃社中緩緩流瀉出來。

ラーホイ ラーホイ ソニヤーウイン          郎君啊郎君

ラーホイ ラーホイ ソニヤーウイン           我所愛的郎君

ノーワイ ソーミヒラーキラーウイン            總有一天你會走  踏上那山路

ピィーラーォ ヒーニバスーンキラーウイン 這樣離別的日子就近了

ハーター ミーネガル キラーウイン            我有一天也會走   到你的身邊

トォーキイー キニホヤールキラーウイン      你也會等著    我去找你的那一天 

ノーワイ 『サヨナラ』キラーウイン             離別的時刻突然就近了

サアーサアン クーニスハンキラーウイン      時刻是清晨…..流轉的明日….』

見證式的山旅描寫

足立的山行文章風格獨特

簡潔、含蓄而筆帶詩情畫意

讀來感覺像在看畫

有時也像在讀詩 

他不像鹿野忠雄滿漢全席、交響樂式的恢宏壯闊

沒有沼井鐵太郎孤岩絕攀、追求新攀登的山人感懷

不像國分直一娓娓道來深層土地上的人文筆風

而比較接近兒島勘次純粹而富詩情的筆觸

並且因為是第一次的台灣山旅

和在地的人物交流點到為止

加上他寫生上的客觀描寫

他所呈現出來的文字

很多是自然風情、光線色調變化的書寫

一如他淡淡的炭筆素描

讓人有一種只做見證(Witness)的冷澈

即使忍不住涉入感情

也含蓄如冰山一角

『卑亞南之夜』、『台灣之旅』、『臺灣登山行』是足立來台山旅的點滴感懷

每篇文章都附素描插圖

其中『卑亞南之夜』寫的是從南湖大山歸來後

在卑亞南(南山村)休養一日的心情

激烈山行後在『蕃社』的一夜

顯然讓他有濃濃的異國情緒

『八天來首度的入浴,好像剝了一層皮般渾然變輕的肌膚,感覺出一種彷彿新綠草木之香沁滲般的新鮮味。蕃社之夜寂靜更深,僅近身傳來油燈滋滋燃燒的單調微音。習慣了蕃人狩獵小屋 與帳篷的身體碰到榻榻米的觸感、反射在白色拉門及繪畫模樣窗紙上的燈火明亮感、甚至連顯出美麗杉木年輪的單板大桌上亮白翻開的報紙氣味,都誘發出一種珍貴的懷念味道。一打開窗,被外面的黑暗降溫的寒冷夜風猛然灌入,大隻的飛蛾乘風撲撲地在油燈附近狂舞並飛撒令人不快的粉末。在道路與家屋均無法看清的暗闇中,時時流瀉猛然的冷光而忽明忽滅映照被露水沾濕的草葉及低矮石垣的,是為了聽少男們吹奏口簧琴或少女們唱歌而來拜訪蕃社的年輕隊員的手電筒光線吧』

(卑亞南之夜,翻拍自足立源一郎『山中作畫』)


然後在高高河階上的靜寂屋社中

傳來神秘、清澄而遙遠的織布之音

這種幽幻的莊重聲響

卻在隔天的交易所中被所謂的文明媚俗風所幻滅

於是他特意選了交易所未賣色絲前的帶有素樸而簡明色彩的古布

隱然是要作為對新文明的的反抗

『稍過一段時間,離開山邊的月光透過薄靄注灑在蕃社上頭。雖不甚清楚但在四處開始把屋頂形狀照射成朦朧暗灰色的時分,意外的聲音傳來,劃破了至今的沈默。這宛如是秘藏在壺瀑之底的神仙之鼓般的遙遠聲響,帶有彷彿秋天陣營敲打鉦鼓般的清澄之音。Tan 、tan、 tan,隔著悠緩的間距,傳來像滲入地底的莊重響聲。就在一段時間覺得同樣的聲調連續時,在一度停頓後又發出聲響,時而交錯著更遙遠之音。而傳送此一幽幻至極節奏的,是蕃婦夜晚消磨時間的織布之音。

翌朝,數名蕃婦們來賣精心所織的布及蕃衣。然而屋簷前所攤開的新布類,卻和昨夜夢幻般的光景完全無關,是帶有添加花俏低俗的紫或青、赤色色絲的幾分俗臭而無聊之物。但此一俗惡絕非蕃婦們的過錯,這顯然單純只是因為交易處所賣的色絲造成這樣的結果,於是我選購了在交易處未賣色絲前帶有素樸而簡明色彩的二、三古布』

『台灣之旅』由四個小主題構成(雨之基隆、新高山、台車、蕃社)

都是借景抒情

其中的『雨之基隆』

對初次造訪的陌生土地

顯然有著強烈的情感抒懷

『船清晨接近世界有名的雨港基隆時,原本昨夜之前星星都還如降雨般閃爍的天空,也變成如灰鉛的陰霾。在可遙遙遠眺台灣北端的時分,冰冷的霧雨開始濕潤起甲板。

 好不容易看到的島影,隨著靠近反倒變得朦朧,只有被波濤洶湧的白浪所切劃的山裾,微烘托出鮮明的綠色。

基隆之雨細而纖纖地籠降,將煤煙所燻的港街特有之粗礫建築香郁成舒服的墨色,並與剛好的新綠呈現美麗的對照而保持調和,下雨的基隆才是真正求之不得的景色』

而『臺灣登山行』也是同樣用四個小主題構成的形式(泰雅蕃、南湖大山、品田山的斷崖、卑亞南鞍部)

fullsizeoutput_1b2.jpeg - 山行九年

(泰雅蕃,翻拍自足立源一郎『山中作畫』)

其中描述如今稱為思源埡口的卑亞南鞍部

文字簡單而餘韻悠遠

『這次的山旅總共經過卑亞南鞍部三次,其中兩次是下雨,第三次才首度得以踏在乾燥的道路上。但這也只是大甲溪側這邊,只要踏進對向的馬當溪一步,就會突然為濃霧所覆。

卑亞南鞍部位於二千米的高處,大甲溪的水源相連著高原狀的草山 與濕地,讓人有點想起尾瀨的沼山峠。行走在為蕭蕭降臨的冷雨所淋濕的枯草之原,寂寥非常。泰雅的蕃人們也說這個鞍部是寒冷的地方,裏側的蘭陽溪在迄至與耶克糾溪的匯流點是一口氣下降千米的陡坡,形成白晝猶如暗夜的密林。對越嶺鞍部的人來說,有一種完全奇異的感受。

而長滿蘚苔的樹間,漂著蕃人抽煙後殘留的強烈菸味』

fullsizeoutput_1b0.jpeg - 山行九年

(卑亞南鞍部,翻拍自足立源一郎『山中作畫』) 

談論足利的文章總有畫蛇添足之感

直接閱讀更能感受那份清靜、淡淡滋味

翻譯上也常有絞盡腦汁而字詞不足、表達不能之嘆

不過翻譯能夠讓人細細咀嚼消化

讓時光腳步悠緩行進

也透過故事的連結

追尋被遺忘的岳人故事

現場主義的山岳畫家

足立是怎樣的人?

為何喜歡山?

他的山行價值觀是什麼?

為何執意現場主義的山岳繪畫?

他的山岳畫對山人有何意義?

這是我在翻譯時會浮起的單純疑問

搜尋足立的生平大致得到以下資訊

『足立源一郎(1889-1973),日本畫家、作家、登山家。生於大阪府大阪市南船場的石油商之家。第一高等小学校畢業後,在絵具行擔任學徒。京都市立繪畫工藝專門學校(今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畢業後,師事淺井忠,1914-1918年及1923-1926年等七年赴歐(巴黎),學習作為西洋畫家的基礎。第一次赴歐回國後,1922年與森田恒友、長谷川昇、山本鼎等畫家共同設立春陽會,也協助山本鼎的農民美術運動。1934年6月,在茨木豬之吉、中原万次郎的推薦下成為日本山岳會會員。1936年3月,與茨木豬之吉、丸山晚霞、中村清太郎等共同成立日本山岳畫協會,一年中有一半時間是在北阿爾卑斯渡過,留下諸多的山岳畫如『日暈西鎌尾根』、『滝谷ドームの北壁』、『北穂高岳南峰』等。他的作風以現場主義聞名,並以山岳作家的身份進行寫生旅行,足跡遍及國內及歐洲、台灣、朝鮮、中國。並有著書『『山中作畫』、『梵谷』等,是知名的隨筆家,對近代美術有很大的貢獻,被尊為『山岳畫之神』。1971年,以近82歲之齡登上長屏山,是他最後一次的登山。1973年完成最終作『春之穗高岳』,3月31日因胃癌及老衰,於神奈川鎌倉市的自家過世,享年83』

7DC7C8B0-807A-438F-9BE2-F180DFC8B590.jpeg - 山行十年  (足立源一郎寫生雪山圈谷,引自田中薰『台灣的山與蕃人』,翻拍自網路)

資料上看不到對足立的個性描寫

無法判斷他的性情

從他的『『山中作畫』的文章所流露出的文風

感覺是恬淡之人

而且年輕時就喜歡寫生山旅

很享受在自然山林下的繪畫

『山中作畫』中有兩篇是他留法時的山旅寫生作品

一是『薩伏伊(Savoye)的山居』

發表在1928年8月

寫他在某一年夏天越過法國阿訥西(Annecy)湖畔

再搭一小時輕便鐵路抵達的盆地小村薩伏伊的山居寫生記憶

一是『呂塞朗(Peira Cava)的回憶』

發表在1934年3月

寫他在法義邊境、離尼斯(Nice)四十公里餘的北方小村呂塞朗的回憶

他因為這趟山旅而愛上滑雪

如果觀察年表

足立在1930年開始明顯創作有關山的作品

原因並不清楚

那年他41歲

之後每年的春陽會的參展作品幾乎都以山為主題

這接續1934年成為日本山岳會會員

1936年3月與茨木豬之吉、丸山晚霞等共同創辦日本山岳畫協會

然後在同月與田中薰來台山旅寫生

這之後的下半生

據說他一年中有一半的時間是在北阿爾卑斯渡過

幾乎是以山為創作志業

在登山家的光譜上

他不屬於追求新路線的技術攀登者

而是兼及繪畫創作的藝術登山家

所以他的山行價值觀是比較靜觀式的

不以獵山頭為目標

不過同樣喜愛爬山的畫家中

足立不是屬於健行派(Hiking)

而是屬於攀登困難地形的現場主義派

就這一點上

他和茨木豬之吉、中村清太郎比較接近

而有異於石川欽一郎或丸山晚霞

石川欽一郎雖是台灣山岳會會員

但本身不爬山

他在『台灣的山岳美』文章中

談到的山岳美都是一種遠眺的美

從航行台灣海峽的船上、從立鷹駐在所、從加羅神社的太平山、從對高山等遠眺台灣的山

另外曾在1931年2月及1934年3月兩度來台的丸山晚霞

是健行式山旅下所見的台灣山岳之美

而現場主義的足立則帶來高山的山形線條、岩石肌理與色調的臨場感

細膩描述了像品田山、大霸尖山的特色身影

『品田山聳立著明亮煉瓦色的雄偉而優美的人面獅身(Sphinx)之姿,其頭頂戴著白金之冠,背覆白毛之披風,群裾被交織著褪紅色岩層與淡藍色殘雪的壁飾(Arabesque)所妝飾,與其說它是山,倒不如上説是優秀的雕像。大霸尖山 的豪直之姿與素密達斷崖的淒絕雄偉,可以說都是由水成岩層的整齊之美所構成的,作為自身連峰的型態,也異於內地阿爾卑斯的景觀,與其是爭奪個別高峻之姿,倒不如作為連峰而成一大觀這一點,讓人印象深刻』

1936年足立所攀登的南湖大山、池有山、品田山、布秀蘭山、巴沙拉雲山、大霸尖山

以當時47歲的他來說並不是輕鬆的路線

隔年4月11日~5月4日的春陽会第15屆展覧会

他展出了此次的畫作九件:

霧湧品田山(霧巻くヤボラン山)、春之新高南山(春の新高南山)、奇萊主連峯、台北的少女(台北の娘)、新高山主峯、南湖大山之晨(南湖大山の朝)、大覇尖山、新高山、次高山的北端(次高山の北端)

應該是油彩畫作品

可惜我皆無緣親炙

DA15A86F-2386-424A-856B-C2E1555BF68D.jpeg - 山行十年

 (足立作品『新高山南峰』,翻拍自台灣山岳會寫真集內頁,陳凱劭提供)

 『山中作畫』一書的畫作均是素描

不過他參展春陽會的作品卻是以油畫為主

我在網路上瞄過這些劇力萬鈞的作品

可惜我對日本山岳不熟悉

而且又是美術門外漢

很難立刻引起共感

不過透過他的文字與素描所描繪的台灣山岳

卻是很能撩撥人的

特別是在高山現場所形容的那些我曾困苦爬過的山

在他的炭筆線條及文字下

好像很能讓人投射出一種登山情感的共鳴

2016年7月

為了槍岳縱走

我曾和幾位山友提前到穗高驛等候曾根兄一行

當時漠然看到一個安曇野(Azumino)山岳美術館

但平素對美術無感也缺乏美學素養

所以並沒有一看的熱情

後來才知道足立源一郎是該館的鎮館之寶

沒想到彼時的擦身而過

卻在2017年的新達冬雪牽引下相逢

只能說凡事相賭會到

機會有時也會再敲門

(草稿)

足立源一郎作品

1.台灣北部的山嶽景觀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8003369

2.南湖大山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89309116

3.卑亞南之夜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8056298

4.台灣之旅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8064226

5.臺灣登山行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8034248

6.積雪期的臺灣山岳–雪之南湖(上) (神戶商大山岳部)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6748492

7.積雪期的臺灣山岳–雪之南湖(下) (神戶商大山岳部)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6779951

8.積雪期的臺灣山岳–雪之次高大霸尖山  (神戶商大山岳部)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6748499

足立源一郎(1889-1973)生平

1889年

7.8生於大阪市南船場的石油商之家,父彌助、母淺野。四男。

1895年 六歲

父彌助捐贈願念寺本堂安置本尊的場所。

1899年 十歲

由大阪市立久宝小学校轉入東区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就讀。

1904年 十五歲

第一高等小学校畢業,在絵具行擔任學徒。
1905年 十六歲

1月12日父彌助過世。

4月就讀京都市美術工芸学校。

11月「洋食器」獲得獎狀二等。秋期修学旅行時前往伊勢方面。同輩有奥村林暁、加井民次郎等。
1906年 十七歲

3月2日京都岡崎成立関西美術院,在該院研習,師事淺井忠,另有前輩安井增太郎、梅原良三郎等。同輩有黑田重太郎等。夏天時登富士山,並行訪箱根、伊豆。滯留垂水海岸。1905-1906年間、有二十餘件京都市美術工芸学校的写生及獲評分的作品。
1907年 十八歲

幾乎都移往関西美術院學習。

12月16日浅井忠過世。有多件1906-1907年的京都及大阪的鉛筆立體實物素描。
1908年 十九歲

前往東京,在太平洋画会研究所學習。
1909年 二十歲

因為徴兵検査而返回大阪。奥村林曉同行。經中仙道尋訪伊香保、安中、妙義、走木曾街道。

1908年-1914年之間,行蹤幾乎完全不明。曾在白馬会研究所及美術學校研究。曾在九段的暁星學習法文及會話。此時的友人有奧瀨英三、金山平三、柚木久太、大久保作二郎、若山為三、鍋井克之等。走訪房州、箱根、伊豆半島、伊豆七島、高野山、紀州、瀬戸内海等。
1914年 二十五歲

在金山平三、柚木久太等的推薦下,透過柚木久太的協助赴法。

4月抵巴黎。投宿Odessa飯店。之後移往Cité Falguière。在大茅舍藝術學院(Académie de la Grande Chaumière)、蘭森美術學校(Académie Ranson)等學習。拜訪瓦茲河畔歐韋 (Auvers-sur-Oise)尋找加歇(Gachet)。在貝立茲(Berlitz)學習,變得神經衰弱。赴布列塔尼(Bretagne)旅行。行腳遠至Finisterre, 走訪Moelan、Kergoay、 le Pouldu。

7月28日第1次欧州戦争爆發。

8月上旬往里摩(Limoges)疎開。與島崎藤村、柚木、金山、正宗得三郎同行。約2週間後為了回國而前往里昂。

10月11日有足立來自里昂訂購繪具的信函。

11月回巴黎。
1915年 二十六歲

滯留巴黎

7月前往布列塔尼、潘蓬(Painpont)、伊爾德布雷阿(Île-de-Bréhat)等。森田恒友同行。鹿子木孟郎赴法。

1916年 二十七歲

4月11日願念寺鐘楼献堂供養。

春、前往薩伏伊(Savoye) 写生。夏、滯留チュルサック。住宿在孔特維爾?(Conteville:コント・フルール)的城館。過起研究プレ・イストリック遺跡的生活。
1917年 二十八歲

1月黑田重太郎抵巴黎。

2月上旬、前往義大利旅行。2月17日、由Savoye前往杜林(Torino)。2月18日、由杜林抵熱拿亞(Genova)。

3月8日amalfitana。3月17日前往Paestum尋訪希臘遺跡。3月18日滯留拿玻里1週。3月18日抵羅馬。3月20日阿西西(Assisi)。3月21日佩魯賈(Perugia)。3月22日~25日滯留佛羅倫斯(Firenze)。

4月3日再由羅馬往拿波里。

5月上旬經尼斯(Nice)返回巴黎。
1918年 二十九歲

4月為了返國而前往倫敦。黑田重太郎同行。在倫敦待船中認識赤沼智善、山辺視学。首次從事松方的收藏。

5月中旬從倫敦出發前往普利茅斯(Plymouth)。

6月15日左右船団出港。經由開普敦、馬達加斯加前往日本。因幡丸、8月20日從香港出發前往上海。
1919年 三十歲

春季,移往奈良。開始第1週日写生会。

4~5月第1回自由展覧会,於大阪天王寺美術館舉行。主要出展者:浜田葆光、赤松鱗作、住田良三、普門曉、古谷新、藤堂杢三郎、林重義、向井潤吉、鶴丸梅太郎、小沢、安田、青木大乘、岩佐なら等。

9月12日~19日第6回日本美術院展出品,計20点:青き眼の女、アルプ・マリチームの風景、ニース郊外、ひじを突く女、登り道、チューリップ、風景、ブロドウス、ナチュールモルト、眼を粧う女、カーニュの村、冬の午前、アプレミディ、カーニュの冬、アルプ・マリチーム、女の習作、ビーボアン、オリビエの村、画家像、イルルブレアの夏。

9月日本美術院推舉足立源一郎為同人。
1920年 三十一歲

7月17日~19日假大阪資生堂樓上舉辦足立源一郎小品展。作品有:ベトイユの春、村、セーヌ河岸、ムードンの冬、アブニュー・ド・ブルトゥイ、コロンブの運河、ポン・ヌーフ、サヴォアの夏、郵便局、モンマルトル、サンクルーの秋、パリ南郊の秋、ヴェルサイユの庭、春秋(ブルターニュ)サンクロア村、地中海岸、クアルチエ・オートイユ、プラス・ド・ラ・コンコルド、ドルドーニュ、トリノの冬、アルノ河岸、アルバノ村、アルバノ湖、カステル・サンテルモ(ナポリ)、ソレント街道、プラツア・サンタ・カテリナ、オリーブ園、カーニュ早春、静物、奈良。

9月1~29日第7回日本美術院展。展品:首里早春、日盛り、静物、画家像、真玉橋、カクス・ノアール、佐渡山殿内、アトリエの午後、沖縄風景、南島冬雨、ポロネーズ、画家像。

同年有徳川頼寧婦人像、静物(ケシ)等作品。

「三代家死没的巴黎美術界」(中央美術9月号)。
1921年 三十二歲

翻訳『奧諾雷杜米埃』(日本美術学院)。翻訳Marcel Pei(マルセル・ペイ)的「拜訪莫內(Claude Monet)」(中央美術6月号)
1922年 三十三歲

1月14日創立春陽会的第一次聚會。於本郷燕楽軒。會員:小杉未醒、森田恒友、長谷川昇山本鼎倉田白羊足立源一郎、梅原良三郎。會友:岸田劉生、萬鉄五郎、木村荘八中川一政椿貞雄、今関啓二、石井鶴三、山崎省三。

11月擔任農商務省級文部省的欧州工芸視察練習生。同年與那智枝結婚(旧姓安本)。
翻訳Gustave Coquiot著「オーエル時代的塞尚(CEZANNE)」、「與巴黎塞尚的交遊」、「成為画家之前的塞尚」(中央美術)。著作『給描繪人物画的人』(日本美術学院)。

1923年 三十四歲

2月16日為募集農民美術基金而與山本同行。訪問岸本吉左衛門。

2月由神戸出發,第2次赴法。

4月抵巴黎。進入Sommerard的短期出租公寓(Pension)。之後移往後ヴィラ・デ・カメリヤ。

5月4~27日於『竹之台陳列館』舉行春陽会第1回絵画展覧会。展品:静物(けし)、母の像、静物(さざんか)、あねもねの花、高畑の冬、風景。

9月在東欧農民美術調査的途中,於維也納得悉関東大地震,回到巴黎。同行者岸本彦衛。

12月~1924年2月在Cros de Cagnes避寒。12月24日在Cros de Cagnes。古美術行脚『大和』刊行。辰巳利文、小島貞三著,ARS(アルス)出版。
1924年 三十五歲

春季於羅浮宮美術館模寫盧伊尼(Bernardino Luini)「耶穌降誕」,需時3個月。在工房繪畫裸婦及其他。

12月~25年春,旅行義大利。10月25日購買一式Grindelwald Pathé Baby。迄至1934年都持續製作。
1925年 三十六歲

3月7~29日第3回陽春会展、裸体。人物。

夏季返國。

10月左右創立九科会。著書『亨利盧梭』(ROUSSEAU, Henri),ARS出版。楊范艾克(Jan van Eyck)以前的アギニヨン派絵画(atelier社 1~3月号)。
1926年 三十七歲

2月16~3月20日春陽会第4回展。作品:闘牛の男、浴後、ブルターニュ風景、水辺の女。

5月13日母浅野死亡。著書『ポンペイ壁画集』atelier社。「ぽーる・フエルジナン・ガッシュ」(atelier1~5月号)。
1927年 三十八歲

正月移往東京府下荏原郡。春季開始在自由学園的美術講義。指導意匠部迄至1948年。4月22日~5月15日於東京府美術館舉辦春陽会第5回展覧会。作品:奈良の雪、夏の草花、うゐーとみもざ、けし、雑草とひなげし。

擔任『世界美術全集』委員(平凡社刊)至1930年為止。
1928年 三十九歲

4月27日~5月14日春陽会第6回展。作品:奈良新緑、春日山。本年往房州写生?著書『現代西欧図案集』宝文館。
1929年 四十歲

4月27日~5月15日春陽会第7回展。作品:尾瀬沼小品(1)、(2)、肖像、会津燧岳、御宿風景。

春陽会事務局由小杉移轉過來。自由学園第7回美術展。第1回工芸展。風俗人形、臘染、手織等指導。
1930年 四十一歲

4月23日~5月14日春陽会第8回展。作品:焼嶽、穂高嶽新雪、上高地初秋、窓辺、時雨、秋霽れ、秋の朝、小梨平初夏、上高知初夏、五月雨るる穂高。

4月為準備自由学園創立十周年記念美術工芸展,指導學生以紐西蘭文樣及高山植物為主題的製作。本年作品有劔岳及其他。
1931年 四十二歲

4月11日~5月3日春陽会第9回展。作品:八ヶ嶽遠望、甲斐路の春(1)、(2)、穂高残雪、五月雨、常念小舎より、新緑。

第1回新興美術展(企画実施)於大阪。自由学園工芸研究所設立。至1974年現在為止都有不變需要的「木栓的積木」,是足立的發想,是以煉瓦為模型的寸法。本年赴家形山滑雪行等。著書『技法研究洋画基礎』宝文館。『自由学園工芸図案集』自由学園工芸部。『技法研究風景』宝文館。
1932年 四十三歲

春陽会第10回展。作品:雨後の高瀬入、白馬嶽遠望、針の木遠望、雪景、高原散策、曙、仙丈岳、初秋の劔嶽、仙水峠の春。

5月尾瀬沼行,森田在国立公園協会(内務省管轄)的請託下同行去寫生尾瀬沼。夏季成立大東京市,變成東京市大森区。本年前往乗鞍嶽写生行等。著書塞尚大画集第2巻『人物』atelier社。「山的写生『山岳講座』第5巻255~315頁、共立出版。
1933年 四十四歲

春陽会第11回展。作品:ばら(一)、(二)、飛騨の秋、会津燧岳、尾瀬沼解氷、春、解氷期の南アルプス縦走。

七月北海道行。

秋季於大阪三越舉辦自由学園第1回工芸展。在足立的指導下花一年的準備期間後開辦,入場者超過2万人。

1934年 四十五歲

4月自由学園工芸研究展、於三越本店。

4月22日~5月13日春陽会第12回展。作品:後立山の春、花、白馬連峰。

6月成為日本山岳会々員。推薦人:茨木猪之吉、中原万次郎。之後用陶器設計日本山岳会的略章(現行)。

6月12日~17日山の絵展覧会、於日本橋高島美術部。針の木岳遠望、湖畔新緑等、計60点。

7月上旬西黒沢、白鷺の池、写生行。

7月24日~29日乗鞍岳写生行。

8月13日~22日以水昌小屋中心的写生行。

9月12日奧穂高岳一帶的写生行。

10月27日~30日裏妙義写生行。

11月自由学園工芸研究所第2回工芸展。於東京・大阪三越。

12月4日~9日由高山往乗鞍岳写生行。同行者藤木九三。除藤木之外,和自由学園的OB一起參加冬期五色温泉、冬期雲竜峡(日光)、菅平写生行。
1935年 四十六歲

4月28日~5月20日春陽会第13回展。作品:鳥帽子嶽、石楠花、西鎌尾根、F氏像、東沢の夕。

6月日光湯の湖近辺写生行。另有乗鞍岳、甲州、劔嶽写生行。
1936年 四十七歲

3月創立日本山岳画協會。A・A・A(Association des Artistes Alpins)。会員、足立源一郎茨木猪之吉石井鶴三丸山晩霞、中村清太郎。

4月春陽会第14回展覧会。作品:甲斐駒ヶ嶽、劔嶽三趣(朝・昼・夕)、甲斐ヶ根の春。

3月16日~5月17日與神戸商大山岳部同行赴台湾写生。3月16日神戸解纜。20日台北。21日東勢。22日対劔美角、烏来。23日Pisutan(ビスタン)社・Saramao(サラマオ)峠。24日志佳陽社。25日卑亞南鞍部26日馬當渓。27日ガンテリエ?。28日寄歷亭、審馬陣。29日南湖連峰幕営。4月4日新達小屋。4月5日品田山断崖、布秀蘭稜線。7日大覇尖山山肩。8日卑亞南鞍部。12日土場温泉。13日羅東。15日收音機放送「美化山東」?。20日新高山北峯。21日日月潭。5月6日漢水?。16日住宿台南赤坎楼。17日平安。

6月中旬~下旬、土佐、高松写生行。

8~9月為阪大理工学部畫作壁画2面。助手及佐藤與其他1名在目白、自由学園講堂製作。

10月23日~26日左右舉辦日本山岳画協会第1回旅行。木曾福島、藪原、小木曽、境峠、野麦峠。同行者、石井鶴三茨木猪之吉、中村清太郎、計4名。另亦往乗鞍岳、志賀高原、上越、蔵王等写生行。
1937年 四十八歲

4月11日~5月4日春陽会第15回展覧会。作品:霧巻くヤボラン山。春の新高南山。奇萊主連峯、台北の娘、新高山主峯、南湖大山の朝、大覇尖山、新高山。次高山の北端。

7月17日~月末利尻島、礼文島、写生行。夏季在箱根設立小画室。

9月下旬日光(小米平、曲り廊下入口、赤薙)写生行。

10月25日~11月13日阿蘇、霧島、雲仙写生行。

11月25日在足立指導下,自由学園工芸研究所作品、布地15種,在巴黎萬國博覽會獲獎。金牌「山と波」(綴織畫作)。其他有銀牌、銅牌。赴穂高、志賀高原、霧ヶ峰、妙高、蔵王等写生行。

12月26日~1月7日北海道滑雪写生行。鯉川温泉→-二世谷安努普利(ニセコアンヌプリ)→土狩→札幌→北見→上富良野→十勝吹上温泉→泥流→回東京。

1938年 四十九歲

4月9~27日春陽会第16回展覧会。作品:雪の朝(十勝岳麓)、春畫、乗鞍岳と木曾御嶽、かぐろへる穂高。

5月下旬→8月上旬朝鮮北支写生行。

5月19日春陽会大阪展第3天。朝出発、夜9時興安丸乗船。20日、慶州。21日、金夷信墓、鮑石亭、他。22日、北州河原。23日、仏国寺。24日、慶州、夜往京城。27日、京城出発,往内金剛。28日、摩訶衍。29日、迦葉洞。30日、玉女峯。31日、朝陽瀑。6月2日、昆廬峯。3日、動石洞。4日、由神渓寺往温井里。5日、極楽峴。6日、薬柳相。7日、由海金剛往京域。19日、接受羽仁もと子有關北京生活学校的諮詢、答應其拜託之北京行。20日、水原。至7月3日止在京城。

7月17日、奉天、北陵等。19日、北京・天壇、北海公園。22日、大同日之出屋泊、雲崗鎮。24日厚和。26日、北京南海公園。至8月2日止在北京進行生活学校指導。9月28日。夜大阪発。30日、小倉、夜興安丸乗船。10月4日、正陽寺。10月5日、弥勒峯、中内院、温井里。5日以後海金剛。17日、関城。11月上旬帰京。

12月20日左右八之岳山麓写生行。12月27日~1月3日、蔵王高湯写生行。同行袋一平。另前往志賀高原、上越、信夫高湯方面等写生行。
1939年 五十歲

4月23日~5月14日春陽会第17回展覧会。作品:谷川岳カタズミ尾根、市の倉沢、大同石仏第20窟、大同石仏第17窟、大同石仏第3窟、大同石仏第20窟、大同石仏寺、夏の北京。

4月倉田白羊追悼講演会,並出席其遺作展(信州上田)。

4月24日~7月下旬、満州北支写生行。4月24日夜東京発、滞阪。28日、搭Nozomi火車抵京城、半島Hotel。29日會見茨木猪之吉。30日、李王職美術館。午後発、5月1日、奉天。2日、鞍山。4日、遼陽。5日、海城。7日住宿廟台無量観。8日龍泉寺。20日、搭Hato往新京。21日、吉林。24日迄吉林。25日、新京経由往哈爾賓。30日迄哈爾賓。28日進行泉靖一及他1名的慰問。29日與山下一夫、西島遊太陽島。

至6月3日止在佳木斯。3日抵牡丹江。4日在綏芬河遇見立上秀二。在愛河下車、與小杉二郎(放庵二男)慰問井上芳部隊。5日回哈爾濱。6日從哈爾賓出發。17日~19日承徳。21日古北口站。23日~26日北京。27日青竜橋。28日~9日大同。

7月1日張家口。下旬回東京。日期不詳。乗鞍岳、八之岳、甲州、上高地、安曇野、野尻湖、尾瀬沼等写生行。在足立的指導下,自由学園工芸研究所花一年的時間為紐約、舊金山萬國博覽會製作的表現希望曙光的壁掛「東亜的黎明」,被紐約市指定為永久保存品。

12月28日~1月5日大島式根島写生行。行程不詳。

1940年 五十一歲

3月中旬由遠見稜線往五竜岳、拇池、八方尾根、志賀草津等写生行。著書『繪山』古今書院出版

4月8日~17日春陽会第18回展覧会。作品:北京風景(北海公園)、北京好日、春の五竜岳。

5月2日~6日山嶽画展、銀座、青樹社。上高地新秋、朝霧、他計24点。

8月5日~9日山嶽画展。大阪・東・道修町青樹社支店。甲斐駒岳、小梨咲く上高地、他計15点。

8月31日~10月中旬満州写生行。

8月31日由神戸搭扶桑丸乗船。9月3日大連着。5日鞍山着、箱崎、津田治七。6日奉天、住宿Yamato Hotel。7日搭「大陸」抵錦県。8日北鎮。11日北鎮発医巫閭山。12日閭山。14日金州城。15日東京城、義県、鏡泊湖。

11月下旬赤城、榛名写生行。

秋季,第4回文部省美術展覧会。出品聖峯試練,作為紀元2600年記念。日期不詳。並有蔵王、大和路等作品。自由学園工芸研究所出口作品,在工芸新興展展出作品。織物Pet Cover、1等賞、和紙★纈染、3等賞。

著書『人物画的描繪方法』崇文堂。本年有由文部省購買的作品。
1941年 五十二歲

1月20日左右,蔵王写生行。

4月12日~25日春陽会第19回展覧会。作品:穂高3題(冬、初冬、新秋)、蔵王樹氷。

4月下旬庄内、羽前写生行。

5月下旬岩木山近辺写生行。

6月上旬千曲川水源方面写生。

6月20日~24日八甲田方面写生行。象潟、鳥海山等。

7月6日~9日山嶽画展覧会。日動画廊。作品:槍穂高遠望20号、蔵王山の樹氷8号、穂高新緑15号、他計28点。

7月下旬紀伊写生行、大台ヶ原、有田、保田。

8月5日~9日、8月5日在甲府會見清沢久吾。6日迎接喜多恒雄,晚上往叉神峠。8日北岳頂上。9日夜帰京。

11月7日(因為認為拿到的瓶裝應該是絕後了)所以在山本的仲介下舉行和大家喝『太平山』的飲酒會。幹事:山本・足立、引導人、石井柏亭長谷川昇青山義雄中川紀元中村研一、中山魏、『山本鼎的信函』380頁。

11月9日那智、南紀写生行。行程不詳。往蔵王、朝日磐梯、甲州、上越写生行。
1942年 五十三歲

1月17日前後甲斐、佐久往返写生。

2月土佐写生行。

3月中旬~4月中旬内金剛、外金剛写生行。

4月春陽会第20回展覧会。展品:吾妻高原、会津駒ヶ嶽、甲斐路早春、

7月23日~8月7日白頭山行。

11月7~11日第2回油絵山嶽展覧会、日動画廊。展品嶽麓初夏(吉田)15号、志賀高原の秋12号、他計35点。
1943年 五十四歲

1月17日~23日近作油絵展覧会。大阪・三越。霞む集仙峯、初夏の青木湖、他計20点。

4月18日、春陽会第21回展覧会。粉雪降る丸池、霞む集仙峯、志賀高原笠ヶ嶽。

4月、山本鼎再回到春陽会。足立擔任中介。

10月16日~20日第6回文部省美術展覧会。委員、審査員、★巌霧湧出品。日時不詳、写生行。上高地穂高、甲斐路。
1944年 五十五歲

3月24日蘇州(至26日)、夜水谷清、井出、大鹿。3月26日回上海。4月9日搭華翔号往舟山列島。10日定海。11日東嶽廟。12日定海・中和里。13日、鎮家門。14日普陀山島短姑街頭。15日回定海。16日、普陀山。17日帰途。18日早上上海。21日宜興。22日十里長山。28日蘇州。29日常熟。5月6日棲霞寺。7日蕪湖、巣県。8日巣県、合肥。10日爐橋鎮。12日嘉善。

4月7日~18日春陽会第22回展覧会。無出展作品。

7月25日~8月19日穂高写生行。7月25日、西穂独標。8月2日、前穂高岳。8月5日、西穂高岳。8月16日、西穂山荘。8月19日、ジヤンダルム。9月9日~10月下旬北支行。9月9日東京発。10日住宿下関Hotel、無巴士。11日早上7點搭興安丸、18時抵釜山。12日8時京城通過、18時鴨緑江。13日13時05分、奉天通過、15時山海関、24時00分、抵北京。勝直義、徳光出來迎接。14日~10月下旬北京。15日詢問羽仁氏的生活学校。16日在瑠璃廠同古堂接受斎白石的印章請託。17日與三菱大倉巡迴孔子廟、★和宮等東北隅。21日因為有防空演習、在室作画。22日會見徳光、一氏、王石之。24日中海公園的新聞学院、楠恭。25日將展覧会目録原稿交一氏、與楠見面。25日飯山請求鄭文公下碑拓本。北京空襲。27日與大陸画報洽商。

10月5日~7日在北京飯店6樓別室舉行個展。12日製出斎白石刻印。18日繞行羅城。19日広梁門。11日回国。著書『梵谷』Altier社。
1945年 五十六歲

2月往箱根疎開。

4月15日因為空襲,田園調布的工房燒毀。巴黎時代起至戦時中所制作的一切画布、素描類、書籍均遭銷毀。春季,箱根植物的立體素描。秋季往別府、大分、臼杵方面。
1946年 五十七歲

4月28日水郷写生行。

5月29日~6月6日春陽会第23回展。沒有作品展出。7月8日上高地槍、穂高、写生行約10日。

10月下旬起至11月上旬、大和、紀伊方面。10月24日有田、保田。26日~29日熊野。27日静。

11月4日中之坊(当麻)。時間不詳、第1回国民体育大会海報原画(油彩)。
1947年 五十八歲

2月24日~3月7日春陽会第24回展。作品:槍ヶ岳二題、(霧、日暈)。3日~5日、北九州行。

3月19日由小田原上京、出席交通会社専門委員、遇見石川一郎、中村研一等。夜行往門司。21日抵門司。22日在小倉遇見月原俊二。

4月5日~6日和布刈。11日~18日若松、下関。22日~5日在福岡岩田屋舉行個展。

5月7日~10日在小倉市井筒屋舉行個展、展品:九重山4点、関門風景5点、信州山岳風景13点、富士2点、九州岳連、九州タイムズ。5月4日講演会「近代美術的傾向」,主辦:門司市基督教青年会。

5月15日由布院。7月上高地、槍、穂高写生行。

9月下旬~11月上旬九州、屋久島方面。

9月24日九重、10月16日~28日、屋久島。

11月16日別府、阿蘇、竹田。時間不詳、梅雨季結束時?往野麦峠、境峠。同行者:石井鶴三茨木猪之吉、中村清太郎、計4名。
1948年 五十九歲

3月31日~4月13日春陽会第25会展。作品:北鎌尾根の槍ヶ嶽。

5月唐津、菊地、鉾立峠、臼杵。

6月7日涸沢、穂高方面。

10月11日利用第3回国民体育大会記念九重登山兼做九州行、別府、九重、臼杵、耶馬渓他。時間不詳、八甲田山、十和田湖、志賀高原。
1949年 六十歲

3月15日~21日加治木、霧島、高千穂。

4月2日~7日鹿児島桜島。

4月1日~16日春陽会第26回展覧会。作品:或る朝の槍ヶ岳。

7月8日日本山岳画協会的再出発的商談会。連絡事務所:東京都大田区、日本山岳画協会仮事務所。通知発送對象:足立源一郎石川滋彦高田誠石井鶴三宮坂勝上田哲農、河越虎之進、中村清太郎、山川勇一郎、加藤水城、中村善策、山下品蔵、春日部たすく、奥田脩太郎、吉田博

7月上旬~8月上旬横尾、涸沢、奧穂(重太郎小舎中心)。時間不詳、草津、志賀高原、上越、蔵王、乗鞍他。
1950年 六十一歲

4月10日~26日春陽会第27回展覧会。作品:前穂高北尾根、北穂高岳南峰、横手山。

5月滯留長崎。夏、槍穂高。

9月下旬~11月中旬雲仙、長崎(附近)別府臼杵、邪馬渓。時間不詳、志賀高原、劔嶽立山、他。著書『繪山』(再版)古今書院。
1951年 六十二歲

春陽会第28回展覧会。作品:朝の劔嶽。

4月湯檜曾、谷川岳。

5月谷川岳、天神小屋、12日田尻尾根。夏奥穂高岳。時間不詳、劔立山、後立山。
1952年 六十三歲

3月箱根。3月下旬穴山、韮崎。

4月18日~5月4日春陽会第29回展覧会。作品:劔嶽八ヶ峯、穂高滝谷の断壁(県立近代美術館蔵)、北穂高嶽南峯、

5月秩父、三峠。

7日~8日西穂高岳與奥穂高岳。

9月中旬谷川岳市之倉沢。

9月23日~28日第13回日本山岳画協会展覧会。於三越本店7樓。展品:穂高ツリ尾根、北穂高南峯、滝谷第5尾根の頭、春の槍ヶ岳、梓川。

10月10日~15日苅込湖他。

12月下旬土樽方面。時間不詳、谷川岳(数次)日光、尾瀬。
1953年 六十四歲

1月29日土樽方面。

3月7日越生梅林。3月22日苗場小屋。23日苗場小屋。24日武能、マチガ沢の上。

4月春陽会第30回展覧会。作品:北穂高第2尾根、滝谷ドーム北壁。

6月北海道。6日、阿寒湖、愛別岳比布岳(厚生省、国立公園協会所蔵)。

7日~8日前穂高嶽、奥又白。

9月10日~15日松原湖、稲子牧、佐久高原。

10月13日~16日清津峡、飯士山。

11月11日~12日石廊崎。時間不詳、八之岳々麓、蔵王、志賀、上越。
1954年 六十五歲

4月17日~5月2日春陽会第31回展覧会。作品:滝谷の岩壁、母子。4月28日、阿蘇。

5月2日傾山。5月28日從菊池水源出發帰京。

6月7日~11日金精峠、湯の湖。

7月10日~25日奥穂ジャングルム、滝谷。

9月末初日光。

10月中旬滯留北穂。時間不詳、上越、朝日磐梯、他。穂高、70号。歌舞伎座蔵。
1955年 六十六歲

3月末深大寺。

4月17日~5月3日、春陽会第32回展。作品:穂高稜線にて

5月中~下旬西黒尾根、奥利根、マチガ沢。

6月25日法師。夏、北穂高岳、奥穂高岳。

9月21日御座石場。24日鳳凰小屋。25日北岳。

10月野麦峠。時間不詳、上越、鳥海山、八幡平、他。
1956年 六十七歲

3月吾妻山

4月30日~5月6日春陽会第33回展覧会。作品:北穂高岳南峰、朝 雲。

5月17日夜叉神峠。5月23日折平。

7月稲住温泉、秋の宮温泉、磐梯山。時間不詳、滯留北穂高岳、他多方面。著書『山由屋頂觀看』朋文堂。
1957年 六十八歲

4月18日~5月4日春陽会第34回展覧会。作品:穂高岳南峰、30号。6日素描展。於大阪大丸。7日~8日涸沢、奥穂高岳、北穂高岳。

9月17日~21日個展。於日動画廊。時間不詳、夏滯留北穂高岳、他多方面。
1958年 六十九歲

4月上旬塩尻峠、美しヶ原。4月27日~5月13日春陽会第35回展覧会。作品:奥穂高岳と涸沢岳、25号。

5月~8月箱根に仮寓。

8月神奈川県鎌倉市に移る。

7月~8月奥穂高岳、北穂高岳。時間不詳、八ヶ岳々麓、他。
1959年 七十歲
4月22日~5月8日春陽会第36回展覧会。作品:奥穂高岳と涸沢岳 25号。

7月~8月北穂高岳、奥穂高岳。

9月中旬丹沢。時間不詳、上越、蔵王、他多方面。
1960年 七十一歲

3月20日~30日八之岳山麓。

4月22日~5月8日春陽会第37回展覧会。作品:穂高岳三題、滝谷ドーム、40P。第2尾根、25F、北穂高岳、30F。

4月谷川岳。時間不詳。夏、滯留北穂高岳。八之岳、他多方面。
1961年 七十二歲

4月17日從羽田出発。7月回国、渡欧。以法蘭西島(Île-de-France)、霞慕尼、策馬特為中心進行写生。時間不詳、山行多次。
1962年 七十三歲

4月22日~5月7日春陽会第39回展覧会。作品:白朗峰の針峯群、エギュー・デュ・ドリュ。

7月~8月上高地槍穂高。時間不詳、上信、安中、伊豆。
1963年 七十四歲

4月春陽会第40回展覧会。作品:ブラッテンの礼拝堂、霞慕尼的針峯群。時間不詳、滯留北阿爾卑斯、甲州、上高地、他。
1964年 七十五歲

4月22日~5月8日春陽会第41回展覧会。作品:北穂高岳。

7月双六方面、10日間以上雨。

10月初旬裏尾瀬。

11月上中旬和新潟山岳会的成員往佐渡。11月三浦崎。時間不詳。滯留北穂方面、大磯、丹沢、上越。
1965年 七十六歲

4月22日~5月8日春陽会第42回展覧会。作品:上高地初夏

7月~8月槍ヶ岳北鎌尾根。時間不詳、滯留槍・穂高岳方面、多方面。

1966年 七十七歲

4月17日~23日大和紀伊之旅。4月22日~5月8日春陽会第43回展覧会。作品:槍ヶ岳北鎌尾根にて50F。

7月~8月以開田高原、上高地、北穂滝谷為中心滯留、西穂高岳。11日秩父方面。時間不詳、上信越、其他。神奈川県美術展開始。直至過世前都招待出品。3月的滑雪行知道体力的極限、終止長年熟悉的滑雪行。
1967年 七十八歲

4月1日秋間梅林。4月22日~5月8日春陽会第44回展覧会。作品:北穂高岳南峯 50F。

5月1日~9日個展。於日動沙龍。時間不詳、槍岳、北穂高岳、上信越方面。
1968年 七十九歲

3月第3回神奈川県美術展、実行委員。

4月22日~5月8日春陽会第45回展覧会。作品:春の槍ヶ岳

5月、上高地、槍・穂高方面。時間不詳、甲斐路、其他。
1969年 八十歲

4月22日~5月8日春陽会第46回展覧会。作品:牡丹15F、穂高新秋。
6月甲州アヤメ平。

7月甲州、觀看悪沢。

8月末鹿島平。

9月アヤメ平。時間不詳、乗鞍岳、上高地、他。
1970年 八十一歲

3月初甲州穴山。

4月22日~5月8日春陽会第47回展覧会。品:初夏の鹿島槍。

5月上高地WESTON祭典之後住宿鹿島。

6月高山、開田高原、野麦峠。

10月16日千石尾根(西穂高)。7日乗鞍岳一ノ瀬。12月5日左右因「霧の旅」在可睡斎。時間不詳、上高地、穂高、上信越等。
1971年 八十二歲

4月22日~5月8日春陽会第48回展覧会。作品:初夏の穂高岳。

5月WESTON祭典當日,登上長屏山,從雪中告別穂高連峯。這是最後靠自己力氣的登山。繞行乗鞍。時間不詳、往返甲斐路、佐久等。著書『日本的山旅』茗溪堂(底頁是1970年但出版是隔年)。
1972年 八十三歲

3月因為白内障手術入日大板橋病院、視力恢復到「看得太過清楚」的程度。

4月22日~5月8日春陽会第49回展覧会。作品:劔岳新雪 20F

8月視力雖極為良好,但食慾不振,外来検査、即日入院、月底手術、整個胃幾乎都拿掉。

9月退院帰宅、狀況極好、11月底起訴說狀況不佳、12月入額田病院、進行点滴到隔年。
1973年 

1月利用自己狀況不錯的時候去工房繪製給春陽会的展品作品。29日退院、回到自宅。2月下旬完成展品。
3月31日永眠。享年83。雖訴說身體疼痛,但死之前都意識清楚。

4月5日春陽会葬、於鎌倉七里ヶ浜Hotel。4月22日~5月8日春陽会第50回展覧会。作品:春の穂高岳徳本峠より。

1974年

4月22日~5月8日春陽会第51回展覧会。設置遺作室。展品:チューリップ、10号1923、上海の娘、5号1943、ホテルモンブランの窓、5号1961、マッターホルン、25号1962、牡丹、10号1968及陳列著書、併陳石井鶴三遺作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