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小史(十八)近代登山時代-昭和十五年

昭和十五年

昭和14年12月底至15年年初的季節中

高山地區的登山紀錄有新高山、次高山、大霸尖山、奇萊南峰等

但皆非新業績

和前期同樣一般登山也碰上降雪積雪的困難

但大致登山都算成功

其中財津源吉、中崎大三郎氏等台灣山岳會的大霸尖山及小霸尖山報告

在了解現況上是很好的資料

(台灣山岳彙報第12年(昭和15年)17頁)

進入2月

高連山地的登山紀錄

除了採一般路線的能高越外

就不知是否還有其他

提供南湖大山方面嚮導及人夫的太魯閣深處的陶賽社泰雅人300名

聽說2月20日移住花蓮港廳鳳林郡Robusan(ロブサン)山腳地帶

今後有關該方面的登山要稍微注意一下

(台灣山岳彙報第12年26頁)

到了3月

本年度台灣登山界的活躍情形就此落幕

首先是3月上旬在台中州卡社、丹大、郡大各溪流域的森林調查目的下

以總督府山林課吉井隆成氏為隊長與青木繁氏等42名的調查隊

從治茆駐在所出發

在勘姆卒(カンムツ)溫泉搭帳野營一夜後

攀登安東軍山與關門山之間的北丹大山(2913米:陸測的稱呼)

原路折返後

接著溯行密西灣溪

野營三夜後登頂東郡大山

然後下馬西塔倫

是新紀錄的山行

(台灣山岳彙報第12年23頁–青木繁『登北丹大山、東郡大山』)

(譯註:『登北丹大山、東郡大山』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8974592

接著是從東京來遠征的明治大學山岳部員小國達夫、山崎善郎、松永豐、寺島鐵夫、北脇通男五氏

根據去年的預查山行而期待殘雪期的台灣山岳

從3月下旬到4月上旬嘗試合歡、奇萊主山連峰

此行首先由霧社到合歡山駐在所滯留3天的期間中

或攀登主峰、佐久間鞍部、東峰

或在主峰下使用塗『濕雪臘』(クリスター)的雪撬享受滑行的樂趣

然後29日在奇萊北峰稜線的3300米地點搭起2個天幕

但當夜大暴風雨襲來

泰雅族用的天幕被吹破

隊員用的型天魚板幕也不牢固

終於隔日及隔隔日連續兩天

全員避難在稜線下30分鐘行程的獵屋

4月1日是入山以來首度的蔚藍晴空

所以再度開始行動

山崎、松永兩氏的隊伍越過奇萊主峰

在小雨中抵能高越後

4日歸抵合歡山駐在所

小國、寺島、北脇三氏的隊伍攀登奇萊北峰

6日起一行5名走合歡越道路往太魯閣

該山岳部長末永績氏延遲抵台

攀登了冰雪的合歡主峰

與昭和11年神戶商大的紀錄相比

此一行人剛好碰上糧食特別是米取得困難的時節

導致原定計畫未能成行

再加上運氣不好似乎也碰到台灣高山的氣候不穩定

(參照昭和15年6月30日山崎善郎氏的私函、台灣山岳彙報第12年26及28頁)

除上之外

3月底到4月初岩田秀耕氏攜帶畫筆攀登新高山

之後似乎也攀登了次高山

(台灣山岳彙報第12年32頁、國立公園第12卷3號(昭和15年5月)27頁–岩田秀耕『次高山探勝記』)

經過殘雪期之後

似乎並無明顯的登山業績

進入7、8月

來自島內外的登山團體而突然呈現熱潮

首先在此不陳述一般的大眾登山高山行

同志社大學山岳部久違地來台

從7月18日起開始行動

約花40天達成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從桃山稜線攀登大霸尖山與次高山、新高山各峰、合歡山、能高山、奇萊主山連峰、合歡越等大量登山

(台灣山岳彙報第12年44、48及63頁)

相對於此

慶應義塾體育會山岳部的登山成果則令人難過

當初該部的計畫是包含新高山岩壁集中登山與未紀錄地新路線登破的長時間行動的二大目的

7月31日在台灣山岳會針對實情作了確認

雖是令人刮目相看的組織、編隊、裝備、經驗等優秀的隊伍

但在第一階段的新高山準備進行集中登山時

副領隊大森敏男氏發病

最後8月8日在八通關因急性肺炎過世

導致除了領隊山本雄一氏外

全員必須中止登山而下山返國

實在是不幸至極

(台灣山岳彙報第12年44、51及57頁)

夏季登山中

尚有其他從島外過來的登山家群

亦即東京醫專山岳部攀登新高山、北大山岳部的中野征紀氏加入台灣山岳會的新登路開拓隊而攀登了大霸尖山

(台灣山岳彙報第12年71頁、北大山岳部部報7號昭和16年2月101頁)

又島內方面

有台灣山岳會出口、齋藤、大窪、佐佐木氏等的大霸尖山、次高山縱走路調查行

(譯註:大窪指大窪七郎,曾留下『登秀姑巒山』的散文式山行紀錄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7364240

台北大學醫學部東寧會山岳部員3名嘗試中央尖山、南湖大山的縱走

又為了因應時局的耐熱行軍方面

新竹州竹南郡在鄉軍人分會舉行了鹿場大山登山、山上野營前後的山岳戰演習

其他合歡越也非常熱鬧

也有新高登山上的阿里山鐵道延長計畫等

證明了登山人數即使在事變下絕沒有減少的跡象

(台灣山岳彙報第12年49、50、52及58頁)

然而比前述的山行更能代表本年夏季的台灣登山界且又有劃期性業績的

是大霸尖山的新登路開拓

這是總督府內務局與新竹州當局及社團法人台灣山岳會作為紀元2600年事業的一環所進行的活動

可說是各新聞社、各學校山岳部也傾力協助或不惜勞動服務的盛世快舉

所謂新登路是避開原本一度下往馬達拉溪再攀登伊澤山的困難路線

而沿著檜山-境界山-伊澤山-大霸尖山的稜線開闢道路

春季以來官方的踏查計劃亦告完成

所以終於在8月由台灣山岳會主辦

各學校山岳部員60餘名參與共同的『道路開鑿奉仕隊』

其後由新竹州竹東、大湖兩郡出動約800名的『勤勞報國隊』

正式獻身於新道路工事的作業

從開工起約花3個月時間

道路公益勞動人員合計10274人

至9月底大致完工

並得以將此美好的紀念登山道路介紹給世人

但與道路一起的兩處山屋建造

其完工似乎有所延遲

(台灣山岳彙報第12年26、44、47、49、50、63、64、73、78各頁)

(譯註:參考台北工業學校1940年的『大霸尖山行』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8753636)

台灣山岳會除了上述之外

亦舉行了紀元2600年記念事業的種種活動

其二是9月21日至23日3天中委由登山部門所召開的奉祝台灣體育大會

揪合了台北市內官民各山岳團體而在22日於大屯山盛大舉辦大眾登山

其三是山岳會館建設案的發表

其四是從年底到昭和16年正月的台灣五岳新路線登山及山祠建設

以全國性紀元2600年奉祝接力步行台灣隊第一隊的指揮者與領銜者參加一事

也是記念事業之一

相較於夏季如上的多種活動

秋冬季節的登山界事蹟則如往年般寂寥

只有知道9月合歡山、10月鹿場大山、11月的能高越與南湖大山(從栂尾攀登北峰及東峰)

(台灣山岳彙報第12年71頁、同第13年(昭和16年)3及36頁、台灣的山林178號(昭和16年2月)47頁–河野初五郎『南虎大山登山記』)

昭和15年以台北市為中心的小登山方面

透過新體制的精神動員及指導者登山家的實踐研究

再度強化廣而深地探查群山的傾向

依據台灣山岳彙報

新方面的小登山或健行目的地中

有從二占山(貳尖山)攀登觀音山的稜線、鳳髻尖岩稜(女性首度參加的紀錄)、大溪的石門、大金面山與小金面山、塞口山及金敏子山等各方面、鳶山、猴洞尖、土庫岳、香蘭山、圓窗嶺、四份子尾山、山豬窟越、雞心尖山、山頂山等

又根據最近拿到的趣味登山會會報第9卷第5號(昭和16年5月)

昭和15年該會的行事目的地中

有迄今本稿未引用的五股稜線、竹篙山、南港耶馬溪、尖棟山、牛埔連峰、大崎頭山等新山谷名稱

又山雖為已知

但有千千岩助太郎氏為指導者的台北工業學校山岳部所進行的以最進步的精神與形式進行的團體登山

亦即9月下旬為了隊員的綜合訓練

而以南勢溪畔的屯鹿與李茂岸為中心

進行同時分隊攀登插天山脈的卡保山、北插天山、南插天山、拉拉山而獲得成功

另一方面

台北附近的小登山、健行的數量增加

也帶來山地及市井種種的設施及現象

例如大屯山群的利用與開拓

鑑於大屯平(大屯山、小觀音山間的鞍部北側)於昭和14年8月台灣國立公園協會與大屯國立公園協會的合作下所建造的山之家的成績良好

本年度也在面天平(面天山、大岳山間鞍部)興建山屋

並藉由承受台灣山岳會轉讓山屋振衣亭的大屯國立協會之手

於年底移轉至面天平水源附近

又烏來方面

一般的遊客比登山客多

也因此汽車道路通到了溫泉的地方

另外如今處事變之下的登山時代

終於在本年11月成立了以本島人為中心的登山團體

亦即是以台北市有明町3之6為事務所的萬華登山會

(台灣山岳彙報第12年26及38頁、同第13年8頁)

台北市以外的昭和15年度小登山的情況

除了嘉義市從吳鳳廟往蕃路台地的健行外

尚未得知有任何消息

(台灣山岳彙報第12年36頁)

在結束昭和15年登山史之際

擬仿效登山史本文

附記年底到16年初所進行的登山中較為顯目者

一如前述

台灣山岳會作為2600年記念事業的一環

舉行了所謂台灣五岳的登山

其中新高山第一班是以中崎大三郎氏為領隊攀登南峰、東峰、北峰

並從東側直登主峰時在7米煙囪岩石後發現了快適的路線

次高山班以財津源吉氏為領隊

縱走了劒山、大劍山、次高山

此一路線是業餘人士的第2次

還很新鮮

(譯註:財津源吉『劍山、大劍山、次高山縱走記』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5977742

大霸尖山是以新井良三郎氏為領隊

從新設道路登頂

回程攀登基納吉山後下控溪(秀巒)

(譯註:參照下澤依八郎『大霸尖山西北稜往北稜基納吉山』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74259423

南湖大山班以木田文治為領隊

溯行南湖溪源流

從由中央尖山過來的河流匯流口登往南湖大山南峰的稜線後抵達主峰

南湖大山的西側踏查是台灣山岳界長年的懸案

所以踏查的結果不論在景觀上或登山上似乎都是非常優良
(譯註:木田文治『冬期南湖大山行(溯行南湖溪)1940年12月-1941年1月』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9666553

北大武山、南大武山班以平澤龜一郎氏為領隊

由泰武社(クワルス)經檜山2060米登頂北大武山

並進行山祠建設的『地鎮祭』後

縱走南大武山後下佳興社

(譯註:『北大武山、南大武山縱走報告』)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5083248

 與之相同時間

台灣製糖株式會社的大山氏一行似乎由南大武山縱走至霧頭山

又台灣山岳會的合歡越班

以實川太郎氏為領隊

走的是完全既知的路線

最後新高山第二班以伊藤道三為領隊

從阿里山往主峰

1月4日黎明前意外因為在主峰正下方、八通關、主峰與新高下的分歧道路標記附近的落石

而造成有遇難墜死者

不幸地那位是臺灣日日新報社員的張清德氏

依據新聞記事

落石同時在兩個地方發生

登山隊被夾在其間

前頭驚險避開落石

但排在最後的張氏頭部卻遭石頭擊中而跌倒

連一聲悲叫都沒有地向沙里仙溪方向滑落

接著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的竹內輝吉氏

也在1月12日從新高下登頂主峰後往八通關途中行蹤成謎

當時積雪約5尺而風強

在10天的搜索後

還是抱憾以終

不過該君的遺骸搜索

在6月時終於找到

確認是在主峰、南峰稜線西側中穿著冰爪的情況下墜落死亡

(以上登山及遇難諸報導係依據台灣山岳彙報第13年(昭和16年)3-1、26及79-82頁)

有關遇難危險的意見

並非本稿所應該談的

只是筆者認為其中的落石是台灣山岳中難以避開的不測之最

(國立公園第12卷3號(昭和15年5月)31頁–沼井鐵太郎『台灣高山登山注意事項』–登山的危險與避難的第四)

另附帶一提

昭和15年夏季新高山的突然病死

也讓人重新思考是否應該調整原本漠然的態度

從而將遇難變種特別視為有關台灣高山的遇難之一的型態來加以研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