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小史(十七)近代登山時代-昭和十四年

昭和十四年

昭和13年底到14年初

有台灣山岳慣例主辦的新高山、南湖大山登山

後者因為積雪而未登頂

與之相反的極南高嶺北大武山

因全無積雪之難而順利登頂

但饒富深味的是

此連嶺證明也絕非靜觀者流的山

(台灣山岳第11號(昭和15年8月)120頁–及川富嘉志『北大武山攀登記』)

此季節中的大紀錄

有如前述附記的台灣新聞社主辦的木田文治氏等的新高山群南半行與早稻田大學山岳部的新高山附近集團登山等二個以及台灣新聞社主辦的出口一重、吉井隆成、德永芳雄、丹桂之助、齋藤、富田、朝井諸氏及谷川警部補等的由達芬尖山往關山的縱走共三個

台灣新聞社主辦的山行

標榜台灣國立公園獎健徒步路線實地踏查

依據其中一隊的木田氏手記

是循新高山群南峰以南的稜線前往南玉山、錢頭雁山、南面山後下馬斯霍爾社

與昭和12年夏天大阪藥專山岳部的路線相反

(台灣山岳彙報第11年昭和14年17頁、台灣山岳第11號昭和15年8月89頁–木田文治『由新高山縱走南玉山、錢頭雁山、南面山』)

出口氏等的隊伍由南駐在所出發

縱走達芬尖山、轆轆山、南雙頭山、三叉山、嘉明湖、向陽山、關山越

再從檜谷駐在所經庫哈諾辛第二溪登頂關山

從達芬尖山連續直驅關山

恐是最初的紀錄

且此行在踏查將來連結八通關道路與關山越道路的預定路線上

有其意義

(台灣山岳第11號110頁–、同23頁丹桂之助–『中部台灣脊梁山脈附近的始新世有孔蟲的新產地與輝絲岩質綠色火成岩的噴出時代』)

(譯註:『中央山脈縱走-由達芬尖山往關山』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12807055)


又早稻田大學山岳部的遠征雖僅限於新高山附近

但地域內南有南玉山、錢頭雁山

北有烏拉孟山

且以新路線的新紀錄而言

有新高東山東峰北稜II 的新登頂

(東山東峰北稜I 於昭和8年夏被同志社大學山岳部及筆者所攀登)

並於積雪中進行了從新高主峰北稜的新登頂、主峰與東山稜線北面等若干新攀登

(台灣山岳彙報第11年11頁、本誌第34年1號昭和14年9月1頁–早稻田大學體育會山岳部『冬季的新高山群』、リュックサック9號昭和15年9月2頁–伊藤久行『有關所謂遠征』同人『有關P1稜線的攀登』、同4頁–杉本義信『台灣遠征糧食紀錄』)

大體上昭和13年12月-14年1月的季節

是稍微罕見的積雪豐富

從而對缺乏積雪季節山岳行裝備的在地登山隊

除了前述南湖大山之外

似乎不少是未能登頂而撤回的

本會的槇有恒氏也和台灣山岳會的幹部諸氏一起參加台灣新聞社主辦的隊伍

從北方進入目標的大霸尖山、次高山的山稜

但為積雪與一度冰融後再冰結的地面所惱

為了大部隊的安全著想而終於不得不從伊澤山撤退

值得注意的是

此次再度讓人深刻認識台灣高連山地的積雪美觀與以前就為有識之士所說的即使台灣其高嶺的冬山行也常常需要和內地相同的裝備

(台灣山岳彙報第11年昭和14年9頁)

又也接到消息說

在此季節中或稍微後面的時間中

松浦正太、山村瀧勇兩氏攀登了積雪的中央尖山

但因日暮黃昏而在近山頂跟前放棄而下撤

(台灣山岳彙報第11年16頁)

昭和14年度台灣的登山業績

在這之後到夏天為止

在高山地區僅接到吉井隆成氏的3月上旬從荖濃溪往南面山的消息

即使在中級山岳方面

也只有台中州東勢郡的大尖山與新竹州的李棟山兩個紀錄而已

(台灣山岳彙報第11年20及23頁、台灣山岳第11號86頁)

接著在7、8月的夏季中

一如預告

台灣山岳會與台北高校山岳部都出動了幾班登山隊

但都是已知的路線

可說並無特別值得紀錄的必要

不過其中可以看出一些惹人注意的傾向或事實

亦即新高登山的路線中

八通關山再再被一般登山者所攀登

次高山登山正路的司祭朗溪圓木橋因為崩壞而中止登山

合歡越的石門駐在所附近開設名符其實的高原牧場

同樣的合歡越建造了國立公園的宿泊所等

越來越健行路線化

以景勝之地的展望台聞名的松嶺駐在所

因為遷移到下方

以步行地而言非常優秀的舊道高處稍稍無法通行

根據新高駐在所員說

從主峰歸來時沿獵徑經新高東峰

走起來頗為有趣

而這方面也似乎相當為山人所知悉等等

(台灣山岳彙報第11年54、55、62、63各頁、台灣山岳第11號106頁)

夏季登山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7月中旬攀登大霸尖山的台灣山岳會的山田宗吉、下澤伊八郎、米澤龍雄、山行總式等的隊伍

因為是在登頂正路的東南稜部分岩石崩落之後才前往的

所以最後放棄登頂

(台灣山岳彙報第11年52頁)

接在此隊之後前往大霸尖山的明治大學山岳部的一行

最後似乎也未登頂

該山岳部的夏季台灣山岳偵查規劃了相當大範圍的計畫

但因天候不良與部員身體發生問題

完成山行的只有7月21日至8月1日山崎善郎、山下格也兩氏的大霸尖山、次高山縱走

8月11日至15日山崎、小島孝夫兩氏的由阿里山越嶺新高山

同16日至19日山崎氏合歡山主峰加上登頂東峰等已知路線三個區域而已

(參照山崎善郎私人信函、台灣山岳彙報第11年48頁)

夏季中另外還有從內地渡台的遠征登山隊伍

亦即關西學院山岳部的淺野廣三、大橋三郎兩氏

於7月18日至9月10日從玉里攀登新康山、三叉山、南雙頭山、轆轆山、達芬尖山、新高主峰及東峰

(エーデルワイス10號(昭和15年9月)6頁–大橋三郎『台灣山行』)

從新康山縱走至三叉山

以純粹登山來說是最初的紀錄

另此一行走到非常接近雲峰的地方

入秋的高山紀錄

有大霸尖山、次高山與桃山高連山地的兩個紀錄

其一是9月底總督府農務課山地開發隊愛垣技師一行

從卑亞南方面向大霸尖山縱走

據說在大霸尖山時

隊員中的2、3人試著拉看看以前昭和6、7年左右陸地測量部員所架設而在崩壞後仍然殘留的八番線纜線

結果發現仍然很牢固

所以就利用它攀登

甚至連之前有架梯的地方也可簡單攀登

從而已經劃上休止符的大霸尖山登頂路得以在短時間中再開

其後的11月中旬

在平澤、出口一重、下澤、小林武男等縱走大霸尖山、次高山之際

也同樣利用八番線與梯子登頂

當然也有使用梯子

(台灣山岳彙報第11年88頁及同第12年(昭和15年)5頁–下澤伊八郎『大霸尖山、次高山縱走手記』及透過下澤氏私函確認)

(譯註:本年底,新竹州知事一番ヶ瀬佳雄利用登大霸尖山的北坑溪道路作為巡視的山行紀錄,詳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65620526

昭和14年年底到年初的登山紀錄

將紀錄在昭和15年中

不過在此不可略過12月中藤田安二氏所進行的台灣最南部的一個紀錄

那就是以阿爾卑斯式攀登的立場而言雖然沒有太大問題

但大多數人都僅會經過鞍部道路而忽略的南部中央山脈地誌上重要地點的浸水營附近的大樹林山(1899米)、力里社排灣名カロホニダン及牡丹、四重溪間舊道牡丹社遺跡附近的牡丹山(569米)的展望良好的山行

(台灣山岳彙報第12年23頁–藤田安二『大樹林山與牡丹山』)

昭和14年以台北市為中心的小登山方面

健行登山持續盛行

其中狗氤氳(カウンクン)、德高嶺、成子寮山、皇帝山、尖山湖、由寶山越往北埔、虎頭山滑草行等嶄新的地方納入對象

又台北台中的岳人進行醜棟山、大尖山及南投火炎山的合同登山

大眾或有志之士進行稍遠離台北的俗稱礁溪富士的鴻子山或往鵝公髻山及五指山、拔刀爾山、高腰山、加九嶺、金平山、磺嘴山、伏獅山等久為遺忘的探勘時代的台北附近群山的山行

另此年此

稱為台灣山岳會的周例登山

主辦了比月例登山更簡單的山行

以嘉義市、台南市為中心的小登山方面

走了如前述的關子嶺及大棟山一帶的土地

總而言之

小登山有越來越興盛之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