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小史(十二)近代登山時代-昭和九年

昭和九年

從去年底到年初的冬季登山更呈活力

雖然蕃地正月登山在某州被全部禁止或依情況而做選擇禁止

但依然顯示出台灣登山界對冬山的注目越來越顯著

首先是新高山方面有四個不同的登山報告

台灣山岳會的岡野宗一、橋爪清兩氏與他們所屬的台銀山岳部的喜多村氏

一起在長命水附近搭帳(冬山在長命水搭帳是首次)

以冰爪踏著東峰北面正下方的雪與蒼冰的岩溝(東峰北RI?)

並揮著冰斧攀登

也縱走東峰、主峰

又該會的山下只三、松本芳夫、大窪七郎等三氏及筆者

經沙里仙溪、塔塔加鞍部抵新高下

以相互結繩方式從主峰北稜下降

雖完成泰半

惟因天候不良、隊伍的條件不佳而放棄回到山頂上

又趣味登山會的小林武男、小泉清兩氏締造了短時間快速從次高山攀登到新高山及蕃地旅行

此外亦有台灣山岳會的藤田安二、下澤伊八郎兩氏攀登秀姑巒山與新高山的山行

(從秀姑巒山的下山路是取沿著秀姑巒溪的蕃路)

此外

新高山一般路線的登山隊伍

至少還有5組

其他山岳中

北大武山連嶺久違地被台北及台南的二支隊伍攀登

台北的隊伍是台灣山岳會的新井良三郎、田口與四郎與總督府鐵道部山岳部的今井淳、松元巖兩氏等4名以及土肥巡查部長、平出巡查、排灣蕃人9名等攀登北大武山

台南的隊伍是台南高工山岳部員6名

攀登了南大武山

南湖大山與中央尖山也由台灣山岳會員為主體的隊伍攀登

南湖大山方面

是中崎大三郎、武上耕一、結城數馬、浦上郡太郎、野村諸氏

從Bunakkei之後

只有登山者在濃霧與吹雪中相互結繩勇敢地攀登主峰

然後在Bunakkei搭起天幕

下山路跟隨去年田中、鹿野兩氏走過的南湖溪源頭路線

中央尖山方面

是江藤英雄氏及小熊博氏

從陶賽取既知的路線登降

然後山雖是中級山的海拔

北部山地明顯是登山家未登之峰的西丘斯山(2420米)攀登

由台灣山岳會的木田文治、土肥辰夫、德田佐、今野三郎、澤谷迪吉、橫田時晴諸氏及留茂安社蕃人5名從其東稜登爬

因為天候不良的關係而於暗夜強行下山

此山恐怕已於近年被陸地測量部員所首登

除此之外

能高越、卑亞南越、卑亞南鞍部及太平山、中嶺越等大小的一般路線

在這季節中也被走過

(台灣山岳彙報第6年(昭和9年)6-7頁、台灣山岳第8號(昭和11年6月)71頁、木田文治『西丘斯山登行』、ケルン第10號(昭和9年3月)25頁–沼井鐵太郎『新高的冬山–主峰北稜的嘗試』)

(譯註:『西丘斯山行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9726998

年末年初的登山雖然也是如此興盛

但此年到夏季維質可說完全沒有大的登山

台灣山岳彙報中除了近郊登山外

只有紀錄了4月中旬木田文治從太平山攀登中級山岳給里洛山(2490.2米)的訊息

以及千千岩氏、宇佐見氏與筆者在出差內地及朝鮮之際

探訪了大菩薩峠、谷川岳一之倉澤、槍岳、北漢山及金剛山毘盧峰的訊息

當然這些都非什麼新的登山紀錄

像給里洛山也是被相關事業單位等攀登過好幾次

另外

台灣山岳會從今年起

在即將夏季登山期之前作街頭進出

於台北市內百貨公司內開辦『山的相談所』

和之前開辦過的通俗演講展覽會『山之夕』

之後變成每年都舉辦的例會

(台灣山岳彙報第6年29頁)

昭和9年的夏季登山

以新高山的一般路線最多人爬且登山人數激增

8月上旬在塔塔加駐在所附近的宿泊所『鹿林山莊』完工落成後

更是越來越方便

大霸尖山與鹿場大山、南湖大山等也被登爬

(譯註:參照藤田安二『大霸尖山與鹿場大山』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69420739)

7月中旬後者在台灣山岳會的登山下

在往卑亞南鞍部的下山路線中

首次由蕃地地形圖8900尺峰下往有勝、鞍部的中間快適路線

又女性登山家的次高山登山已於去年夏天開始

今年也由大崎忠一氏的令妹攀登了南湖大山

逐漸開始了新高山與奇萊南峰以外亦有女性(高砂族除外)的台灣高山登山

(台灣山岳彙報第6年33及39頁)

7、8月中

以及昭和9年中最大質量的探險

是由神戶商大山岳部台灣偵查班日比野真二、石田宗太郎、奧田五郎諸氏所執行

亦即7月21日從陶賽抵達中央尖山東稜的ボッカン獵屋

然後走抵達南湖大山、中央尖山間大鞍部的新路線蕃路

攀登南湖大山後

首度在主峰西南的岩石小屋宿泊

並在主峰東南面進行攀岩練習(陶賽峰?)

之後經中央尖山等縱走到畢祿山

再由新設道路先下塔比多

8月1日起再上爬新設的合歡越嶺道路

縱走合歡山、奇萊主山連峰後出能高越

8日下埔里

南湖大山、畢祿山的縱走是文化史上的第二次縱走

但由北往南縱走則是首次

其他南湖大山、奇萊主峰的攀岩等

此次山旅是完全締造了新紀錄

就在此大縱走之後

該校山岳部長的田中薰氏再度訪問台灣

從太魯閣奧地攀登

進行了畢祿山、合歡山、奇萊主峰、能高山連峰的地形調查

在秋天11月半之前

登山史上完全沒有值得紀錄的山行

(後來確認10月有佐佐木舜一一氏等在植物調查的目的下精查知本越道路及其他。詳台灣的山林114號昭和10年10月7頁、同115號8頁、同116號32頁、同118號昭和11年2月14頁、119號21頁、120號37頁、122號43頁等–佐佐木舜一、宮川象三、倉田猛『知本越植生調查豫報(以台東事業區管內為主))

11月下旬台灣山岳會的兩個山屋建造在新時代的名山南湖大山

其後不久

由會長幣原坦氏將建在Bunakkei的山屋命名為南湖山莊

將Kirettoi的山屋命名為寄歷亭

兩者都是最初台灣蕃地的特殊山地中沒有蕃人居住的登山專用山屋

其樣式是符合時代與土地的原始山屋

又從去年起蓬勃發展的國立公園運動

終於在本年11月誕生了北部的大屯國立公園協會

另外

追隨內地鐵道省的登山、健行宣傳獎勵政策

本島鐵道部也從本年春季開始著眼於此方面

該部山岳部及被拜託新擔任囑託的筆者著手進行相關工作

此年的秋天開始了從台灣鐵道沿線可以看到的山之調查、攝影、素描

又雖和登山有點不同

從此年的秋冬之交

以筆者為中心在台北近郊的低山及海岸開始了上述工作之一的草坪滑雪及砂地滑雪

(台灣山岳彙報第6年47及51頁、同第7年(昭和10年)3頁)

高山登山業績在12月之後

可見於合歡越、新高山及大霸尖山、次高山

以登山來說都不是紀錄性的山行

但在新高登山中

有報導說利用了備有暖爐及暖氣設備的鹿林山莊及東埔的新設一般用宿舍(警察俱樂部)

大霸尖山、次高山的縱走是對已被提出冰河地形問題的本山脈而由同學會員的佐佐保雄氏渡台研究的登山

(台灣山岳彙報第7年3及9頁)

最後來看昭和9年中以台北為中心的小登山實績

台北近郊的山方面

大屯火山群的群山、五指山、二格山、獅仔頭山常被攀登

近郊的山也有人氣的變化

去年在大屯山建造振衣亭山屋後

台北州的該山群設施有相當進展而變得容易行走

因此一般的健行者固不待言

連台灣山岳會的錚錚之士也多插足此方面

也締造了老梅溪溯行、竹子山登頂的新紀錄

但登山家曾經有輝煌積極活動的插天山脈奧山或南勢溪流域方面

僅有阿玉山、桶後溪越、大桶山等山行報告

除了以上之外

成為登山家新領域的山

有倒吊嶺、伏獅山、南勢角山、新竹五指山、鵝公髻山(1612米)、白石山等

岩場方面

除了既知的皇帝殿山、鳳髻尖、筆架山、面天山北方的溪流、基隆嶼等外

新探查了烏塗窟及金瓜石的獅子岩、半平山等

峰頭尖也久違地被探查而終於明白其地理

大致上台北附近的岩場探尋也到此年為止

之後即使有新岩場也似乎未被報導

(參照台灣山岳第10號(昭和14年3月)14-62頁–沼井鐵太郎『台北附近的岩場與石溪』)

台北以外以都市為中心的小登山方面

僅有從宜蘭往太平山、給里洛山(前述)、從台中往八仙山、從台南往關子嶺的報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