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小史(十一)近代登山時代-昭和八年

昭和八年

台灣登山界開始以來

沒有像昭和7年底到8年初的季節般如此奮發的冬季登山

首先是以池田雄之進氏為領隊的台灣山岳會奇萊南峰及能高越

這雖然沒有任何的新奇

但卻是霧社事件以來該會會員久違地通過該地

又透過天長斷崖橫斷的新道路來傳頌木瓜溪之美

也稍稍值得注意

第二是武上耕一、浦上郡太郎兩氏的中央尖山登山

路線並非是新的

登頂也是排在台北一中、沃頓氏?、山林課寺西、伊勢兩氏、千千岩氏等之後

但以冬山而言是最初的山行

另發現了日數縮短的可能性一事

是值得注意的登山

(台灣山岳第7號(昭和8年11月)第115頁–武上耕一、浦上郡太郎『冬季中央尖山登山記』)

(譯註:『冬季中央尖山登山記』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7287783)

第三是齋藤三男、今野三郎兩氏與筆者的清水大山(2407.3)米山行

以無嚮導無人夫的方式從最陡峭的東海岸方面攀登延伸的山稜與岩谷

並得以調查石灰岩山的攀登性質

清水大山的首登已於大正5年因為測量需要而被攀登

近年來陸地測量部員聽說也有攀登並在山等上滯留6天

(本會會報22號(昭和8年1月)第10頁、台灣山岳第7號第92頁–沼井鐵太郎『清水大山』)

(譯註:『清水大山』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34078732

第四是出羽佐久一、岡野宗一兩氏從八通關嘗試攀登積雪的新高主峰與東峰

並首登其間的新岩溝

然後在主峰附近進行攀岩練習一事

被認為有新紀錄的價值

以上是台灣山岳會的半官方山行

此外尚有該會的田口與四郎、田中武男、山下只三、松本芳夫等四氏進行中級山以下的山岳

攀登了南勢溪源流地的北插天山、塔曼山、庫魯山(2101米)、玫瑰西魔山(1906米)、復興尖山(1866)等插天山脈南方的過半登山家未踏峰並締造了新紀錄

又該會的小原泰治氏試登奇萊主峰西面的峭壁

因為同行的蕃人逃跑了

而空留登頂遺憾地下山

由此西側的直登完全是首次的紀錄

另外名為BBS山岳會的一支隊伍從太魯閣經魯翁溪攀登畢祿山

這雖已在冬季走過的路線

但單純從太魯閣到此山為目的往返山行則是首次

其他亦有能高越、拉拉山方面、上島溫泉方面等越嶺或兼作植物採集的健行

可說是熱鬧的登山界之冬

總之這顯示出山界也逐漸擺脫偏重夏山的舊態

(台灣山岳彙報第5年(昭和8年)第8-11頁)

整體上

台灣高山的積雪期並不一定

有時即便月曆上的盛冬

雪已消融

或者12月到5月的期間中銀嶺輝耀

或甚至已到6月

也偶而會降雪

不過通常是1月中旬到2月底或3月上旬為止是真正的冬山之雪

3月中左右到4月是反覆輪迴凍結融解的春雪

其後完全變成溫帶地方的高山夏山般的殘雪

而在5月中冰融了

其中在真正冬山季節時嘗試登山一事

也因為一般公司休假的關係而難以執行

昭和8年也是如此

好不容易在正月中看到冬山隆盛的氣運

其後卻看不到任何登山報告

3月中在台灣山岳會的機關誌有看到二個報告

但這並不是什麼登山紀錄

而且本年又和往年不同

降水量(降雪量)非常缺乏

所以很多登山客似乎完全沒被新雪凍雪所困擾

另外3月中和登山有間接關係的

是原本住在新高山北邊郡大溪及丹大溪的郡蕃及丹蕃開始移住

蕃人特別是高山地區的蕃人向低地移住

是所謂蕃人授產及統御上的行政手段

但關係到登山嚮導人夫的供給

像其後的丹大方面

就帶來相當的問題

4月下旬

陸地測量部千葉技師一行來台

根據報導這是為了地形測量而展開為期數月的工作

其中第一班以次高山為中心

第二班以畢祿山為中心

第三班以白姑大山為中心

從來以測量為目的的登山

滯留在山中或山頂的時間最長

也做很多地形圖發行的基礎實測

但因為其工作長期且低調

所以登山紀錄幾乎沒有公開

這一點在公正的登山史編纂上實在令人遺憾

從而登山家所編纂的登山史

可以說很多並未超出登山家紀錄性的登山史範圍

5月下旬到6月

佐佐木舜一氏為了調查植物而與其他調查隊一起攀登台東海岸山脈的八里灣山(貓公富士)

之後攀登木瓜山(2426.1米,已經被首登過)及太魯閣大山

又鹿野忠雄氏6月12日登頂台東海岸山脈的都巒山

接著渡海到蘭嶼

也攀登了該島最高的紅頭山(545米)

(台灣山岳彙報第5年第49及54頁)

進入6月

台灣山岳會決定於17日的台灣始政紀念日催生兩個值得紀念的事業
一是新高登山地圖的發行

一年多來匯集了專家及會議的核心關係人士的眾人智慧

製作出最值得信賴的登山用地形圖

二是18日舉行落成儀式的大屯山、小觀音山間鞍部附近的登山家、健行人士專用的純山屋振衣亭的建設完工

此外台灣山岳會和已經誕生的阿里山國立公園協會及大太魯閣宣傳協會共同合作

舉辦展覽會或進行國立公園預定地的登山

後者聘請了本會的槇有恒氏從太魯閣峽谷縱走合歡連峰、奇萊主山連峰並探查能高越東側的登山

6月20日至29日的山行

受到大太魯閣宣傳協會請求支援的台灣山岳會

派遣了永石淳、中崎大三郎兩氏當同行的代表

(台灣山岳彙報第5年(昭和8年)第34-37頁及第41頁、台灣山岳第7號(昭和8年11月)卷末圖版及第179頁、本誌第28年3號第201頁、台灣時報166號(昭和8年9月)第81頁及同167號10月第96頁–永石淳一『從太魯閣峽谷縱走奇萊主山連峰』)

7月的所謂登山期

台灣山岳會老早就出動了新高山與南湖大山的一般登山班

新高山班是包含數名婦人的完全大眾班

並發生了高山病患

是讓擔任領隊的人相當辛苦的登山

這是顯示即使開鑿了完好的登山道路

但像新高山般的高度

是很難求其萬全的一例

此行在新高駐在所目擊了被冰霰襲擊以及秀姑巒山脈的高處降下全白的雪

(台灣山岳彙報第5年第41頁)

此年夏天

正是去年秋天的大關山事件已經在年初告一段落

加上昭和3年郡大蕃脫逃以來造成新高、八通關警備線以南禁止入蕃主因的未歸順蕃玉穗社頭目拉荷阿雷黨羽剛完成正式歸順之時

是台灣山行上好運來的季節

雖並非知悉此一風雲而趁機而來

同志社大學及立教大學的山岳部各派出一班遠征台灣

也各自或共同登山

對島內外帶來相當的刺戢

此兩家內地學校山岳部的台灣遠征

長時間赴島內各方面以山岳隊伍活躍的情形

至迄今無以倫比的所謂快速強力部隊的遠征

特別是同志社大學的隊伍締造了輝煌的紀錄

如僅以台灣的紀錄性登山而言

7月中旬後同志社大學的兒島勘次、入江保太、鹽見正等三氏與京大植物學教室的大井氏同行

在南湖大山Bunakkei滯留三夜

雖無法往返預定的中央尖山

卻進行了從各方面攀登主峰及往返南峰(入江、鹽見二氏)

又從7月底到8月初為止

出動了台灣山岳會的新高山特別班

筆者擔任領隊

與上述的同志社山岳部3名及立教山岳部小原勝部、山田正夫、湯本正久、中島雷二等四氏共同登山

嘗試攀登新高山各峰

亦即締造了從南風東稜的最高點往東的兩個山峰及南峰西南稜3584米小南山的首度縱走(以上由台南州伊達巡查同行)、主峰.東峰稜線北壁的RII岩溝登降、RIV岩溝下降、從東峰的東山北稜I西面經稜線新登頂東峰東山(兒島、入江及筆者)等

最後的攀登是高度4百米的攀岩

一半以上是相互結繩

是台灣最長的攀登(有關新高主峰、東峰稜線及南峰地點記名,請參照台灣山岳彙報第5年(昭和8年)第46頁拙稿及圖版)

另外在南峰北方約3600米的地點及臺中州側道路長命水附近進行的二個高山露營

恐怕是前所未有的

之後同志社的兒島及鹽見氏8月中旬縱走大霸尖山、次高山

其間在穆特勒布山南側營地滯留三夜

兒島氏與同行的泰雅族Utao Naui(ウタオ ナウイ)勇敢地作穆特勒布山北壁素密達(シミタ)的最初下降

攀登三叉點南面下方溪水後

另一位Yumin Bitsu(ユーミン ビツ)也陪伴往返攀登品田山西壁

兒島氏等的積極行動不止於此

8月底參加了台灣山岳會的關山班

與領隊千千岩助太郎氏一起由西越過關山越

途中從大關山駐在所經名為庫哈諾辛第四溪的乾溪溝抵達中央山脈

再由此向南直登關山

這是純登山家的首次關山登頂

但這在警察關係上

是未獲核准的登山

因為過於熱切想要登頂

導致其中一人擅自奔行而傷害領隊與擔任警備的警官感情

這在未歸順蕃尚有不穩舉動之虞時

實在令人遺憾

除了以上的新紀錄外

以一般的登山旅行而言

上述兩山岳部的一行登爬了大甲溪道路、能高越、往返大霸尖山

(本會會報28號(昭和8年9月)第7頁、台灣山岳彙報第5年第45-50頁及53頁、立教大學山岳部部報6(昭和9年6月)中島雷二『新高山塊、能高越、大霸尖山』、關西學生山岳聯盟報告第5號(昭和9年7月)第28頁–兒島勘次、入江保太、鹽見正『台灣遠征(1933)報告』、兒島勘次著書『台灣的山』昭和9年7月25日發行、全62頁、台灣山岳第8號(昭和11年6月)第61頁–千千岩助太郎『關山』)

(譯註:『台灣遠征(1933)報告』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9427364

兒島勘次的生平、山行紀錄請參照『南十字星的漂泊–兒島勘次』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8892834

另『台灣的山』相關的文章詳下

『Brief Report Formosa』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9422982

『與盛夏的年輕人-南湖大山、卑亞南越嶺』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6232725

『新高山』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6290282

『素密達斷崖』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6384685

『台車』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6233296

『關山登頂』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6233312

『後記』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9220750

千千岩助太郎『關山』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5977739)

此外

台南高工山岳部一行亦完成大霸尖山、次高山的縱走

台北工業山岳部雖只完成大霸尖山的往返

但在歸途時經由馬達拉溪、カリ溪匯流口抵達結城駐在所

探查出新的路線(蕃路)

從春天來台旅行的鹿野忠雄氏

8月中旬自知本溫泉出發

越過知本越(1667米?台東屏東道路)抵達屏東

海拔雖低

但將此特異的橫斷道路現狀向山岳界做了報告

(台灣山岳彙報第5年第48及54頁)

綜觀此年的台灣夏山因登山家的投入而更添新的深味

另一方面登山的數量也遠比去年大增

除了學校關係

一般社會人士及婦人的登山與蕃地旅行似乎蓬勃發展起來

從阿里山往新高山的汽車道路也部份開通

但也因為工事中的關係

今年夏天就必須作兒玉山越嶺

然後八通關及塔塔加駐在所也著手新宿舍的興建

新高山之外

適合大眾山行的太平山、卑亞南.松嶺越等

(本會會報28號第7頁)

另7、8月中

在台登山家在島外有相當的發展

攀登了日本北阿爾卑斯的穗高、槍、小槍、燕等諸岳、四國的五劒山、九州的久住山、鶴見岳、北海道的藻岩岳、手稻岳、余市岳、札幌岳、大雪山、十勝岳、朝鮮的金剛山等

昭和8年的夏山

在9、10月中也迎接了活潑的登山者

首先是本會會員田中薰氏在9月上旬與鹿野忠雄氏及鹿野氏助手雅美族托泰布典(トタイブテン)君

一起由ムルロアフ經給里洛、拔都諾府山縱走南湖大山

並以Bunakkei為中心進行冰河地形的觀察研究

以登山來說

攀登了南湖大山主峰、北峰、東北峰、東峰及由此下往馬比杉山的稜線後首登陶賽峰(3030米餘,新稱的石灰岩峰)

發現南湖溪(シラガン)源頭的岩石小屋及開拓了由溪下降後抵達タケジン附近的新路線

(本會會報第29號(昭和8年10月)第6頁、本誌第29年1號(昭和9年5月)第25頁–田中薰『南湖大山記』、台灣山岳彙報第5年第56頁)

其次

10上旬筆者陪伴台灣專賣局的野間口徹志氏台灣山岳會員

列席和社溪樟神木所在地的久須乃木祠祭典後

由東埔攀登新高主峰

再下主峰東北稜(最長最大的北側支稜)並試登主峰北稜

因為落石多而條件惡劣

攀登僅及於下端就中止

在偵查該稜周圍後下阿里山側

再由阿里山沿廢道向北縱走阿里山山塊

經鳥松坑山(2266米)、五叉崙山(2200米)、金柑樹山(2120米)等

一日長驅溪頭(地名)的東大演習林事務所

同一時候

鹿野忠雄氏與托泰布典君由卑亞南社攀登桃山後往返大霸尖山

再縱走次高山

在山上屢屢滯留並完成各種專門的觀測研究

不過在穆勒特布山南側野營地附近

因爲同行的蕃人落跑而在登山上備嘗辛苦

(台灣山岳彙報第5年61頁)

接著佐佐木舜一、手島龍雄兩氏於10月下旬進行最近解禁後的第一次關山登頂及關山越

此登山的目的是植物及森林調查

正想說這造成登山界種種問題的關山及關山越

今後應該可以讓一般登山家親炙

沒想到11月底黑壠附近的逢坂駐在所突然發生蕃害

導致此一區域再度封鎖

敘述稍微掉頭一下

從10月底到11月初

以早坂博士、青木繁氏等數名為成員的臺北帝大山岳俱樂部

在地質、森林調查及植物採集的目的下

從阿里山口越過新高山(台灣山岳彙報第5年65及66頁)

又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

長期登山研究的第一人選鹿野忠雄氏同樣在托泰布典君的陪伴下

精查次高山群

並從佳陽溯ミノロー溪首登劒山(ケンザン)(3227米:ビリホン)

然後縱走布伕奇寒山(フケホン)、油婆蘭山(ユボラン)、大劍山(バットアノーミン)

在先下司祭朗溪(スカイラン)後

再由志佳陽三度攀登次高山後滯留

總計渡過20天的露營生活後下志佳陽

透過此一探究而獲得確信的該氏

有關已經預報過的本山群冰河地形

終於得以向學界作詳細的報告

(本會會報32號(昭和9年1月)第5頁、台灣山岳彙報第6年(昭和9年)第3頁、本誌第31年2號(昭和12年3月)第142頁)

昭和8年度以台北為中心的小登山

又呈現更加旺盛的活力

從此年前後起的小登山

也看到區分成探險上以近代技術攀登的登山精神及方式進行的登山家與以靜觀派、低山趣味或健行精神或方式進行的步行者(pedestrian)的兩種傾向

後者經常步行的包括從指南宮登爬猴山岳、桃園台地健行、五指山、鳥尖連崗、角板山越、安通越、基隆山、大嶺峠、其他大屯山群的一般路線等

台灣山岳會在大屯山建造的振衣亭山屋

原本是被其開拓者用於有新味的山行

但大部分是成為漂浪者、健行者的休養場所

台灣山岳會的月例登山地中

也納入了以前曾是前輩苦心所開路的山

例如直潭山、加里山、三針後山、塞口山、大桶山、樂佩山、逐鹿山、竹坑山、拉拉山等

而此年成為登山家新領域的山地

有由江頭(カンタウ)登往面天山的稜線、菜公坑山北稜、竹子山北峰、小觀音山火口瀨、同火山口壁西部及西稜、同東側的溪谷、桃園台地、塞口山、小阿玉山、由南插天山登爬北插天山、由樂佩山登爬卡保山、內洞溪.路門山.哈盆.中嶺越

然後與台中支部合同再攀登大尖山以及小遠征到治茆山跟前的一座山峰

在岩場方面

鳳髻尖岩場正式地登降數次新的處所

又從此年起登山家渡船到基隆嶼進行攀登

石筍尖山東稜的岩稜及白山的岩場被首攀

八連溪下降、面天山北方的溪流也再度被探查

至去年底為止登山的旺盛氣氛僅次於臺北的以台中市為中心的小登山

除了與台北隊伍合同進行大尖山行外

並未知悉尚有其它山行

取而代之的是擁有好領隊或果敢登山家的以宜蘭或嘉義為中心的小登山

亦即在宜蘭方面

除了阿玉山、太平山的以之山地外

烘爐地山、三針後山、 鴻子山(礁溪富士)被納入紀錄

嘉義方面

岩仔山、半天岩山、大湖山的縱走、隙頂山、瀨頭山等納入登頂名單

特別是隙頂山之行在即將山難之前

得以勉強脫離了危地險崖

(台灣山岳第7號173頁–井口刀水『某日的隙頂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