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首登

我至今仍相信

登山上所謂的正統派

無非就是那些追求首登的人們

但是為何追求首登才是正統派?

我倒不對此做說明或議論

我追求首登

我做我相信的事就好了

我希望一直是現役的登山者

但人們看到我都已經叫我老兵

而且也來問我過往的事

我一點也不想在此談起年輕時的愉快回憶

好讓讀者感受首登的魅力眩惑

我只想以一位登山者

將追求首登所經歷的過往如實地發表出來

提供對首登的批評材料

我剛開始登山時

首登的用語至少並不像現在這樣風靡登山界

我首先掙脫父親的羈絆

以一己之力登上比壑山

然後走入京都周圍的群山

當時在擁有相同興趣的朋友中

比他人先一步登上山頂

對當時的我們

實在是一大魅力

登上山頂

在草叢中發現三角 基石

看到沒有好友的登山標記時

就感覺有達陣的快感

好友四散後

我還是酷愛一人撿登未爬完的山

扣除比好友先登的滿足外

看到基石時的喜悅依然沒變

待開始爬日本阿爾卑斯山脈時

這些山已經被諸多登山家攀登

京都的山雖低

但很寂靜

那裏除了好友以外

登山家是想見都難以見到的

我新成為人們所謂的登山家一員

以登山為目的進行登山

不久

對於僅是通過登山路徑

和幾組團體前後登頂的方式

不再感到満足

我總是期盼去沒人去的地方

以及還沒人走的地方 

這也是我下往金作沢

橫斷黑部或登御前沢的原因

技術登山主義(Alpinism)突然抬頭

雪之山

岩之山

首登山

成了年輕人的通關密碼

我有猶豫過

但不得不變裝

草鞋換成底部打上鐵鋲的重重鞋子

雪橇

防滑鐵具

好友再度聚集

這次約定改穿新裝的山岳社

要比keio(慶應)、waseda(早稻田)早先首登

我的山再度人影幢幢

拼命吸收Young的mountaincraft

Knebel的klettern(攀岩)

技術上有了自信

終於先好友贏得最初的北岳/間之岳/仙丈岳的滑雪首登

那年夏天

也在劍源治郎稜線完成山的首登

容我稍微描述當時的攀爬印象

當時有的就是馬力十足

我從立山進去

在別山鞍部看見月亮西沉

抵達劍沢小屋 時是凌晨兩點

當時還是梅雨未歇的七月初

小屋 中堆了很多雪

那一夜就睡在雪上

最先是有點兼著偵查的心情

從平藏登上源治郎第二峰的登頂鞍部

再從那登頂

那是雨剛停的一天

這次爬上了源治郎的二峰後再登頂

還記得埋了標記

也做了懸垂下降

但相對於當天因首登而懷抱的感激之情

卻不如前天踏上久戀的劍岳山頂的喜悅

另外

旁邊還有一座尚未登過的八之峰「亂杭齒」(大暴牙)

也是看來相當棘手

當時心想八之峰一定更難爬

所以才沒人要來爬源治郎

因此即使完成首登

反而內心瞧不起它

但隔天登上八之峰

竟然若無其事毫不辛苦

究竟是怎一回事

不是被寫的威風凜凜嗎?

竟連繩子都用不上

想說「三之窗」的岩峰應該不錯吧

隔年又去了

還是沒有內心描繪的所謂首登的感動

沒有競爭對手或觀眾在看

登上之後

比他人先登的激動心情也消失了

頂上只有熟悉的群山以及遠眺群山的我們

甚麼也沒變

即使如此

首登還是呼喚著我

我幻滅但仍覺得需更新目標

於是轉而追求日本阿爾卑斯山中尚未被滑雪首登的群山

尋找不同的首登路線

我逐漸愛上運動登山

我的戰鬥

雖然需要不斷的登頂不安及四周的寂寥

但已無需將keio或waseda視為對手了

技術及對技術的自信日漸增長

去年覺得難以攀爬的岩壁

今年卻若無其事地攀上去了

對我作為攀岩人而言

是值得快慰的事

但我是為追求首登的人

我為此深信不疑

把八之峰的一個個山峰

比擬為白朗峰的Aiguille

科學的近代人的頭腦要拒絕如此幼稚的錯覺

應該是理所當然

源治郎只不過是在劍岳的支稜線突出的岩塊而已

首登

是人類史上首度也是僅此一次

陸地測量部登過的山

再由所謂的登山家完成首登

或藉由不同路線首登

或透過滑雪首登

但為什麼會存在幾個不同的首登?

我向日本阿爾卑斯告別

轉往樺太(庫頁島)

因為我知道那裏還殘留許多未被陸地測量部登過的山

首登!

思慕已久的真正首登終於降臨我身上

我找出的山

顯然是這山脈中的最高峰

而且它的山頂尚未立有三角 基石

但因為某件事剝奪了我登頂的機會

我雖不知那座山的正確高度

但確認是介於1300-1400公尺之間

而且岩壁不陡峭

也無雪溪

了不起就是匍松的鑽草叢程度而已

它是聳立在日俄國界附近無名的山

毫無疑問至今不會有團體專程到這地方進行首登

但這裡絕不是人類未知的領域

山低而可親

沒有人登山只是紀錄上的問題而已

即使他們說沒有必要登山

也無法斷定有史以來沒有土人或獵師登過頂

不見得可以證明首登(Vergin peak)

其實也無法證明

而這只是我沒有達成首登的辯解嗎?

我雖駑鈍

也知道首登的字彙是隨著運動登山而輸入的

首登並非意味著只要有耐力及體力

任何人都可以登上的山

在近代登山技術未具備前而無法靠近的山

現在要登那座山時

就是我們的戰鬥

而登上山頂時

就是完全勝利

想像一下首登馬特洪峰 的溫柏(Whymper)

即使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

也是絲毫不減其功績的勝利者

征服阿爾卑斯的人們

從高加索 /安地列斯/喜馬拉雅

逐次獲得技術並擴大領域

進而提升髙度

這是正確的過程

即使高度稍有遜色

往北方走

也還是可以找到挪威/斯匹次卑爾根(SPITSBERGEN)的冰山/岩山

我的築夢而夢醒的首登

一開始將它設在追求日本的群山就隱藏著根本的謬誤

一千或二千公尺的所謂草叢山不會有首登

夏天連女學生或小學生都會爬的雪線以下群山

因為首次用滑雪登山

所以就說獲得首登的感激之情

這未免也自太自我感覺良好了

我的山的搖籃:京都的北山

只不過是不滿千公尺的草叢山

現在雖列入近畿名山之中且刊載於書籍

而且登訪的人也增加了

但相較於東京附近的山一片文獻搜尋的熱潮

還是相對閑靜多了

不離開日本就無法實現首登願望的我

還是尋找著地圖中沒有登載的小鞍部道路 

難不成我有隱遁心情?

即使沒有首登的意義

訓練場所為何不選日本阿爾卑斯?

但我不僅不想在帳篷中邊聽收音機

邊在眾人環視下演出搞笑的戲碼

而且也沒了以登山為目的的日本阿爾卑斯的刺激

有人說

日本登山界已經走到死胡同了

我想說的是

滑雪場的不足

讓我走到了死胡同

有一天

我登上了小而低的山

理由僅僅是因為我還沒爬過那座山

從五萬分之一地圖切下來的話

就像個火柴盒

了不起就像蝙蝠可以躲進的盒子一般的山

我的技術嘲笑著這形同兒戲的登山

我自憐著沒錢去不了喜馬拉雅的自己

但還是比不登山的好

這是宿命地無以復加的我嗎?

首登

算了吧

我想登的山

光日本就數不完了

只一直去日本阿爾卑斯進行訓練

時間上太可惜了

區分高山或草叢山也太可惜了

首登

並沒有任何的道理存在

這只是我的癖好

在我開始運動登山前就有的癖好

即使沒有朋友/競爭對手

也可持續執行

即使如此

我仍相信

登山上的正統派

無非就是那些追求首登的人們

但這以前是真理的東西

對我已不再是絕對的東西

登山就是所謂的運動登山

它應該選定的山必須是高乎雪線

地理學上屬於高山型的山

但既然是山

西伯利亞邊境宛如地球皺摺的波狀起伏的也是山

登上那樣的山也是登山

我雖不配首登

但仍想追求那些人跡未踏之地的未知的山

而且假如以喜馬拉雅為目標

為了訓練而在每年冬季研習般地數以百次踏進穗高/富士才叫正統登山的話

那我也早已不是技術登山者

而是一介的漂泊者(Wanderer)了

是一個走進不錯所在的探險者

原來如此

我懂為何人叫我老兵了

我似乎只不過做了首登的夢而已吧

 (1932)

譯自日本山岳名著全集9

山岳省察

今西 錦司(1902-1992)「初登山に寄す」

發佈日期:
分類: 日本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